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1

有幸參加了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遠端培訓,儘管已經放暑假了,也很想放鬆放鬆,但對一個教師來說,在現有的條件下,必須加強研究,否則難以勝任工作。而本次的教師培訓恰恰可以彌補這個不足,滿足教師需求,所以感覺收穫甚豐。

一、線上培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以自學、研討、評價相結合、以理論相滲透、以技術為支撐,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研究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資訊科技支援教學創新的魅力。

二、團隊合作研究的形式貫穿了整個培訓過程。參加培訓的教師分成學科組別,每一學科又分為幾個小組,由組長帶領、督促人人實時完成相應的研究內容。隊員間的合作與互助,團隊間的熱烈討論幫助我們理清了概念,同時也促進了深思,這樣的活動效率很高。

三、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講授工作緊密接洽,實用性很強,比方建立講授設計方案,PPT在講授中的正確使用,電子白板的`使用,如何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等等。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意義,今後能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具體的講授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2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幾位老師及領導詳細具體的講解了網路研修教學平臺的簡單操作和使用,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科技能力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提升資訊科技能力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學習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技術能力的熟練運用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提升資訊科技能力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條件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科技能力,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科技能力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科技能力。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科技能力的高低來決定。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科技能力,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科技能力。

4、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

通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時間分配、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通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學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3

我參加了國小教師計算機資訊科技培訓。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認識到課堂上要把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效能,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我體會到教育對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愈來愈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暴炸”,專業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假如不努力實目前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發展不但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研究者的言行,掌握關於研究的知識,瞭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育講授技能技術,並培養教師對實踐進行闡發和深思的慣和技能。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它使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變成學生研究的指導者和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研究整體,從而使學生的研究不再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詢資訊)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研究,並利用資訊科技完成任務。最後,師生一起進行研究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研究,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研究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研究的主人,做到自主研究、衝研究和高效研究。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研究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化數學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麼單調,黑板加粉筆。由於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麼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研究積極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資訊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研究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4

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員,我有幸參加20xx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遠端培訓專案——“國培計劃”資訊科技培訓。其培訓的模式新穎,充分發揮了遠端教育的作用,讓廣大教師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優質的學科培訓資源,共享網路學習資源,大大提高培訓的質量。在本次河北農村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培訓中,我們從“觀看視訊、閱讀資料——班級交流討論、集中答疑——交作業”這三個環節來細化學習任務,感覺有點像玩遊戲闖關,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平臺。在本次資訊科技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組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 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國小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資訊科技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科技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科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資訊 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訊,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裡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資訊科技課,沒有一個領導對資訊科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為農村中國小的資訊科技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國小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資訊科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國小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國小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資訊科技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著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訊、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視訊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資訊科技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5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在經過了開學前的一次師培訓之後我終於踏上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那時的興奮難以言表因為終於可以站在講臺上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我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

這次組織的師培訓,對我們都非常有意義,因為我們工作過了就能有切身的體會。短短的五天培訓非常短暫寶貴,內容涉及很多:

一、資訊科技培訓改變了我的教學理念。

當前,一大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技術應用就是“做課件,放課件。包括我自己之前也總是簡單的認為資訊科技與課堂整合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最多就是用了微課。之前自己也做過微課,但還沒把微課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通過本次培訓,我才深知自己知識的匱乏及思想的落伍。原來資訊科技包含著諸多的內容,而且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電子白板,slideidea等新的軟體出現,讓微課製作變得out了。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跟上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研究,並把所學的技術整合到課堂中去,靈活地運用資源輔助教學,轉變課堂,變成我們目前應該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2、運用資訊科技,能讓以學生為主體的講授理念得到更好的表現。

眾所周知,傳統的講授,老師講,學生聽,講授在課內,內化在課外,不管學生會不會老師都講。而運用資訊科技輔助顛倒了課堂,即老師把知識重難點及自學提綱運用微課或其它方式呈目前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家就可展開預或者復,更或可以打造更加個性化,層次化的研究,這樣完成了講授的過程,課堂上則是互動的過程進行內化。由此,改變了以往的講授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講授理念,達到了講授要關注學生的研究能力的效果。

三、運用資訊科技,能讓研究突破空間和時間上,深度和廣度上的限制。

1.傳統的講授學生研究內容是有限的,侷限於教材,即便有學生平時也看一些課外瀏覽書,但很有限。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學生可以運用電子書瀏覽來拓寬自己的視野,未來還可以通過電子書包進行移動研究,而且還可以運用電子書包進行互動研究。

2.傳統的講授,學生缺席,就相當於漏掉一區域性的知識。然而資訊科技下的研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研究;傳統的講授,教師要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不太現實。但掌握了某些相應的資訊科技,教師可以隨時可以掌握到學生的研究情況,研究效果等情況。

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師資訊科技水平是否能做到與時俱進顯得尤為重要。希望繼教網平臺能在培訓後持續開放讓老師登入,讓教師能在工作的時候遇到資訊科技的難題能夠來平臺找到答案,學到技術。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6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成為科技革命的主流。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資訊科技的多媒體化就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從資訊科技在中國小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為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資訊科技的普及。以我校為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資訊科技課程;到網路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端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資訊科技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裡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裡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二、資訊科技在各學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資訊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訊融為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資訊的超文字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連結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資訊的互動性。

4、教學資訊的再現性。

第三、資訊科技的實施方式。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資訊科技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為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咖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詢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資訊科技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資訊科技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7

在本次研究中,我看到了身邊老師們身上的一些難能可貴的品質,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種正能量。研修期間,對工作、研究不斷進行思考、分析和總結,好的方面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存在的問題理出了改進的方法。同時,將工作、研究中的所見、所聞加以整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認真加以思考,得出自己的見解,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以不斷提高。總之,通過研究,瞭解了老師們很多好的做法和先進的經驗,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同時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講解,旁徵博引,寓意深遠,使我深受啟發。

本次培訓研究,讓我們親近名師,讓我們感受到培訓研究的重要性。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要做好一名優秀的現代教師。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講授熱情。教師必需具有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堅定信念和為祖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要熱愛講授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才能主動的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注學生的熱點、焦點問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要有紮實深厚的學科基礎知識。

掌握精湛的學科知識,是教師“傳道”的.基本前提。教師只要對所講授科有著系統的、準確的理解,才能教會學生正確的知識。我想我作為一名教師要向學生開釋知識的能量,自身要有豐富的知識寶藏;要分佈陽光到別人的心裡,自己心中先得有一輪太陽,要想在教育講授工作中游刃有餘,首先要用先進的理論和辦法武裝自己的大腦,只要思想觀念的更新,才能帶來行動上的變革。最後,要有科學合理的講授辦法。教師在講授中,應當根據講授內容特點、學生實際特點和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講授辦法。並且對所選擇的講授辦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雖然研究已結束,但研究永無止境,講授之路漫漫其修遠,作為一名基層一線教師,我將決心以這次研究為新的起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講授事業中去,為做一名優秀的基層教師而不斷求索前行。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8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成為科技革命的主流。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資訊科技的多媒體化就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從資訊科技在中國小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為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資訊科技的普及。以我校為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資訊科技課程;到網路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端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資訊科技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裡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裡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二、資訊科技在各學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資訊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訊融為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資訊的超文字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連結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資訊的互動性。

4、教學資訊的再現性。、

第三、資訊科技的實施方式。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資訊科技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為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咖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詢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資訊科技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資訊科技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9

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員,我有幸參加20xx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遠端培訓專案——“國培計劃”資訊科技培訓。其培訓的模式新穎,充分發揮了遠端教育的作用,讓廣大教師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優質的學科培訓資源,共享網路學習資源,大大提高培訓的質量。在本次河北農村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培訓中,我們從“觀看視訊、閱讀資料——班級交流討論、集中答疑——交作業”這三個環節來細化學習任務,感覺有點像玩遊戲闖關,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平臺。在本次資訊科技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組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 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國小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資訊科技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科技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科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資訊 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訊,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裡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資訊科技課,沒有一個領導對資訊科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為農村中國小的資訊科技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國小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資訊科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國小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國小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資訊科技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著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訊、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視訊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資訊科技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10

每日清晨6點20從暖烘烘的被窩裡爬起來,冒著嚴寒去趕公交車的我,帶著一種虔誠的學習態度,完成了這次資訊科技培訓。持續5天的培訓,時間雖短,條件甚艱,我卻受益匪淺。

自我提升篇

雖然曾在大學裡學過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如Word和Excel,簡單的PPt等,但由於鄉村中學條件艱苦,學校只有一間多媒體教室,而且還經常出問題,久而久之,操作愈加生疏,我們習慣了“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傳統教學。對於農村中學來說,由於缺乏英語語境,課堂枯燥無味,一些學生對學習英語表現得十分冷漠,甚至到了談“英”色變的境地。

這次資訊科技培訓教會了我們許多很實用的技巧。比如說微課的製作,Science Word文件的運用,精美PPT的製作,音訊檔案的處理,這些在我的教學中是非常實用的。有時候做課件時需要背景音樂,編輯、剪輯等工作就顯得比較重要。另外就是PS摳圖技術對修改圖片的技巧,這些技巧讓我大開眼界,傳說中的PS技術修改圖片竟是這麼神奇。雖然我的計算機基礎較差,有些操作並不熟練,但卻讓我開闊了視眼。我相信這一次培訓中的幾種技巧一定能讓我有更大的進步,並有效發揮到今後的多媒體教學當中去,打破枯燥無味的.農村英語課堂,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自我反思篇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不足,由於這幾年教學任務較重,瑣碎事情過多,自我提升的觀念逐漸減淡。作為以人本知識教育為主體教育的學校,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作為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策劃者,這一角色的轉變決定教師觀念也要轉變,知識要更新,必須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現代教育的本領。教師要善於學習,不學習就要落後,就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因此不斷進行計算機資訊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把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效能、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多製作課件,製作好課件,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也嚐到了在網上寫文章、傳達檔案的甜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大體知道了教學平臺如何使用,教學資源如何下載,但要全面熟練地掌握這些知識還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最後以一句自勉:“活到老,學到老。”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11

20xx年8月,我參加了暑期資訊科技培訓,回顧一晃而過的幾天,培訓的時間很短,但對我來說受益匪淺,我以這次培訓為契機,積極接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觀念,開闊了教學研究的視野,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教學媒體的特點和重要性。

通過研究、網上交流等環節,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教師可以設定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問”的形式。

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教學中,我們所設計的課堂教學,應該使學生在使用遠教資源時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合的多媒體資源進行研究。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方式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研究,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提高了學生的認識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識,擴大知識面,使他們增長見識。

遠教資源是學生萌發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走向世界的視窗,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路資訊領域,可利用網路資訊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互動強等特性,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

研究雖然已經結束,來自導師的諄諄教誨,來自同行們的傾情相助,匯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支援、激勵著我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來的工作、研究之路,將是永無止境。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12

資訊時代已經到來,資訊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管你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早學早受益,不學則會很被動,而且會越來越被動。學還是不學,用還是不用,反映著智力與能力的水準,沒有學習,就沒有進步。在資訊社會中,如果缺乏必要的資訊素養,那麼他的知識結構就不完整,就很難立足和發展。資訊學與技術的內容十分豐富,且發展十分迅速,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很高興,我有機會和我們學校的五位電腦教師一同工作,這個學期和其他很多位同事一起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技術運用的培訓。在他們身上,我不僅學到了孜孜不倦的工作態度,而且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認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程序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應用資訊科技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當我學了資訊科技並且能初步運用時,不騙大家,我是感到一點的滿足感的。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影象、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給學生提供介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互動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我任教的學科是英語,在教學當中,從現代化教育手段中,也體會到了現代化的運用之益。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喜歡新鮮事物電教媒體的使用,使他們精神振奮,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離開了電腦,我是絕對沒法子完成工作任務的。許多事務都必須通過網路。計算機教育已不僅僅是學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教育。會還是不會使用網路,很可能成為衡量現代人文化水準的一個尺度。在網路文化氛圍中,學會獲取資訊、處理資訊、交流資訊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網路就是計算機”,學習網路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是十分重要的,誰不充分認識這件事的重要性,在將來就會吃虧的。有人說網際網路和教育是推動新世紀社會進步的兩隻輪子,誰掌握了網際網路,誰就掌握了未來;誰開創了面向未來的教育體系,誰就獲得了持續發展的能力,這樣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關於資訊科技培訓心得體會13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成為科技革命的主流。傳統的講授辦法已不可不急適應新的發展,資訊科技的多媒體化就成為講授過程中不成短少的工具。

從資訊科技在中國小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為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資訊科技的普及。以我校為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資訊科技課程;到網路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端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說明了教師對資訊科技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裡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裡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2、資訊科技在各學科中的不成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資訊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訊融為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資訊的'超文字形式,主要說的是超級連結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資訊的互動性。

4、講授資訊的再現性。

第三、資訊科技的實施方式。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資訊科技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為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咖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詢研究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講授,還是學生的研究,他們對資訊科技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使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要這樣,我們才能真實的將資訊科技與自己的學科或研究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