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送別原文賞析通用15篇

送別原文賞析1

【詩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原文賞析通用15篇

【出處】唐·王維《山中送別》。

【譯註】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遊子呵你能不能迴歸?

【全詩】

《山中送別》

[唐]·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全詩賞讀】

這首“送別”詩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寫得極有層次。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剛剛送走了客人,天色晚了,掩上了樹枝編成的柵門。王維在山水詩的創作上是開一代風氣的人物。山水在謝靈運以前只是作為背景出現,謝的詩刻畫景物力求逼真細緻,但過於雕琢堆砌,到王維的手中,山水詩才出現新的面貌。王維的山水詩力求勾勒一幅畫面,表現出一種意境,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日暮掩柴扉”一句只有五個字,就勾勒出一幅鮮明生動的.圖畫,給人新鮮的感受,讓人感到詩中有畫。“暮”既點明時間,又為畫面塗上了色彩; “掩”是詩人的動作,為畫面增添了生氣。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後二句抒情,實際上是詩人“掩柴扉”時的心理活動。剛剛送別了客人,就想到明年能否再來,告別時依依惜別的情景可以想見,情思之深滲透字裡行間。

一首二十幾個字的“五絕”,既有送別的地點、時間,又有客走後主人的行動和心理活動,把這一切組合在一起,渾然一體,可以說天衣無縫。

王維的藝術修養是很高的,用字尤為準確,無不恰到好處。這首詩的第三句“春草年年綠”中的“綠”字,意象飛動,堪稱聖手妙筆。

送別原文賞析2

於易水送人 / 於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翻譯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髮衝冠。

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註釋

此地:原意為這裡,這個地方。這裡指易水岸邊。

別燕丹:指的是荊軻作別燕太子丹。

壯士: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這裡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

發衝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髮直立,把帽子都衝起來了。

冠:帽子。

昔時:往日;從前。

人:一種說法為單指荊軻,另一種說法為當時在場的人。

沒:死,即“歿”字。

水:指易水之水。

猶:仍然。

賞析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儀鳳四年(679)六月,改元調露(即調露元年),秋天,駱賓王遇赦出獄。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帶,側身於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易水送別》一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託他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這兩句通過詠懷古事,寫出了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縣,是戰國時燕國的南界。壯士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奉命入秦刺殺秦王,太子丹和眾賓客送他到易水岸邊。臨別時,荊軻怒髮衝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然後義無反顧,勇敢地啟程.這位輕生重義、不畏的社會下層英雄人物,千百年來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愛戴。詩人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侘傺失志,親身遭受武氏政權的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際,自然地聯想起古代君臣際會的悲壯故事,借詠史以喻今,為下面抒寫懷抱創造了環境和氣氛。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兩句,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陶淵明曾有《詠荊軻》詩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表達了對荊軻的崇敬與惋惜之情。賓王此詩,同陶詩交相輝映,但在意境的創造上更為含蓄有味。“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觀的寫景。此詩作於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對歷史的反思。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著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可這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詩人面對著易水寒波,彷彿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生一種奮發之情。複次,“寒”也是對現實的概括。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詠懷)的駱賓王,有著遠大志向,他願灑滿腔熱血,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現實是“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夏曰遊德州贈高四》),生不逢時,沉淪寂寞,詩人心中充滿孤憤不平之氣,如易水河一樣,悠悠不盡。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物件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說:“象者,出意者也。”詩人在自然物件當中,讀者在藝術物件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為詠史抒懷之作。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目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全詩融為一體。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這首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鑑賞二

該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捨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物件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詩人在自然物件當中,讀者在藝術物件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但“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全詩融為一體。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這首詩題目雖為“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創作背景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獄。冬,奔赴幽燕一帶,側身於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此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

送別原文賞析3

送別詩

朝代: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翻譯

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楊花漫天飛舞。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麼時候回來呢?

賞析

這首出自隋朝的《送別》,其作者已無法考證,然而詩中借柳抒發的那份戀戀不捨的心境,卻流傳至今。據說,折柳送別的風俗始於漢代。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速長,角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而我們今天從詩歌中所看到的用“柳”來表現離情別緒的`詩句,要早於這種“習俗”。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麼時候回來呢

注:古人常折楊柳枝表送別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時表面是送別詩實際表達的是對隋朝滅亡的詛咒,因為隋煬帝姓楊。

這又另一種解釋:

末兩句寫春已歸去而人未歸來。折柳,本意在贈別;今柳條折盡,則意味著離別已久,睹舊物而懷遠人。飛花,本意指春暮;今楊花飛盡,則意味著春歸已久,覺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題旨,問夫歸否;說明她已憂思滿懷,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湧而出。其氣度韻味,自不尋常。

送別原文賞析4

原文:

一枝花·春日送別

元代:劉庭信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譯文: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楊柳在絲絲微風中飄蕩,梨花在點點細雨中綻放。雨點隨著花瓣飄落,柳條在風中顯得格外疏朗。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春天過去了,誰也沒有辦法把春天留住。春天為什麼走得這樣快?請問司春的東君,誰能為春天景物作主。

註釋: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yīng)花做主?

東君:傳說中的司春之神。鶯花:鶯啼花開,泛指春天景物。

賞析:

這是劉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別》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譽。全曲先寫景而後抒情,由景生情,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這首曲子的曲辭確實是“語極俊麗”。開頭四句,作者扣住題中的“春日”,用工細綺麗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形象生動的春景圖。風襯楊柳,顯楊柳更風流;雨襯梨花,顯梨花更聖潔。楊柳隨風,梨花帶雨,風與楊柳,雨與梨花,皆互為映襯,相得益彰。風乃“絲絲”風,雨乃“點點”雨,“絲絲”、“點點”兩個疊詞,把春天特有的輕柔、甜美的韻味盡情透出;同時也隱含著柳搖若風,花落如雨的比喻。這四句對仗工整,實際上是以詩入曲,借對仗藝術而使這幅春景圖形象更鮮明,色調更和諧。

“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為雨打,更因為風吹;柳條稀疏,因為風拂,也因為雨洗。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隱隱的哀愁。這種情緒,在“春事成虛”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現。梨花瓣落,春將歸去,故云“春事成虛”。這裡的“無奈春歸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將遠去的“人”;同樣,“春歸何太速”一語,既是對匆匆而盡的“春”的質問,也是對匆匆離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後的“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便由怨而轉為幽憤了,亦暗釦了題旨“送別”。

送別原文賞析5

解連環·送別

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望行舟漸隱,恨殺當年,手栽楊柳。

別離事,人生常有。底何須,為著成個消瘦。但若是下情長,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鯉魚雙否。倘明歲、來遊燈市,為儂沽酒。

翻譯

失魂落魄的時候,正值花朵如雨般地紛紛飄落,與可愛的心上人告別分手。即使臨別再擬訂相見的日期,只恐溫柔的言語沒有憑據,巨大的歡樂再難尋求。那雨簾外的青山,似乎瞭解人的心意,也與眉頭一起相互微皺。眼望著遠行的船漸漸隱去,真的好悔恨當年親手栽種下這些纏綿的楊柳。

離別的事情,人的一生本來就是會經常有的。何必要為了它變成這樣消瘦?只要兩人情深意長,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等於相伴相守。潮水默默向西湧流,可肯寄給我那藏著信軸的雙鯉魚?倘若到了明年你能前來燈市遊玩,我將為你買來醉人的美酒。

註釋

解連環:詞牌名,正體為雙調,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

銷魂時候:指別離之際。銷,與“消”通。

可人:本指有長處的人,這裡指心中可愛的人。

軟語:柔婉的話語。

盛歡:達到極點的歡快情緒。

又:再。

殺:程度深。

底:底事,什麼事。

何須:何用,不用。但若是兩情長,便海角天涯,

等是相守:化用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句意。等是,同樣是。

鯉魚雙:即“雙鯉魚”,代指書信。

燈市:指元宵節前後放燈的地方,古時男女可以於此自由相會。

創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為抒離別之苦和相戀之情而創作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賞析

此詞訴離別之苦,但基調是積極、健康、明朗的,上片全以景物寫人,下片全以虛擬語氣達意,寫得快捷豪爽,洋溢著若干樂觀色彩,塑造了一個深沉執著、熱情爽朗而又綣綿多情的女性形象。

上片單刀直入,直陳其事後情景合寫,亦物亦人,極纏綿吞吐之能事,通過落花成陣、雨外春山、水邊楊柳三景勾勒出別離場景,渲染、烘托、反襯主人公的惜別心理,纏綿感人。暮春季節,細雨漾漾,落紅陣陣,江畔青山低眉,主人公佇立在依依的柳枝旁,滿懷愁緒,一往深情地凝視著漸行漸去的船帆。開篇即揭明本旨:“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 花的鮮豔和嬌嫩,象徵著青春的美好;花的殞落與枯萎,則意味著時光的流逝與生命的消歇。花落而成陣,紛紛揚揚,不可遏止,則更意味著一個詩一般的芳菲世界的覆滅,更有一種悲劇感。通過寫落花成陣的蕭瑟時節主人公與自己所愛的人匆匆分襟把“銷魂”的意蘊寫足。其中,“銷魂時候”一句不僅鮮明集中地點出了主題,且暗含著一股傷感黯然的感情,使此詞一開篇就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再加上“可人”登舟,送者黯然銷魂之狀躍然紙上。接著的“落花成陣”既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又以暮春花落的客觀環境為陪襯,渲染了“銷魂”時節落寞感傷的氣氛。緊接著,詞人以“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點明瞭主人公感傷恨別的原由,這種坦率真實的表露,顯露了主人公對“可人”的深重的感情,使離情顯得更真切動人。其中,“重訂佳期”表明佳期的擬定已經不是第一次,臨別之前,盛歡之際,二人便把下一次的幽歡佳會訂下了,而臨別之時又重訂期,則表明心跡之一如既往,態度之彌加堅定;“臨別”之前冠以“縱”字則透出一種無法把握命運的憂慮。“縱”字和“恐”字,一縱一收,筆勢天矯,真切而生動地描繪了有情人心理上的一次大的波動。至此,離別的苦痛已基本寫盡,下文筆鋒再轉,由直陳其事變為景物摹寫,且使滿腹別情具象化。為了更強烈地表達這種感情,詞人在繼而融情於景,給主人公周圍的景物都染上了豐富的感情色彩。“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濛濛細雨後面的春山,彷彿深諳離人的愁苦,也如眉峰顰蹙。分明是自己愁懷難遣,卻以為青山也充滿著離愁別剮恨;分明是自己愁眉緊鎖,卻以為青山也眉結不開。這種移情手段的嫻熟運用,把主人公的愁緒寫得更形象而豐滿。這裡,詞人翻用“眉如春山”而成“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讓原本無感的青山與主人公共懷愁緒;因楊柳擋住視線,而對當年手栽之柳產生怨恨之情,更突出了送別時情感的熱烈與真切。這樣,客觀環境與人的主觀情緒高度融合起來,主人公的'內心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露。無論“銷魂”也好,惶恐也好,皺眉也好,都不能改變離別的既成事實,於是主人公的情緒更趨激越,由愁而至於恨:“望行舟漸隱,恨殺當年,手栽楊柳。”主雖無理之極,卻情真意切。這是因為雖然柳絲萬條,卻無法挽住“可人”的行舟,只好任其遠去,直至最後消失在視線之外。三句警動異常可謂“無理而妙”。

下片承主人公的憂慮而來,緊扣題旨,全寫離情,由執著而灑脫,境界頓寬,極變化騰挪之能事,但沒有極力鋪敘離別的寂寞淒涼和傷感苦楚,反而以別離時主人公安慰對方、勸他來信、望他明年來遊三事表達主人公未別先盼再會的急切情懷,描繪出一個痴情專一但積極開朗的女性形象,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誠信和積極執著,這是全詞的基調。過片似是自我解慰,從愛情的哲理思索中寬慰離別之苦。“別離事,人生常有,底何須為著,成個消瘦?”人生有合即有離,有聚即有散,離合聚散,自古皆然,不必耿耿於懷而把自己折磨得這般消瘦。既然離別是一種普遍的人生體驗,那麼就該達觀一些,灑脫一些。接著的“但若是”三句,承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意,語極曠達而真摯,於愁山恨海之外另開一境,令人心情為之豁然開朗:在“別”字面前,主人公不再消極傷感,而是積極等待。她堅信雙方的感情是深厚堅實的,她忠實於自己的感情,發誓“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真正的愛情並不會為千山萬水所隔斷,只要彼此之間的感情不被流逝的歲月所沖淡,空間的距離是可以由心靈來彌合的。即便是身處海角天涯,也如同耳鬢廝磨、長相廝守。接下來,詞人又以率直明快的句子表達了主人公的希望,用“潮水西流,肯寄我,鯉魚雙否”表現了主人公殷切的期望。最後以主人公對重逢的企望作結,突出了她對熾熱愛情、對往日歡樂的珍惜與回味,襯托出瞭如今慘別的悽苦與愁怨,也減少了許多臨別的悽惶,增加許多亮色,使人精神也為之振作,從悲苦的離愁中暫時脫身而出,沉緬於絢麗的憧憬之中,。

全詞曲曲折折,婉轉盡意,虛虛實實,巧妙傳情,語言自然而妥溜,明白而家常,樸素而無華,內涵卻頗豐厚,表現手法亦多變化,句句有深味,字字帶真情。

送別原文賞析6

原文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註釋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雲:“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綠窗”,碧紗窗。

⑶ 新月句:客將遠行,故如此說。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⑷ 欲去又還不去:欲去還留戀,終於不得不去。

賞析

首二句以晉人桓伊為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的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提出疑問:夜深人靜時,是誰吹奏有名的古曲,將人們從夢中喚醒?此二句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通過新月、煙雲、天空、江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織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浩淼幽清的圖畫。

上片寫離別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是誰吹起了優美的笛曲,將人從夢中驚醒。是什麼樣的夢呢?從“驚破”一詞來看,似有怨恨之意。夜聽名曲,本是賞心樂事,卻引起了怨恨;而一旦夢醒,離愁就隨之襲來,可見是個好夢。大概是夢見和朋友一起飲酒賦詩吧!歡聚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怎不使人懊惱、愁悶?推開窗戶,不知是要追尋那悠揚的`笛聲,還是要尋回夢中的歡愉,只見江天茫茫,空蕩蕩的天上,掛著一彎孤單的新月,淒冷地望著人間。江天之際,迷迷濛濛、混混沌沌,那是被愁悶化作的煙霧塞滿了。

下片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悽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的人終於走了,船兒離開江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江邊,引頸遠望,不願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願,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有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詞所謂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謂作此詞的第二日開船,須作稍微寬泛的理解。詩集送柳子玉詩稱“先生官罷乘風去”之後,複數有遊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參。

通觀全詞,沒有寫一句惜別的話,沒有強烈激切的抒情。將情感融入景物, 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象次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充套件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如此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使讀者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這是本詞的藝術魅力所在。在眾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賦予它們生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氣勃勃,整個藝術畫面都活躍起來,這是本詞的藝術特色。上片用“愁”寫煙,使新月也帶上了強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狀柳絮,使之與東去的流水對比而生情。而“愁煙”和“飛絮”在形態上又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飄忽不定、迷迷濛濛的自然物;它們輕虛空靈,似乎毫無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無限擴散,瀰漫整個宇宙,用它們象徵人世的漂泊不定,傳達出迷濛悵惘、拂之不去的眷戀之情,那是再妙不過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隨手佔來,毫不費力,只道眼前所見,顯得極其自然。這正是詞人的高超之處。

送別原文賞析7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譯文

唱完送別之歌你就解開行舟遠去,兩岸是青山紅葉,江水急急向東流。

傍晚酒醒人已遠去,只有滿天風雨送我離開那西樓。

註釋

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裡送別朋友範雲,後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李白《謝公亭》詩說:“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勞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葉:一作“樹”。水急流:暗指行舟遠去,與“日暮酒醒”、“滿天風雨”共同渲染無限別意。

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賞析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後寫的一首詩。這首詩前後兩聯分別由兩個不同時間和色調的場景組成。前聯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後聯以風雨悽其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筆法富於變化。而一、三兩句分別點出舟發與人遠,二、四兩句純用景物烘托渲染,則又異中有同,使全篇在變化中顯出統一。

“勞歌一曲解行舟”句寫友人乘舟離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習俗。“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別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

“紅葉青山水急流”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後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豔。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別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後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別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別離之悲,與此同一機杼。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的藝術辯證法。

這一句並沒有直接寫到友人的行舟。但通過“水急流”的刻畫,舟行的迅疾讀者可以想見,詩人目送行舟穿行於夾岸青山紅葉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也使整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帶有一點逼仄憂傷、騷屑不寧的意味。這和詩人當時那種並不和諧安閒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句則是表明詩的前後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朋友乘舟走遠後,詩人並沒有離開送別的謝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會。別前喝了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後,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濛。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濛濛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隨著急流駛到雲山霧嶂之外的什麼地方去了。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濛悽清,酒醒後的朦朧,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悽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於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下來。(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第三句極寫別後酒醒的悵惘空寂,第四句卻並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於這景物所特具的悽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悽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尾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惆悵。前二句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後二句以風雨悽悽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以描寫景色作為反襯的手法表達情感,筆法富於變化。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後寫的一首詩。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裡送別朋友範雲,後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

許渾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送別原文賞析8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這首詩是詩人於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遊,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詩的前兩句點出了詩人渡荊門壯遊楚國故地的目的。詩人經巴渝,過三峽,渡荊門入楚。渡過荊門之後,就漫遊到開闊曠遠的楚地了。坐在船上極目遠眺長江兩岸一路壯麗多姿的景色,快速流動的崇山峻嶺隨著船的飛流直下而逐漸隱退,直至消失在平野的`盡頭,別具空間流動感。從荊門望去,滾滾大江東逝去,好像流到荒漠之外,天空也愈發顯得高遠遼闊,一個“入”字形象生動,自然貼切。“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一句氣勢博大,是勝炙人口的名句。面對如此壯美的景色,詩人豪情萬丈,充滿了喜悅的心情和昂揚的激情。接下來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寫長江白天和夜晚時的景色,晚上映在江面上的月亮的倒影,好像是從天外飛來的明鏡。白天,抬頭仰望遼闊的楚天,彩雲悠悠,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的奇觀。這兩句把詩人初次離家遠遊的新鮮、驚喜表達出來了。然而詩人筆鋒一轉,雖然楚地風光、楚天景色那麼壯美遼闊,詩人仍然想念的是故鄉的山水。這裡詩人不說自已懷念故鄉,而是用擬人化的手法寫故鄉山水的殷勤,言簡意豐。由於詩人選取日、月、江。天這樣瑰麗大氣的意象,顯得大氣磅礴,風格雄健有力,描寫又逼真如畫,意境高遠,成為李白描繪祖國壯麗河山著名的詩篇之一。

送別原文賞析9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斗酒渭城邊,壚頭醉不眠。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

作者介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譯文

兩條英雄好漢在此處激烈戰爭,一決雌雄。頓時間,赤壁的江面上樓船遮天蓋地。

漫天的烈火把雲海都映燒得通紅,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擊敗。

你馬上就要高飛遠走,到那個世外桃源遊山玩,你也會看到那場大戰留下的'殘酷遺蹟。

你要詳細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寫信來告訴我,我想我肯定會被你的描述而壯懷激烈,萬分感動。

註釋

⑴二龍:指曹操和周瑜。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徵。

⑵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

送別原文賞析10

送別

駱賓王〔唐代〕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賞析

這首詩把離情表現得高潔純真,不似前人作品般悲切哀傷,此種手法少見於初唐詩歌。前兩句是寫長長的秋夜寒冷,渲染離別時難捨的氣氛。後兩句用“玉壺冰”表明心情,體現了兩位朋友之間坦誠相見的真正友誼。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這並不是說君子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看得比水還要淡,而是說:君子之間的友誼應該像清澈見底的水一樣純潔。這首詩正體現了這種純潔的友誼。

詩的前二句運用了倒裝句法,先說“夜永"、“更寒”,然後再倒轉回去說:在秋高氣爽的秋日黃昏,他和一位朋友已經促膝話別。這種章法的運用,改變了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的方式,強調了“更寒”、“夜永”,突出了兩位摯友之間依依惜別的心情。收到了化平鋪直敘為起伏跌宕的藝術效果。“秋澄”、“夜永”巾的“澄”、“永”,不只是點明節序的特徵與時間,而且也映帶出朋友之間的真誠相見與友誼長存;“涼夕”,“寒更”中的“涼”、“寒”也同樣是不只說明環境的“涼”、“寒”,而且顯示出一對朋友在臨別之際心緒不佳。倒裝、側重、心與境諧等藝術手法被詩人揉合在兩句詩中,顯示出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既然兩人的友誼是那樣的深長,在離別之際用什麼贈給對方就值得思考了。“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這出人意表的兩句詩體現了兩位朋友之間坦誠相見的真正友誼。詩人贈給對方的,不是客套式的祝願,而是一顆冰清玉潔的心。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的“離心”比作“玉壺冰”。其命意同於王勃的名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雲被殺,或云為僧。

送別原文賞析11

送別

作者:王維 朝代:唐朝

【作品原文】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作品翻譯】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美酒,想問問朋友你要去往哪裡?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要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會再追問,那裡正有綿延不盡的白雲,在天空中飄蕩。

【作品註釋】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飲君酒:勸君飲酒。飲,使……喝。何所之:去哪裡。之,往。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chuí)。

歸臥:隱居。南山:終南山,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陲:邊緣。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但:只。

【作品賞析】

這首詩寫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飲:這裡是使動用法,“使......飲”的意思。一、二句是說,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地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到哪裡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話,過渡到寫歸隱。這一質樸無華的問話,表露了作者對友人的關切、愛護的深情厚意。送別者的感情一開始就滲透在字裡行間。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三、四句是說,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鬱積不平。至於友人不得意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上的懷才不遇,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象空間。這三個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一把鑰匙。

“但去莫復聞,白雲無盡時。”結尾兩句是說,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雲正無邊飄蕩。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後,勸慰道:“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了作者很複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自己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聯絡前面“不得意”三個字看來,在這兩句詩中,更主要的`是對朋友的同情之心,並蘊含著自己對現實的憤激之情,這正是此詩的著意之處和題旨所在。

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於禪家的機鋒。禪宗師弟子問鬥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王維在這首詩歌創作中吸取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徵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複雜的內心世界感受凝縮在“白雲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送別原文賞析12

【原文】

送別

又題:《山中送別》

年代:唐作者: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解】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裡指送別的友人。

【譯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遊子呵你能不能迴歸?

【賞析】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裡。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裡,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

【名家點評】

劉辰翁《王孟詩評》:佔今斷腸,理不在多。

敖英《唐詩絕句類選》:只標地寫情而不綴景。

李沂《唐詩援》: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

凌巨集憲《唐詩廣選》:顧與新曰:翻用楚詞語意,脫胎換骨,更為深婉。

唐汝詢《唐詩解》: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子之歸期難必。

唐汝詢《彙編唐詩十集》:唐雲:得漢魏和緩氣。

吳煊《唐賢三昧集箋註》:此種斷以不說盡為妙。結得有多少妙味。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翻弄騷語,刻意扣題。

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所送別者,當是馳騖功名之士,而非棲遲泉石之人,結句言“歸不歸”者,故作疑問之詞也。

林庚《唐詩綜論》:“年年”二字它原是一個流水的感覺,……它是說明時間的,而‘明’字則似乎是反時間的,歲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卻讓它出現在一個照眼的感覺上。這便是詩歌語言的魅力,彷彿那春草就將綠得透明瞭,那麼,王孫該怎麼辦呢?春天的光輝與那勃勃的生氣,它乃是一切的開始之開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訊息原都不甘於寂寞,於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

送別原文賞析13

詩詞賞鑑: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的青少年時期,在蜀中即今四川讀書、任俠。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秋,他23歲,為追求功業,實現“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見其《上安州裴長史書》),出蜀沿長江三峽東下。在舟出三峽、初入今湖北江漢平原時,創作了這首精彩的五言律詩。荊門,即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送別,一般是送他人別去。詩中無此內容,故明清以來有一些學者認為詩題中的“送別”二字是衍文,可刪。

首聯交代自己所到之地,所向之地,敘事簡潔明快。從,至、向。楚國,江漢平原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楚國的腹地,故稱。

頷聯勾勒所到、所向之地的地理形勢:三峽群山隨著平原的出現而消失殆盡,長江進入廣闊的大地儘性奔流。剛從曲折漫長而險狹逼仄的三峽出來,詩人的視野豁然開朗,精神也為之一振。大筆擘窠,氣象不凡。明胡應麟《詩藪》以為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二句“骨力過之”。其實,李白這兩句有衝口而出之妙,杜甫那兩句有鍛造錘鍊之工,殊途同歸,不分軒輊。

頸聯宕開一筆,視線由“地”而上升至“天”:明月冉冉西傾,彷彿天上明鏡在飛行;雲氣漸生漸漫衍,彷彿幻出了海市蜃樓。扁舟一葉,漂流在平野大荒,不免孤獨而寂寞;而今由雲、月聯想出樓、鏡等與人類社會生活相關的意象,便有未嘗遠離人群的感覺。故此二句的`好處,不僅在造境的優美,還含蘊著人類與自然的親切。

尾聯收筆迴歸地面,再次寫到長江。由於有了上一聯“鏡”“樓”二字的鋪墊,這裡的江水,就不再是單純的自然之物,而成了自然與人關係的紐帶。古人認為長江的上源是蜀中的岷江,詩人的故鄉在蜀中,此番遠遊又是從蜀中沿江東下,故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將江水擬人化,憐愛它不遠萬里,一路送行。實際上,這也是詩人在漸行漸遠之際,懷念故鄉思緒的一種委婉含蓄的表達。

全詩不用典故,不施藻採,純用洗練流暢而平易近人的語言來敘事,寫景,抒情,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包含著濃郁的詩味。

送別原文賞析14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作品賞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與這首詩同題的第一首詩是: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兩詩合看,大致可知寫詩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話別之所是津亭,啟行之時是秋夜,分手之處是江邊,而行人所去之地則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將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了兩首中的第一首,但就兩詩比較而言,其實以第二首為勝。第一首詩最後用“誰見泣離群”一句來表達離情,寫得比較平實淺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嘆的韻味,沈德潛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寫景方面,“山橫塞北雲”一句寫的是千里外的虛擬景,沒有做到與上下兩句所寫的當前實景水乳交融,形成一個完美和諧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與詩篇所要表達的離情互為表裡,收到景與情會的藝術效果。而在藝術上達到了這一要求的,應當推第二首。在這詩中,詩人的離情不是用“泣離群”之類的話來直接表達的,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來間接表達。詩人在江邊送走行人後,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感懷此夜,就身邊眼前的景色描繪出一幅畫面優美、富有情味的冮幹月夜圖。通首詩看來都是寫景,而詩人送別後的留連顧望之狀、淒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是一首寓情於景、景中見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尋味的深度和美感。

詩的前兩句“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以煙籠月移,顯示送別後夜色的深沉;後兩句“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顯示人去後周圍的冷寂。這四句詩,分別來看,首句寫的是地面景,次句寫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寫的是近處景,末句寫的是遠方景,看似各自獨立的四個畫面,而又相互關連,融合為一。黃叔燦在《唐詩箋註》中指出這首詩的“‘寂寞’句跟首句,‘江山’句頂次句”。這是說,一三兩句都是寫離亭,而門戶深掩之景是與煙籠碧砌之景相照應的;二四兩句都是寫從離亭眺望所見,而江山夜寒之景又是與中天月馳之景相綰合的.。這是一三兩句之間與二四兩句之間的承接關係。其實,一二兩句之間與三四兩句之間也有其內在聯絡。對月夜景色有體驗的讀者會知道,地面的煙霧往往隨夜深月轉而加濃。杜牧《泊秦淮》詩中的“煙籠寒水月籠紗”句和李存勗《憶仙姿》詞中的“殘月落花煙重”句,都是如實地寫出了煙霧與夜月的關係。同時,對送別有體驗的讀者也知道,當行人未去、匆匆話別之際,是無暇遠眺周圍景色的,只有在行人已去、惘惘若失之時,才會從凝望中產生這種江山夜寒之感。謝逸《千秋歲》詞中的“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句,所寫的感受也與此相似。

黃叔燦在《唐詩箋註》中還稱讚這首詩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離情,俱從此字托出。”這個“寒”字的確是一個畫龍點睛的字,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著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詩中的任何一個字,都不可能離開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這個“寒”字在本句內還因“此夜”兩字而注入離情,說明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覺到的膚體寒冷,而是在這個特定的離別之夜獨有的內心感受。而且,這首詩中可以拈出的透露離情的字眼,還不止一個“寒”字。首句寫煙而曰“亂”煙,既是形容夜煙瀰漫,也表達了詩人心情的迷亂。次句寫月而曰“飛”月,既是說明時間的推移,也暗示詩人佇立凝望時產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寫離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寫外界的景象,也是寫內心的情懷。從整首詩看,詩人就是運用這樣一些字眼把畫面點活,把送別後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而這首詩的妙處更在於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

送別原文賞析15

原文: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長江遠遠地送走了從巴南來的流水,大山橫亙,彷彿嵌入了塞北的雲層。

秋天明月夜,在這渡口亭子裡,誰見過在離別時哭哭啼啼的呢?

亂糟糟的煙霧籠罩著青綠的臺階,高高的月亮照耀著江亭的南門。

離亭的門關閉著,周圍寂靜無聲;今夜裡大江與高山都顯得那麼淒涼。

註釋

巴南:地名,在今重慶市。

橫:橫亙。

塞北:指長城以北。亦泛指我國北邊地區。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離群:離開同伴。

亂煙:凌亂的煙霧。

籠:籠罩。

碧砌:青石臺階。

飛月:懸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蓋,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賞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

兩詩合看,大致可知寫詩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話別之所是津亭,啟行之時是秋夜,分手之處是江邊,而行人所去之地則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將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了兩首中的第一首,但就兩詩比較而言,其實以第二首為勝。第一首詩最後用“誰見泣離群”一句來表達離情,寫得比較平實淺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嘆的韻味,沈德潛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寫景方面,“山橫塞北雲”一句寫的是千里外的虛擬景,沒有做到與上下兩句所寫的當前實景水乳交融,形成一個完美和諧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與詩篇所要表達的離情互為表裡,收到景與情會的藝術效果。而在藝術上達到了這一要求的,應當推第二首。在這詩中,詩人的離情不是用“泣離群”之類的話來直接表達的,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來間接表達。詩人在江邊送走行人後,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感懷此夜,就身邊眼前的景色描繪出一幅畫面優美、富有情味的江邊月夜圖。通首詩看來都是寫景,而詩人送別後的`留連顧望之狀、淒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是一首寓情於景、景中見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尋味的深度和美感。

黃叔燦在《唐詩箋註》中還稱讚這首詩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離情,俱從此字托出。”這個“寒”字的確是一個畫龍點睛的字,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著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詩中的任何一個字,都不可能離開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這個“寒”字在句內還因“此夜”兩字而注入離情,說明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覺到的膚體寒冷,而是在這個特定的離別之夜獨有的內心感受。而且,這首詩中可以拈出的透露離情的字眼,還不止一個“寒”字。第二首首句寫煙而曰“亂”煙,既是形容夜煙瀰漫,也表達了詩人心情的迷亂。次句寫月而曰“飛”月,既是說明時間的推移,也暗示詩人佇立凝望時產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寫離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寫外界的景象,也是寫內心的情懷。從整首詩看,詩人就是運用這樣一些字眼把畫面點活,把送別後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而這首詩的妙處更在於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