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通用10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通用10篇)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1

9月x日,我們相聚萊州市雙語學校,進行魯教版英語新教材的培訓活動。培訓期間,教研員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包括威海教研室教研員對教材進行全方位解讀,以豐富的知識內涵進行精闢的闡述,使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認識。此次培訓,還有三位在一線教學的骨幹教師用新教材給我們講了三節精彩的示範課,使我對英語新教材的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實在是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在此次培訓中專家老師能深入淺出地分析新教材的特點,將本教材的語言知識點作了詳細地分析,使得我們對於教材的重點、難點能準確地把握。語言點通過聽說讀寫模組操練效果清晰可見。對於專家老師的講座我有如下感想:

一、新教材課程建設上拓寬了英語學習的渠道,營造了英語的學習環境。

我們的教學必須從課內引申到課外,不要放棄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二、新教材注重語言積累,開發學生潛能,不過早強調語法,不求系統,但求應用。

這就要求教師決不能把課堂變為自己的“一言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展示自己的口才,而要將話語權還給學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強調學生自覺參與,提高學生的感受和表達能力要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三、教師要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變過去的“接受性學習”為“接受性、體驗性、研究性”學習方式相結合。

其次,我們聆聽學習了三位教學經驗豐富並在一線教學的優秀骨幹教師的示範課。她們的課對新教材進行了很好的演示和挖掘,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在教學中積累的工作經驗介紹給我們。使我們更快的熟悉了新教材,並能準確地把握每一部分的重點,難點。同時也瞭解瞭如何將教改新理念轉化為教師的具體的實踐操作,覺得很受用。對以後怎麼上課就更有底了。

總之,通過參加英語新教材培訓,我對國中英語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2

10月9日下午,我參加了在華星國小由畢塬路學區主辦舉行的“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四套教材解讀”專題培訓講座。感觸頗多,特別是老師對於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四版教材與舊教材之間的內容的增與減,結合具體的課例,作了詳細的分析,更讓我印象深刻。在這個活動中,我的體會頗多。

在這次培訓活動中使我對第四版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體認識。第四版教材的總體特點是以“情境 問題串”為基本呈現方式,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第四版教材在課程標準修訂的背景下,更加重視學習目標的整體實現,關注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第四版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習規律,整體設計和調整了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利於克服學生的學習困難,避免難點集中。第四版教材保持“注重情境設計“的特點,情境設計更加註重題材的多樣性,如第一學段的情境主要來源於生活,第二學段適當增加了來源於數學的情境。第四版教材重視梳理和設計練習題目,提供數量合適、層次合理、形式多樣的習題。第四版教材遵循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的理念,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機會。進一步探索如何促進“人人都應該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次教材培訓對於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對教材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也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今後在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工作,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9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國小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其次,教學要有新方法

1、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聽數學”為“做數學”。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並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於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還要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採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並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這些重演或再現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係。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3、注意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因為運用資訊科技,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3

作為一名一線數學老師,就必須對數學的課程標準完全瞭解。在現在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國小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對於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在這一輪國小數學遠端培訓中,通過學習國小數學新課標,再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有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注重生活數學,切實提高數學素養。

在應試教育面前,我們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抓尖子生,忽視“學困生”的現象,這即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嚴重影響著整體數學素養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心下移,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漲船高”,學生智力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生產實踐,所以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絡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麼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4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認真分析、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教育因素,引導幼兒理解、感受音樂的內容和情感,並獲得音樂能力的發展,是使音樂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下面談談我在音樂教學中,教授新教材的點滴體會。

一、分析教材的教育因素,充分發揮教材的教育作用

幼兒音樂教材,無論是歌曲、音樂欣賞,還是律動、舞蹈、音樂遊戲,都蘊含著一定的教育因素。教師要深入細緻地分析教材,在設計活動時充分地發揮教材自身的教育作用。

1、引導幼兒產生與音樂作品相適應的情緒、情感共鳴,從情感教育入手,達到音樂教育目標。

音樂藝術有抒發、表達、激勵人的情感的特點。一首作品不僅能表達一定的內容、情感,還能表達其發展變化。利用這一特點,我在設計組織音樂教育活動時,注重從情感教育入手,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產生相應情感共鳴,培養幼兒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

如小班欣賞歌曲《小人書不要哭》分為兩個樂段。第一段用平緩、憂傷的旋律,敘述了小人書躺在桌上哭得很傷心;第二段情緒平和愉快,特別是最後一句,用了歌曲音域最高音和切分及X . X節奏,突出表現小人書高興地哈哈大笑的愉快情緒,兩種情緒在間奏中得到轉換。我抓住歌曲情緒的變化,力求用生動的語言啟發幼兒的情感體驗。在欣賞之前啟發幼兒注意聽聽:小人書為什麼哭?後來怎麼又笑了?激發幼兒在欣賞中聯想想象。再次欣賞時,請幼兒結合個人體驗講講,如果自己臉破了會覺得怎樣。然後讓幼兒邊欣賞邊隨小人書的哭笑做表演,讓他們親自體會一下小人書的情緒、情感變化,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

2、利用教材中鮮明、生動的音樂藝術形象,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進行品德教育,就要選擇能結合幼兒生活實際的教材,讓幼兒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理解其教育內涵,以達到教育目的。

《小人書不要哭》教育小朋友要愛護圖書,這首歌採用擬人化手法,以小人書的哭和笑來表明小朋友行為的對與錯。當幼兒聽完這首歌后,小人書為臉被撕破而哭和為小朋友把書補好而笑的生動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裡了。這樣來引導幼兒體驗小人書哭和笑的情感變化,能有效地幫助幼兒明辨撕破和修補圖書的是與非,懂得應當愛護圖書的行動。、

3、利用教材自身的音樂特點,培養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能力。

要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得到發展,就要讓幼兒有能力參與音樂活動,即發展幼兒的多種音樂能力。

比如歌曲《大鼓小鼓》是通過鮮明的大鼓、小鼓形象,來幫助幼兒練習歌中力度的強弱變化。歌中大鼓咚咚用低沉的低音索(5)、四分音符的節奏、強的力度來表現,小鼓嗵嗵嗵用短促的中音、弱的力度表現。在教授時,我逐步引導幼兒分析大鼓、小鼓的差別,再請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於是,孩子們就用拳頭敲擊表示大鼓,用手指敲擊表示小鼓。強弱的變化從動作上就表現得十分明顯,幼兒的聲音自然隨動作有了強弱變化。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展

1、教師要運用生動、形象、帶有啟發性的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並充分利用教具、音響等輔助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感受教材的內容、情感。

例如小班欣賞《小人書不要哭》時,我事先自制了一本破小人書。封面上有一張會變的臉,當它被撕破時是哭的樣子,當它被粘好後就變成了笑臉。在欣賞中,我先給幼兒播放哭聲錄音,並用神祕的語氣問孩子們:“這是什麼聲音?”“是誰在哭呢?”再出示哭的小人書,“哦,原來是小人書在哭。”幼兒的注意力立刻就集中到小人書上來。我再問:“小人書為什麼哭呢?”讓幼兒帶著問題來欣賞歌曲,他們就會非常認真地聽。當聽到小人書笑時,將教具小人書變成笑臉。幼兒面對這樣一本會哭會笑的小人書來欣賞歌曲,能更生動、具體地體驗到小人書的心情,更好地領悟教材的教育意義。

當然,在使用教具過程中,也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中大班幼兒不同於小班,對教具不一定感興趣,我就利用錄音帶創設與教材相關的音響情景。如中班學習歌曲《火車開了》,就讓幼兒聽火車鳴笛和開動起來的聲音,喚起幼兒對火車的聯想想象;大班學習舞蹈《過新年》時,就讓幼兒聽敲鑼打鼓、放鞭炮的錄音,引導幼兒感受過新年的熱鬧氣氛,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用教師的真情實感打動幼兒,為幼兒首次認識新教材留下鮮明生動的第一印象。

音樂是表演藝術。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的示範是展示音樂藝術必不可少的一環。如發聲練習中,教師準確、清楚的範唱對幼兒學習正確的發音有很大幫助。教授新教材前的示範,會給幼兒首次認識、感受新教材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教師的語言、體態、表情和示範都要恰到好處,以教材中的角色、情景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以感情充沛、形象逼真的表演把幼兒帶入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中去。

如進行小班音樂活動《小貓》時,為了能讓幼兒更好地表達喜愛小貓的情感,我就扮演小貓讓小朋友來餵我。在大班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時,我來扮演烏鴉媽媽,當孩子們扮演的小烏鴉給媽媽叼來蟲子後,我就像媽媽一樣撫摸小烏鴉的頭,親親小烏鴉的臉,孩子們高興極了,爭著喊我“媽媽”。教師以真情實感的投入換來了真情實感的回報,同時也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教授新教材,教師要認真分析、研究教材,瞭解幼兒對教材的認識能力、技能水平,以此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創造性,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理解感受音樂的能力,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5

今天有幸聆聽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譚永平老師報告,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博學,大致瞭解了新教材的創設和編寫過程。譚老師給我們解說了新教材的編寫體系,與老教材相比更科學貼切於高中教學。

譚老師提示我們老師要用好“本節聚焦”,把握本節的重點和主幹知識,編寫上用了寬窄欄的形式排列,區分主幹與拓展內容,用不同的字型區分層級,黑體字、寬欄、要重點講,而楷字部分和窄欄部分屬於學有餘力的同學拓展學習內容,同時要求老師要用好章末小結和章末習題,章末小結把本章內容核心提煉出來了,而章末習題代表了未來出題的趨勢。要充分利用正文文字敘述和圖表活動等,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以便維持學習興趣。

另外給我們展示了教材的主線,以讓老師更好地整體性把每節知識的講解,有利於給學生在腦袋裡構建出思維導圖,體現了系統性和整體性。譚老師以分子與細胞為例展現了新教的“新”,給我們講解了新教材如何體現生物學的核心素養。通過譚老師近3小時的報告,我們老師能更好的開始即將到來的新教材之旅。

下午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胡學軍研究員給我們上課一堂試題命制的課,讓我們知道了試題如何命制才能更好符合教育教學與考試的要求,通過這堂課,我明白瞭如何科學命制試題、如何在試題中體現核心素養、如何控制難度和區分度,尤其是胡老師的理性思維模型的講述,讓我以後可以更好地教會學生答與理性思維有關的題目。

通過今天上午下午兩位大咖級老師的講座,讓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能更有的放矢,也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充電,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應對以後的日常工作。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6

體育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改革如春風吹綠了神州大地,帶來了令人鼓舞的變化: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課堂和學生生活出現了新的變化;參與、支援課程改革的氛圍逐步形成……讓人欣喜不已。體育與健康課程正從育體向育體與育人有機結合的方向轉變,新課程標準頒佈以來,作為體育教師,我們一直在積極摸索、思考,自己應定位在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怎樣讓學生學得更加快樂,一直是體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聚焦話題,通過對《體育新課標》的認真學習和積極實施,頗有些感悟和收穫。如果教師不能領會課程標準的真正含義的話,那麼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就會被老師誤認為“放羊式”教學了。如此看來,新課程對體育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師在深刻理解課程標準精神上,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改造、加工、整合,使之變成學生喜歡的可以親身體驗的、有興趣的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新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了人性化教學活動,以健康、快樂教學為中心,講求學生個性化發展,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體現個體差異以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為手段,培養終身體育為目的。對於《新課程標準》的態度是看得懂,能理解讀起來明白,說起來容易,但琢磨起來卻又有些模糊,幹起來會覺得困難重重。也就是說:理論上是贊同的,實踐中是茫然的。如:一些學校的領導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轉變,以致於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太大,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學習探究存在的問題,只能從形式上去裝“象”。包括一些評優課,展示課等都帶有演戲的味道。再就教學內容是眾口難調。現在一個教學班有50至60人之多,有男生有女生,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質運動能力各不相同。不論選擇什麼教材,教師無論怎樣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總有一部分學生是在被動接受,或應付差事,甚至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如果教師硬行實施教育,就必然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相矛盾。

針對以上的問題和實施面臨的問題。首先,體育教師必須從角色轉變,優化自身知識結構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質。不能再將自己禁錮在體育這一門學科的壁壘之中,而是要更多地加強體育與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絡。不斷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善於總結。其次,教師要建立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氛圍,變課堂的主宰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變知識的容器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再次,轉變以往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指導思想,切實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造一定的空間,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終身體育觀緊密結合起來。最後,要真正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新課程標準》還要求教師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表揚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體育教學過程也離不開表揚的教育方法,在整個教學中,會時刻注意課堂上的變化,細心觀察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善於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指導,對部分素質差的學生,不應過於苛責,不應使其喪失信心,及時進行評價激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特別是不安全因素要及時排除,促進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更好地上好體育課。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7

經過差不多一學期的新教材教學,感觸頗深,特別是在應用題教學上,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它與傳統教材的不同,新教材中的“新”應用題。

1、與計算有機融合

在傳統教材中,應用題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它設立了專門的章節,並把應用題進行歸類,如求和問題、求差問題、工程問題、行程問題……這樣的應用題教學存在這樣一個弊端:它人為的把應用題分成若干類,學生在面對書本上的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動腦筋的空間被大大縮小了,或者說,有的時候他就不需要動腦筋了,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型別的題目要用這個方法去做,那個型別要用那個方法做,這樣一種反覆操練的應用題教學過程,實際上並不能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新教材,是把應用題與計算有機的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認識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際上,計算本身就是從實踐中來的。如在教“退位減60-35”的時候,“60—35”就是對應了一個情境的:圖書角一共有60本書,我們借走了35本,還剩多少本,這個情境本身就是應用題。將這樣一個情境抽象化,變成一道算式題,計算完了以後,還是要將它應用到實際中去。這樣,應用與計算其實是一個過程,不是兩個過程,將應用題和計算和二為一,可以擺脫原來那種過分強調數量關係,過分強調型別的狀況,而學生在看到一個題目時首先想到的是這個題目所處的情境,並將這個情境和頭腦中的數學知識對應起來,如,原來有34幢樓房,又蓋了16幢,現在有多少幢?這就是加法。

2、呈現方式豐富多采

在應用題的呈現方式上,傳統教材採用單一的文字敘述形式,而新教材更多的是以對話,圖表的形式呈現,很多應用題還以條件多餘、資訊不足的形式出現,國小數學教案《新教材中的“新”應用題》。新教材設計了很多情境,讓學生結合這些情景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新教材第三冊17頁設計了一個逛超市的情境。圖畫提供了這樣一個資訊:方便麵兩元一包、餅乾四元一盒、蛋糕三元一塊、波力糖五元一袋、薯片沒有標價……讓學生根據以上資訊提出問題。他們的問題豐富多采,而且又是非常生活化的。如學生提出了“買3帶波力糖要多少錢?”“18元錢買3袋薯片,一袋薯片多少錢”這些問題都是有價值的,若學生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媽媽給了30元錢,你想買哪些東西?就更能體現應用題的實用性。因為學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思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搭配,學生利用自己的經驗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樣就把應用題的功能擴充套件的更寬了,也更能體現應用題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解題方法開放性

傳統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封閉式的,單一的,而新教材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卻是開放的。如新教材第三冊練習九中有這樣一題:每隻船最多坐5人,有37人,乘8只船過河,怎樣乘比較合適。學生的解題策略將會是多元化的,即可以用傳統的方法思考,也可以藉助學具在操作中尋找答案,答案也將會是豐富多采。方法一:可以是前6只船,每船坐5人,後兩隻船分別坐3人和4人。方法二:7只船每船坐5人,最後一船坐2人。方法三:前5只船每船坐5人,後3只船分別坐4人……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品嚐到了數學的樂趣,同時也能深切地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

總之,新教材下的應用題,雖然沒有獨立成章,從表面上看,好象把應用題的要求降低了。其實不是的,經過這樣的處理,對學生解決問題時思考的要求實際上比傳統的要求更高了,更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且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新教材下的應用題教學,將會使學生越來越聰敏,越能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8

20xx年7月,我參加了由安康市教育體育局組織的部編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訓,聽了本次講座,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部編本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好教”,是因為它和現行語文教材相比,有自己明顯的優勢,它的編排體系更利於教師的教授,更加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通過學習,讓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懂得了怎麼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有效的去教。

首先就是關於部編本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結構組成的。新教材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兒童的天性,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語交際,從交際的.實際入手,通過兒童最喜歡的遊戲入手,讓他們在遊戲中發現交際的最基本要求,聲音要讓別人聽到,要懂得認真聽。

其次,部編本”教材的幾點變化,第一就是增加了傳統文化元素。過去國小階段古詩文很少,這次有了較大的增加。新版本教材整個國小階段共選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版教材增加54篇。語文園地增加了“識字加油站”“預測”2個欄目。8個單元,有6個“識字加油站”。識字加油站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識字,分擔了課文識字的教學任務,把使用頻率高但又不好在課文中呈現的字編排起來,6個識字加油站,共完成31個會認、6個會寫的任務。這樣就有利於和學前教育銜接,引導孩子從口語過度到書面語,引導學生讀書的興趣。教材中增加了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絡的內容。要有整體的意識,把字融於詞中融於句子中,引導學生多表達,多積累詞語。教材中的每一個板塊都是有機的整體,拼音用來識字,識字用來閱讀,閱讀用來發展思維,學習表達,積累知識,從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積累中提高素養。第二體現在新版本教材分單元組織教學,板塊設定比以前清晰,但教學內容融合性更強,綜合性也有所加強。新教材的內容有所刪減,但我們課堂教學的容量卻更加的豐富。對於新教材的使用我們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知識的滲透。例如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這些內容雖然沒有寫入教材卻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少的部分。

根據部編本的幾點變化,在教學中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備課是教學的前提,只有認真的鑽研教材備好課,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編排有了很大改變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我們老師們愛不釋手。首先在備課中我會認真研究課文的每副圖,利用好圖片。其次認真備課確保我所講出來的知識的正確性,不能應為是低段的教學而忽視了教學的準確性。最後每詞備課都要認真思考課堂的引導,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現,去表達,豐富課程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學語文的快樂,愛學語文。漢字教學時,夯實識字寫字教學,是在低年級教學中落實課標提出的“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要大力加強寫字的指導與練習,各年級要狠抓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的培養,直到習慣成自然。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我們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9

20xx年8月29日,我參加了教育局舉行的英語新教材培訓學習,這一次主要學習《英語(新目標)》教材的介紹。張琳琳老師主要從五個方面來介紹:

一、教材開發背景與使用情況。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

三、教材體例和特點。

四、教材立體化建設。

五、教材使用建設。

六、(新目標)教材的有效教學。

經過這次的新教材培訓,自己,對教材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一定的幫助。我深深體會到使用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點:探究性、實踐性、趣味性、評價性、靈活性。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下面是培訓心得體會:

一、新教材的特點

傳統的教材,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呈現,注重用教材反映相應學科的知識系統,教材的設計多考慮知識的內在邏輯順序。而《Goforit.》教材主要是以結構、功能、話題相結合的三維編寫主線。教材編寫上,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整套教材中處處都滲透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程的內容再囿於知識的記憶和再現。要求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不斷開展探究性學習,更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從教材的內容看,死記硬背的知識少了,靈活運用的東西多了,教材的彈性更大了。教材設定了語言情境,注重了語言的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能力。

二、合理運用教材

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再是簡單地教授統一指定的教材,教師可以選擇適合的教材並有效地整合多種課程,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實施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是每個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目標英語教材,教師可以合理整合教材內容:

1、整體設計。

2、調整教學順序。

3、教材內容的刪減。

4、教材內容的補充。

5、教材內容的拓展。

6、教材內容的加工。

因此,教師在教材的選擇和利用上有自己的創見,並在開發更具適合性、針對性的課程上有所開拓和創新。

三、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應為學習、研究、實踐、反思、合作。

四、新的教學觀念

英語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新目標英語主要採用任務型教學法。整套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是以任務鏈來呈現。任務型課堂教學具有廣泛性、主動性、創造性,因此,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直觀、情景和交際的手段教學,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及綜合

學校新教材使用心得10

這兩天,我和同事們觀看了部編語文教材培訓直播,感觸頗深。與之前一直在用的蘇教版教材相比,部編版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好教”,是因為它和現行語文教材相比,有自己明顯的優勢,它的編排體系更利於教師的教授,更加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1.以閱讀策略為主線組織單元內容,這是國小語文教材編寫的一大突破。

2.以習作指導編排獨立的習作單元,是部編國小語文的一大創新點。

由此可見,部編教材目標更加明確,聚焦國小語文的核心素養,努力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努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解決了教師總是糾結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難題。這是所有語文老師的幸福。但是要教好這套教材,又絕非易事,需要我們有更強的專業基礎,更深的文學底蘊,更具有鑽研精神。

“增強目標意識,強化訓練意識”是我們新教材的一個“根”。教材是以“雙線”來組織單元內容的,所謂“雙線”,就是“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條線均衡遞進。語文要素即“語文學習的目標和要求”。教材編寫以語文要素為主線、明線,這就體現在單元的#心得體會# 導語上,它揭示了本單元語言訓練點。

從一線課堂來看,普遍存在著弱化訓練,淡化文體訓練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不管是什麼文體基本上按照記敘文的方法進行教學。這套教材中非常強調文體意識,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解讀,表達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語言特色等等。比如小說的教學我們要抓住哪幾個方面呢?我們抓人物的形象、環境的描寫、情節的發展,只要把這三個要素抓住了,小說的目標就清晰了。所以不同的文體要有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方法。

部編教材三至六年級的課文由原來的三十幾篇減少到二十幾篇,但是閱讀量卻增加了,其增加的地方就在課外閱讀上,開設了“和大人一起讀”和“快樂讀書吧”等欄目。這套教材把課外閱讀作為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課外閱讀課程化,克服了課外閱讀的邊緣化,促進了兒童的閱讀進教材、進課程,體現了親子閱讀、全民閱讀、自主閱讀的思想。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單憑一本國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國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書,越多越好。”部編教材倡導讀整本的書,這也是部編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倡導親子閱讀,希望家長參與學生的閱讀過程,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篇目,減少閱讀的功利性,不要給學生規定寫讀後感的任務,讓閱讀真正變成“悅讀”。所以建議儘可能把孩子帶到圖書館,給他們提供最安靜的讀書環境。

當然多讀書、讀好書還得要有好的方法來引導。在書的選擇上要科學,體現梯度:第一學段就推進了讀童謠、讀兒歌、讀情節簡單有趣的兒童故事,讓學生對書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到了中段,我們就可以讀童話、寓言、民間故事,到了高年級我們就開始讀整本書。

老師們在平時引導兒童讀書的時候要關注書的名稱、書的作者、書的目錄、書的封面,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怎麼樣愛護圖書。

在要求學生廣泛閱讀的同時,教師更要跟學生同步閱讀,跟他們交流讀書心得,這比要學生寫讀後感有趣多了,不僅利於師生之間的交流,更能把讀書指導寓於無形之中。

主體意識是課程改革以來老師一直掛在嘴邊的話,但是實際實踐起來確實不能盡如人意,要麼太過自由,要麼太過約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教學的主導,語文的訓練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體現自得、自悟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慾,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文學習的活動中去,自主閱讀、自由表達。作為老師“該扶就扶,該放就放,扶放結合、扶放適度”,這是處理好“主體”與“主導”兩者的關係我總結出來的十六個字。

科研意識是編者對廣大一線教師的殷殷希望,希望老師們要重視資料的收集和經驗的積累,從教學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要有問題意識,要把這些問題提煉出來形成課題,進行專題研究。

帶著新教材培訓學習的點點星光,即將踏上又一個輪迴的教育之旅,期待著與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美麗相遇。

通過專家講解,我真正瞭解了現行教材在內容體系、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和考核評價等方面留給教師較大的空間,教師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進行個性化的整合與重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應手。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認真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根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絡,學習環節完整,聯絡緊密,銜接自然。課堂教學要能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讓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解決什麼問題”,注意對學生加強訓練,數量要合理、梯度恰當,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在閱讀部分,更加註重生活語文理念的樹立,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向學生滲透語文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關係,例如教材中的一些童話故事。另外,本次培訓中專家還提出了幾點建議:要加強學生的朗讀培訓,如《白鷺》中標點符號的作用,讀長句子時怎樣停頓,學生在理解之前讀,在理解之後再讀等,顯現了朗讀的層次感。在語言積累與運用方面,有時需要學生藉助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句子的訓練應有說有寫,培養雪神的語感,注意培養語言運用的表達。

TAG標籤:學校 通用 新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