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自動化

當前位置 /首頁/計算機/辦公自動化/列表

Access報表如何自定義設定主鍵?

設定主鍵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資料表中的資料能夠被唯一的識別。一般資料表的逐漸就是ID,類似的ID有學生號、工號等。一般資料表都要定義主鍵,否則系統會提示你建立主鍵,那麼怎樣建立主鍵呢?下面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access報表自定義設定主鍵的操作教程,感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吧!

Access報表如何自定義設定主鍵?

方法一:

1、開啟你的access,並開啟你要設定主鍵的資料表,然後點選開始——檢視。

2、在檢視的下拉選單中,點選設計檢視。

3、來到了設計視圖面板,我們在要設立主鍵的欄位的右邊,也就是紅色箭頭的位置右鍵單擊

4、在彈出的選單中,我們選擇主鍵。這樣就給ID這個欄位建立的主鍵。

方法二:

1、我們選中將要建立主鍵的欄位,然後再選單欄上點選主鍵。

2、最後點選左上角的儲存按鈕,將主鍵進行儲存。

3、點選檢視按鈕,返回資料表檢視。

Access資料庫的使用教案示例

一、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利用資料庫管理資訊資源的工作思想;

2、理解資料庫儲存、管理大量資訊和高效檢索資料的優勢;

3、能夠對資料庫的一些常見操作技能遷移到今後的學習工作中去。

過程與方法

體驗、認識資料庫管理大量的資訊資源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主動將資訊資源管理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應用到生活、學習之中;

2、養成樂於助人和團結協作精神。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主要內容

從社會大角度和資料庫技術應用角度出發,介紹利用資料庫管理大量、複雜的資訊資源,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教學重點

資料庫管理大量資訊、高效檢索的優勢。

教學難點

資料庫儲存、管理大量資訊為什麼有優勢。

三、學生學習狀態分析

高一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思想、身體以及心理等各方面正趨向於成熟,特別是在學習上正趨向於通過聯絡的觀點以及理性的邏輯判斷來進行。因此,針對這個特點,從這些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給他們提供自主探索的條件,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對“Access資料庫”的`認識不斷昇華,從而提高他們的資訊素養以及實現本課教學目的的步步深入、漸漸滲透。

四、教學策略

教學形式

在本節課中,依據了學生知識形成的特點,樹立“以某些例項為先導,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發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教育思想。

教學環境

網路機房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行為從前面的學習當中,我們瞭解到:現在是一個資訊化時代,資訊資源已成為最重要和最寶貴的資源之一,而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資訊系統已是企業組織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相應地,作為資訊系統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的資料庫技術也有了飛速發展,並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於處在這個時代中的我們來說,有必要學習有關資料庫的知識。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Access資料庫的使用。

學生行為認真聆聽,用心體會。

設計思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建立現實世界與資料庫的聯絡,讓學生明確學習有關資料庫知識的必要。

(二)新課

1、設定任務,展開新課

(1)任務一:瞭解資料庫的組成結構

教師演示先啟動Access資料庫,後開啟光碟中的“學生選修課程資訊庫”檔案。

教師提出問題這兩個視窗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行為分析、討論併發言:“學生選修課程資訊庫”視窗中多出了3個“資訊表”。

教師小結Access資料庫是由一個或多個表組成。

設計思路由於開始時學生對資料庫操作較生疏,所以通過對比和遷移來加深對資料庫組成結構的理解。

(2)任務二:瞭解建立資料表

教師演示開啟“學生選修課程資訊庫”當中的“課程資訊表”。

教師講解通過數學的學習,大家比較瞭解一個表格的製作過程:要麼先畫行後畫列,要麼先畫列後畫行。相應地,在Access資料庫中建立資料表的流程有點類似。不過,在建立資料表時,要先確定列(亦稱為“欄位”),後確定行(亦稱為“記錄”)。

教師示範演示“建立資料表”。

學生行為上機操作。

教師行為巡視,同時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設計思路通過課程整合,進行知識上的有效遷移。

(3)任務三:瞭解資料表之間的關係和資料庫的查詢

教師演示、講授建立表間的關係(如教材圖7-11)和建立“課程選修資訊查詢”(見教材圖7-15)。

學生行為仔細觀察,用心體會。

設計思路演示建立關係和查詢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理解和領會資料庫的工作思想,從而為讓學生完成後面的操作做好準備。

2、引導探究,深入講解

準備工作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其中每5人為一小組。

教師引導、丟擲任務在瞭解Access資料庫的基本操作之後,我們進行一次比賽:完成教材第136頁上的實踐,時間為15分鐘。最後完成得最好的小組為優勝,將獲得全班祝賀!

學生行為進行小組探討,並做好相應的記錄。

教師行為巡視的同時進行適當的指導。

教師檢查先對各小組的成果進行檢查和做好相關的記錄,接著在知識上進行完整性的說明或補充,最後評出獲得優勝的小組。

設計思路採用“比賽”的形式,力求鍛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自主探討能力,同時讓學生消化課堂上的新知識。

3、歸納總結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所學的Access資料庫,與前面所學的電子表格相比,在管理資訊上具有很大的優越性:①通過建立各個表之間的關聯,從而將儲存在不同表中的相關資料有機地結合起來;②使用者可以通過建立查詢在一個表或多個數據表中檢索、更新和刪除記錄。但是,與資料庫應用系統相比,不夠方便與直觀。

設計思路 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個整體上的認識。

(三)課後拓展

教師佈置課後作業完成教材第140頁上的綜合實踐3。

設計思路讓學生在課後進一步加深對Access資料庫的理解。

六、教學反思

資訊科技教育課不同於其它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調整和開放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這正是本節課設計的根本出發點。具體體現在:

第一,學生在學習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起組織、引導、促進、控制、諮詢的作用。即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我所採取的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法”,即“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

第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在於“操作”。這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應讓學生更多地操作。此時,教師的作用也不能忽略,相應地,教師們應走下講臺到學生當中去。因為走下講臺時,一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拉近了,他們的能力就可以自如地發揮,二來我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和及時地指導他們,三來我可以從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當中得出很多有用的啟示。

第三,很巧妙地將資訊科技知識與數學知識整合起來。由於資訊科技本身不是一個專業,也不是一種理論課程,而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能,所以應當提倡學以致用,即“在開好資訊科技課程的同時,要努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比如,在“建立資料表”的教學中,我就是採用一些數學知識來引出新的資訊科技知識。

總的說來,新課程、新理念導引下的資訊科技教學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究,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