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職場/列表

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探究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校企合作中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現狀和問題,從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係,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必要性、內容和模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而提出了校企文化對接的有效模式,為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實證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探究論文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對接

近幾年,高職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但是眾多的高職院校過於強調硬體建設,不重視軟體建設,尤其是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出來的學生對社會、企業很難適應,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職業素養的培養。目前,校企合作出現了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脫節問題,嚴重阻礙了高職院校的發展。高職院校要實現培養目標,就要融合現代企業的優秀文化理念,樹立品牌意識,擁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將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實現對接,讓畢業生實現“零距離”就業,已經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係

高職校園文化屬於社會文化的範疇,它是發生在高職校園裡的,以學生和教師為主體的,學校在長期育人過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傳統。高職校園文化除了職業性以外,還具有先進性、教育性、創新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等特徵。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規章制度、行為規範、職業道德等,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企業文化具有社會性、人本性、統籌性和創新性等特徵。高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具有社會文化的共同屬性,兩種文化都分為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方面,從而為校企文化的對接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可能。但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文化,兩者又存在著差異。

1.1文化的主體不同

高職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學生和全體教職員工,其中以學生為主。高職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職業素養,將來更快地融入到企業中。企業文化的主體是企業職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和價值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1.2文化的目的不同

高職校園文化的目的是培養適合社會和企業發展的高層次技能和管理人才,企業文化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儘可能多的利潤。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職工,優秀的職工將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很大的優勢,也是保持企業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將是企業職工的重要來源。校企文化對接,高職學生就能學習企業的先進文化和管理理念,企業也可以走進校園,指導學生的職業規劃,為以後學生實現“零距離”就業提供了可能。

1.3文化的具體內容不同

高職校園文化主要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高素質的具有一定技能的高等人才。而企業文化是向職工宣傳企業的生產經營理念和各種規章制度,傳導企業的特色價值文化,樹立自己的品牌,使企業贏得更大的利潤和更好的發展。

2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必要性

2.1高職院校發展的需要

高職院校擔負著向社會和企業輸送具有專業技能和一定職業素養的高階應用人才的歷史使命,但很多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卻更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造成了畢業生缺乏職業素養,不具備吃苦耐勞、勇於奉獻、團結協作、創新意識等企業職工必備的基本素養。高職畢業生就業後,遇到與校園文化不同的企業文化,往往感到迷茫,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企業,不能很快融入到企業中。校企文化對接,高職院校可以吸收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實現畢業生“零距離”就業。只有校企文化對接,才能提高高職院校的聲譽,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2企業發展的需要

一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建立自己先進的企業文化。“一流企業賣文化”,可見企業文化對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職工是企業文化的主體,通過校企文化對接,高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隨著他們的加入,必然會給企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企業文化的提升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2.3高職教育的服務功能需要

高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企業培養一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服務於地區經濟,服務於企業的發展。校企文化對接能體現高職教育的宗旨,服務經濟發展,提高高職院校和教職工的服務意識。通過校企文化對接,融合企業的先進文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為畢業生儘快適應企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內容

高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主要包含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方面。兩種文化的對接主要從這四個方面去對接和融合,在高職校園文化的基礎上,融合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形成獨具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

3.1物質文化的對接

高職院校的物質文化建設應最大程度上體現企業文化的特色,學生在校園中就能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校園建築最能體現企業特色,建設先進的教學樓和實訓室,突出職業特點,呈現企業文化色彩。在學校的燈以及路邊的指示牌上可以寫上企業家的名言,在學校的宣傳欄中可以刊載企業家或者校友的創業故事。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建立校內校外實訓基地,模擬企業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去感受企業文化,對優秀的企業文化產生認同感,對以後就業,適應企業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2精神文化的對接

高職校園精神文化體現了校園成員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價值,高職辦學宗旨、治學理念、價值觀和校風、教風、學風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援。新時代高職精神文化建設應以弘揚工匠精神為重點,打造“專注、精益、卓越”的職業文化。以工匠精神為核心,借鑑和吸納行業企業的價值觀、職業規範、經營理念等,把創新意識、誠信觀念、競爭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服務理念以及敬業創業精神滲透到學校的治學理念中。將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合到高職校園的文化建設中,形成高職獨特的文化體系,突出文化中的職業特色,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快速適應企業的文化價值,實現“零距離”就業。

3.3制度文化的對接

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建設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高職院校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豐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體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為了實現和企業制度文化對接,高職院校制度文化融入了企業的一些制度文化。例如學生在實訓實習期間,穿工作服,模擬企業對職工的管理制度,規範操作流程,嚴格勞動紀律,建立評價激勵機制,體現團隊精神和奉獻責任意識,讓學生感受到企業的嚴格管理和企業的文化內涵。

3.4行為文化的對接

高職院校的行為文化為校園文化提供現實指導。高職院校可以以教師成長工程、人文素質教育工程和學生社團活動為平臺,以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行為規範為抓手,著力引導教師和學生兩大行為主體在精神狀態、行為規範和文化品位等方面體現學校的價值觀和精神特質,達到“知、行”和諧統一,推動學校文化建設。建立雙師型的教師團隊,培養具有一定職業技能和素質的專業人才,使畢業生就業後迅速融入企業。依託先進的`企業,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校外實訓基地,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提前感受企業的文化。

4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模式

4.1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學校根據專業特點,瞄準行業前沿,與國際國內相關知名企業進行合作的一種模式。高職院校依託知名企業的品牌、文化和資源優勢,共建二級學院,推進規模專業與企業間開展專業合作,打造與職業要求一致的教學內容和職業環境,深化基於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要求的培養方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首先應該將企業文化中的優秀的執行體制和管理機制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增強高職院校的辦學活力和實力。另外,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也是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對接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在傳授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隊合作與創新精神等優秀職業道德的培養。

4.2訂單式培養模式

訂單式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簽訂培養協議,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培養過程的模式。訂單班一般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教學方案、組建師資隊伍、共同開發教材,實現了“招生-培養-就業”校企合作一體化,培養出的學生有著技術高、適應快、歸屬感強的特點,學生畢業後直接到簽訂協議的企業就業。目前廣泛地推廣訂單式培養模式還有一定的難度,政府為校企合作的企業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提高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4.3工學結合模式

工學結合模式是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育模式,它將學校教育和校外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學生在校內根據專業要求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在校外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工作。這種對接模式能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邊學邊實踐,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基本實現學生就業和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工學結合模式教學過程中側重培養學生技能,實際工作中重視理論的應用,建立一支“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尤為重要。

4.4創新的校企文化對接模式

“導師——專案實做”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企業化管理、公司化經營、工作室育人”的標準建立工作室,打造集人才培養、文化創意、社會服務三項功能於一身的文化創意中心。這種模式以校企合作為途徑,以工作室為平臺、以專案為依託、以任務為驅動,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參考文獻:

[1]楊燕.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認識與實踐[J].教育探索,2010(11):31-32.

[2]李敏輝,王群生.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融合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2(7):167-168

[3]劉世餘.“定向培養”中文化對接的案例研究[J].成人教育,2014(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