文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文學/列表

兒時慶國慶的散文

近幾年來,每到國慶節,我從高樓上就可以看到對面學校大操場上慶祝大會的場面。每當那鑼鼓聲、歡笑聲以及雄壯的國歌在耳邊響起,紅領巾們正高舉右手,向徐徐升起的國旗行隊禮時,我彷彿又回到童年時代。

兒時慶國慶的散文

五十年前,我剛上學不久就是國慶。老師告訴我,國慶是祖國的生日,每在這一天各地都要舉行慶祝活動。老師教我們認識祖國、國慶幾個字,給我們講述了有關國慶的來歷,講述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年幼的我們雖然對這些常識懵懵懂懂,但心裡有了對祖國一種崇敬和愛戴之情。

那時國慶在學校也是件大事,有許多活動,最早的是準備文藝節目,課外活動那些文藝骨幹就是排練節目,主力是高年級的同學,年輕的老師們也準備了節目,如講故事,拉二胡、吹笛子、詩歌朗誦等等,還要辦專刊、寫標語。可能是我經常在家練習寫毛筆字,在那屆同學中,我的字算是寫得好一點兒的,每次要辦專刊或黑板報、寫標語,老師都會給我安排任務。

在國慶節前一天還要在學校大門口搭建一道彩門,那時不像現在的彩門洋氣,先搭一個門架,然後用柏樹葉枝、松樹葉枝裝點,再上面紮上紙花,彩門的上面和兩邊貼有紅紙上寫的大幅對聯,後來我在《英雄兒女》、《長征》等電影中就見到當年學校搭建的那樣的彩門,只是不知道那彩門是從電影中學來的,還是從現實中搬上電影的。

那些年代國慶節不放假,我很早就起床了,和同學們一樣穿著乾淨或新衣裳,去參加學校的慶祝活動。記得有一年國慶節,父親帶我到縣城去玩,發現城裡比鄉下更熱鬧,廣場上、商店、工廠大門前到處是高掛的大紅燈籠,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房頂上迎風飄揚。街道上鑼鼓喧天,文藝宣傳隊伍表演的各種文藝節目引得過往行人駐足觀賞。

國慶節期間,學校還安排了許多活動,我們走進蘇區、抗日的戰場、烈士靈園,邀請幾位老紅軍、老八路來校給我們講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長征故事,講抗日軍民“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英雄事蹟;我們到土家山寨參加義務勞動,請貧下中農給我們“憶苦思甜”,會後大家一起吃“憶苦飯”。記得有一次老師又帶領我們到附近農村參加了幾天勞動,親身體會了“一粒糧食一滴汗”的艱辛,領略家鄉日新月異的'新面貌。有一年的國慶節前,學校組織我們拉練走了二十多裡,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原來是來參觀大溪水庫。那是我第一見到這麼大的水庫,大壩橫跨在兩座大山之間,高五十多米,長二百多米,站在大壩頂上就感覺有點心慌,當然那雄偉壯觀的程度不能和現在的三峽水電站相比。可那時建造這麼大一個水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沒有什麼現代化工具,全靠人工背、挑、抬,匯聚了三百多名石匠,歷經五年多時間,打了長1.5米,寬0.5米,高0.3米的條石共五萬五千多塊,才壘起了這大壩和水渠。水庫負責人告訴我們,這大溪的水,過去是白流了,有了這個水庫就可以用這溪水來發電、澆灌糧田,還有防洪的作用。當他講到這水庫的設計的工程師是一位年輕的女同志時,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特別是那些女同學把手掌都拍紅了。聽了水庫負責人的講述,讓我們的心潮激盪。回校的路上,一路高歌,雖然我們累的全身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但沒有一個叫苦喊累的,回家了才發現,腳上已磨出了好幾個大血泡。幾十年過去了,大溪水庫還在發揮作用,併成了當地的旅遊景點、年輕人接受傳統教育的場所同,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聽著老一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故事成長。

一晃五十年就過去了,我也跟著過了五十個國慶節,見證國家繁榮、發展和富強。一個人,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成長、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不知穿過了多少風雲迷霧,爬過了多少坡坡坎坎,我們才走進新時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如今我們慶祝國慶,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主要是總結過去,回憶與緬懷先輩們的豐功偉績,分享了他們的快樂,體驗了他們痛苦,繼承光榮傳統,激發我們的鬥志,發揚他們那種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和創造智慧,始終保持革命戰爭時期那麼一股勁,那樣一股革命熱情,那樣一種拚命精神,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盡一份責,使一份力,讓我們的祖國更美好。

TAG標籤:散文 國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