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實習/列表

【推薦】通訊實習報告3篇

在生活中,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通訊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通訊實習報告3篇

通訊實習報告 篇1

  第1章 引言

1.1實習背景

通訊十多年的發展,電話、手機、短訊息、傳真、網上郵件、網頁瀏覽、網上聊天等業務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圍繞業務實現,網路運營公司、裝置研發生產公司、裝置安裝公司、網路管理機構、網路及裝置維護公司等構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產業鏈,通訊行業由此誕生。

通訊行業的技術崗位主要有:裝置安裝工程師,裝置維護工程師,工程勘測設計工程師,軟體除錯工程師,技術支援工程師,軟體業務工程師,網路設計工程師,網路優化工程師,網路維護工程師,網路管理工程師,網路產品營銷工程師。

1.2 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提高自己的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同時理論聯絡實際,讓自己迅速適應社會,跟上IT前進的快速步伐。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業務水平,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培養自己成為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生產實習是通訊工程專業學生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本次實習是在學生學完所有基礎課及技術基礎課和大部分專業課後進行。實習的目的在於通過在網路和通訊公司、企業廣域網和內聯網(Internet/Intranet)或實習基地的生產實踐,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實踐操作技能,建立網路、資訊系統整合概念,併為後繼課教學及畢業環節打下基礎。1.3 實習環境介紹中興通訊學院成立於 20xx 年7月,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創辦的企業大學。中興通訊學院成立的宗旨是為中興通訊的客戶提供有顯著價值的專業培訓、諮詢服務和專業出版物,提供知識解決方案。

中興通訊學院依託中興通訊強大的技術力量,憑藉14 年的專業培訓經驗,利用先進的培訓設施、規範的培訓管理和優秀的講師隊伍,為近13萬名國內外客戶提供了系統培訓、維護專題培訓和管理素質培訓,其中包括來自海外90多個國家的3萬多名外籍客戶。

目前,中興通訊學院的培訓網路已經覆蓋全球90 多個國家,為多家國內外運營商提供了定製化、個性化、深度化的管理和技術類培訓。

第2章WCDMA 開通調測 2.1 WCDMA

2.1.1 WCDMA基本原理

WCDMA全名是WidebandCDMA,中文譯名為“寬頻分碼多工存取”,它可支援384Kbps到2Mbps不等的資料傳輸速率,在高速移動的狀態,可提供384Kbps的傳輸速率,在低速或是室內環境下,則可提供高達2Mbps的傳輸速率。而GSM系統目前只能傳送9.6Kbps,固定線路Modem也只是56Kbps的速率,由此可見WCDMA是無線的寬頻通訊。在同一些傳輸通道中,它還可以提供電路交換和分包交換的服務,因此,消費者可以同時利用交換方式接聽電話,然後以分包交換方式訪問因特網,這樣的技術可以提高行動電話的使用效率,使得我們可以超過越在同一時間只能做語音或資料傳輸的服務的限制。

W-CDMA(寬頻分碼多重進接)是一個ITU(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它是從分碼多重進接(CDMA)演變來的,從官方看被認為是IMT-20xx的直接擴充套件,與現在市場上通常提供的技術相比,它能夠為移動和手提無線裝置提供更高的資料速率。WCDMA採用直接序列擴頻分碼多重進接(DS-CDMA)、頻分雙工(FDD)方式,碼片速率為3.84Mcps,載波頻寬為5MHz.基於Release 99/ Release 4版本,可在5MHz的頻寬內,提供最高384kbps的使用者資料傳輸速率。W-CDMA能夠支援移動。

2.1.2 WCDMA網路的硬體組成,進行硬體維護管理、調測 手提裝置之間的語音、圖象、資料以及視訊通訊,速率可達2Mb/s(對於區域網而言)或者384Kb/s(對於寬頻網而言)。輸入訊號先被數字化,然後在一個較寬的頻譜範圍內以編碼的擴頻模式進行傳輸。窄帶CDMA使用的是200KHz寬度的載頻,而W-CDMA使用的則是一個5MHz寬度的載頻。

WCDMA已成為當前世界上採用的國家及地區最廣泛的,終端種類最豐富的一種3G標準。已有538個WCDMA運營商在246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WCDMA網路,3G商用市場份額超過80%,而WCDMA向下相容的GSM網路已覆蓋184個國家,遍佈全球,WCDMA使用者數已超過6億。

現在經中國聯通的努力研究與投入現已可升級至HSPA+,4G制式,已在上海開通試驗田,網速可達21.9MBPS的傳輸速率。

WCDMA(寬頻分碼多重進接)是一種基於GSM MAP核心網,UTRAM(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為無線介面的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是中國聯通採用的3G通訊標準。WCDMA的優點是:較高的擴頻增益,發展空間較大,全球漫遊能力

最強,技術成熟性最佳。在硬體維護中,夏季高溫天氣時,需要定時檢視機房溫度,做好機房降溫工作,定期清理RNC防塵網上的灰塵,並通過網管每天檢視RNC板卡溫度,在溫度超過40度,就需要及時檢視防塵網和機房環境溫度。調測開通業務時,在開通新站前,需要仔細檢查引數的配置,導頻正常應該為總功率的10%,修改範圍為8-12db。軟體測試是使用人工或自動的手段,來執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2.1.3 WCDMA網路優化技術

網路優化是整個無線網路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其目的是根據無線網路系統的實際表現和效能,對網路進行合理的調整,逐漸改善網路的效能,達到在現有配置條件下系統性能的最優。整體優化是CDMA技術的典型特點。因為頻率相同,所以網路優化應當對系統內所有的基站整體同時進行。

對於WCDMA系統的優化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 小區佈局優化:包括站點位置、拓撲結構、是否使用多層、多頻網路、天線方位角、下傾角、高度等工程引數的優化。

2 覆蓋優化:優化容量與覆蓋之間的關係,根據業務特點優化覆蓋指標。

3 容量優化:合理控制負載,結合阻塞率、掉話率等指標調整資源配置 4 無線資源管理優化:包括小區引數、切換引數、接入引數、功率控制引數和各類定時器等引數的優化。

5 導頻汙染問題:導頻汙染問題分析及其解決方案。

6 鄰區優化:包括鄰集列表優化、控制合理鄰區數量以及結合實際情況調整鄰區引數等。 2.2 ZXSDR-NODE B

Node B是3G網路的到來移動基站的稱呼,它是通過標準的Iub介面與RNC互連,通過Uu介面與UE進行通訊,主要完成Uu介面物理層協議和Iub介面協議的處理

傳輸子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與RNC的介面,實現傳輸網路層的相關功能,完成基站與RNC之間的資訊互動。物理介面上一般以E1/T1、STM-1等形式出現,為了節約傳輸頻寬和提高傳輸的可靠性,ATM反向複用(IMA,Inverse Multiplexing on ATM)通常會被採用。 2.3 RNC

RNC(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即無線網路控制器是新興3G網路的一個關鍵網元。它是接入網的組成部分,用於提供移動性管理、呼叫處理、連結管理和切換機制。

為了實現這些功能,RNC必須利用出色的可靠性和可預測的效能,以線速執行一整套複雜且要求苛刻的協議處理任務。 作為3G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是流量彙集、轉換、軟硬來電轉駁(soft and hard call handoffs)、及智慧小區和分組處理的重點。

RNC與RNC之間通過標準的Iur介面互連,RNC與核心網通過Iu介面互連。RNC主要完成連線建立與斷開、切換、巨集分集合並、無線資源管理控制等功能。

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的高階任務包括

1) 管理用於傳輸使用者資料的無線接入載波;

2) 管理和優化無線網路資源;

3) 移動性控制;

4) 無線鏈路維護。 無線網路控制器(RNC)具有組幀分配(framing distribution)與選擇、加密、解密、錯誤檢查、監視、以及狀態查詢等功能。

RNC按照功能劃分為業務、信令、資管、傳輸、操作維護等多個子系統。

第3章 無線網路優化

GSM無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已執行的網路進行話務資料分析、現場測試資料採集、引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引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裝置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執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隨著移動使用者的迅猛增長,使用者對網路通訊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移動運營商也都大規模開展了以提高使用者感知度為目標的網路優化工作,並提出了對各項主要指標的考核標準。20xx年,伴隨著CDMA網路的擴容建設,聯通關於GSM的建設思想已經由大規模的網路建設轉為以網路的優化、挖潛作為主要目標,滿足全網使用者的快速增長。對於頻寬本來就極其有限的GSM網路,這其實是對網路優化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GSM無線網路優化是一個閉環的處理流程,迴圈往復,不斷提高。隨著近兩年優化工作的不斷深入,各分公司的優化工作實際上已進入一個較深層次的分析優化階段。即在保證充分利用現有網路資源的基礎上,採取種種措施,解決網路存在的區域性缺陷,最終達到無線覆蓋全面無縫隙、接通率高、通話持續、話音清晰且不失真,保證網路容量滿足使用者高速發展的要求,讓使用者感到真正滿意。

網路優化的工作流程具體包括五個方面:系統性能收集、資料分析及處理、制定網路優化方案、系統調整、重新制定網路優化目標。在網路優化時首先要通過OMC-R採集系統資訊,還可通過使用者申告、日常CQT測試和DT測試等資訊完善問題的採集,瞭解使用者對網路的意見及當前網路存在的缺陷,並對網路進行測試,收集網路執行的資料;然後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及處理,找出問題發生的根源;根據資料分析處理的結果制定網路優化方案,並對網路進行系統調整。調整後再對系統進行資訊收集,確定新的優化目標,周而復始直到問題解決,使網路進一步完善。

通訊實習報告 篇2

人類自存在以來就總是要進行思想交流和資訊傳遞的,也因此,從古至今,人們從未停歇過對“實現將攜帶有某種訊息的訊號快速、高效地傳輸”,即我們現今所說的“通訊”的探索。而今二十一世紀的全球通訊技術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古老的飛鴿傳書、烽火通訊到從19世紀電報、電話問世與電磁波的發現,從簡單的電通訊階段到實現電子資訊通訊,從60年代通訊的計算機化到如今通訊的智慧化、個人化、數字化......我作為北郵——中國在通訊資訊科技領域的最高學府——的一名學子,自然也少不了對通訊相關知識的學習,在大二第一個學期中我們進行了通訊認識實習。下面我將主要從通訊概論、無線通訊基礎、移動無線接入網三個方面來介紹這一階段通訊認識實習的學習內容。

一、實習目的

通訊認識實習是北郵本科教學總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通過實驗室的參觀考察,使學生對通訊網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瞭解所學專業的概況,為學生的後續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實習時間

大二第一學期教學周每週二

三、實習地點

北京郵電大學

四、實習內容

根據課程安排,在此實習中的學習內容我將從通訊網概論、無線通訊基礎及移動無線接入網三個方面來進行介紹。

(一)通訊網概論

第一節的通訊網概論課主要學習了通訊網相關概念與定義,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1、通訊基本概念

我們先對至今通訊的發展進行回顧與展望。接著便開始學習通訊的相關概念,通訊是資訊的傳輸與交換;通訊系統主要由信源、通道及信宿構成,根據其傳輸訊號的形式,分為模擬通訊系統與數字通訊系統兩類,其基本技術包括模擬訊號的數字化、調製技術以及複用技術。在實驗室裡,我們還對訊號、通道、數字通訊系統的特點以及同性系統的主要效能指標進行分析與學習。

2、通訊網基礎

將眾多通訊系統通過交換系統按照一定的拓撲結構組合在一起稱為通訊網。網路拓撲結構是通訊網路節點和通訊鏈路所組成的幾何形狀,常見的有匯流排結構、形形結構、樹形結構、環形結構、網狀結構和混合型結構。通訊網的構成分硬體和軟體,硬體包括使用者終端裝置、傳輸線路及交換系統,軟體構成為協議。其中我們對協議進行了詳細討論。

3、通訊網的分類

電信網具有各種不同的型別,可以分為業務網、傳送網和支撐網這三種網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在實踐課中,我們還學習了這三種網的具體分類、功能及在通訊中發揮的作用,如業務網中的電話網、行動通訊網及資料通訊網的結構及特點。

4、通訊網中的傳輸技術

通訊網中的傳輸媒介主要分為雙絞線、同軸線、光纖及無線傳輸。其中我對光纖的印象及深,因為在實驗室中老師拿出了一根光纖讓我們好好觀摩了一番,大大地滿足了我的好奇心。無線通訊中的衛星通訊原理更是讓我對人類的智慧歎為觀止,收穫頗豐。

5、通訊網中交換技術

可以說交換技術的成熟時各種通訊網路迅速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如今交換方式大致可分為以下各類: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軟交換、ATM交換、----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遞模式、MPLS標籤交換、光交換。每一種交換方式都有其優

點與不足,如今的通訊技術便要對其揚長避短。

(二)無線通訊基礎

近些年資訊通訊領域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就是無線通訊,這次實習課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學習:

1、無線電波與其波段

無線電通訊是指利用無線電波傳遞人為的或自然的資訊,其中無線電波是依靠自由空間傳播的頻率從幾赫茲到3000GHz範圍內的電磁波。由於無線電通訊是利用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實現的,故研究無線電波的春波特性和模式是提高無線電通訊質量的重大課題。無線電波可劃分為各種不同的波段,不同波段的電波波長不同,傳播特性也往往不同,應用於通訊的範圍也不相同。在實驗課中老師向我們展現了不同波段的具體劃分。

2、無線電傳播方式

無線電的傳播方式主要有地面波傳播:無線電波沿地球表面的傳播方式。又稱繞射傳播或地表面波傳播。因地面的電特性受天氣、氣象的影響較小,故傳播的訊號較穩定。地(水)下電波傳播:無線電波在地(水)下傳播的方式。傳播損耗隨電磁波頻率的升高而急劇增大。對流層電波傳播:無線電波在對流層中傳播的方式。 還有電離層電波傳播、地面—電離層波導電波傳播、磁層電波傳播、星際空間電波傳播等。

3、無線電通訊的通道

通道指傳輸資訊的媒介或通道。無線通道可按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如分為固定無線通道與移動無線通道。無線通道的評價指標有傳播衰減、時延擴充套件、傳播時延、多普勒擴充套件以及干擾。課程中老師藉助圖形詳細講解無線電訊號在通道中的傳播過程,讓我印象極深。

4、無線通道的傳輸特性

無線通訊中訊號傳輸時不僅存在自由空間固有的傳輸損耗,還會受到通道環境的制約進而導致衰減,這是無線通道的傳輸特性,一般可將其分為大尺度衰落與小尺度衰落。這兩種特性有各自不同的產生原因與計算方法。同時在這一小節中,老師還為我們介紹了其他無線通訊網路,例如IEEE無線網路標準、802.11無線區域網、802.15無線個域網等,讓我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瞭解更多課外知識,對無線通訊世界也有了更多的認識。

(三)移動無線接入網

近十年來,移動無線通訊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無論是在世界範圍還是在我國的資料統計當中,也因此移動無線接入網一直都是通訊行業的研究重點。在最後的一堂實習課上,老師向我們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移動無線通訊網。

1、 移動網的基本概念

從老師的展示中,我發現無線行動通訊的發展是及其迅速的,從1897年馬可尼的無線通訊實驗所標誌的無線通訊的開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代模擬蜂窩移動通訊系統的建立到如今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的興盛再到下一代無線通訊標準LTE的發展趨勢,無線移動通訊技術一直在向更好的.覆蓋率、更高的頻譜效率、更好的頻譜靈活性等目標前進著。在課中,老師藉助許多概念圖與技術分析圖重點介紹了下一代無線通訊標準LTE的關鍵技術與特性,同時提到移動無線通訊中的多址技術,具體有分頻多重進接、分時多重進接、分碼多重進接以及正交分頻多重進接四類,每一種多址技術都有其不同的原理及特點。

2、 蜂窩移動網組成、技術及特點

蜂窩移動網主要由各個“小區”組成。是指將無線移動網所有要覆蓋的地區劃分為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的半徑可視使用者的分佈密度在1~10km左右。每個小區在中心設立一個基站或在六邊形的三個頂點上設立三個基站為本小區範圍內的使用者服務。課上的小區圖片展示讓我們對這一概念有了更詳細具體的瞭解,給我深刻的印象。其中基本小區型別包括“超小區、巨集小區、微小區、微微小區”四種。移動蜂窩網的使用到的關鍵技術有頻率複用技術、多通道技術、越區切換技術等,多種技術的使用使得蜂窩移動網能夠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無線通訊的各種要求,獲得迅速發展,除以上所述,這一小節內我們還重點學習了GSM體系結構概念與結構組成。

  3、 基站裝置介紹

在這一小節中,我們學習的基站裝置主要是DBS3900。KBS3900基站採用分散式結構,由兩種基本功能模組——基帶控制單元BBU3900和射頻拉遠單元RRU——組成。課堂上老師對這兩個模組進行了詳盡的講解與分析。

五、實習小結

在連續幾個星期的通訊認識實習中,我更加系統全面地認識了通訊這個神奇而又美麗的世界,從通訊概論到無線通訊基礎,從程控交換到軟交換技術再到行動通訊等各種豐富有趣的知識。課堂中實驗室的各種器材的展示讓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再像往常一樣鼓譟而乏味,而是更形象更趣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能夠比平時更好更詳細地掌握各種通訊概念。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句話說的著實沒錯,實習過程中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仔細探究了各種通訊裝置如雙絞線、光纖、交換機、路由器、物聯網設施等器材後,我發現曾經在書本上所學到的東西都太過抽象淺薄了,這次的通訊認識實習課的所見所聞所學就彷彿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通訊世界的大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學習瞭解到通訊領域的相關知識,而不再僅僅是簡單的概念學習。所以我很感謝能有這樣一次通訊認識實習的機會,讓我在通訊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實踐觀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通訊實習報告 篇3

時光如梭,轉瞬自己的大學生活的第一年即將結束。一年的時間,自己學到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作為學習通訊工程專業的學生,作為以後即將成為一名通訊人的學生來說,瞭解通訊基礎知識,掌握通訊專業的學習方法,明白通訊行業最前沿的科技知識,是關係到自己前途,關係到自己人生價值能否實現的人生大事。

大一一年,通過短短八週《通訊概論》的學習,平時自己通過雜誌,報刊,網路的瞭解,和兩週老師,專業人員的講座,以及在中國聯通(大慶分公司),大慶石油學院電話站的參觀實習。現對自己掌握的通訊基礎知識進行整理,總結,以便在今後的生活,學習,工作中更好的系統利用這些資源。

一,光通訊

1876年美國貝兒發明電話後,光電話的研究成了許多科學家研究的新課題,影響光電話誕生的因素有: a氣象條件 有穩定傳輸光的介質 c找到理想的光源。

光瓠子通訊:使光脈衝變寬,變窄的兩種效應相互抵消,就成了一個保持不變的光瓠子。

我國光纖的發展:1977年 第一根波長(0.85微米)階躍型適應光纖問世,長度為17米,衰減為300db/km.1978年減少到5db/km.80-81年研製出鐳射器和pin探測器。84年在武漢,天津建立多模光纖通訊。1986年動態單縱模鐳射器誕生。

二,神經網路

實時實現最優濾波的2點:a濾波器權係數的實時計算 最優非線性濾波器的實時實現。

數字訊號處理系統:

x(t)-- 抽樣---量化----數字訊號處理器-----y(t) 神經網路的最優濾波系統:a: 網路系統b:rbf網路系統

2者網路結構一樣r(x)=exp(-1x-c1/c*c)

三,行動通訊

特點:

1、複雜的通道特性:

a、路徑損耗

b、多路傳播

2、多而強的干擾:a同道干擾(同頻率)

b、鄰道干擾(鄰通道)

蜂窩式小區制中相鄰通道不可使用同一頻率

3、多鋪勒效應

4、組網方式靈活:大區制,小區制

5、頻率資源有限

6、對裝置要求高

行動網路結構:基站 ,移動臺,移動業務交換中心

gsm網路系統由3個分系統組成:移動臺,基站子系統(bts),網路子系統(包括hrl,vrl,移動業務交換中心。監管系統)

移動臺工作的頻段:發射頻率(上行)為890mhz--915mhz;接受頻率(下行)為935mhz--960mhz

四、3g知識:

目前國際電聯接受的3g標準主要有以下三種:wcdma、cdmaXX與是code divisio multiple acce (分碼多重進接)的縮寫,是第三代移動通訊系統的技術基礎。第一代移動通訊系統採用分頻多重進接(fdma)的模擬調製方式,這種系統的主要缺點是頻譜利用率低,信令干擾話音業務。

第二代移動通訊系統主要採用分時多重進接(tdma)的數字調製方式,提高了系統容量,並採用獨立通道傳送信令,使系統性能大為改善,但tdma的系統容量仍然有限,越區切換效能仍不完善。cdma系統以其頻率規劃簡單、系統容量大、頻率複用係數高、抗多徑能力強、通訊質量好、軟容量、軟切換等特點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TAG標籤:實習 通訊 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