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慶典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節日慶典/列表

中元節習俗不包括

中元節,這是一個很神祕甚至瀰漫著讓人有一些緊張的節日,在這一天相傳是鬼門關大開的時候,人間陰氣很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元節習俗的例外,希望大家喜歡!

中元節習俗不包括

  中元節各地習俗

北方城市:

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麵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麵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南方城市: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唸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明清時期的中元節

中元節是鬼門關大開放假,先亡的親人回到陽間完成自己生前沒能完成的願望的日子,故而多點荷燈,或者在自家祭祖告訴祖先一切安好。

明代開始焚燒祭品以示給先亡的親人捎過去東西。明代在墳旁焚燒紙錠,並在墳頭壓一疊紙錢。明代年間,福建地區的中元節祭祀依然非常隆重,家家戶戶都要備好冥衣紙錢,寫上先人名號,然後焚燒祭拜。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過世的父母,還要在紙衣、紙錢上面籠上薄紗焚燒,以示區別,謂之“紗箱”。在莆田一帶,人們於七月十五這天清晨將供品準備周全,然後全家打扮齊整,出門往空中作揖禮讓,意為將祖先的亡靈請入家中。

祭祀完畢,又畢恭畢敬地將亡靈送出家門。到了晚上,大家又準備好齋飯、餛飩、紙錢,請巫師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給無人祭祀的野鬼。由於所費頗高,一些青黃不接的窮人家,為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祭祀儀式,有時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與之相比,同一時期的北京地區,中元節祭祀就簡單得多。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載,北京近郊的宛平縣城,鄉民在七月十五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連根帶土地豎著縛於大門的兩邊,另外再縛三叢立於門外,供奉以面果,稱為“祭麻谷”。

而杭州等地的人家,中元節要請僧尼誦經,追薦亡靈。晚上則沿著河流,隨水置放用篾條和紙糊成、安置在荷葉或木板上的燈,裡面點上蠟燭和香,藉以引導溺水的鬼魂,稱之為“放河燈”。這些習俗,在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中都有所體現:“又值七月半盂蘭會大齋時節。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點放河燈。”

中元節的起源,最初是道家認為地官會在七月十五這天下降凡間,定人間善惡,所以在此日作齋醮薦福,後來演變成為了民間的祭祖日。佛教進入中國之後,在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盂蘭盆會,佛教徒用豐盛的.祭品供奉三寶,以解先人倒懸之苦。到了唐宋時期,這些儀式都被吸納成為中元節祭祖的民俗,並延續下來。至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的中元節習俗,也有所不同。

宋初,中元節與元宵節一樣,也要四處張燈,以顯示節日之隆,此習俗在宋太宗登基後被廢止。到了南宋,中元節的前幾天,市井店肆就開始售賣紙製的鞋靴、頭巾帽子、五彩衣服,供人們焚燒獻給亡靈。享祀時,人們用桑葉來鋪襯桌面,用葛黍苗、麻苗、粟苗做成的麻谷窠兒系在桌子腳上,寓意著用收成來敬告祖先。中元節的前一天,人們在寺廟前方的廣場上豎立起一根數丈高的竹竿,頂端系一盞燈籠,名為“燈篙”,此為公眾性質的祭祀。民間傳說,燈篙上的燈籠點亮之後,散佈於各處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知道了明天在此處有食物可享用,於是會相約到此飽餐一頓。到了中元節這天,肉坊要罷市一天,民眾也大都茹素食齋。第二天黎明,有小販挨家挨戶地叫賣穄米飯,標誌著中元節的供奉儀式已經完成。

南宋孝宗年間曾任宰相的樑克家,在著作《淳熙三山志》中記敘了家鄉福建的一些中元節習俗。北宋時,人們喜歡在中元節這天到神光寺遊玩,該寺熱鬧若墟市,當時的太守王逵還作有《中元燕百丈小樓》詩記載其盛況:“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樓高閣與雲齊。中山酒熟中元節,歸去從他醉似泥。”到了南宋,人們又覺得此舉沒有什麼意思,遂將此俗廢止。

明代,福建地區的中元節祭祀依然非常隆重,家家戶戶都要備好冥衣紙錢,寫上先人名號,然後焚燒祭拜。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過世的父母,還要在紙衣、紙錢上面籠上薄紗焚燒,以示區別,謂之“紗箱”。在莆田一帶,人們於七月十五這天清晨,將供品準備周全,然後全家打扮齊整,出門往空中作揖禮讓,意為將祖先的亡靈請入家中。祭祀完畢,又畢恭畢敬地將亡靈送出家門。到了晚上,大家又準備好齋飯、餛飩、紙錢,請巫師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給無人祭祀的野鬼。由於所費頗高,一些青黃不接的窮人家,為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祭祀儀式,有時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與之相比,同一時期的北京地區,中元節祭祀就簡單得多。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載,北京近郊的宛平縣城,鄉民在七月十五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連根帶土地豎著縛於大門的兩邊,另外再縛三叢立於門外,供奉以面果,稱為“祭麻谷”。而杭州等地的人家,中元節要請僧尼誦經,追薦亡靈。晚上則沿著河流,隨水置放用篾條和紙糊成、安置在荷葉或木板上的燈,裡面點上蠟燭和香,藉以引導溺水的鬼魂,稱之為“放河燈”。這些習俗,在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中都有所體現:“又值七月半盂蘭會大齋時節。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點放河燈。”

清代的中元節也非常熱鬧,不僅家家焚燒紙錢香燭祭祀、放焰口,人們還會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舞獅子。福建一帶則流行一種名為“爬孤棚”的遊戲。該遊戲源於饑荒之年,富裕人家救濟災民,在祭壇旁邊搭建起一座擺放食物的棚子,讓饑民自由爬上棚頂爭食。後來演變成了一種中元節的民俗遊戲。遊戲時,豎立起四根十多米高的長杆,杆上到處塗抹油脂,遊戲者分為四隊,以先爬上杆頂者為勝。臺灣地區的一些鄉鎮,至今依然保留此俗。

TAG標籤:習俗 中元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