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

當前位置 /首頁/文藝/播音主持/列表

播音主持的共鳴練習

導語:播音主持到底該怎樣發聲,怎用用氣,怎樣共鳴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播音主持練氣發聲中的共鳴訓練的訓練方法,供你參考。

播音主持的共鳴練習

播讀不同感情色彩和內容的稿件時,聲音有抑揚頓挫、高低起伏、輕重緩急的變化。這種聲音的變化不是固定不變的,更不是想當然得千變萬化,一定是根據稿件產生思維情感的運動繼而使聲音富於變化。可以理解為,不同的稿件要求聲音就像是有彈性一樣,發生各種狀態的改變。有彈性的聲音是在自然的聲音上逐步培養出一種富於色彩、有感染力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更能與作品融合,適應作品思想感情的變化。這樣的聲音使聽眾聽起來舒服、悅耳,伸縮性好,變化多,而且不生硬,不直接。

想要擁有富於變化的聲音,除了堅持不懈地練習口腔控制、呼吸控制,還要通過共鳴練習調整自己的聲音。人們常常把共鳴好的播音員形象地比喻為是“自帶音箱”。的確,共鳴不僅有對聲音的擴大和美化的作用,而且共鳴腔在調節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語言,完成不同感情色彩的表情達意。

  播音發聲對共鳴控制的要求為:以口腔共鳴為主、胸腔共鳴為基礎,輔之以少量鼻腔共鳴的混合式共鳴。

人的聲道主要共鳴器官有三種,即口腔、胸腔和頭腔。這三個共鳴器的作用各有自己的妙處:口腔共鳴能使聲音結實清晰,胸腔共鳴能使聲音渾厚洪亮,頭腔共鳴能使聲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沒有經過正確的共鳴腔訓練的情況下,一般人存在許多共鳴發音的弊病。

① 白聲——共鳴位置過分靠前,口腔沒充分開啟,好像只用嘴皮子說話,因而聲帶發出的聲音形不成共鳴。

② 音包聲——音位靠後,喉頭張開得太大,結果聲音很響,但聲母不清。這種弊病俗稱“喉音過重”。

③ 鼻音太重——由於軟顎下垂,舌根抬起,阻擋了咽喉與口腔的通道,聲音大部分從鼻腔裡出來。這也俗稱“鼻囊鼻子”。

這些弊病可以通過訓練得以糾正。以下介紹幾種簡單而實用的共鳴訓練方法。

  1.口腔共鳴訓練法

採用張口練習法。可用驚嚇張口、半打哈欠、吞嚥食物張口等方式來練習口腔張口,在氣推聲之前吸氣和同時開啟口腔立即發音。經過多次反覆練習,即可獲得口腔共鳴的發音效果。

  2.胸腔共鳴訓練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發音之前先做好閉口打哈欠的準備,在氣推聲的同時,胸腔開啟,像雄鷹展翅的.感覺;或者,做擴胸動作,體會胸腔開啟,如同手風琴的風箱張開的原理。多次反覆練習就能獲得胸腔共鳴的效果。

  3.頭腔共鳴訓練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練習“凝目遠視”。這也就是在氣推聲之前,先凝目遠視並提小舌頭,同時用氣推聲。它有兩種效果:一是使頭腔共鳴器官——鼻竇、額竇、蝶竇等器官張開,一是“提小舌頭”,即軟顎提起,開啟咽腔。多次反覆練習,即可獲得頭腔共鳴效果。

在分別做過三個共鳴器的共鳴訓練之後,最後還需將三種共鳴方法融為一體:在前三種方法的基礎上,注意做到從肚臍到口腔保持氣息的暢通無阻,頭腔、口腔、胸腔一齊開啟,再用氣推聲,這樣,就能獲得“混合共鳴”的效果。這時候的聲音,聽起來就會響亮達遠。

需要指出的是,共鳴方法雖有良好的效果,在具體運用時,還應根據播音或主持時的具體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鳴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強其中一種共鳴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說來,表現熱情要加強頭腔共鳴,表現沉痛要加強胸腔共鳴,一般敘述要加強口腔共鳴。

TAG標籤:主持 播音 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