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

當前位置 /首頁/從業資格證/社會工作者/列表

社會工作個案服務文書有效記錄方法

記錄服務文書既是社工提供服務的記錄痕跡,是社工的工作範疇,是社工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社工的上級主管、主任、督導、評估專家檢查、稽核和評估服務成效的途徑之一。那麼,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個案服務文書有效記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社會工作個案服務文書有效記錄方法

  背景

當社工提起最頭痛的事情莫過於記錄服務文書,很多社工(尤其是從事社會工作兩年以下的社工)不禁紛紛吐槽“每開展1.5小時的服務,就需要花3-4個小時去記錄服務”、“社工的工作重點從實務型偏向了文書型”、“記錄服務文書時間遠高於開展服務時間,倒不如把記錄服務文書的時間去開展服務,會讓更多的居民受惠增能,豈不更好!”、“社工逐漸偏向‘寫工’,怎樣才能抓住專業性去記錄服務文書,提升記錄服務文書的效率呢?”

助理社工的崗位參加社工服務工作有兩年之餘,其中,與其他的社工同樣經歷過如此繁重兼心累的服務文書記錄的歷程。經過幾年來的社工服務沉澱,累積了些文書記錄的經驗與各位同行探討如何有效提升記錄服務文書的效率年因此,很多社工對於記錄服務的文書都感到苦惱,

  理念

記錄服務文書既是社工提供服務的記錄痕跡,是社工的工作範疇,是社工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社工的上級主管、主任、督導、評估專家檢查、稽核和評估服務成效的途徑之一。

從社會支援理論出發,社工在記錄服務文書由於缺乏方法、技巧而花費過多記錄服務文書的時間,因此我們需要分享經驗,探討一套有效的、能夠同時體現出社工專業性的記錄服務文書的方法,緩解社工記錄服務文書的焦慮與無助,促使社工對記錄服務文書的有較深入理解,逐步提高社工記錄服務文書的能力,以摘除“寫工”的標籤。

  個案服務文書

  1、個案評估表

初評:是社工與潛在服務物件的初次接觸並初步收集資料階段,一般而言,初次接觸所收集的資料往往不夠全面,所以初評記錄表只需要簡單記錄服務物件的基本情況、問題即可。

綜評:是社工通過多方面、多途徑收集到服務物件及其家庭等相關群體關係的資料(從服務物件的生理、心理、資源、支援網路、曾經付出的努力等維度去收集資料),服務物件的需求明確,需求符合社工的服務能力範圍,達到開案的條件。因此,綜評是個案評估表,需要記錄以下的重要資訊:

家庭結構圖或家庭生態圖:能夠直觀瞭解到服務物件有關的家庭歷史、婚姻、傷病等重要家庭事件、家庭成員的溝通和互動等重要資訊,幫助社工瞭解案主的家庭模式、服務物件在家庭中的位置以及家庭對服務物件的影響。(建議描繪出服務物件的家庭生態圖,以能夠直觀瞭解服務物件的情況與網路互動情況)。

服務物件問題需求/陳述:社工應通過簡明扼要的文字,再現服務物件的需求,為了體現社工對服務物件的客觀評估,社工需要在記錄過程中,引用服務物件需求陳述的語句,社工也需要把服務物件所陳述的需求進行總結與歸納、核實,找出服務物件的核心需求。(社工需要掌握服務物件真正潛在的需求還是表徵問題哦,抓住核心需求提供服務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抓住表徵問題提供服務,會發現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趕來了。)

社工對服務物件的評估:社工圍繞前期收集的資料,從服務物件生理、心理、支援網路、曾經付出的努力、資源等五個維度去描述。(社工需要多服務物件進行立體式的評估,即圍繞服務物件與家庭、朋輩、鄰里、社群等環境的互動。)

介入理論或治療模式:

(1)理論是人們對社會工作服務過程中的事物和現象形成了相對確定的認識,對一些問題形成了相對一致的處理方法,從而具備了理論特徵。理論的作用:解釋問題作用,有依據對服務物件的需求作出解釋與判斷;預測與判斷作用,對事物可能發生的變化的預先判斷,併為下一步行動做出指引;確定干預模式和方法的作用,在運用的理論中查詢干預的方法和模式,提供實踐支援。

(2)個案介入的治療模式是社工針對某個服務物件開展專業服務、設計專業服務程式和方法的重要依據。常用的個案治療模式有:心理社會治療模式、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理性情緒治療模式、任務中心治療模式、危機介入模式、人本治療模式、結構式家庭治療模式、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每個治療模式都有獨特的概念詮釋、介入方法、治療手段,只要社工熟悉每個治療模式的概念,與服務物件的問題/需求正確“對號入座”,在治療模式指導下,個案服務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社工需要選擇一至兩個合適的理論或一個介入的治療模式來支撐你接下來的個案服務策略。社工應先簡單講述所運用理論或治療模式的基本概念,再通過把理論或治療模式結合到個案開展服務的策略,讓理論或治療模式貫穿整個個案的服務思路,體現理論的適合性與個案服務的邏輯性。(建議兩年以下服務的社工使用理論,兩年以上服務的社工使用介入治療模式。)

服務目的與目標:

(1)目的是指通過個案服務需要達到某種狀態的描述,例如“提升案主親子溝通的能力”,在制定服務目的儘可能圍繞正向表達。

(2)目標是指根據服務目的,運用SMART原則,圍繞知識、感受、態度、行為等維度去描述,例如“案主掌握3種親子溝通的方法”、“案主願意嘗試把掌握的親子溝通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

制定個案服務目標,需要社工自檢是否運用SMART原則中的可測量、可達成、有效性等因素去設計目標,並且評估服務目標設計是否科學有效。

介入計劃:

根據每一個可測量的服務目標,結合所運用的理論或治療模式,按照分層分階段、先急後緩等原則去制定個案介入的措施。例如以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制定的治療計劃:

1、運用情景模擬或角色互換,讓案主發現以往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把案主遇到的問題放在‘過去—現在’的維度上理解;

2、整理舊經驗,並與案主探討溝通的技巧,並且進行訓練;

3、與案主的女兒單獨面談,瞭解案主女兒的感受與想法、意願;

4、整理新舊的溝通經驗,讓案主與其女兒分別把舊經驗中的發現運用到現在的生活中,改善彼此的溝通;

5、邀請親子參加家綜的親子互動活動,增加親子溝通。

  2、個案面談記錄

很認同朱靜君老師把個案面談記錄方法,根據社工的服務年限劃分為“對話式”與“概括式”。

“對話式”面談記錄方法:較適用於非本專業畢業以及個案服務工作不足兩年的社工。由於工作經驗不足或服務資歷尚淺,採用對話式記錄個案工作過程,可以從“對話式”的面談記錄中發現問題和需求,以及社工在面談中所運用的技巧是否適當?才能夠讓主任、助理督導、督導在“對話式”面談記錄中給予社工直接有效的指導與支援。筆者曾經聽到有人表示,“對話式”會把社工在面談中的弱點暴露無遺,影響服務成效的評估!如果按這樣的邏輯,那麼,社工改進的措施在哪裡?社工的成長何在?這跟掩耳盜鈴沒有什麼區別!

“概括式”面談記錄方法:較適用於資深或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社工,記錄應採取簡要、準確的提煉概括,掌握了對服務物件的需求和問題按照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分析和思考,可以提高社工概括服務物件的狀況、需求、問題的能力、分析判斷的能力,提高文書工作效率。

個案面談記錄的要素:

第一,個案面談的過程內容。以社工的角度去描述面談中發生的事情,不需要完封不動地把所有內容和所有說過的話都記錄下來,應在面談結束後,回顧整節面談中與服務目標有關聯/重點的'內容,分點列標記錄下來。例如在輔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案:遇到了什麼困難?解決了沒有?怎麼解決的?

第二,關注服務物件的反應。社工與服務物件面談時,多細心觀察和留意服務物件的反應,並且給予合適的迴應。例如服務物件面談時哭泣,社工是遞上紙巾,或者輕拍服務物件的肩膀安慰,還是讓服務物件獨自待在個案室十分鐘放聲痛苦?這些方法需要社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運用,並且記錄下來。

第三,社工在面談中的技巧應用。社工根據服務物件面談出現的情緒、語言和非語言等反應,社工是運用同理心、換位思考、聚焦,還是自我披露等方法迴應。同時,可以適當把社工直接的感受對應記錄。

第四,社工對面談內容的專業分析。在回顧面談內容的某些重點內容時,社工是如何運用理論或治療模式相結合進行專業分析,以突顯出社工面談技巧的適用性,以及理論或治療模式支撐社工服務的依據。社工在記錄服務文書時應保持記錄的完整性與客觀性;同時,社工記錄服務文書時儘量使用社工的專業用語,以突顯出社工服務的專業性。

  3、個案結束服務表

個案結束表,一般是社工總結概括其與服務物件建立關係後的改變:個案發展的階段、服務物件與社工分別付出的努力、初步收到的服務成效,以及個案結案後的鞏固服務的成效計劃等。

服務階段的評估:按個案發展概括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社工使用了什麼技巧和理論,遇到什麼困難及解決方法?通過這樣做達到什麼效果?

服務目標達成情況:緊扣個案的服務目標,圍繞服務物件接受服務前的狀態和接受服務後的改變的對比進行記錄,以評估服務目標的達成情況。

鞏固個案服務成效的回訪計劃:針對個案結案以後,社工根據服務物件的實際情況,約在一季度或半年的時期內,計劃開展鞏固個案服務成效的計劃,是通過電話或上門探訪或邀請案主到家綜進行訪談等回訪方式去了解服務物件的近況,並鼓勵保持個案服務經驗去改善和影響生活。個案回訪計劃既是鞏固個案服務成效的途徑之一,也是社工對服務物件、機構、專業負責任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