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當前位置 /首頁/文藝/音樂/列表

歌唱中呼吸運用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導讀:呼吸是歌唱的動力和支援力,歌唱呼吸是有控制、有意識、有目的,帶有技巧的呼吸。它比說話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長,同時氣息隨著樂句的長短、情緒情感的喜怒哀樂而變化。因此歌唱呼吸與生理呼吸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在歌唱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通過不斷實踐,探討出了科學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就是運用胸肋肌肉、橫膈膜、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氣息,它是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以及歐洲聲樂唱法中被普遍採用的最有效、最科學的呼吸方法。

歌唱中呼吸運用的誤區及正確方法

一、歌唱呼吸的誤區

在聲樂教學中,許多聲樂學生在還沒能掌握正確的氣息控制能力的情況下,盲目演唱高難技巧的大作品,由於錯誤的呼吸運用,在學習上導致許多嚴重的技巧錯誤問題。因此歌唱呼吸的誤區是歌唱理論學習與技巧訓練的重中之重。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把歌唱的呼吸誤區簡單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吸氣誤區

1.吸氣誇張:錯誤地認為歌唱呼吸越多越好,具體表現為吸氣時聲音大,表情不自然,吸氣狀態緊張,肩膀上端、胸部上提,吸氣太飽、太多,吸氣時氣力同時上提,其上提力量強於腰、腹肌的支援力量,導致肩、背或全身肌肉僵硬。氣在上胸,形成頸部腫脹、面部充血、青筋突出的現象,歌唱聲音憋悶僵硬,違背了歌唱狀態中相對上鬆與下實的基本原則。

2.吸氣鬆散:個別學生認為歌唱呼吸要自然,在吸氣時就又過於鬆懈,具體表現為吸氣時氣息浮、淺,吸氣狀態相對較為放鬆,吸氣時聲音不大,動作表情自然,但吸氣狀態不積極,氣量少,氣浮在胸,造成呼吸壓力小,不能支援喉嚨和腔體的開啟,喉位不穩定,共鳴管道不通,容易造成舌根過分用力形成“喉音”,出現扁、白、尖的聲音效果。

(二)呼氣誤區

1.拙力呼氣:具體表現為呼氣時力量太大,太猛力地衝氣、推氣,即在呼氣時,氣力不均、不穩,似波浪式衝擊力,造成聲帶張力不足,衝力太大常會出現“破音“及離調現象。這是由於氣壓增高過猛,聲帶來不及改變其張力造成的現象;其次是唱高音的心理障礙也會導致這種情況,需從心態和技巧兩方面入手解決。

2.無下支點呼氣:具體表現為呼氣時支援無力,全身肌肉懶散,使聲音虛空,出現漏氣或橫膈膜鬆垮的現象,即氣、聲關係失衡,聲帶張力不夠,氣阻相對過小,聲帶處於鬆弛、閉合不良的歌唱狀態。因此導致全身歌唱器官都不興奮,整體歌唱狀態不積極,聲音暗、散,沒有亮心以及穿透力。或因過分撐喉致使喉部肌肉組織緊張僵硬,聲帶張力失衡,致使閉合不好,聲音暗、散、沙、虛,使聲音喪失美感,雖力氣耗盡卻徒勞無益,久之會造成聲帶小結等嗓音病變。

(三)呼吸控制誤區

1.呼吸控制僵化:常表現為在演唱中滯留氣息,用僵化的力量保持住後,強迫橫膈肌彈性的,以致發聲時橫膈膜得不到再擴張的效果。小腹僵硬無法收縮,氣息得到控制但全身僵硬,嚴重時這種拙力可引起全身顫抖,聲帶也會隨之過分緊張,因而不但聲音滯凝濁重,也對聲帶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

2.呼吸控制滯重:與上述情況相反,在呼吸控制上過分強調“氣息深度”而引起“下坐”,形成倒墜力。聲音發動失去反彈力而滯重遲緩,並可產生音訊低、似電聲放慢轉的效果,即“大搖”現象。同時聲音位置低,呼吸不流暢,在歌唱中呼吸支援失控,氣壓不穩,發音抖動,使人聽覺非常難受。但抖動的現象有時不能片面歸結為氣息問題,歌唱時存在個性差異,它與喉位不穩、腔體的聲音通道閉塞、聲帶肌能支援無力等因素都有直接關係。需全面協調,有針對性地改善歌唱狀態。

TAG標籤: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