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演講稿/列表

關於道德演講稿模板合集6篇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演講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道德演講稿模板合集6篇

道德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是三(1)班的……今天我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遵守道德規範,爭做文明小公民”。

俗話說:“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建設的好壞體現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狀態,影響著一個民族事業的興亡盛衰。

社會道德規範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講文明、懂禮貌等等,然而,在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不文雅的現象時常發生:可能有人在逛街時隨口吐痰、隨手扔垃圾,也可能有人在公共場合亂穿馬路、亂停放車輛;或許你在校園內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夥伴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罵人之聲,亦或許你會遇到有人拾到別人的東西偷偷地佔為己用,每當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但是,仍然會有些同學對於這些不符合文明規範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並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同學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小毛病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禮儀又何在呢?“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我們偉大的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向來十分注重禮儀規範。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主要取決於其公民的文明禮儀程度,公民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要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知禮儀的好習慣,如: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見到老弱病殘者要主動讓座;別人幫你做了事,要真誠地向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友好相處等等。藉此機會,我還想宣傳下市交警大隊在今年秋季開學前夕對廣大師生及家長在交通規則上的要求,不管是上學放學還是節假日出行,我們要做文明人、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請從現在開始,從進入美麗的北三小校園開始,讓我們每一個人管住自己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追逐打鬧、不踐踏草坪。校園是我們溫馨的大家庭,請身在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點滴做起,拒絕小毛病,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小公民在社會處處可見!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2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感,發揚優良師風,弘揚崇高師德。加強師德建設,提升自身素質。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師德師風的學習,使我從中加深了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教師既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又是文明之樹的培育者,既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又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開拓者,是年輕一代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範。因而,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我決定從以下幾方面改進我的教育教學行為。

心靈關懷的前提:瞭解學生的心靈

教師對於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影響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生心靈的成長和發育。然而,許多教師至今卻還並未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以致於對學生心靈的關懷一直以來漠然而無知,由此所引起的心靈傷害也就斷然不可避免了。在學生遭受的傷害中,體罰是表面的,而心罰所受到的傷害則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

事實上,許多教師行為偏差,也正是由於不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造成的。以人為本,以人的身心素質為本,這不僅是教育的出發點,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終歸宿,對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輕視的,否則,就無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從心靈關注的角度來看,兒童的心靈具有可塑性,同時也是一顆脆弱的心靈,一顆向上的心靈,一顆善於學習的心靈。所以教育的效果,並不在於教育內容本身的正確與否,而主要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是否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同時,符合兒童身心實際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對兒童年齡特徵的尊重與瞭解基礎之上的,要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要使教師真正具有一種富有實效的教育行為,教師就必須認真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徵,並以此作為教育的起點。

心靈關懷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與藝術

心靈關懷在瞭解了學生心靈發育的特點之後,還應注意掌握一些具體的教育方式與藝術,這是教育怎樣更好地防止教育傷害,避免無意傷害,根除有意傷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學生心靈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教師的輔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要得體,愛學生,還要會愛學生。愛,不僅僅只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靈巧的藝術,愛是奉獻,愛也是理解;愛可以通過滿意而傳達,愛同樣也可以通過不滿意而流露;做為教師,就要體察學生心靈的變化,學會附耳細說,學會正面暗示。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其意義對於學生而言,不是終生的,也是短期內難以忘懷的,無意傷害是無心的結果,但無心之過變有過,歸根到底,還是與教師的素質有關。

同事的溝通:應該多與同事溝通,確立同事間的感情,充份發揮橋樑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工作。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我從中領會了許多許多。現將從教20xx年來的個人師德師風情況總結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長期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未成年人保護法》。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專業思想牢固,為人師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規範,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在與家長聯絡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髮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禮、不吃請、不叫家長辦事,不進行有償家教,贏得了廣大學生家長的普遍讚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師德師風所包含的內容,自古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育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內容,現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紀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其中在業務素質,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老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

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是與傳統的標準揉在一起的。對教師的要求: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勤奮好學。嚴厲並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但不能把學生當作發洩的物件,這不是教育學生。

我覺得傳統中的師德師風與新時期的師德師風都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存在的區別在於:師生關係的變化。以前的學生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但現在則要求教師對學生也應尊重,這是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上要提出新的標準。

道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

德行就是使人易於行善的習慣。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個良好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所可以養成的。我們可以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為自己定一個“時間表”,養成按計劃做事的好習慣。

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以德為美,以德育人,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恪守人格,以“克已復禮”錘鍊品德,長期的積澱,形成了我們特有的道德觀念。作為中學生,我們要用道德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一要管好自己的手,及時關燈、關水籠頭,不亂扔東西,不亂塗亂畫,不破壞公物,不亂摘花草,更不能與別人大打出手; 二要管好自己的腳,走路要規矩,課間休息、就餐路上不要奔跑,不要把腳印留在牆上,不能翻越圍欄,不能踢門,不能踐踏草坪,食堂就餐,自覺排隊;三要管好自己的嘴,吃飯要文明,不吃遊食,不隨地吐東西,講話有禮貌,不說髒話,在教室和宿舍不大聲喧譁,上課不隨便講話;四要管好自己的儀容,講究衛生,穿戴整潔,大方得體,不燙髮,不染髮,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穿高跟鞋。五要管好自己的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尊重老師的勞動,自覺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準備好每一次考試。如此等等,看似小事,其實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我們要自覺的付諸行動。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對於個人來說,自我的道德實現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慎獨”。慎就是謹慎,獨就是獨處。有道德的人,即使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也會是嚴於律己的。劉少奇同志曾說過:“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這就叫慎獨。”自覺自律,用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提升行為境界,養成良好的習慣,積澱為素養,內化為氣質,做一個脫離低階趣味的人,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做一個人格高尚的人。

道德演講稿 篇4

大家好!

一位獨自上學的10歲小女孩坐在公交車的愛心坐上,聽到一位婆婆不停的吐槽無人讓座,最終哭著讓了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座的孩子最終受不了道德的譴責,將座位讓給了婆婆。這位婆婆心安理得的坐上了愛心座位,她是不是忘記了給她讓座的是個獨自去上學的小姑娘?

近年來,有關公交車上老年人逼著年輕人讓座的事件層出不窮,各方對於事件的態度也是眾說紛紜。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將“尊老愛幼”這一美德放到現如今的“逼著讓座”這件事情上,是不是有種道德綁架的嫌疑?

當今年輕人壓力大,來自工作的、家庭的,朝九晚五再帶個加班,柴米油鹽醬醋還得買房,使得他們必須去拼搏,或許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時間才可以休息休息、放鬆放鬆,為什麼不能多點理解和包容?

公共交通資源,誰都有權利乘坐,年輕人有義務為老年人讓座,但是老年人沒有權利要求年人人讓座。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逼著年輕人讓座,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不會給老年人讓座,但是總是有那麼一個小群體在,這個群體惡化了“老年人”“年輕人”這兩代人的關係,對於這樣的群體,我們可以說不!絕不讓道德綁架了年輕人!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必須從一件件小事做起。

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裡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升華一次。

道德,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財富。在春天,道德是一片金燦燦的油菜花,閃耀著奪人眼球金光;夏天,道德是遍佈荷花的池塘,讓人感到一陣陣的涼爽;秋天,道德是菊花,綻放它美麗的花瓣,讓人盡情的感受那份高尚;冬天,道德是臘梅花,屹立寒風大雪中……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親愛的同學們,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要為現代化建設努力學習知識,還要在社會上成為受人尊敬的有道德的人。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培養良好的道德水平,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道德修養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純潔中的心田。

道德源自於我們的內心,有了道德感,你做出的事情自然就不會錯。做好事,不是為了得到誰的表揚,得到怎樣的榮譽。真正的道德,發自內心,你對社會,對每個人的愛,就是一份珍貴的道德。

當你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站著,你忍心嗎?當你在校園裡,看到地上有垃圾,你會撿起來嗎?當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車倒了,你會去把它們扶起來嗎?或許你有這個心,可是很多人會怕,怕別人誤會垃圾是自己扔的,自行車是自己弄倒的,怕別人說自己是故意做給大家看的。其實,我認為:不用顧慮大家對你做好事的看法,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就行了,只要自己知道道德在我們心中就行了。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範,是獲得別人尊敬和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很簡單,因為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

20xx年雅安發生強烈的地震,使許多同胞流離失所、飢寒交迫。面對無情的災害,揪動著共和國的每一根神經!“災難無情人有情”,解放軍向災區挺進,醫療隊向災區挺進,志願者向災區挺進!支撐他們冒險挺進的就是那一顆顆滾燙的愛心。全國人民都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的手紛紛捐款,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我也在爸爸媽媽的支援下,毫不猶豫地將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捐了出去。這不正是“愛心流淌的高尚道德”嗎?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遊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為她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學會感恩以成為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

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我們學校三年級的付瑜婷和劉思彤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自入學以來長期照顧因病行動不便的汪思然同學,無論是颳風下雨,她們總是無怨無悔,把照顧汪思然當做了一種習慣,當做了一種責任,也深深地感動了汪思然的父母。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養成好習慣還有很多,比如我們都會看見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是啊,道德代表的是一個人的修養,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社會繁榮的基石。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同學們!願我們都做個有道德的人吧!

TAG標籤:道德 演講稿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