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

當前位置 /首頁/體育/高爾夫/列表

高爾夫揮杆的擊打意識分析及應用

人們在高爾夫揮杆過程中常常更注重按那些基本動作要領,而往往忽視了對揮杆擊打球的目的控制意識,或者對揮杆擊球的目的控制意識還不夠到位,由此出現動作好像過得去,但擊球效果不理想。Coolnsober先生的博文對擊球意識有過比較全面的論述,本文僅就其中部分擊球意識做一些補充分析。

高爾夫揮杆的擊打意識分析及應用

控制擊球最常聽到的說法莫過於“盯球死不抬頭”,這只是一個淺表的動作意識,而不是一個目的控制意識。其實,目的控制意識清楚了,一些動作會下意識自然產生。擊球目的控制意識的增長一般都會經歷擊中球,杆面方正擊中球的過程,但僅此還不夠,還必須要到達使杆面方正地將球送一程。

擊球就是杆面與球的撞擊,這個撞擊是一個過程,下圖是老虎伍茲的杆面擊球的過程記錄:

球是因為杆面的撞擊獲得動量,球的初始動量越大,則飛的越遠。根據動量定理,球飛出時的初始動量(球質量m與球速度V的乘積)等於衝量(撞擊時間t與撞擊期間內杆頭對球的平均撞擊力F的乘積),即:

  m×V= t×F

由於撞擊時間是微小的(不超過0.01秒),人體揮杆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改變撞擊力F的大小,但由於持續撞擊時間t本身太微小,其微小地增減對球的動量的增減卻是明顯地。所以,為增加球的飛行距離,要儘量增加撞擊時間,或者說盡量延長杆面對球做功的`路程。從上圖看,老虎伍茲杆面撞擊球的路程達到約一個球的長度。為此,需要身體大肌肉持續大力地施力才能讓杆面在開始撞擊後繼續追擊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職業球手大幅度的送杆動作,這只是杆面觸及球后繼續大力揮杆的慣性表現。其實,只要努力去保證杆面與球有足夠的接觸時間,則一定能表現出大幅度的送杆動作,更重要的是擊球的效果會得到實質的改善。

從動量定理公式還可以看到,球初始飛行速度方向就是撞擊過程中杆面平均撞擊力作用的方向。要保證杆面平均撞擊力的方向保持在杆面瞄準時的方向,最理想的擊球就是:1、在杆與球撞擊過程,杆頭甜心軌跡在目標線上; 2、擊球前,杆面對準目標;3、在杆面與球撞擊過程,杆面不偏轉。上述第1、第2個條件是需要在擊球前做到的。由於杆面與球的撞擊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生杆面的偏轉仍可以使飛出的球的軌跡的尾端出現偏曲。

保持擊球過程中杆面不發生偏轉的通常動作是由左手背控制桿面使杆面方正觸球后仍方正的平移(平面保持平行地移動)直到擊球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擊球前手腕要轉動使杆身與左手臂成一條直線,同時左手背要調整杆面在擊球前對準目標,杆面這些轉動也是有慣性的,要使左手背精確控制桿面在擊球期間方正平移其實是不可能的,但是,這種控制意識是需要的,我們正是需要其帶來下意識的控制行為和效果。並且,這種控制意識能夠自動牽引我們揮杆杆頭的軌跡在擊球前走向目標線、引導左手揹帶動杆面在擊球前瞄準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榔頭大力釘進細長的釘子時,擊打時刻用手腕使錘擊面對準釘子軸線方向再方正壓送錘面就是這種感受。

為此,我們在揮杆準備時要建立擊球過程手背控制桿面的持續方正平移的意識以及保持胯及肩在擊球過程的大力轉動以儘量延長杆面方正平移的路程的意識。這也正是我們紮實擊球需要的感受。雖然coolnsober先生提出這種擊球意識是高手們進7保7的祕笈,這對普通業餘愛好者改進擊球力度和精度照樣有百益而無一害。

TAG標籤:擊打 高爾夫 揮杆 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