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職場/列表

如何更好的與學生溝通

生是一個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做好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學生處在任何一個年齡階段,老師必須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接下來小編蒐集瞭如何更好的與學生溝通,歡迎檢視。

如何更好的與學生溝通

如何更好的與學生溝通

1、學會了解

瞭解學生方能深刻理解學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心理上的共鳴。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性格、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只有這樣才能使談話切中要旨。工作中要多問,特別是組成一個新的班級時,應問問他們有什麼新的打算,會不會適應新班級和新環境,學習上是否跟得上,他們的興趣與愛好等等。在與家長接觸中要經常詢問其子女在家裡的生活、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以求更深入地瞭解每位同學各個方面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存在的問題。

2、愛心感化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最愛學生,學生就最愛他,只有愛學生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學生。”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於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去自覺地、主動地沿著老師指出的方向邁出。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敝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應有的效果。

3、平等對待

溝通需要真正平等的“真空狀態”,即創造沒有任何干擾的溝通氛圍和條件;作為一名老師,愛優生並不難,難得是愛差生,尤其是愛“雙差生”。老師熱愛教育,熱愛學校,也要熱愛學校中的每一位學生,對待學生不能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好而特別親之愛之,也不因為他的成績差,行為不端而惡之厭之,而應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化,教師工作方法的改進,他們也會發展變化,即使不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把他們塑造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4、專心傾聽

如果學生向你傾訴,你一定要專心傾聽。哪怕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人,在一個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傾聽者面前,常常會被“軟化”而變得通情達理。不管面對一個怎麼衝動或憤怒的場面,只要你積極的傾聽,整個氣氛便會緩和。憤怒或衝動的學生在自由的表達了自己受壓抑的感情後,心理壓力得到一定程度減輕,而且通過你的認真傾聽,學生覺得自己問題已經被引起老師重視和理解,於是精神得到支援和鼓勵。在這種情況下,解決任何問題都有了良好的開端。

5、避免對學生進行診斷和預言

1)只有同情和尊重的氛圍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習。老師們和學生們的日常交流中,必須保持這些日漸消失的美德(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熟練和謹小慎微,不容易粗暴和被激怒)。

2)“就事論事,絕不攻擊學生的品行”正是交流的基本原則,適用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所有交流。根據不同情況自如的運用這一原則也正是有效教學的本質所在。

3)與學生爭辯只會招致學生更大的敵意和反抗。要邀請學生合作,與其改變他們的想法,不如改善他們的情緒。

4)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對學生進行診斷和預言。更不要把學生的往事和或者學生的家人扯進來。診斷學生是危險的,將學生與別人對比也是有害的。這可能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影響。學生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實現老師對他的悲觀預測。他很有可能成為老師所說的那種人。

5)明智的老師跟學生說話就像對家裡的客人說話一樣。

6)尊重學生,摒棄語言上的暴力(比如訓話、責難、嘲諷等)、不逼迫學生承諾和保證,不讓他們的內心產生罪惡感。就事論事,對學生提供及時的恰當的幫助。

6、千萬別急急忙忙立刻讓學生說出答案

1)恰當的交流不但能夠改善教學,而且是教學的關鍵。然而,很多學校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付諸實踐,沒有把教育的力量放在學生的成長上面,努力豐富學生的人格,美化學生的'生命。

2)如果老師急急忙忙的立刻給學生說出答案,那就不僅僅使學生喪失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還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為什麼灌輸式教育下的學生缺乏創造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始終在直接接受老師的答案,甚至還沒有問題時,老師都已經準備好了問題和答案,一股腦兒的灌下來,學生哪裡還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如此一來,何談創造力?何談自信心?沒有了這些,人只能成為缺乏靈性和智慧的機器]

3)對學生而言,學習如果不包含感情成分,就永遠難以成功。無論何時,老師一旦忽略學生的情感,一味訴諸於邏輯的推理和解釋,學生的學習就會停滯不前。

7、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實教師日常的種種行為,學生都看在眼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前蘇聯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為人師表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是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動學生的。身教重於言教,教師以自己的行為規範影響學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給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楷模,給學生示範正確的行動導向。要求學生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充滿愛心的真誠的人,遇上學生問候,我微笑或點頭應答,學生幫我忙我一定說聲“Thank you”,教學中偶有失誤我真誠說聲“sorry”,要求學生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態度,在教學中精神振奮,情緒飽滿,以嚴謹治學的態度和行為感染學生;要求學生熱愛學習,自己首先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充實自己,給學生做出了表率。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假如你的工作、學習和成績都很出色,那麼你儘管放心,學生全站在你一邊。”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有助於學生的成長和學習。

如果教師和學生溝通無障礙,如果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裡充滿笑聲,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被尊重,都有歸屬感,那麼學生上起課來,有如沐春風,如春雨的感覺,學生自然會視上學為樂事,且視上課為不得放棄的權利,那麼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學生必然春風滿面。

怎麼表揚學生

1、要使你的表揚有建設性,那就描述學生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學生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揚的基本原則在於:描述而不評價,敘述而不作判斷。我們應該讓學生自己做出對自己的評價。

2、凡是評判性的表揚都儘量避免。它只能引起學生的焦慮、自衛和依賴。這與學生的獨立自主、指導和自我控制等品質是背道而馳的。要培養學生這些品質,就必須讓學生不受外界評判的干擾,讓學生做自我激勵和自我評價。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不能給予學生評價式的表揚。

3、表揚和藥物一樣,可以讓學生暫時感覺舒服,然而它也會養成學生的依賴。他人會成為學生獲取稱讚的源泉。學生會依賴他人來決定自己的慾望和確立自我價值。

4、當學生覺得自己不值得表揚的時候,他可能用不良的行為來表示反抗。

5、評價式表揚實際上暗示著一種地位差別。表揚者處於評價他人的地位。他們爬到了價值判斷的高處,對別人說東道西,指手畫腳。……如果一個學生對老師說:“我為你驕傲。繼續努力。”那麼,我們是不是覺得很彆扭呢?

6、沒有什麼比虛情假意更能使一個人身敗名裂了。沒有人能夠裝得關懷體貼、尊重他人而最終不被察覺。只有做老師的技巧,卻沒有做人的真誠,遲早都會被人識破。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除了表裡一致外,別無它法。[對把教師當作職業的教師而言,這太難了!

TAG標籤: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