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心得體會/列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4、23日上午九點半,雷詩傑老師帶領我們一起開展南昌縣國小英語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線上學習活動。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共同學習程曉堂教授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新方向》講座,第二部分是雷詩傑老師有關新課程標準的發言。

程曉堂教授主要從英語核心素養、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英語學習活動觀、考試與評價改革等幾個方面來解讀英語新課程標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及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講解。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四個部分,其中各學科課程共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但部分素養主要通過英語課程得到發展,比如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相關主題的語言活動時表現出來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這裡也就是說如果脫離了相關的情境和主題,那麼語言能力的考察就失去了一定的意義,語言能力不只是學習語法、詞彙,而是最終要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有效得體的用語言表達意義,我覺得這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是一個難點,至少對於班級中等偏下的同學是一個難點,但如果這一點用得好,想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文化意識就主要指中外文化,是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認知和文化態度,讓學生知道不同國家有不同國家的打招呼方式、問好方式、用餐習慣等等,也算是增長學生的見識。思維品質是非常重要的點,程曉堂教授找了一張英文圖片,詞為:Thequalityofyourthinkingdeterminesthequalityofyourlife。意思是思維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是的,如果一個人的眼界寬,思維廣且活那就不會死板,所以課堂上老師的話、老師的活動能否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思維就很重要,老師的課堂互動要有思維含量。學習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點,如果老師課堂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後面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越來越高,主要是教會學生運用英語學習策略,拓展英語學習渠道,有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接下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體是學生,語言學習活動的過程是學習者發現、獲取、概括和探究意義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獲取和學習新知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那麼就要求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中運用語言。

最後是雷詩傑老師對新課標內容分析,雷老師主要提了三點,英語佔比越來越低了,考試難度卻增大了,從考查知識到了考查能力。我覺得這對老師提的要求又更高了,讓老師在教學過程會考慮到語言的語用功能而不是考試功能,讓英語迴歸語言的運用本質,而不是單單是應試。總之感謝雷詩傑老師組織的一次對新課標的研讀線上活動,讓我們能夠共同理解,探究新課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最近,在“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國家頒佈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雙減”政策將教育主導權重新還給學校、讓學生迴歸正規學校教育,而新版課標的頒佈與實施將會使學校教育走向高品質、有內涵、高質量的發展。《20xx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新課程理念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以核心素養為培養目標的教育,形成的是整合的、可沉澱、可遷移的綜合素養,融合了認知性素養和非認知性素養,可伴隨學生一生,使其終身受益。

這不禁讓我想起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在第三屆全國思維型教學大會中,就“如何讓教學改革走向‘深化’”這一主題中的`提出的“三個超越”。

第一、超越學科

我們要站在一個全人的角度,超越我們本學科去考量。”語言學習不再僅僅圍繞語言這一符號體系展開,而要同步關注語言背後所承載的與立德樹人直接相關的主題和跨文化知識以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態度和價值觀。所以我們的英語教育應該定位於培養一個能與人成功交流的人,而不僅僅培養學生掌握一種工具。

第二、超越教材

申繼亮認為,教材的內容是經過概括提煉,通過找到共同點後編出來的,而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樣的,“我們滿分一定要將教材與孩子的現實生活充分聯絡。”我非常認同這一說法,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經歷,對於同一個事物也會有不同的感知。老師如果死板地教教材,可能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超越教材、跳出教材,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搭建聯絡,讓他們對於教材內容有新的認識。

第三、超越課堂

“教師今天的一句話很可能會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發展軌跡。”申繼亮認為,育人環節要考慮到孩子們的未來發展。“我們在實踐操作上也要實現‘超越’。”這強調了新版課標的育人導向,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應該是指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會學習、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思維品質指學生能夠提出問題,獨立思考,並且對於一個問題能夠批判、辯證地去思考。這些能力都是學生在終身學習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中所需要的關鍵能力。所以教師不僅僅把目光放在一節課上,而是應該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去考慮。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為“雙減”政策下的一線教師指明瞭方向,在之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學習和研究新課標並且努力踐行,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20xx年4月21日,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及各學科課程標準》正式頒佈。利用五一假期,我認真閱讀了新課標,並結合自己最感興趣的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學習心得。

一、新課標為什麼這麼重要

我們現在的課程體系,教材,教輔資料,考試內容和方向都是根據20xx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制定的。新版的新課標將從今年9月份正式實行,將決定今後10年的教育發展方向和藍圖,使得孩子們的學習內容產生變化。這對我們老師來說可是件值得深入研究的大事。簡單的舉個例子,我們會發現現在孩子們學的東西跟我們小時候有一點不一樣,比如書寫筆畫順序等,但是整體上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二、新課標變了什麼

新課標的變化內容很多,資訊量很大,就英語學科而言,我發現變化大致與雙減減量增質的觀點相符,課時量在6—8%,與之前保持一致,在主課中的比例較小,但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所要達到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從原來的五個等級變成了三個等級,而且每個等級後面都有級別+,給學有餘力的孩子提供的選擇。

以我現任教的二年級為例,一二年級屬於預備級,以視聽為主。另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詞彙量的增加,從1600個了20xx個,同時閱讀和寫作更注重考察語言能力,這就意味著,英語學習在減量不減質的路上走得更遠了。英語學習光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課下的閱讀積累也愈加重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學習的內容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小時侯倡導的話題式教學,已悄然推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主題式教學,這與我校一直堅持的主題情境教學是相符的。

三、如何應對新課標帶來的變化

對於學校來說,組織老師們解讀新課標的同時對比舊課標,把握新課標的'亮點,找準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在研討中發現,新課標聚焦核心素養,優化課程內容結構,更強調跨學科主題式學習。同時,重視學段銜接,強化教、學、評的一體化,研製學業質量標準。課標的這些新變化為新時代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意味著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持續發展,也要加強教師的自身學習,持續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更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

老師們在學習中感悟,在實踐中磨鍊,在不斷提升自我中成長。相信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大家必能落實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對於家長和孩子們來說,應更加篤定不超前教育和拒絕躺平。要更加看重孩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小做好語言積累,加大閱讀才是正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通過學習《20xx英語新課程標準》,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僅使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也讓我對學習新課標有了新的體會。新標準全面梳理了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迴應,明確了實施的要求,增強了課程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分為三級呈現,兼顧了國小英語開設起始年級區域差異,而1—2年級被定為預備級,以試聽為主。而新標準對於預備級時期的英語解讀和提示,對於現處於國小低段英語教學的我來說,受益匪淺。

新課程的教學提示指出:低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興趣都會很濃厚,語言學習以視、聽、說為主。課堂上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自然、地道的視聽語言輸入,引導學生注意傾聽,樂於模仿,大膽表現,幫助學生在理解意義的前提下,初步累積聽說詞彙,積極開展簡單的日常交流,注重學生的體驗,感知和實踐,激發興趣,保持注意力。採用以激勵為主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樂於參與學習活動。

對於喜歡新鮮事物、對外界事物充滿無限想象的國小生而言,千篇一律的英語教材形式,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對學習的排斥甚至厭倦的情緒。我們需要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採用能夠體現英語文化特色的英語材料,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英語詞彙,發揮英語教材對國小生良好的語言語感形成的積極作用。

而在作業佈置方面,一年級的作業得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徵,在本階段的孩子剛接觸英語,興趣濃厚,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強,但由於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我們在作業佈置中,儘量會佈置唱、跳、演和一些互動遊戲等有趣味性的梯度作業。

在學習了Module4colour的內容後。我們為孩子佈置的.基礎作業有:熟讀課本20—23頁課文內容。同時也佈置提升作業:ColouryourownKami。Andtellyourparents:Whatcolourisit?之後,還可以佈置動手(科學)作業:

生活中有很多顏色都是由三原色(red,yellow,blue)組成的,你能在家裡做做實驗,並得出答案麼?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在以新的角色呈現,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通過學習英語,瞭解世界,養成包容開闊的性格。面向未來,開創屬於他們自己的時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20xx年4月23日上午9:30,在雷詩傑老師的引領下,我們觀看了程曉堂教授的講座以及雷詩傑老師的分享總結。共讀新課標,同研新方向,各學科新課標剛出行不久,沒想到詩姐這麼快就整理了相關的資訊與我們進行共享,那麼興奮,那麼期待。

對於程教授的講座,主要針對重要的修改內容和課標的主要內容這兩方面進行講解。其主要內容包括核心素養的演變,內涵構成,課程的育人價值,核心理念課程內容的六要素,教學途徑與方法,教學評價的改革與創新。

首先,程教授的講解,讓我對核心素養有了重新的認識。作為教師,要落實,強落實以下核心素養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

其次,程教授提到的布魯姆認知層次,讓我回想到了知識學習的方式,應該達到這些方面,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這一點提醒我,學習知識並不是學了就用,而是要經過一道道環節,並且有分析,有評價,有創造。

特別的是,英語教學執行的關鍵,要達到設定真實的情境和問題,啟用學生的已知學習和應用語言,並且深入探究主題的意義。

最後,雷老師總結了英語課標的.相關內容,英語教學正在經歷巨大的變化,課時減少但難度增加。適應新時代,同研新方向。幸運的是,南昌縣小英人教研的腳步,走在教學的前方,跟隨著新課標的目標進行更改。願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法,會朝著我們所想的真實課堂發生巨大的轉變。昌南小英人,加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通過學習和培訓,使我對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認識到要上好新教材,我們教師必須對新課程標準有一個較為深入的瞭解。教育部對《20xx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與舊的課程標準相比而言,更加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的能力的開發。並且對教學目標進行修正,更加細化和具體。但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許多老師都有意無意地注重應試教育,對學生文化意識、情感態度的滲透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使課堂形式單一枯燥,學生興趣不高。

中學生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彙,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地域性,這就要求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及興趣去安排課程,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課本上該刪的活動刪,該增加的增加。

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於良好的教學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讓他們多說多做,培養興趣,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公平的對待沒一個學生,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資訊,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我們應做到: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綜上所述,英語學習,應以興趣為先。要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主動的學,並且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才可以學的更好,老師才可以教的更輕鬆。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

20xx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在學習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我收穫了以下小感悟。

一、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體現。通過語言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工具性與人文性在課程標準中的體現,就如王薔教授所說,是隱性的,只是沒有明確提出而已。我們都知道,凡是文字的語言文字都承載一定的內容,文道是統一的'。母語如此,英語也不例外。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善於挖掘每節課的教育亮點,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如教授Weloveanimals時,我會組織學生談談為什麼要保護動物?怎樣愛護動物?教授Mydaysoftheweek時,我會讓學生製作自己合理的作息時間表,既要學習也要注意身體。每一個單元都有學生要學習的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但它是隱性的,我們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的教育亮點,做到教育“以人為本”。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在教學中對國小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顯得由其重要。情感態度與英語語言的關係密切,保持積極的情感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人類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進人際交往。在人際交往中,情感態度顯得至關重要。恰當地使用語言,有助於溝通情感,增進友誼和尊重,改善人際關係。情感態度還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英語學習。例如,可以利用興趣、愛好、動機等不同的話題,進行全班或小組討論,以瞭解和掌握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情感,並使他們達成共識。努力做到:寓教於情,寓教於景,寓教於趣,寓教於樂。

三、注重課程教學的多元評價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納入評價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在評價中,學生既是評價的主體,同時也可以是被評價的主體,只有這樣的評價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同時將多元性評價融入到課堂中,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為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的深層目標夯實基礎,使學生能力獲得多方面的培養,提高英語課堂教學,令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精彩。在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擁有評價的主動權,才能實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起到監督和激勵的作用。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我會繼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與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

新教材培訓即將結束,在此期間我積極參與研討,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對這次培訓的體會:

傳統的英語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生記住了多少單詞,學會了多少語法,能否運用常見的語言進行簡單的口頭交流,考試究竟能得到多少分,這都是急功近利的知識本位教學思想,只重視了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社會功能,關注了其工具性,而忽視了其人文性。20xx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之課程性質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二者不可偏廢。強調英語教學必須關注“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可以說是本次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的最大亮點。

一、領悟課標核心,明確“雙性”辯證關係。

工具性著眼於英語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突出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知識的積累運用,厚積薄發,體現能力為主;因為英語是公共交流工具、學習工具、思維工具,由個人掌握,可以共同使用。英語教學的人文性著重於英語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人文學科的特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英語課程中的滲透,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心智發展,人格昇華,體現德育為首;人類文化中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是重視人的'文化。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與途徑,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載體與靈魂。

只有明確了“雙性”之間的辯證關係,教師才會淡化知識本位的教學,走向或者是用心思考“雙性”並舉的重要性;才不會過分強調單詞、短語、句型一類的純知識技能操練,即強調其“工具性”;也不會片面強調“人文性”,即過分關注文化差異、挖掘文字思想教育等對學生進行文化浸染薰陶;而是在教學實踐中,既注重夯實學生的人性根基,豐厚其人生積澱,增強文化底蘊,端正價值觀與世界觀,又注意到必要的知識技能(聽說讀寫)學習,使二者合一,高度統一。

二、提升人文素養,凸顯“雙性”價值取向。

學生是人,不是等待被雕琢和塑造的“物”,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觀念、個性等。因此教師應把學生當作一個鮮活的、具有極強可塑性的人來對待,既注重學科知識的傳授,又關注學生作為“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的培養。如果說工具性要求英語教師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突出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理念),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經師”;那麼人文性就要求英語教師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參與體驗、感悟積澱、實踐創新等能力與感恩、愛人等情懷,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做人與處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人師”。因為新版課標“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和“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的基本理念,對英語教師的身份也進行了重新定位:不僅僅是用英語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老師,而是用英語進行教育、幫助學生全面成長的老師,引領學生在用英語做事的過程中學會做人。

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來源於教師的人文底色的豐厚。對此,英語教師要在不斷地為自己的專業充電的同時,更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在大量的閱讀中汲取滋養心靈、性情等營養元素,獲得開啟眼界、視角與突破固定思維模式的啟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經師人師合一”的理念,我們所培養的學生不再變成僅會考試的機器,一味充當分數的奴隸,高分低能、冷漠無情,沒有理想,缺乏大志,心理失衡的一代,而是具有“綜合人文素養”,心理健康陽光,德才兼備的新世紀人才。新版課標提出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的本意或者說價值取向也就凸顯於此吧。

三、挖掘隱形資源 生成“雙性”精彩課堂。

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教材中顯性資源的使用,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形成必要的技能,又要正確而適度地把握、挖掘文字中隱藏的、積極的思想內涵,引領學生走進文字,暢遊文字,在與文字對話中體會感受文字的內涵與價值;更得帶領學生走出文字,運用文字,拓展文字,創新文字,實現自我昇華,自我超越。只有這樣,才會達到以文“化”人,使人“文”化的目的與境界。

教師帶領學生暢遊文字,讓其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在生生觀點的撞碰中感受、理解、領悟文字的內涵與價值還不夠,還必須引領學生走出文字,創新文字。要落實課程標準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英語教學必須既承擔起“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又必須承擔起“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近日,在工作室的安排下,我自主學習了《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xx版)》。這次學習猶如一盞明燈,指引了我的從教之路。說來慚愧,從教已有四年之久,但我卻從未詳讀過《課程標準》,甚至都沒有接觸過。通過此次學習,我受益匪淺,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對國中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英語是一種工具,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能用英語與他人交流。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反思自己踏入教育行業的這幾年,在課堂上我還是延續老師唱“獨角戲”的傳統模式。我以前認為讓學生愛上英語課,他們的成績自然會提高。通過此次學習,我深感我的教學理念還是不夠新穎,在課堂上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講”上面,忽視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與課標要求的課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是相悖的,我的這種“填鴨式”教育模式導致部分同學對英語課逐漸失去了興趣,一節課下來老師感覺很累,學生感到枯燥,久而久之兩極分化嚴重。

課標要求教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的`關注點往往放在了程度較好的同學身上,沒有顧及到程度稍差同學的接受能力。有時為了趕進度,匆匆往前講卻忽視了學生們到底掌握了多少。通過學習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整體設計思路,我最大的收穫是明白了作為新時代教師必須把握課改方向,在課堂的設計上還需多下功夫,多設計一些學生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差異,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此次學習之前的講課,就感覺像是漫無目的的走在路上。此次學習使我對國中英語目標有了瞭解。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國中英語7—9年級應完成三四五級目標。通過閱讀具體內容,我對每個年級學生應在聽,說,度,寫方面達成的目標有了明確認識,瞭解了學生應該掌握到什麼程度,便於我在課堂上進行選擇性教學。

新課標提出要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身為班主任後,我對本班學生更多的是批評教育,今後我會多注意對學生進行鼓勵評價,實施獎勵。

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將在今後努力擺脫“已成的我”,不斷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0

20xx年新課程標準修訂之後,對英語的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聽說和閱讀能力,讓學生不再只靠答題技巧得高分,而更加註重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聽說能力

新課標指出,國小階段開設英語,起始年級為三年級,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以在一至二年級開設,以聽說為主。以聽說為主,這非常符合語言學習的一個規律,也就是在學習初期給孩子打下一定的聽說基礎,但是由於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性,大多數地方三年級才有條件開設英語課,在學習初期就要求聽說讀寫齊頭並進。沒有聽說的一個鋪墊,孩子是很難適應學校這種高強度的背誦和寫的一個訓練的,兩極分化就會越來越明顯。

所以學齡前的一個大量的聽說輸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閱讀能力

新課程標準增加了語篇的要求,也就是要通過大量閱讀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文體素材,並且新課標標準對學生在各個階段的閱讀量有了明確要求,國中畢業階段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5萬字以上。

可以看出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要進行課外閱讀,並且要大量、廣泛進行閱讀。其實在以前的課程標準裡面也是這樣要求的,但是為什麼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學生不多呢?第一是我們的學生沒有從小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到了學齡後由於學業的壓力,更不會拿出時間來進行英文的課外閱讀;第二是沒有英語閱讀的能力。由於學齡前沒有打下一個閱讀的基礎,導致孩子沒有能力去閱讀,即便有心閱讀,但如果感覺難度較大則對閱讀提不起興趣。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從小閱讀的重要性。

三、新課程標準對詞彙的掌握數量也有所增加

九年級畢業生的'要求是會運用20xx左右的單詞,這是會使用的單詞。那麼如何能掌握大量的詞彙呢?單純依靠課堂的學習顯然不能滿足對詞彙的需求,並且將單詞學習孤立開也不是正確的方法,還會抹殺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那麼在學齡前的輸入過程中(包括聽兒歌、親子對話或者親子閱讀等)孩子自然而然地會積累大量的詞彙,有了這些詞彙輸入的基礎,再加上自然拼讀的學習,自然能將單詞寫出來,對學齡後的單詞記憶幫助是很大的。

綜上所述,英語啟蒙對孩子學校的英語學習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會讓孩子在學校的英語學習之路中走得更加順暢。

作為老師的我們可以在吃透課標的基礎上,才能在教學活動中針對拓展,遊刃有餘。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1

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

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國小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總結體會。下面簡單地談一下英語新課標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在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情態就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要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採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資訊,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新課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新課標的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正式頒佈,具體如何將“新課標”落實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去,這是我們每一個一線教師最在意、最關注的事情。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和廣東省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線上解讀系列培訓活動(二)將於5月7日下午14:00—17:00舉行,此次活動特邀龔亞夫教授主講。通過龔教授的解讀,我受益良多。龔老師從老師們的困惑開始,提出了核心問題:核心素養的構成與特點、核心素養的形成與過程、以什麼作為教學的中心、是否遵循程式化的步驟,為我們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與分享。又從如何基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設計給老師們提供了指引:學生應該發展哪些核心素養、學生能做什麼才算體現核心素養、在什麼情景下完成何種任務活動,讓老師們明確了的教學設計的應該關注的重點。龔老師的講座讓我更深刻地理解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英語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培養一個個成功的溝通者,而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我們以後的英語教學指明瞭方向。所以,我們作為一線英語教師,要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學的根本任務,準確理解核心素養內涵,全面把握英語課程育人價值。引導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瞭解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歷史,以及科技、藝術等方面的優秀成果,進行中外文化比較分析,拓寬國際視野,加深中華文化理解,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每一個教師都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抱有合理期待,讓他們獲得積極學習體驗,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教師的信任,健康、自信、陽光地成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3

認真聆聽了北京師範大學王薔教授關於國小階段《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解讀之後,受益匪淺。

王薔教授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背景和修訂內容兩個方面進行了解讀。修訂後的課程標準大力體現社會主會核心價值體系,引導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以能力為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不再以學科為中心,過多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和操練。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強調面向全體、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這一理念的變化帶來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互動、以及評價模式等一系列的變化。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採用啟發式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互動層次更加豐富,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等。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差異性,目的是為了更好鼓勵、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王薔教授的解讀不光從巨集觀上、理論上講解了課程的價值體系、理念的變化,同時也為教學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對照自己在平時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在王薔教授的講座中我能得到很大的啟發。

一、在教案、教學中體現人文素養

新課程以英語課程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語言思維及人文素養文化意識的培養。在我平時的教案中,教學目標通常只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訓練,而很少涉及到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雖然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了學習策略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寫教案時卻欠缺,在今後的教案中我將關注人文素養的培養。

二、利用大班優勢進行有效教學

我們學校雖然是在農村,但每個班學額卻嚴重超標,對此,教師總是無可奈何。其實大班化教學並不是只有弊端,大班也有大班的優勢,如:學習氛圍好,學生有歸屬感,對學生互相促進的作用。由於學生經歷不同,背景差異,分享起來更有優勢,大班化教學為學生組織更多的參與學習機會。

三、充分利用傳統教學工具

多媒體、白板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深入到了課堂。多媒體呈現了很多有趣的畫面,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視野,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但是很多老師過分依賴於多媒體,從而忽視了傳統的黑板板書、簡筆畫在課堂中的作用,越來越少地進行板書。其實,黑板板書是很重要的知識建構的工具,它揭示了主題及重點內容之間的關聯,通過板書呈現核心內容和主題、語言知識等。黑板可把重要的東西一直保持,較幻燈片更具優勢。教學手段不能濫用,應注意恰當性和必要性。在選擇媒體時,不一定選最好的.,但一定要選用最佳的。

四、合理利用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評價不是選拔,不是簡單的檢查的工具。國小評價以激勵為主。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正面發展,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在評價中給學生參與的機會,體驗參與評價的樂趣。如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學生出題評價他人等多種方式。學生評價的過程也是自我進步的過程。在新版教材中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自我評價,今後的課堂中,除了教師評價之外,我會注意增加學生自評、學生互評這樣的形式,促進學生的進步。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更加認真地研讀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便於更好地把握方向,準確地把握教材,以促進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4

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印發了最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版)》。趁著五一假期,我仔細研讀了《英語新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緊跟新時代的潮流,領會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把握新方向。結合王薔、王守仁、梅德明等專家的解讀,我對新課標有了粗淺的認識,對如何在國小英語中落實新課標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對比新舊課標,新課標進一步明確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那麼,我們要培養什麼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通過英語瞭解不同文化,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具備跨文化交流和溝通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客觀、理性看待世界,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新課標突出強調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針對此,相對於以往的舊課標,新課標對英語學習也提高了要求。

第一,分級標準有所改變。

在新課標中,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改為四個等級——1~2年級為預備級,3~4年級為一級,5~6年級為二級,7~9年級為三級。而且,“一、二、三”出現了“+”級別,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第二,詞彙要求增長了25%,達到了20xx單詞量的要求。

新課標還提到,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接觸並學習相關主題範圍內的200個單詞,以及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但英語的課時量並沒有增加,這就要求學生要在空閒的時間去提升英語,對學生的要求更高,而且突出強調語言知識的活學活用,摒棄以往的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第三,閱讀理解能力要求顯著提升。

新課標對於閱讀部分提出了13+3要求。而且,要求3-4年級課外閱讀量達到1500-20xx詞,5-6年級課外閱讀達到4000-5000詞。字數變多的同時,難度也變大,突出強調孩子對語篇更深層次的理解,

如在國中板塊出現了以下三個要求:1. 理解語篇中顯性或隱性的邏輯關係,即要求學生能夠推理文章背後的意思;2. 根據話語中的重複、解釋、停頓等現象,理解話語的意義,這要求學生有深厚的閱讀功底;3. 理解多模態語篇中非文字資源傳達的意義。

所謂多模態語篇,我理解的是未來的語篇閱讀不再僅僅是以文字形式出現,有可能是圖形、表格、流程圖,甚至是語音的融合,不斷向國際化考試如劍橋、雅思、託福等靠近。因此,像以往一些僵硬化的.閱讀做題技巧已經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這要求我們一線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重視閱讀,增加閱讀,廣泛閱讀,學會閱讀,真正提升閱讀素養。

第四,強調學生的表達性技能,對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要求有明顯提高。

如要求學生就口語或書面語篇的內容、觀點和態度作出簡單的口頭評價,說明理由。在“+”部分,更強調了“恰當質疑語篇的內容、觀點,解釋不合理之處”。這對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這也體現了核心素養引領下,英語學習從應試走向素質的大方向。結合我所教授的三年級(一級),課堂上我會設計多途徑的聽說活動,引導學生在感知、理解、模仿和運用中習得語言,學會表達。在學習理解類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描述、闡釋、分析、應用等多種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遷移創新類活動,引導學生評價語篇背後的價值取向、作者的觀點以及主人公的行為,逐步學會理性表達情感、態度和觀點,提升表達性技能。

新課標還提出了很多要點,指引我們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落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如:1.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加大教研力度,圍繞英語課程六要素,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託,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持續發展。2. 要設定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勵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深入探究主題意義。3. 要加強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強化素養立意,結合學生的認知邏輯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組織各語篇教學內容,規劃系列教學活動,充分挖掘育人價值,引導學生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發展能力,形成素養。

總而言之,新課標更加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在日後的教學中,我將鼓勵學有餘力的孩子在紮實學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滿足“+”部分的能力需求;課堂上,我會增加探究性、開放性、思辨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我,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不同主題、不同語篇型別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素養,並創造機會、搭建平臺給學生進行語言輸出,包括口頭和書面,等等。

恰逢五四青年節,青春正當時,拼搏無止境。新的要求,新的挑戰。作為教師,我定會繼續準確、深刻領會課程理念、目標和要求,並轉化為切實有效的實踐,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面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式與發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

新課改強調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終身學習能力,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下面簡單地談一下英語新課標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情態就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努力做到:

1、要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學習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

讓他們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

1、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的方法進行學習。

2、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資訊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新課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新課標的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與新課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