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作文/列表

景觀作文合集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景觀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景觀作文合集5篇

景觀作文 篇1

整個沿江路的景觀綠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了,從聰園路一直到招寶山下,全長3000多米。它是鎮海居民夜晚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是寧波市三江六岸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最近建成的沿江景觀中有一座燈塔,特別引人注目,它高9米,夜晚有節奏的燈光指引船舶通過甬江,為了更進一步地瞭解燈塔,瞭解它的作用,我專門去參觀了一次,並從網上查閱了有關燈塔的資料,同時也請教了在航標處工作的叔叔。

原來沿江景觀燈塔是航標中的一種,它是船舶航行的指路明燈,我國最早的燈塔是在鎮海七裡峙燈塔,建造於1865年,是英國人為開啟通向中國的航路而建造的。在近代史的中英、中法戰爭中,七裡峙燈塔還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花鳥山燈塔是遠東第一大燈塔,在它的燈器透鏡內可以放下一張寬1米的八仙桌,同時還可以四個人坐在桌子四周進行學習。花鳥山燈塔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xx年國家特地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

沿江景觀燈塔高9米,下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高6米,下大上小,直徑從4米逐漸縮小到3米,上部是直徑3米高3米的圓形燈籠,半圓形燈籠的最上面是風向儀和風速儀,走進燈塔內部,沿著螺旋形樓梯可以一直走到燈塔的上部,通過一扇小門,可以走到燈塔上平臺,在上平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甬江的江面和船舶航行的情況,在燈籠內,有一臺英國進口的燈器,它24小時旋轉著,白天不發光,夜晚發光,主要通過光控開關來控制,可以調節旋轉的速度,讓燈器12秒轉一圈,也可以15秒或20秒等轉一圈,這需要根據燈塔所在的位置和所需指引的航路性質進行確定。這臺進口燈器需要花40多萬元才能買到。

燈塔需要在海島或暗礁中才能看到,人們一般很少有機會去看一看,現在鎮海區和鎮海航標處共同出資建造這樣一座燈塔,它可以讓居民直接看到燈塔,瞭解燈塔的作用,瞭解寧波作為洋洋東方大港,有這樣一些默默為船舶航行服務的航標人,讓人們瞭解航標的作用,瞭解航標的歷史,也是鎮海區為配合宣傳“世界航海日”所做的一件有意義的大事。

景觀作文 篇2

朋友,只要你仔細留意周圍的事物,就會發現我們石門縣城又增添了許多新的景觀。不說別的,就說街道兩旁新砌的各種各樣的花壇吧,就成了石門縣城美麗的風景線。

瞧,街道兩旁,一溜兒擺開的事許許多多大小不一、形態萬千的花壇。有圓形的、半圓形的、三角形的,還有“品”字形的、菱形的等等。花壇裡栽種著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有松柏,有千年矮鬆,有芭蕉,還有旅行家樹等等。它們有的葉子一片連著一片,像把巨大的傘,為遊客遮太陽;有的雄偉挺拔,像戰士英姿勃勃;有的樹葉子像一把把大扇子,熱情地給人們扇風;有的樹上結著不知名的果子,果子挨著擠著聚在一起,像在開碰頭會哩

……

再看看花壇兩旁的玉蘭花燈吧,它們照亮了石門縣城美麗的夜景。遠遠望去,遠處的街燈,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點綴著石門城。

還有呢,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那是什麼樓房?那麼別緻,那麼氣派。噢,原來是新建的遊樂園。從前的石門連遊樂園也沒有,現在,我們石門也有了自己的遊樂園了……石門縣城增添了許多新景觀,我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朋友,歡迎你來我們石門走一走、看一看,我代表石門小朋友歡迎你!

景觀作文 篇3

一個晴朗的星期日下午,我和爸爸一同來到偉星·天境的售樓部參加手工活動。

那裡環境優美安靜,大廳裡擺著一張長桌,這裡就是我們參加活動的地點了。哇!長桌上有玉蝶、虹之玉、靜夜等四種多肉植物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房子模型、一個玩具小人和一棵小樹。

老師先讓我們在玻璃罐中裝四分之一的營養土,再把個頭最高的玉蝶放在最裡面固定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試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地將它固定好,只好厚著臉皮向老師求救。在老師的幫助下,這株調皮的小多肉終於乖乖地停住,不再左右搖擺了。下一個種植火祭,我學著老師的模樣,先用手指挖出一個洞,準備將火祭種進坑裡,可植物還沒種呢,自己的手和衣服已滿是泥巴了。我想:不能再向老師求助了,我要自己嘗試著完成。我接著又挖了一個深點兒的坑,小心翼翼地將火祭放進去,然後連忙把挖出來的泥土填上,火祭就這樣被我種進了土裡。

後面種的還算順利,可是到了種紅爪時,我一挖土就把剛種的玉蝶挖了出來,所以我不得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重新塞進去再來種紅爪,可是這紅爪有很多尖尖的地方,我一碰手指就刺得生疼,輕手輕腳弄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它種進去。

還記得之前說過的三個小裝飾嗎?現在我們就要用上它們了!老師給了我們兩種顏色的.細沙,一種是白色的,一種是藍色的,我們都想要白色的細沙,所以就搶了起來,同學們你爭我搶,都快把我擠成一張白紙了。把好不容易“搶來”的細沙均勻地鋪在營養土上就可以安放裝飾物了,先把小房子放在正中間,然後將小桃樹放在房子的右邊,小人放在西南方,在房子的正前方鋪上一條藍白相間的小路,最矮的植物前面還配上卡通的玩具模型。這樣,一盆漂亮的多肉植物微景觀就完工了。

今天真是不尋常的一天,自己親手做了一盆植物微景觀,回到家,還被外婆大大地表揚了一番,心裡可開心了!

景觀作文 篇4

夏天裡,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色,真是花紅柳綠,萬紫千紅,把江山裝扮得何等美麗。星期六晚上,我行步靡靡地來到延安中路景觀區遊玩。

雖然天色以晚,但是那五彩繽紛的燈光早把夜空照得亮如白晝,到處燈火通明。

剛剛來到延安景觀區外,還沒有看見碧綠的草叢,也沒有看見那色彩斑斕的花朵,卻遠遠的就聞到了一股幽雅的花香。我慢慢的走近一看那裡一片花紅柳綠。

延安中路景觀區內,長堤如帶,小橋似虹,花木掩映,怪石參差。比起潔白的梨花來,月季花顯得更加絢麗多彩,而比起火紅的石榴花來,月季花卻給人帶來了一種文雅的感覺。身穿把把扇子的銀杏樹,亭亭玉立的站在那裡。

那樹叢間,生長著參天的古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延安中路景觀區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的面前顯得蒼白遜色。在古柏叢中漫步而過,實在是清幽極了,空氣裡充滿柏葉的清苦味,似乎置身於瓊樓仙閣的香火繚繞之中。

看!那裡有一條小河,我站在小河上的木橋上,傾聽著那瀝瀝的河水聲,有如一位少女在月牙兒下邊彈琴,小河身旁有著一行楊柳,半身淹在水中,彷彿是一群撩起裙裾,站在月光下梳洗長髮的少女。

還有那蓬勃向上的牽牛花,火紅的映山紅,蒼松翠柏,茂林修竹等等┅┅ 擁有著琪花瑤草的景觀區四周是一幢幢高大建築物巍然聳立,直立雲霄,長方體、圓柱體、三角體,參錯座落,遠近有致,在彩燈的背景下,描繪出多種幾何圖案的剪影。它們卓然挺拔,偉岸超群,雄踞城東,彷彿申城高高揚起了粗壯臂膀,熱情迎接遠方來賓。夜色和燈光中的這些大廈像雍容華貴的少婦,從樓頂垂下的燈串像她們瀑布似的長髮,那迷離閃爍的霓虹燈像她顧盼流連的目光。

那些美景使我看得眼花繚亂,身旁的花草讓我看得目不暇接。漸漸的我不知不覺的走過花草景觀區。登上了天梯,來到了延安高架橋下,抬頭一看,只見七條巨大藍龍拔地而起,在申城的上空匼匝騰飛,又如中國在遙遠的銀河中,在星的海洋中翱翔,又似七龍直奔霄漢,追逐嬉戲。

在夜幕的襯托下,延安高架橋上的汽車一輛緊跟一輛,一排緊挨一排,好似流淌著一串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閃爍的流星在上面飛過。真是好比車如流水,馬如長龍啊!

如果把以往的申城比作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的話,那麼現在的申城,正經歷著生花妙手的雕刻,廢除的在被剔除,精美的在被發現,內在的慢慢地顯露,外具的漸漸地昇華,不久將會變成玲瓏透剔、光彩照人、形態秀美、質韻雋永的藝術品了。

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走下天梯,離開了這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

景觀作文 篇5

校園中的玉蘭花綻放了……柔美潔白的花瓣高高掛在枝頭上。機械般地做著早操的我,卻被這一抹純淨的白給吸引了心緒。操畢,各班級快步地“趕”回教學樓。我經過那三棵白玉蘭時,一片花瓣飄落,前面的同學毫不留情地踩了過去。

此時此情此景,我們不都在這玉蘭花構成的美景中。怎的——卻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那三棵新長的玉蘭樹?怎的——就不能走慢一點?怎的——就不能溫柔點對待那落花?我開始苦悶思考。

——人在景觀中,怎就不能慢一點?

城市似乎是“罪惡”的起源,這個被冰冷的鋼筋建築覆蓋的地方,抹去了人們對“慢”的追求。不斷地追求科技進步,我們,千千萬萬個我們蒙上了雙眼,魯莽地往前衝著。我們什麼都看不見,只有功利,名利。對於身邊親人的關愛,我們視而不見;對於嶄露新芽的花兒,我們一視而過;對於該讀的名著,我們“束之高閣”。我們追求快——快餐、快車、速學、速記……難道,脫離了快我們就不能生活了?脫離了快就意味著效率低嗎?

不是。

在這城市的一處,有一家書屋,在裡面,顧客們既可以享受科技的快捷,又可以享受一杯清茶一本好書的悠閒愜意。在一個陽光晒得人暈眩的午後,端一杯芳香的暖茶,品讀著一本好書,又何不是一種舒適暢快?在這裡,沒有都市的喧譁,有的只是一份寧靜,一份思考。人在這樣的景觀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到生活的氣息吧。

畢淑敏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自己去非洲的旅行。她所乘坐的“非洲之傲”停停開開,車上的人無一埋怨,而是安靜地享受著與人促膝長談,一路觀景的美妙。

這種場景該是多麼和諧,時間不再敲響“該做何事”的鐘,只是如溪水般靜靜地徜徉著,多好。

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還是需要精神的補給,精神的輕鬆,精神的寧靜。

人生的每步路,時間逝去的每一秒鐘,我們不都身在景觀,何不放慢一下自己的腳步。別讓自己被蒙著眼在物質中迷失,在物質中撞得鼻青臉腫。

我彷徨地抬起頭看看窗外,綠油油的樹木在陽光下撐起一把巨傘,時光彷彿停止了……

人在景觀中,放慢自己的步伐,多一份精神的豐盈。

TAG標籤: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