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愛好/列表

歷史手抄報圖片內容簡潔好看

歷史手抄報的意義是什麼呢?我想大概是傳達歷史的經驗吧,我們可以做歷史手抄報來做具體瞭解。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歷史手抄報素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漂亮的歷史手抄報

歷史手抄報圖片內容簡潔好看

歷史手抄報圖片內容簡潔好看 第2張

歷史手抄報圖片內容簡潔好看 第3張

歷史手抄報圖片內容簡潔好看 第4張

歷史手抄報圖片內容簡潔好看 第5張

  歷史手抄報內容

  樓蘭消失

羅布泊是一個變化無常的湖泊,被稱為“會遷徙的湖泊”。古代,羅布泊就在樓蘭古城北,司馬遷說樓蘭古城:“臨鹽澤”,就是指的羅布泊。專家們指出,孔雀河與車爾臣河匯入塔里木河,經庫魯克河流入羅布泊。羅布泊是古樓蘭的生命之源,羅布泊的遷移,使樓蘭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導致了氣候惡劣,樓蘭人繼續留在這裡只可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們只好棄城別走,樓蘭古城也就在歷史上消失。

但是羅布泊為什麼會遷移呢?專家們卻又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塔里木河攜帶大量泥沙,使羅布泊淤塞,湖底抬高,塔里木河只好改道他行,舊的羅布泊就乾涸了;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塔里木河在土質鬆軟的`谷地流淌,會自行改道,形成新的河床,造成新的羅布泊;還有學者認為,羅布泊的遷移是由於地質構造和運動表現不均衡的結果。

許多學者也認為,古樓蘭的衰亡是與社會人文因素緊密相連的,我國古書記載樓蘭古國的最後存在時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這正是我國曆史上政局最為混亂的時期,北方許多民族自立為藩,相互戰爭。而樓蘭正是軍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頻繁的戰爭、掠奪性的洗劫使樓蘭的植被和交通商貿地位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而沙漠邊緣的古國,喪失了這兩個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於是,它就變成了今天滿目黃沙、一片蒼茫的景象。

樓蘭被遺棄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專家學者們還在探索……

  驍勇善戰的白馬將軍

回到遼西后,公孫瓚被舉為孝廉,又做了遼東屬國長史。所謂屬國,是邊地少數民族歸降後,政府專門在接近邊塞的地方為他們安排的居住區域,這裡設定的官職主要是為了加強對邊疆的統治。公孫瓚做了屬國長史,也就意味著自此開始了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一次次的凶險接踵而來。有一回,他率領數十個騎兵巡邏邊境,突然遇到幾百個鮮卑騎兵。公孫瓚心知寡不敵眾,退到廢棄的亭障當中,但轉念一想,又感到死守不是辦法,對手下人說:“我們如果不決一死戰,恐怕沒有一個能活著回去。”他身先士卒,手持雙刃長矛,徑直衝向敵陣,眾士兵緊隨其後。經過一番激戰,殺傷鮮卑數十人。公孫瓚雖然也損失一半的兵力,但士氣依然不減,最終得以突出重圍,倖免於難。

公元187年,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與他沆瀣一氣,自封“彌天將軍安定王”在幽州發動叛亂。此二人原本都曾做過朝廷命官,現如今卻勾結烏桓人燒殺搶掠,護烏桓校尉以及右北平、遼東二郡太守等地方大員都被他們攻滅了,一時間勢力強盛,兵眾多達十餘萬。公孫瓚奉命討賊,多有功勞,朝廷拜他為騎都尉,希望他再接再厲。當時,胡人丘力居也參與了張純之亂,公孫瓚在石門(今遼寧朝陽附近)大敗這支叛軍,將被擄掠的人口全部奪了回來,並乘勝追擊。

誰料想,因為沒有後續部隊跟進,孤軍深入的公孫瓚反被丘力居圍困在遼西的一座城池中。這次圍城長達二百多天,糧食吃光就殺馬,後來馬肉也沒得吃,有人窮極無聊,竟然連弓弩盾牌都拿來煮了。公孫瓚很清楚,將士們已達到飢餓的極限,如果出城決戰,必敗無疑。而困守下去就是等死,再不允許各自想活路,那就只有人吃人的份了。他召集部眾訣別,祝福士兵們分散逃出城去。那時正是隆冬季節,白雪滿山,地形難辨,逃亡的士兵慌不擇路,有一半以上都是墜落深坑摔死了。而叛軍那邊因為久攻不下,士氣疲憊,糧草供應也出現了困難,就沒有窮追城內出來的逃亡之人。

堅守二百多日而不投降,朝廷十分欣賞,拜公孫瓚降虜校尉,並加封都亭侯,同時保留他的屬國長史一職。這時的公孫瓚加官晉爵,真是春風得意。為了樹立與眾不同的威儀,他從麾下挑選數十名神射手,每人配備一匹白馬,分成左右兩翼,命名為“白馬義從”,大概就是白馬近衛軍或白馬敢死隊的意思。每當鼓角聲起,公孫瓚便精神抖擻,殺氣騰騰,跨上自己的白馬,率領敢死隊做前鋒,而大軍隨後跟進。烏桓人且戰且退,漢軍一路追擊,有時甚至天都黑了,公孫瓚仍不肯罷休,命令士兵們點起火把,藉著火光繼續追趕。邊塞的夜晚空曠寂寥,而公孫瓚又是個大嗓門,所到之處,只要一聲厲喝,烏桓人就知道是他,紛紛退避三舍,無人敢擋。沒多久,烏桓軍中形成了一個共識,打仗千萬要避開白馬長史公孫瓚。烏桓人對公孫瓚是既怕又恨,為了洩憤,他們將公孫瓚的容貌畫下來,當做練習射擊的靶子,如果有哪個射中的話,軍中便山呼萬歲,興奮不已。

TAG標籤:簡潔 歷史 手抄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