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演講稿/列表

社會管理創新發言材料

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社會管理創新發言材料

深入推進“四個全覆蓋”

中共肅寧縣委

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根據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村代會為平臺,以農村經合組織和維穩組織為基礎骨架,以服務群眾和協調整合農村各方利益為職能,在全縣農村推行了“四個全覆蓋”(即:基層黨組織、基層民主組織、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村維穩組織全覆蓋),把發展農村經濟、維護穩定、群眾工作、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融為一體,打造了一張覆蓋整個農村和廣大農民的管理服務網路,較好地解決了村級黨組織作用弱化,村民自治虛化、農民致富難、農村穩定難等問題,探索出一條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社會管理的新路子。

一、基層黨組織全覆蓋

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從組織設定、方式方法等方面已經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人群變化和黨員流動的需要,職能不斷弱化,作用難以發揮。為解決好這一問題,我們適應市場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新特點,積極創新黨組織設定方式,在擁有50名黨員以上的較大村設立黨總支,同時,按照“群眾走到哪裡,黨的組織就跟到哪裡”的原則,把黨支部和黨小組分別建到基層民主組織和綜治維穩組織當中去,建到各種經濟組織、產業鏈條當中去,建到園區、社群當中去,把所有黨員都納入到組織體系中去,讓其帶領群眾一起抓穩定、闖市嘗搞生產,解決好讓農民組織起來和由誰來組織的問題,改變了過去農村黨組織抓具體工作手段單一、單純依靠行政命令的狀況,實現了農村黨組織領導農村工作由直接決策到出謀劃策、由直接指揮到引導服務、由直接領辦到搭建平臺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水平。與此同時,結合“創先爭優”和“把黨的旗幟亮出來”活動,在全縣農村10731個黨員家庭戶中實行了“黨員家庭”掛牌,有效地激發了廣大農村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去年以來,在全縣農村新建各類黨總支10個,黨支部18個,黨小組1641個。通過把黨的組織拓展延伸到農村各個領域、行業,加大了黨組織在農村的覆蓋範圍和覆蓋密度,形成了覆蓋各方的基層黨組織網路,使黨的領導又有了新領域,黨的活動又有了新陣地,黨員發揮作用也有了新平臺,黨員的身影又活躍在群眾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

二、基層民主組織全覆蓋

村民自治實行以來,由於自身執行機制不健全,往往只停留在選選村幹部上,“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異化為“村官自治”,農民群眾的各項民主權利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形成了“半截子”民主。著眼於保障廣大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我們積極搭建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平臺,建立和完善村級治理架構。通過民主選舉村民代表,在村級建立村代會,作為經常性議事決策機構,真正把村代會的職能做“實”;整合原來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理財小組,建立村民監督委員會,作為監督機構。目前,我們已在全縣253個村建立了村代會和監督委員會,村民代表、村代會主席和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都由選舉產生。同時,引導和鼓勵村支部書記競爭兼任村代會主席,並大力推行“三議一行一監督”工作機制,理順了村黨支部、村代會、村委會和監督委員會之間的關係,真正建立起“黨組織領導、村代會決策、村委會執行、監督委員會監督”的村級治理新架構,這樣就使村民自治的四個民主――民主選舉、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連線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黨的領導和村民當家作主實現了有機融合。村級民主組織的建立,讓群眾真正成為了“當家人”,村裡的重大事務都由村民和代表來決定,人是大家選的,事是大家定的,錢是大家管的,過程是大家看著的,群眾情緒得到了理順,幹部行為得到了規範,幹群關係也得到了改善。

三、農村經合組織全覆蓋

當前,農村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模式,使農民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站穩腳跟、發家致富,怎樣帶領廣大農民實現共同富裕,最根本的就是解決好“橋”和“船”的問題。我們認為,這個“橋”和“船”就是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工作中,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圍繞特色產業,我們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大力培育各類經濟合作組織,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同時,為鼓勵經合組織發展,我們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優惠政策,從資金、技術、資訊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並對相關人員開展了多方面的培訓活動。目前,全縣已建立各類經濟合作組織282個,其中,設施蔬菜經合組織56個,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總產值6.85億元;特種動物養殖經合組織62個,專業村89個,專業大戶10600戶,年產值達7.8億元。通過這些經合組織,把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一頭牽農戶,一頭聯市場,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產業化“鏈條”,為農民開通了“致富路”,架起了“致富橋”,老百姓形象地把農村經合組織稱之為“致富的搖錢樹”。

四、農村維穩組織全覆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各類集體組織職能的弱化,農民之間鄰里關係淡漠,矛盾糾紛不斷。此外,由於農村治安缺乏有效管理,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頻發,農村治安問題一度比較突出。為真正實現農村的和諧穩定、長治久安,立足於“讓農民自己幫自己、自己管自己,有事大家管、有情況大家幫”,我們在全縣農村探索推行了“3+1”維穩模式。所謂“3”,是在村一級建綜治工作站,設“一干兩員”,即:綜治專幹、治安隱患資訊員和矛盾糾紛調解員,專抓農村社會穩定和安全;在過去生產隊或現居住片區的基礎上,建綜治小區,管40到60戶農戶;綜治小區再往下,每10戶設一綜治小組,由一名威信較高的村民牽頭負責。所謂“1”,是在各村設立治安巡防隊,實行專職巡防隊與每家每戶輪流值守相結合,在全村開展治安巡邏防範。目前,全縣農村普遍建起了“站、區、組、隊”組織。通過建立“3+1”維穩組織,劃小了農村社會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小區長、小組長通過“老鄉親”、“老面子”做工作,好多事不用村裡和鄉里,第一時間就在群眾當中把矛盾化解了,築起了農村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大大減輕了鄉、村兩級工作壓力。去年以來,通過村級維穩組織,共排查出重點矛盾糾紛683起,成功化解677件,農村信訪案件的存量同比下降40%;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各類案件20餘起,農村治安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30%。

為切實提升“四個全覆蓋”整體工作水平,調動激發全縣幹部群眾參與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採取五項措施,強力推進“四個全覆蓋”縱深開展。

一是整合機構推進。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組織部長、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棠委縣長、宣傳部長、縣委辦主任為副組長的專門領導小組,並吸收縣委辦、組織部、政法委、農工部等17個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並抽調相關部門15名同志負責具體工作。同時,各鄉鎮也分別對口成立“四個全覆蓋”領導機構,全縣上下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領導網路體系。二是明責分包推進。採取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部門包村、千名幹部下基層等措施,讓所有縣級幹部和85個科局都下鄉駐村實施對口幫扶,解決實際問題,指導村級“四個全覆蓋”工作開展。三是強化培訓推進。在全縣範圍內分戰線、分層次地多批次開展不同方式、不同規模、不同內容的教育培訓活動,在抓思想認識提高的基礎上,重點培訓鄉村兩級幹部,特別是村“兩委”班子成員“四個全覆蓋”操作實務。去年以來,培訓鄉鎮幹部487名,“兩委”班子3000餘人次。四是典型示範推進。在普遍推進、不留死角的基礎上,把培樹典型作為促進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典型示範,使基層和群眾學有榜樣、做有標尺,進而帶動整體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是抓“亮點村”,今年三幹會上,我們對20個網路健全、制度完善、發展規範的先進村大張旗鼓予以了表彰,授予“2010年度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四個覆蓋’工作示範村”榮譽稱號,目前又確定了50個縣級示範村;另一方面是樹“亮點人”,在全縣開展了“十佳百優”評比表彰活動(“十佳”即:十佳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代會主席,十佳村民監督委員會主任,十佳經合組織領辦人;“百優”即:百名優秀村民代表,百名優秀黨小組長,百名優秀綜治小區長、小組長),在各個層面都為群眾樹立起標杆和樣板。五是督促檢查推進。統一製作配發了“四個全覆蓋”工作流程圖表和匾牌,研究制定了推進“四個全覆蓋”工作的考核獎懲辦法,並由綜合協調辦公室和兩辦督察部門聯合辦公,採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督促鄉、村真正按照“四個全覆蓋”工作流程去執行和落實。

總體看,通過推行“四個全覆蓋”,農村社會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網路,較好地調動了各方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農村管理的有效性、針對性以及對農村社會的可控性。“四個全覆蓋”作為我縣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探索和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由於時間短、經驗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薄弱環節。下一步,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鑑兄弟縣市的好經驗,進一步鞏固已有成果,把“四個全覆蓋”抓深、抓細、抓實,確保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

TAG標籤:創新 管理 材料 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