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製作

當前位置 /首頁/文藝/編導製作/列表

香港新浪潮電影知識介紹

香港電影新浪潮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一般認為是1979年—1983年期間)香港電影的一個潮流,參與者多是在外國留學、有電視製作經驗的年輕導演,如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方育平等等。香港新浪潮的導演主要在美國或英國攻讀電影課程。他們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後都加入了電視臺發展。他們在電視臺接受一番磨鍊後,離開電視臺發展電影事業,在此期間拍攝的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電影雜誌《大特寫》(《香港電影雙週刊》的前身)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向傳統挑戰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詞來期待香港的新電影。

香港新浪潮電影知識介紹

  出現背景

七十年代末期,國際形勢動盪不安,香港經濟的高度發展和騰飛、獨立電影製片機構的風起雲湧,具有正義感的影視工作者鄙棄“四頭”(噱頭、拳頭、枕頭、鬼頭)影片而開拓新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從國外電影學院畢業回港並從事電視編導工作的年輕導演,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的獨特創意和社會觸覺,拍攝出了一批完全不同於傳統香港電影的充滿個人色彩的新潮電影。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這批影片的賣座雖然不是特別高,卻為港片在編導手法和攝製技術上呈現出異於傳統香港片的新風貌。

1976年,樑普智、蕭芳芳導演的《跳灰》一般被認為是新浪潮的先聲,1978年,嚴浩導演了《咖哩啡》,打響了新浪潮的第一槍。之後是1979年,三位青年導演分別推出了他們的電影處女作:徐克把科幻和武俠合二而一,推出了“未來主義武俠片”《蝶變》,許鞍華的《瘋劫》根據一起真實案件改編,把懸念和推理結合起來處理凶殺案件,章國明的《點指兵兵》以逼真自然的光影展示警探和罪犯的搏殺。這三部影片標誌著新浪潮的正式誕生。隨後,嚴浩、劉成漢、方育平、蔡繼光、譚家明、黃志強、單慧珠、唐基明、張堅庭、黎大煒、于仁泰等相繼掘起,拍攝了《父子情》、《夜車》、《投奔怒海》、《似水流年》、《喝彩》、《慾火焚琴》、《師爸》、《山狗》、《冤家》、《表錯七日情》及《牆內牆外》等新觀念與新形式相結合的影片,形成了一股強勁的衝擊波。在短短的時間內,竟有幾十位銳氣十足的年輕導演拍出了他們的處女作。不僅票房價值頗高,還獲得了電影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受到製片人的青睞。

此後,不少電視界的人才加入香港電影界工作,兩者的互動日益頻繁,甚至有電視節目改編拍成電影(如蕭芳芳主演的《林亞珍》)。電視界舉辦的選美比賽和歌唱比賽等,也陸續發掘了一批新掘起的一代,促成了往後10多年香港影壇“明星制度”的勃興。

  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特徵

“新浪潮”的“新”,帶有與多傳統及及傳統分別的意味。同時亦意味著一種創新和實驗取向,力求突破傳統而別具一裁。如義大利五十年代的“新現實主義”是對法西斯主義極權統治後的電影事業的一次重新評述及振興,而法國的六十年代“新浪潮”是源自對法國五十年代的商業電影工業機制的不滿,通過嶄新的電影手法表現當代人的生活狀態,是對當時主流的“優質電影”的反叛。香港“新浪潮”,電影則標誌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揹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在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係。

“新浪潮”導演雖然都被冠以“新浪潮”之名,其實每位的電影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型別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樸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蕩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察和匪徒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TAG標籤:新浪潮 電影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