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工作總結/列表

化學備課組小結

化學備課組小結1

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化學知識系統和化學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聯絡、相互作用及其統一。它的中心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慧、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怎樣才能在教與學的統一中完成這個中心任務呢?首先,我研究學生,深感文、理學生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學生分成3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陣地。我研究各層教學特點,對同一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班級採取以下分層教學對策:

化學備課組小結

一、教材一致進度統一我們理科班都採用了學校發給學生的高階中學課本化學必修本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從開始到現在2個班都從第一章學到了第八章高分子化合物,教學進度統一,而且還進行了會考全面複習。這樣便於期中和期末學校統一檢測。

二、深度、廣度彈性調節教學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胃口,對不同層次學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過高、過難,學生接受不了,a層、文班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成績更差;若要求過低,b層、理班學生會感覺太簡單、無味,不投入精力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後退;c層、競賽班學生更要深挖洞、廣積糧。所以我對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要求不同,進行彈性調節。比如:在第二章鋁教學時,要求文班學生掌握鋁的兩性及簡單方程式、簡述實驗現象、簡單計算,但對理班的一部分學生不僅要掌握上述內容而且要知道鋁的兩性原因和較複雜的識圖計算。比如:在第三章不同價態鐵教學時,要求文班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基本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在學生能接受的前題下簡單與高一知識聯絡,但在理班在教學中將鐵與高一知識作了較為全面、複雜的聯絡。比如:在第四章烴的同分異構體的教學時,要求文班掌握含5個碳原子或5個碳原子以下烷烴的同分異構體,掌握碳鏈異構,瞭解位置異構和不同類烴的異構。要求理班學生掌握含10個碳原子烷烴的同分異構體,掌握碳鏈、位置、不同類三種異構現象。在學習有機物命名時,要求文班學生掌握烷烴的基本命名原則,瞭解烯烴、炔烴、芳烴的命名,要求理班的學生掌握上述各類烴的命名原則及我自己的延伸擴充套件知識。就這樣對文班採取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對理班學生採取以綱為綱,適當拔高,彈性調節。讓每層學生都覺得學有所獲,學得有味。

三、學習方法指導有輕重根據學生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c層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較好、學習方法得當、學習信心強;第二類是b層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一般、學習方法欠佳、學習信心時弱時強;第三類是絕大多數的文班學生和a層少數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差、學習方法差、學習信心沒有。針對學生這種情況,我對各層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輕重有別。我在指導第一類學生時,重點是指導學生把知識向縱、橫兩個方向發展,開拓學生思維,同時配以難度較大的練習,讓學生學有餘味。我在指導第二類學生(理班)時,讓他們先做《三級訓練》,然後我再評鑑,讓理班學生能跳起來摘桃子。我在指導第三類學生時,輕知識的拓展,重點是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現在只所以成為文班和a層的`學生最主要原因是由於他們沒有閱讀習慣,不會閱讀教材。針對這種情況,我仔細分析會考大綱、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制定明確、具體、帶啟發性的閱讀提綱,即發給學生的《課堂學案》,以此為依據進行指導閱讀。學生從中可以瞭解到閱讀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學會旁註以備複習和重點學習之用,記下閱讀中發現的疑點,促使學生帶著問題積極思維,認真聽課。然後,精選習題,以促進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自覺地閱讀,逐漸養成先閱讀、後解題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總之,堅持由學生自己閱讀,做課堂學習卷,可改變他們只做題而不看書的不良習慣,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化學備課組小結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現在注重能力培養的今天,不但要使學生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通過學生實驗和教師的演示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基礎知識,更熟練地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及時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對實驗操作和現象的描述僅僅是實驗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還應當幫助學生了解實驗是如何進行的,即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利用實驗,提出思考性的問題,並通過剖析引導學生逐步解決,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始終處於活化狀態,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消極被動的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課本上已有的演示實驗,必要時還可以根據教學目的適當地補充一些實驗,使學生將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聯絡起來,不斷地鞏固加深。

二、大膽進行猜想,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化學史表明,化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先是在生產實驗或理論研究中提出某個課題,然後查閱資料並根據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實驗及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對設計方案和原有的理論進行修正後再進行實驗,有時要經過多次這樣的反覆後才能獲得成功。在中學化學的實驗教學中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針對有關的實驗,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猜想,並要求學生設計相應的實驗進行證明。這也是大學聯考要求的學生應具備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的能力,平時加強實驗的設計訓練,大學聯考時才能胸有成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提出自己的見解,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得到了新的結論或作出猜想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用不同的方法去驗證,如果學生設計的實驗中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師也不要急於說出正確答案,而應幫助學生分析錯誤,提出改進的方法,使學生在緊張地思維活動中提高了分析問題、綜合推理和聯想演繹等能力。

三、重視學生參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對學生實驗,應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親自動手完成實驗,使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不僅僅是看實驗、聽實驗、說實驗,而真正成為做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由於條件限制,不可能將所有的實驗都安排成學生實驗,因此在課堂演示實驗中,也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參與,鼓勵學生到講臺前完成,使學生不再是觀眾而成為參與者,不僅可以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大膽提問並發表獨立見解的精神。這樣做時,應事先要求全體學生對演示的學生的一言一行均要仔細觀察和思考,在其完成演示實驗並做出解釋後,可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批判性的評價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四、加強分組實驗教學管理,提高實驗效果

分組實驗教學與平時的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區別,學生比較懶散,紀律觀念比較淡薄,因而課堂紀律比較差,加上有些學生沒有及時預習,不能規範操作,甚至有時會造成一定的危險。這就要我們的老師加強管理,可以讓學生進行預習,為保證效果,可讓學生上交實驗預習報告。並在實驗室加強監督,讓課堂井井有條,真正取到預期的實驗效果。

五、加強操作訓練,提高實驗能力

化學實驗能力是在有關的化學知識、技能基礎上,順利地完成化學實驗活動任務的個性心理特徵,是運用化學實驗手段來解決問題,獲得有關知識、經驗的能力,其中化學實驗操作能力是最基本的。因此,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熟練的操作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不能急於求成,應循序漸進,一般要經歷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模仿練習、最後獨立操作這幾個階段,

TAG標籤:小結 備課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