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名言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語錄名言/列表

2022年經典佛語的語錄合集70句

如果不是絕佳的機會就不珍惜,那很可能會錯過真正的機會。下面是小編搜尋整理的佛語的語錄70句,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經典佛語的語錄合集70句

1、誰都會有慾望,但超過自己承受範圍的慾望,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淖。學會滿足,就是掌握了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修煉一顆平常心,痛苦就會越來越淡,幸福就會越來越濃。寧靜如水。心靈的寧靜是用心靈的厚度滋養出來的。無論悲喜,昨天的故事就適合放在昨天的夢裡。

2、忙碌裡,誰都有難處,現實中,誰都有苦楚,人生,總有太多的糾結,讓我們無助;總有太多的奈何,讓我們無可。所以,有些事,可以認真,但不要較真,心若輕鬆,路才順當。有些事想不通,就不去想;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悟不透,就不去悟;有些路走不通,就不去走。

3、現在很痛苦,等過陣子回頭看看,會發現其實那都不算事。生活的真諦在於創新,生活的理想在於遠大,生活的藝術在於選擇。一直覺得,等待是一種美好的狀態,因為它包含了無數的可能性。生活要踏實,平平淡淡的快樂就是夠。

4、不喜繁華喧囂,喜歡安安靜靜的一個人,守著那一份僅屬於自己的恬靜。放上一段清純的輕音樂,沏上一杯香茗,寫幾行自己喜歡的文字。許是禪林遺落的一顆種子,生就一副多情的柔腸。

5、若不遇真師匠,唯應讀誦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義,不離經穿鑿,法法會歸自己,處處體認心性,自於真宗,漸堪趨人。(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一

6、有人盯著你,有人嫉妒你,有人批評你,說明你還有價值, 對方的層次越高,說明你的價值越大。

7、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寬恕,便能令我們多一位朋友。

8、我謂二種說:宗通及言說,說者授童蒙,宗為修行者。《楞伽經》卷三

9、放下再放下,這就是排除煩惱、排除憂愁、立身處世的最有效辦法。

10、能過清淡生活,最知足;有餘力幫助他人,最富有。

11、當知是舍,有於三種,何等為三?謂舍煩惱舍、護自他舍、時非時舍。

12、禪宗、密宗是非常正宗的法門,其最高境界都提倡不立文字。但沒證悟這種境界的人,必須先通過文字來學習佛法。否則,什麼佛理都不懂,就打著這種旗號來弘揚佛法,所作所為一定會與佛法相違。

13、慈悲需是非分明;道德需有毅力、勇氣。

14、要活得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生才會幸福。

15、朋友,就是住在你的優點裡,廝守著你氣息的那些人。他們也不是看不到你的缺點。只是那些缺點,像屋外的寒風,有一陣沒一陣地來,也就不在意了。倘若有一天,朋友離開了,那一定是他們的心被寒風吹徹,在你身上再覓不到半點陽光和溫度。

16、周遍推求,乃至一法亦不可得:所謂於眼不可得實,於耳鼻舌身意亦不得實,以一切法皆不得實。何以故?本性如是,心性不生,一切諸法無實可得,是故彼心不可得也。若過去、未來,現在無所得故,無所作故,是謂無所作。何名無所作?若新、若故,俱不可作,是名無所作。是中過去心不解脫,現在心不解脫,未來心不解脫,隨所有心無所得者,是為心一境性。《大寶積經》卷三,三律儀會

17、古時候我們只聽說結婚,沒有聽說離婚的,現在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為什麼古時候沒有?這就是結婚的意義不相同。古時候人結婚是為什麼?兩個人有生活共同的目標,互相協助,達到共同的理想目標。古人是為道義,他明理,他懂道理,他知道應該盡的義務。古時候,夫婦是道義的結合,不是感情——感情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現在人結婚是為愛情,愛情會變,所以婚變的事情層出不窮。

18、見怒能忍,是為梵行;至誠安徐,口無粗言,不瞋彼所,是謂梵行。

19、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違法亂紀的惡人和喜歡惹是生非的小人,都是既可憐又可惡的人,他們都是生活中的弱者,沒有能力憑正當手段創造美好生活,只好用令人痛恨的方式去營造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對他們多一點厭惡,不如多一點同情。

20、時光過得很快,過了一天,我們的壽命就會減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魚兒,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佛教講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無論是參禪還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長期纏繞在心頭的妄想之心。

2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很多人將這句話當做對"執著"二字的最好詮釋。但我們可以將"求索"二字理解為對生活方向的摸索,既然要摸索,就少不了摸爬滾打,只有在跌跤碰撞中,才能更準確地確定真正合適自己的路。

22、我們都無法忘懷初次相遇時的心動,那回眸時驚心動魄的一瞬間,在多年以後還能讓你悸動。你如果能時時保持新鮮感,讓他常常感覺你的不同,他會重新認識你身上的閃光點。

23、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當代)聖嚴《108自在語》

24、若隨順空,不減諸見,於彼空性亦無增益,如是忍者,是名菩薩畢竟之忍。……如是乃至若隨順空,不減生死,於涅槃性亦無增益。舍利子,如是等相而生忍者,則名菩薩摩訶薩畢竟之忍。…一切諸法,非是有為,亦非無為,無有增益,無損無增,亦無長養,無盛無衰,無有作者,無有起者,由無起故,亦無有盡。如是忍者,則名為菩薩摩訶薩無生之忍。

25、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禪定。當我們依這樣的禪定而有了覺性時,內心就不會再有迷惑。而這個沒有迷惑的心,就會有智慧如實地看待各種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覺悟。

26、譬如比丘,於四重禁法,若犯一事,非沙門,非釋子,是人現身不得四沙門果。

27、今天是白閉症日,透過電視等媒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神智自閉的小孩,感到他們非常可憐。不過在佛菩薩的眼裡我們凡夫都像得了自閉症的小孩一樣,善惡不明,取捨顛倒。現在真的不知道誰更應該被可憐。

28、成功皆有理由,失敗均有原因。人生總是面臨成功失敗的交 替,無論何種理由和原因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心靈去承受。

29、佛家講一切唯心造,我們的生命歷程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我們的未來。生活的沉澱,心靈的反省,固然是人生改變的主要法則,而迷茫君子在人生關鍵路口是否還應該有些我們能去主動把握、主動調整的有形方法和規律呢?

30、環境的淨化,要從心靈開始。

31、慈心無害想,不害於眾生,心常無怨結,是則昇天路。《雜阿含經》卷四十九,第1229經

32、若有為求無上菩提,於一事中專心修習,無不成辦。《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33、弟子:"要怎樣管教孩子才算恰當?"師言:"生養子女就如同種樹苗。樹苗植入土裡刻意加太多的水和養分,根會很快腐爛,因為大自然本來就有充分的水和陽光、空氣,自然會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生他,即是天地養育長大的,過分溺愛孩子,反而害了他。"

34、眼界有多闊,你的思想就有多深邃。世人各有你不具備的長 處,眼界寬了,老師就多,你收穫的啟迪就越多。一個人的成就,需 要很多人的添磚加瓦促成。如果時時保持學習的態度,不斷拓展外部 世界,你的行止、德行、格調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持續的提升。謙 卑是最大的自信,謙卑是最高明的美德。

35、於諸境上,心不染,日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壇經·定慧第四》

36、唸佛參禪心最細,細中之細最難明。直至尋到無處尋,始知凡心是佛心。

37、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拖在你後面,也沒有未來拉著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大的張力。

38、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成功和挫折幾乎都會交替出現,但命運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味自我懲罰、自我折磨永遠與成功無緣。人生事業成敗的關鍵,不在命運,而在於你能正視失敗,敢於跨越人生的敗點。

39、人生的七味心藥:"心善,善樂好施;心寬,寬大為懷;心正,正大光明;心靜,靜心如水;心怡,怡然自得;心安,安常處順;心誠,誠心誠意。"心是人生的方向,苦和樂的座標。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真正的活在世界裡,眼淚不能代表你是正確的,只有你的微笑才是人間正道。

40、學誠法師: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今生賺多少錢,帶不到來世;今生幫助過多少人,這份善業可以帶到來世。把自己的福報儲存在善業的"銀行"裡,是聰明人的做法。

41、面對生活的曲折,思考未來的嶄新要比回味那些傷痛實在的多,生活的方向就在於構建一份寬闊的心地,來規範和改變心地的那些負面情緒,用生命的堅強去搭建一份思維信念,所有生活的美好都不來自苦難的施捨,它只來自自己不妥協的生命力。#延參法師禪修講座#

42、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43、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如白駒過隙,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時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們才不會空過此生,就會在此生此世種下好因,將來有個好的結果。

44、成熟是一種懂得,因而平靜;歲月是一種歷練,方能沉澱。

45、生活中與他人之間的不快和誤解、不幸和悲傷,都會在海水漲潮的時候隨著潮水的逝去而消失。用心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每次幫助,把心中的感激和彼此之間的快樂和友誼刻在石頭上,讓它和石頭一樣不朽。

46、生命像一座山,高低起伏不斷,風霜雪雨交加,但是,只要我們勇敢地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我們便終有一天能夠攀登上生命的高峰。生命像一條河——上游是童年,宛如美麗的小溪,清澈見底,歡歌笑語中奔流向前;中游是壯年,有瀑布有暗礁有曲折也有流暢;下游是老年,歷經歲月的滄桑,迴歸大海,有平靜有遼闊有寬容也有博大。

47、為貪女色而擺闊氣,送人貴重東西,是不淨佈施。

48、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49、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50、痛也一天,樂也一天,何不快快樂樂過一天;生活不鑽牛角尖,人也舒服,心也舒坦。

51、人一生的努力,就在於用你手裡所擁有的一半去獲取命運所掌握的另一半。

52、一個人住在任何人都比他強大,他跟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一個地方,還一個勁兒地妄自尊大,真是白費力氣。

53、如果您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您煩惱。因為您自己的內心,您放不下。

54、別讓自己活得太累,應該學著想開、看淡,學著不強求,學著深藏;別讓自己活得太累,適時放鬆自己,尋找宣洩,給疲憊的心靈解解壓。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記性太好,記住了那些不該記住的東西,所以學會記住快樂的事,忘記令你悲傷的事。

55、任何事情都是因緣和合所成。幸福的人生,是好因善緣的結果,悲慘的遭遇,也是輪迴中無法逃避的惡果。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由自己親自參與並種下的。我們要懂得取捨,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要的在於當下。

56、每個眾生都需要通過聞思修才能得到解脫,也需要通過聞思修才能成佛。沒有聞思修此二路不通。

57、通常我們說苦、樂,指的是內心對外在環境、事物產生的感受,它是一種情緒,讓人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痛苦。

58、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自勝最賢,故曰人雄,護意調身,自損至終。雖曰尊天,神魔梵釋,皆莫能勝,自勝之人。

59、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仁者隨緣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於他物之中。

60、佛曰:要學會寬恕,要學會放下。學會放棄,學會放下,學會寬恕別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解脫。只有寬恕,放下,才能以更好的姿態繼續向前生活。如果不原諒他人的過錯是,心靈就會被怨恨所佔據發,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61、佛曰: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62、古人說:"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運,超出命數之外。為何不吉祥,就是心裡不吉祥,種下惡因,當然有惡報。若能改過從善,便可趨吉避凶。

63、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64、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

65、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66、當我們希望的是讚美而非批評,是關注而非忽視,就很難遇到善知識了。你關上了你的門,不讓真正的上師進來;他們也很難對你說實話,因為一旦他們對你說實話,你不會喜歡聽。可是,一個尋求證悟的人應該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在這條道路上,你必須聽真話,尤其是非常嚴肅的、令人痛苦的真話。

6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8、從外在的掠取獲得,永遠不能滿足內在的貪慾,它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接著又會引發痛苦。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冀求更好,得到的又怕失去。

69、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能生慧,靜能安神,靜能致遠,靜能超然。大道至簡,大音希聲。簡單做事,簡單思考,簡單為人,一生簡單。

70、菩薩心無取捨,如大月輪,圓滿寂靜,即是涅盤。

TAG標籤:佛語 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