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實用的數學教學計劃模板7篇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數學教學計劃模板7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教學常規是學校工作的基本規範。常規工作的檢查,是為了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紮紮實實做好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的一個手段。又到了學期末,又到了大家互相學習與展示的時候。我們都來反思過去,為下學期作好新的準備。現將檢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案方面:

老師們備課認真:從教案中的部分環節的旁註中,瞭解到老師們能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部分老師還有較詳細的課後反思及具體的矯正措施。比較突出的老師有:

趙安萍老師專門備有一個業務本,業務本里夾著本學期所有的教具或學具“模型”(如分數的不同摺紙法或塗色法)、夾著典型習題的摘錄或剖析。練習再設計具備了很好的學習與參考價值。這樣,便為自己的單元複習或期末複習留下了寶貴的線索。也為自己的教學整合留下了寶貴的內容。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冀淑賢老師採用的是手寫教案,她能將教學中的重點環節或習題用不同的方法預設或分析,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另外,仇建美、劉秀峰、高建萍、劉彩花、劉豔萍、楊姣璞、賈瑞紅、周豔花、楊秀萍、趙金魚、劉秀萍、李拴榮等老師的教案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們的教學過程中的個性修改十分注重學情分析與教學策略的意義以及一些紮實訓練,並且教學活動重點突出,教後反思不僅及時而且具有反饋性。

教案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議:

1.教學反思力度不夠,思想也不夠深刻,不能更好地反思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指導思想。因此建議教學後記要認真思考後再總結,既要指出本課的成功與不足,又要分析併力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打算。

2.課標思想也不夠深刻,要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要深入思考每一堂課中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突破的方法,並寫入教案中。這就需要大家平時多學習新課程標準的一些思想與理念,只有認識提高,才會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

 二、作業情況

老師們在作業批改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能有效批改: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還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

在批改作業方面,大多教師十分認真,批改符號較規範,學生有訂正,教師有復批,而且有創新,能針對學生的問題所在,批出批語及鼓勵性語言或符號。如劉秀萍、高愛花老師的作業批改,總是用“基礎分+獎勵分”來激勵學生的上進慾望,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楊姣璞用“十分制+☆”來促進學生。高建萍用笑臉、☆、愛心等圖形符號來激發學生認真寫作業的好習慣;王永生用兩種顏色的筆批閱,鉛筆批錯號,紅筆批對號,當學生改過來後,補上對號,這樣便給了學生修正的機會,充分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除此,老師們還利用優A或優、甲等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了激勵。從學生的作業本或書中,很明顯地看到了老師們能針對性地抓住問題進行輔導的痕跡,有暗示或啟發的提示。所有這些優點,都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都是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手段。今後,我們應大力發揚我們的優點,並互相借鑑,用不同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此外,我們欣喜地看到:各年級老師們的作業佈置有共性、有(針對班級情況)個性。如:一年級各班每天30~40道口算(這是基本功訓練的一個好策略)、期末每天讓家長在一張紙上畫6塊表,第二天讓學生練習6個時刻(本學期的教學重點之一),這樣的天天練,非常有利於學生的進步。整個年級能抓住重點,有效訓練,體現了一種團隊精神、質量意識。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有的老師有批閱日期,有的則無。的確,老師們帶100多位學生,工作量很大,批日期要用不少的時間。如果批註日期的好處大,我們還是應該改變觀念,寫上日期。那麼,批註日期的作用與好處是什麼呢?我們可不可以不寫日期呢?

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個別老師批改不及時,今後應儘量做到當天的作業當天做出批改。

(2)數學作業要具有選擇性、針對性。建議各位教師要綜合分析學生對課上知識接受的程度及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加以練習,達到對課上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良好效果。

藉此機會,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供老師們參考。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消化課堂上學到的新知識,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自己教學的得與失,從而查漏補缺,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進一步指導學生的學習。由此可見,作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大多數老師的做法:學生作業可圈可點之處絕不要吝嗇筆墨,藉助問號,下劃線等方式給學生勾出他的錯誤與不足之處,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失誤之處,這樣他才能有的放矢的糾錯。作業後面的評語可以通過解題思路,能力,學習習慣等多方面評價學生,有利於維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數學作業質量。

我們都知道:學生甚至是家長都希望看到老師對他的評價,所以我們一定要讓作業這個交流平臺發揮它的最大作用。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句善意的批評,學生都能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關懷,學生學習的努力勁頭也會大增。這樣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作業成了師生知識與情感交流的信箱。

 三、聽課筆記

大部分教師書寫認真,能達到聽課節數。其中林金梅、禹紅衛、李永美、高麗峰、付珍弟、仇建美等老師的聽課筆記中點評明顯,有反思、有建議,這種思考性的聽課,才會有利於自己的發展,才會促進自己的業務能力的提高。

聽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部分教師教學過程記錄簡單,沒寫日期,教學評價與建議太少。其實,記錄聽課筆記也是提升自我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建議老師們這樣記錄聽課筆記:

首先,聽課筆記應真實地還原課堂。在聽課時,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去儘可能完整地記錄下課堂上所發生的一切,每個教學環節都要儘量詳實,最終真實地還原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其次,聽課筆記應及時記錄所思所想。隨時記錄下聽課過程中一閃而過的想法,這樣便於課後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入思考。或許,當時的點滴想法有許多的不妥之處,但總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啟發,總比不記要好千倍百倍。

第三,第一時間對聽課筆記進行整理。每次聽課,由於筆記不可能非常詳細,加上教師工作本身的繁雜,聽課後將聽課筆記棄之一旁的事時有發生。如果我們能夠在聽課後對認真記錄的聽課筆記進行深入地思考,弄清教者教學設計的理論支撐,或者進一步思考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妥之處,這些都將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定啟發,從而在點滴間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如果我們能把聽課筆記重視起來,相信,聽課筆記一定會成為我們教學生涯中一筆不小的財富。

總之,教學常規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之筆,也是老師們業務水平提高的,需要每一位老師付出努力;教學常規工作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每一位老師常抓不懈。教學常規是培養教師的基本功,決定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體現於教學各個步驟的細節中,空洞地談教學能力是蒼白的,只有用教師的備課情況、講課細節、作業批改課外輔導的敬業程度才能說明他的優秀之處;同時,教師的水平也只有在這些常規細節中才能培養起來。

教學常規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學習能力的養成都是靠教師良好的教學常規來造就的。

最後,我給大家再提一點小建議,建議老師們都對自己一學期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自我反思。因為:教學常規是做細節,細節需要不斷改進。教學常規的反思是改進教學常規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斷反思,才會為今後的教學提供借鑑,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國中代數是國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兩部分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適應日常生活,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教學內容:(代數、幾何共五章)

代數第五章:《一次方程組》

幾何第一章:《線段和角》

代數第六章:《不等式》

幾何第二章:《相交線和平行線》

代數第七章:《整式的乘除》

  三、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擔任七年級(1)(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根據國小升中會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學生較多,而且學習欠缺勤奮,學習的自覺性不高。

根據上述情況本期的工作重點將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抓優扶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教材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是教學的基礎設施。在教學中必須依綱靠本,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鑽研教材抓好重點。

2、在課堂中儘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教師的指導作用。

3、設計好的開頭儘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課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以“練”為主。

4、要扭轉學生的厭學現象。利用晚溫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予提問,給後進生樹立信心。對優生要嚴格要求,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抑制他們產生驕傲情緒。

5、樹立榜樣,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後進,讓後進生自動自覺向先進看齊,從而發揮榜樣的力量。

6、堅持因材施教原則,逐步實施分層教學,向基礎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優生吃得飽

,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

7、在課堂教學中將嚴抓課堂紀律使學生形成自學遵守紀律的習慣,要求他們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作業認真完成。但同時又不死板,給時間讓學生討論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8、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利用課餘時間多接觸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9、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循序漸進原則,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做好知識的銜接及章元過關工作。及時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查漏補缺。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內容

1至3周

代數第五章《一次方程組》

4至6

幾何第一章《線段和角》

7至9

代數第六章《不等式》

10

期會考試

11至14

幾何第二章《相交線、平行線》

14至17

代數第七章《整式的乘除》

17至19

期末複習、考試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是國中學習的關鍵時期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年級三(5、6)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課程標準教材?如何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精神?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方式都必須不同與以往的教學。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必須儘可能性的創設情景,讓學生經歷探索、猜想、發現的過程。並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樹立素質教育觀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為做好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九年級數學是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為指導,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實施的,其目的是教書育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此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過九年級數學的教學,提供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唯物主義觀。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所教九年級數學包括第一章證明(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證明(三),第四章檢視與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式,第六章頻率與概率。其中證明(二),證明(三),檢視與投影,這三章是與幾何圖形有關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式這兩章是與數及數的運用有關的。頻率與概率則是與統計有關。

四、教學目的:

在新課方面通過講授《證明(二)》和《證明(三)》的有關知識,使學生經歷探索、猜測、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並能運用這些知識進行論證、計算、和簡單的作圖。進一步掌握綜合法的證明方法,能證明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關的性質定理及判定定理,並能夠證明其他相關的結論。在《檢視與投影》這一章通過具體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在《頻率與概率》這一章》讓學生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頻率與概率系進一步體會概率是描述隨機現象的數學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式》這兩章,讓學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種解法,並能運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式解決一些數學問題逐步提高觀察和歸納分析能力,體驗數學結合的數學方法。同時學會對知識的歸納、整理、和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證明(二)》,《證明(三)》,《檢視與投影》。代婁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式》。以及與統計有關的《頻率與概率》。《證明(二)》,《證明(三)》的重點是1、要求學生掌握證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學會推理論證;

2、探索證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證明的多樣性。

難點是1、引導學生探索、猜測、證明,體會證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學中滲透如歸納、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檢視與投影》和重點是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判斷簡單物體的三種檢視,並能根據三種圖形描述基本幾何體或實物原型,實現簡單物體與其檢視之間的相互轉化。難點是理解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明確視點、視線和盲區的內容。

《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式》的重點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種解法;

2、會畫出反比例函式的影象,並能根據影象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式的性質。

難點是會運用方程和函式建立數學模型,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和交流,倡導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頻率與概率》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活動,理解事件發生的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係,體會概率是描述隨機現象的的數學模型,體會頻率的穩定性。難點是注重素材的真實性、科學性、以及來源渠道的多樣性,理解試驗頻率穩定於理論概率,必須藉助於大量重複試驗,從而提示概率與統計之間的記憶體聯絡。

六、教學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我計劃在即將開始的學年教學工作中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1、新課開始前,用一個周左右的時間簡要複習上學期的所有內容,特別是幾何部分。

2、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

3、教學速度以適應大多數學生為主,儘量兼顧後進生,注重整體推進。

4、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複習回顧。

5、複習階段多讓學生動腦、動手,通過各種習題、綜合試題和模擬試題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熟悉各知識點,並能熟練運用。

七、教學進度: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班級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資料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5、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五、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覺得紮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1班的數學教學,現班有41名學生。一年級學生由於剛剛從幼兒園畢業,踏入國小校園,活潑好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我覺得在教學時,應主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再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了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就使學生邁向了數學學習成功的第一步。

主要任務有以下幾點:

1、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做好準備,把需要的書本、學具擺放整齊;

聽課:坐得端正、認真思考、仔細聽別人發言等;

發言:先舉手,老師允許後才站起來回答,回答問題響亮完整;

書寫:格式正確,字跡端正、工整。

2、數學能力的培養,認真觀察、仔細計算、積極思考等。

3、培養數感。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到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和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大小、比長短、比高矮,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在10以內加減法之後,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等等。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

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難點是進位加法,即要學好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算產生積極影響。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組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認真上課批改作業,用教師的言行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願學、樂學。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課堂上多用兒童化的語言,多給學生微笑和鼓勵,努力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

4、抓好單元檢測,把好單元教學關。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本學期本人的工作目標

我決定以一個新人的姿態從頭開始。在平時的工作中,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極大的熱情愛工作、愛學生,尊重身旁的每一個人。儘自己的努力去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本冊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內容及編寫特點。

修訂後的六年制第十二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比例,圓柱、圓錐和球,簡單的統計(二),整理和複習。與原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將“百分數(二)”移至第十一冊。

在原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由於受到課時的限制,將“百分數”的內容分成兩部分,分別安排在第十一、十二冊,此次修訂後,由於內容的調整,課時也相應變動,故將本冊中的“百分數(二)”移至第十一冊,無論從課時還是從內容的銜接來看,都是非常合適的。

2.“整理和複習”部分的調整。

本單元主要的變化是根據前面各冊教材的內容調整,對有關的習題進行相應的變動,如將“成數、折扣”的有關內容和習題刪去,將涉及到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的有關習題進行改編,等等。

3.增加“數學實踐活動”。

(1)美麗的校園

這個活動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測量、平面圖形、比例尺等知識,繪製校園的平面圖。通過讓學生經歷動手測量、收集資料、確定位置、確定比例尺、繪製校園平面圖的全過程,發展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將來進行簡單的課題研究和數學建模打下基礎。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2)節約用水

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通過調查、方案設計、收集資料、計算等手段,從量化的角度來說明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整個活動包括以下兩部分:一是自行設計方案,用實驗的方法求出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會浪費多少水;二是通過調查、計算,瞭解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可以供一個家庭用多久,一個學校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等等。通過以上活動,使學生經歷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此外,藉助這類跨學科的題材,可以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1、此外,在以上四冊教材的修訂過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對有些陳舊的題材進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某些過時的資料進行更新;重新繪製每一冊的插圖,使之更加活潑,更能吸引學生;等等。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並會組比例。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認識線段比例尺;並掌握用線段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能進行線段比例尺與數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寫。

4、使學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學生認識圓柱,瞭解圓柱體各部分名稱,掌握圖柱體的特徵。

6、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7、使學生知道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求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圓柱體積。

8、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它的特徵,學會測量圓錐的高。

9、使學生初步認識球,知道球的特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0、使學生學會製作含有百分數的複式統計表的方法。進一步掌握製表步驟。

11、使學生能看懂統計表和指出這個表所說明的問僵,掌握製作帶有百分數的統計表的方法和步驟。

12、使學生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13、學會看條形統計圖。知道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4、初步學會製作條形統計圖。

15、使學生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會看複式條形統計圖,瞭解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製作複式條形統計圖。

16、使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指出單式折線統計圖說明的問題,初步學會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

17、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理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意義與用途,初步掌握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學會製作複式折線統計圖。

18、使學生了解扇形統汁圖的意義和用途,會看扇形統計圖,掌握它的特點,學會製作扇形統計圖的方法,學會製作扇形統計圖。

19、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20、.能比較熟練地讀、寫數。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數的改寫。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數的大小比較。

21、掌握整整除、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22、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以及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

23、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和常見的數量關係。

24、掌握比和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5、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

26、通過複習、整理已學過的——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運用這些數量關係自編簡單應用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27、掌握相鄰兩個的長度、面積、體積、重量和時間等單位之間進率的規律,提高學生使用這些計量單位的熟練程度。

28、掌握各種平面圖形(直線形)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9、知道所學立體圖形的名稱、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目標

1、班集體期末學科綜合評定進入全鄉先進行列,學生綜合素質高。

2、教學中積極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學方式,儘可能提供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初步體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創新思維的能力。

3、培養學生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遷移等能力。

4、多方調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方法。

5、通過教學,寓教於樂,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

6、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7、對學生進行“讀書有用”的教育,並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科社會實踐活動。

四、具體措施:

1、走進新課程,決勝新課程。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找課堂要質量。

2、教學相長,多閱讀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報刊、雜誌,多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

3、多與家長聯絡,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反饋資訊。

4、放下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力,做到師生互動。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5、採用‘一幫一“互助活動,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比,培養優生,鼓勵後進生。

6、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

7、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8、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9、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10、改進教學評價方法。

11、認真落實作業輔導這一環節,及時做好作業情況記載。並對問題學生及時提醒,限時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風,嚴肅考紀,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樹正氣,樹標兵,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杜絕學生的僥倖心理。

五、教時安排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本班人數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同學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個別同學數數能力、全面觀察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第一單元數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後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徵。

分類能力的發展對於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關鍵: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重、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掌握6—10的加減法。關鍵: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

11—20各數的認識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準備。重、難點:認識數位和計數單位,掌握數的組成。關鍵:通過直觀操作,逐步形成數概念。

認識鐘錶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重、難點:會看整時和半時。關鍵:掌握看整時和半時的方法。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好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悟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後發現和解決稍複雜的問題打下基礎。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關鍵:掌握一種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

三、教學目的要求。

(一)知識方面。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能力方面。

1、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符號感和初步的數學思想。

4、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3、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等。

四、教學措施。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概念、構建有關數學知識。

2、努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併產生與同伴交流的願望。

3、注意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快樂。

4、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7、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學進度。

TAG標籤:數學 模板 教學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