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作文/列表

《黑眼睛》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黑眼睛》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黑眼睛》讀後感

《黑眼睛》讀後感1

全詩只有兩句,而且詩中出現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現象:黑夜、眼睛、光明。也許正因為如此,才使得這首詩歌具有了引起人們廣泛關注、深思的魅力。每個人都能明白意象的意思,每個人都有進入詩歌的權力。然而,那新奇的組合,看似相悖的轉折,卻蘊含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合理性。

這種相悖的邏輯正是這短短兩句詩的精華所在。這種相悖是在兩個層面上的。

第一個層面是詩歌整體的意象呈現方式與人們日常經驗中它們的呈現方式相悖。這主要集中在眼睛的意象上。在茫茫的黑暗裡,眼睛可能是唯一的明燈。在人們的經驗中,眼睛始終是透明的象徵。然而,詩中的眼睛卻是"黑色的眼睛"。這是詩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詩人的深刻反思。這感受是撕心裂肺的創痛,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沉澱。這反思是沉重的,後面潛藏著巨大的恐懼。而這些又都指向了"黑夜"--那個時代的背景。

第二個層面的相悖是詩歌內在的相悖。這主要集中在"光明"這一意象上。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境,那樣深沉的黑夜,詩人要尋找光明。詩人正要用那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這是詩人奏響的反叛黑夜的一聲號角。這個層次也是這首詩歌的主旨所在:詩人不僅要反思黑夜般的過去和傾訴心中的痛苦,更要尋覓。

所以詩人為這隻有兩句話的詩起了一個巨集大而耐人尋味的標題:一代人。單詩的內容似乎又指向兩代人:既是對上一輩的總結和反思,又是對下一代的呼喚和定位。

這首詩在藝術手法上也充分地體現了顧城的藝術特色,在意象的營構上匠心獨具。詩人採用了與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相關的意象,用出人意料的組合表達了他對世界、生活、生命的新鮮體驗。

《黑眼睛》讀後感2

《黑眼睛》是作家黃培佳的作品。這段時間我讀了他的《五個八歲》系列,其中的這篇《黑眼睛》是我最為喜愛的。

這本書生動地描寫了艾早、艾好、艾晚三個孩子的.不同成長。其中的艾好是個神童,珠心算超乎尋常的好,他還是個書迷,書中的點點滴滴都刻在了他的腦子裡。艾早也是個優等生,她非常聰明,樣樣都很好。他們的爸媽把希望都寄託給了倆個“天才”孩子身上。艾晚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上國小,成績一般,與哥哥姐姐相比艾晚是家裡最沒有天資的孩子。媽媽經常拿她跟她的哥哥姐姐比。在媽媽的眼裡,艾晚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希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她還經常對艾晚說些喪氣的話,連姐姐艾早也常常欺負她。然而心地善良的艾晚並沒有放在心上,她依然活潑開朗。在家裡只有爸爸喜歡艾晚,爸爸還給她買了水仙球。

文章讀到這裡,我的心情是不愉快的。艾晚的媽媽這樣做,對艾晚是不公平的,她忽略了艾晚的感受,如果是性格內向的孩子,這種教育方法會讓孩子變得自卑,不陽光,不樂觀。做父母的應該平等的對待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不同的優點和缺點。並不是天資好的孩子就一定會有出息,而普通的孩子在其它方面也會很優秀,說不定在這些普通的孩子身上也會有發光點。

文章的最後出人意料的發生了變化,被媽媽一直看好的艾早在一次大學聯考時意外落榜,而艾好在進入大學少年班時竟突然失蹤。這時的媽媽才意識到弱小的,一直不被她看好的艾晚同樣也需要關愛。文章的結局讓我覺得,做父母的不光是要關心注重孩子的學習,同時孩子的心靈和心理方便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這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黑眼睛》讀後感3

《黑眼睛》這本書是著名作家黃蓓佳女士兒童文學新作“5個8歲”系列中的第四部。

這本書主要寫青陽城的採購員艾忠義,從漳州出差帶回3個水仙球,8歲女孩艾晚寶貝一樣地照料著陶盆裡的水仙。17歲的姐姐艾早容貌出眾,正複習參加大學聯考,是全家的重點;13歲的哥哥艾好是個尿褲子的神童,連續跳級,是全家的驕傲;艾晚智力均較平淡,自小乖巧,在多子女家庭裡成長。可是後來艾早因為“男朋友”已經結婚,考試落榜,去了南方靠賣衣服賺錢,再也沒回去過;神童艾好得了精神分裂症,不停地研究一個世界頂尖的數學難題,六親不認;爸爸辭去了採購員工作,他懂得了一家人的平安,才最重要;只有艾晚,是全家最乖巧的,還留在父母的身邊,母親後悔對艾好溺愛、艾早關心,卻忽視了艾晚……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當父母的不能因為孩子不優秀,感覺孩子是多餘的而就不去管她,應該要盡到當父母的責任,不要等到孩子離開自己的時候,去展翅高飛的時候,你再去關愛他,可就晚了。就像艾晚的媽媽,有時會長時間凝視著艾晚的臉,喃喃自語地說:“還有一個,我們家裡最乖的一個”。讀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生存的意義和生活的目標。就像艾晚一樣,雖然她覺得大人之間的許多事情還不懂。但是她還努力地;堅韌地成長。彷彿是她爸爸出差時帶回的那株冬日裡的“水仙”,儘管困難蟲蟲,仍然堅持努力地生長。

這篇文章使我懂得:家人是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同時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人。離去,雖然不應該留下的只是痛苦和追尋,但是珍惜現在,珍惜身邊的人才是我們應該經常提醒自己去做的事情。就像我家,爸爸、媽媽是棵高大粗壯的家庭樹,在家這棵大樹上,姐姐就是那碧綠的葉子,弟弟我則是晶瑩鮮亮的果實。我們一家人脣齒相依,不離不棄。

《黑眼睛》讀後感4

朦朧詩人顧城生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首膾炙人口的詩作,《一代人》就是其中篇幅最短、流傳最廣的一首。

這首詩只有兩句,卻冠之以《一代人》這樣博大的詩題,它將向我們顯示些什麼?帶著這個疑問去品位,我們會發現,用以表現一代人的“夜”和“眼睛”這兩個意象有著內在的聯絡,它們之間用一個紐帶——黑色來維繫,“眼睛”由“夜”派生而出,有一種跳躍式的流動感而且渾然一體。更重要的是詩人給這兩個意象賦予了豐富的象徵內涵。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這裡的“黑夜”象徵著文革的漫漫長路,“黑色的眼睛”寓意具有不確定性,既實指,也虛指,我們知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黑色的眼睛既是自然的雙眸又是心靈的眼睛,正是由於那場文化浩劫,使一代人的心靈受到扭曲,打上了深深的、黑色的烙印,黑色是所有經歷過文革的一代人的悲劇色彩,一種被愚弄之後的憤懣呼之欲出,它象雷霆於無聲處,形象、間接地批判了那場浩劫。接著詩人筆鋒一轉,“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從另一側面否定了“一代人”所處的特定的歷史環境,也就是說,歷史終究以成了事實,把它當做一種借鑑吧!讓我們這一代人重新開始,把那被扭曲的心靈矯正過來,表達了對新生活強烈的渴望和奮進不息的求索精神,至此,全詩完成了和諧內在的統一,於平中見奇,一切盡在不言之中,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由《一代人》這首詩可以看出,顧城善於在平淡中尋找反差,以不尋常的視覺和近乎童話般的夢囈完成對社會的獨特評判。

TAG標籤:黑眼睛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