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讀《昆蟲記》有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昆蟲記》有感(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簡·亨利·法布林寫的書。

這本書主要寫了:三十多種昆蟲,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來的靈性。比如:瓢蟲——花園中的“淑女”,螢火蟲——星光燦爛,朗格多克蠍子——極具殺傷力的毒液,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等昆蟲。

《昆蟲記》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不僅詳盡地記錄了法布林的研究成果,更記載著法布林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和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與追求。

在書中,法布林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和散文的筆調,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他所觀察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的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與死亡等。既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又傳播了科學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在《昆蟲記》中,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法布林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的眼光看昆蟲。告訴了我們要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說到生命,我會問:“生命是什麼?”“也許是一株生長在石頭縫裡的小草吧,也許是一隻在天空中飛翔的小鳥吧;也許是一隻被踩成兩段還在努力向前爬的蚯蚓吧······”我在想。

我想去尋找生命,正想去田野裡,走在泥土路上,忽然聽到了“吧唧”一聲。低頭向腳那兒看,只見一條被踩成了兩段的蚯蚓。心裡有點感覺噁心,便往後退了幾步,只見那條蚯蚓好像一動不動的'躺在那,原以為它死了,走近一看,原來蚯蚓正在慢慢的爬著。看著它,我沉思了一會兒,笑了。“這不就是我要找的生命嗎!”我輕輕地說道。

向前走著,又看到了一隻蝴蝶,便要過去抓蝴蝶。我跟著蝴蝶走啊走,來到了一片草地,看著蝴蝶正停在一顆小草上面。

“哈!馬上就要抓到你了!”

我走過去,兩隻手分別放在小草的兩邊,手指悄然合攏,我抓住了一隻蝴蝶!我的一隻手抓著蝴蝶的翅膀。蝴蝶在我的手中撲騰著,極力煽動著雙翅,想從我手中逃出去。這是多麼強烈的生命力啊!我情不自禁把它放了。

我開心地走回家,因為我好像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我也要熱愛我的生命,因為我去尋找的昆蟲都是如此的熱愛著自己的生命,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熱愛自己的生命呢?

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生命,要尊重我們的生命,要像那些昆蟲們一樣頑強的生活著,讓我們熱愛與尊重我們的生命吧!

讀《昆蟲記》有感2

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一本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法布林,他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這個暑假我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感受頗深。感受到了他觀察時的認真,仔細和對這一工作的堅持也感受到了他對昆蟲和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昆蟲記》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字裡行間,情趣盎然,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個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

法布林寫《昆蟲記》除了真實的記錄昆蟲記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種種描寫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我看過之後覺得我們對一些熟悉的昆蟲,可以與自己正常的觀察和生活經驗聯絡起來,相互比較,這樣會更有收穫,對不熟悉的昆蟲則嘗試著通過認真閱讀,瞭解它們的習性,帶著一顆愛心。我們就能找到親近萬物的鑰匙。

其中我最喜歡黃翅飛蝗泥蜂捕食蟋蟀的過程,作者首先是精心地設計實驗,繼而細緻、專注地進行觀察。最後運用自己豐富的生物知識,對泥蜂特殊的捕食動作——“蟄針三刺”作出了科學的解釋。原來,泥蜂這樣做,是在“麻醉”自己的獵物。昆蟲的世界多麼神奇啊!

讀《昆蟲記》有感3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一本著作,對全世界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我讀了這本書,深有感受。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各種昆蟲的特徵、家族和習性。其中最有趣的要數膽大凶殘的黑步甲裝死的事,它們一遇上危險的事,就仰面朝天,紋絲不動,儼然已經死去,這就是它處於完全徹底的毫無生氣活力狀態時的假死。法布林經過實驗,證明了黑步甲仰躺著一動不動的姿態,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實的暫時麻木的昏沉狀態。還有可愛的蟹珠,它們和螃蟹一樣,都是橫著走的,你別看它的樣子很可愛,可是個凶悍十足的.殺手,它在獵物的頸部輕輕一刺,就能要了獵物的命,這是多麼可怕啊!

昆蟲的世界太奇妙了!你們別看它們個頭小,可個個都是精英。它們的許多優點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如蜜蜂辨識方向的能力,無論它被丟到哪兒,都能飛回蜂巢;它們的建築能力也很強,蜂巢是由六邊形組成的,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和材料,又沒有一點邊角料,真是一個好辦法。

昆蟲世界還有更多的祕密,就等著我們來發現和探索。

讀《昆蟲記》有感4

“一小塊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與樂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龐大的無生命的原料。”法布林在書中寫道。

走進《昆蟲記》,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多彩,書本語言的形象優美,作者探究事物時的不懈努力……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更是引我思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更是讓我收穫頗多。故此,我想談一談對“生命”的理解。

法布林認為,浩瀚的星空比不上樹叢中蟋蟀演唱的小夜曲;巨集大無比的宇宙比不上渺小的蟋蟀所帶來的.生命的顫動。為什麼?他說生命是我們的靈魂,而那宇宙星空是孤寂的沒有生命的,就沒有靈魂。所以即使是同蟋蟀一樣小的或是更小的事物,它們有生命,那它們就有充盈的靈魂。沒有靈魂的只是一具軀殼,而有美妙靈魂的它們是鮮活的事物,自然比星空更加璀璨。

於法布林來說,生命是無上珍貴的靈魂;於我來說,生命只是一顆平凡的種子,卻會開出炫目的鮮花。誰會想過,出生的醜陋的毛毛蟲會變成漂亮的蝴蝶,生在石縫裡的松樹竟也能存活生長,一個平凡的人也能獲得成功。其實,無論是動物,植物乃至人類,剛出生時,都是一顆小種子。可漸漸的,種子開始抽芽,生長,慢慢孕育出漂亮的花骨朵,在經過時光的沖刷,開放出獨一無二的生命的花。每個人都有開花的機會,生命的種子充滿無限可能。可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些許“惡魔”,親生摧殘他人生命的花朵。

近日,發生了一件令人氣憤不已的事。一位女士在乘飛機時,希望狗狗能好受些,選擇了飛機託運。可無良商家為了賺錢,將空運私自改為陸運,狗狗在密不透風的大巴車車廂裡被活活悶死,主人傷心欲絕,從此人犬分隔兩地,再不能相見。這件事裡的商家為了多賺些錢,就絲毫不顧生命的脆弱,用極不負責的態度和輕視生命的行事方法,使狗狗慘死。或許狗狗死亡的最後一刻,都在希望有人能救它出去可沒有。沒有人知道,狗狗去世時是如何的絕望。更沒有人知道,女主人看見死去的狗狗時,該是何等的傷心,何樣的悲痛。每一條生命都一樣重要,我們應該尊重他們。你或許將他們看得很輕,可在他人眼中,他們是千金難換的珍貴。所以,尊重他們,不惡意傷害他們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那我們要為了生命而不吃不喝嗎?當然不。為了生活,我們殺豬宰羊,捕魚網蝦,這錯了嗎?沒有。為了吃喝而殺伐是不可避免的,生物迴圈也是自然界的規則。但我們必須對生命心存善意。獵人不殺哺乳期的母羊,是他的善;漁民不捕幼魚,是他的善;農民不殺一生勞碌的老黃牛,是他的善。凡此種種,皆為對生命的善意。有了這一點一滴的小善,生命必會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我們的生活也會因生命的鮮花而更加美麗多彩。

生命是有限的,讓我們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創造出無限可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生命之花愈開愈燦,越綻越美。用短暫的時光,讓自己的生命不留遺憾。

讀《昆蟲記》有感5

午後,陽光灑在我的書桌上。合上《昆蟲記》,聽著窗外的蟬鳴聲,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小時候,蟬的歌唱讓我尤為痴迷,那鏗鏘有力的交響樂;那渾厚悠遠的樂曲;那輕快舒適的小調,時常在我的童年響起。可究竟是什麼讓蟬發出了高亢的聲音呢?認真觀察的'法布林終於發現原來是蟬的“音室”中的一片“鈸”通過振動來發聲的。他通過反覆的實驗,反覆的觀察,最終才發掘出昆蟲的奧祕。

還記得以前與昆蟲的相遇,盡是殘忍與殺戮。那是我還小,不懂得生命的意義。只懂得喜與厭、愛與惡。看見一隻小蟲子,便將它踩死或用手按死。殊不知它們也有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它們也是一群生命。可一旦碰見蟑螂或蜈蚣等昆蟲時,又立馬害怕起來。那是我天真地以為凡是被蜈蚣咬過的人,肯定都與蟲子有著深仇大恨。所以當我那年被咬了之後,就再也沒碰過蟲子。然而在我讀完《昆蟲記》時,我的想法卻改變了。如果不是對人類有害的昆蟲,我一律放生。這個習慣,我相信我會一直保持著,不會改變。

昆蟲與人一樣,也有頑強不屈的精神,也有團隊協作的意識。聖甲蟲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糞球是聖甲蟲的事物,每天它都會為自己尋找食物。在回來的路上,它難免會遇到一些陡坡和障礙。但它從來都不會選擇放棄或繞道而行,而是頑強地去挑戰它們。它用它那強有力的後爪一步步地將糞球推上土坡。即便遇到一些小石子、小草,它也用盡全力將糞球推上去。哎呀!一個不小心,聖甲蟲連帶著糞球一起滾了下去。可是它並不氣餒,而是再次鼓起勇氣,爬了上去。就像一位登山者在征服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一樣。終於它征服了這座山峰,成為了一位勇敢者。有時它也會拉上同伴一起共同合作,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所以時常它們能獲得更多的果實。這種協作的精神無不讓人敬佩萬分。法布林在《昆蟲記》中說道:“一隻昆蟲具備的驚人的掌控局勢的能力與聯絡同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相信在生活中我們如果能向它一樣就必定會有所成就。

《昆蟲記》中對形形色色的昆蟲的描寫讓我流連忘返。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昆蟲原來並沒有那麼平凡。它讓我瞭解到奇妙的昆蟲世界;讓我感受到美麗大自然的無窮樂趣以及對事物的用心觀察與用心思考。

天色已晚,卻還能聽見陣陣蟬鳴。生命的意義原來是多麼美好,這場與昆蟲的邂逅也是那麼的美好。

讀《昆蟲記》有感6

在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昆蟲,有一些我們都沒見過,連它的名子、外行、大小和形狀都還不知道。但從我讀了《昆蟲記》,對於昆蟲我有了更深的瞭解。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林。法布林從小就喜歡觀察植物和昆蟲,而且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著名的昆蟲學家,所以他一生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奮鬥。但那時候他爸爸和媽媽都不讓他去進行一些危險的觀察,他就偷偷的去。

記得有一次:他去爬一座離他家很近的山,在這座山頂上,有一大片他很感興趣的樹林。那次爬山,他用了很長時間。突然,他發現在他的腳下有一隻十分可愛的'小鳥。很快他就找到了這隻鳥的巢。這個巢是用乾草和羽毛做成的,裡面還排列著六個純藍色的蛋,十分光亮美麗,他就拿了一個。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一個牧師,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牧師。牧師說:“這種鳥叫薩克錫柯拉,你不可以這麼殘忍,去搶可憐的鳥媽媽的蛋,從現在開始,你要把蛋送回去,以後不能再碰那個鳥巢了。”回家時天已經很晚了,這件事讓他一生難忘。

我想法布林在觀察昆蟲的時候一定非常著迷,常常會忘記了時間,可能他還會把他看到的寫在一張紙上。《昆蟲記》我雖然才讀了一點,但我已經知道了許多昆蟲的名字、外形、大小和種類。

現在,我真想告訴法布林,我會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會把他寫的《昆蟲記》認真讀完。

讀《昆蟲記》有感7

讀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我覺得昆蟲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比如螢火蟲,它是一種常見的'蟲,它會發出很亮的光,雄性的螢火蟲成熟後,就會長出鞘翅,而雌性螢火蟲成熟後是不會長出鞘翅的。

螢火蟲他們的食物是蝸牛,他吃蝸牛之前要先把蝸牛打一針麻醉劑。然後蝸牛就像死了一樣,所以螢火蟲就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讀《昆蟲記》有感8

這個世界上有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為了探索昆蟲的生活,使用了一生的經歷。它的名字叫作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他將他一生的調查結果,寫進了一本的書——《昆蟲記》。

當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的時候,在我的腦中聯想到了各種昆蟲的畫面,有正在揮舞著自己的雙刀的螳螂,有正在捕食的蝗蟲,有正在歌唱的蟬等等。

之所以喜歡法布林的《昆蟲記》,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布林真真切切地向我們展示出了昆蟲們的一生。他從產卵,孵化,生活,到比較後的死亡。無時無刻的都在向我們展現昆蟲世界的精彩和美麗。他經常運用比喻,擬人的方法。將我們拉進了昆蟲的世界裡,讓我們和昆蟲談話,讓我們聆聽昆蟲的聲音,讓我們深入昆蟲的世界裡。

在《昆蟲記》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蟬這個章節。這個章節。法布林讓我知道了蟬的生理習性,發聲的原因,生長的過程以及天敵。

這其中令我啊比較美。印象深刻的就是蟬的一生非常漫長,但是又非常短暫。它用四年的地下生活的黑暗,換來了一個月陽光下的燦爛時光。用這一個月的時光吸取樹汁,歌唱著歌。他讓我明白了。只要有所付出就一定會有所回報。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我們一定要敬重每一個生命,人並不是比較神聖的,在這個世界除了我們人生活,還有各種各樣的昆蟲們。他們都是一個個生命。他們都有得到自己的住所,食物,生活下去的權利。所以我們應該保護這些昆蟲,而不是隨意的殺害他們,只有這樣才可以讓這個世界繽紛美好。

讀《昆蟲記》有感9

讀《昆蟲記》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神祕,知道了昆蟲世界中許多奇怪的現象。

這本書有許多個小故事,其中最好玩的是“昆蟲幾何學”和“大孔雀碟”。“昆蟲幾何學”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昆蟲都是“幾何學家”,比如這裡說的:卵石石蜂的`蜂窩,全都是幾何學圖形的房子,沒有一個不是的。從“大孔雀蝶”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大孔雀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跟鳥一樣大,有些人會把它當成蝙蝠,但是它的壽命卻非常短,只能存活幾天,這是因為幼蟲變化成的大孔雀蝶是沒有嘴巴的,是不是很奇怪呢?!

讀完《昆蟲記》這本書,我覺得以後我們要更加細心的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10

學校要求我們讀一本科普書,我思來想去:讀什麼書好呢?在經過一番冥思苦想之後,我確定了最合適的“書選”――《昆蟲記》。我曾在四年級時讀過它,但因為認為它不好看,所以把它放入了書櫃。今天,我走到書房,開啟書櫃,終於在一個角落中發現了它。我把它取出來,輕輕吹去它封面上的灰塵。頓時,它那令我熟悉的容顏就擺在我面前。我坐在書桌前,認真細緻地閱讀起它――《昆蟲記》來。

讀著讀著,,我不禁跟隨著書中的情節而沉迷其中了。我彷彿進入了書中,跟著作者――j?h?法布林做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昆蟲實驗,如解開螻蛄的生存習性等等;我讀著讀著,讀到了有趣的一幕:法布林發現了一種新昆蟲,而蟲子卻有三隻時,你可知道他是怎樣捕捉的?兩隻用手,一隻眼看要逃走了,法布林急中生智,連忙用嘴去“捉”蟲,蟲捉到了,就含在口中。可就在這時,忽然間,不知名的小蟲子分泌出一種辛辣的液體,辣得法布林一口把蟲子吐了出來,“哇哇”大叫,而蟲子呢?卻趁機逃走了。我看到這兒,忍俊不禁,可腦中大多數還是對法布林的敬佩:天哪,竟然有如此厲害的人,不但敢捉噁心的蟲子,而且還敢把蟲子含在嘴中!看來,法布林對於昆蟲,的確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昆蟲記》在不知不覺中被我讀完了。我輕輕合上書,,坐在椅子上,開始思索:作者法布林竟能將這些平時不受我們注意的小小昆蟲進行細心地觀察,觀察它們的習性與生活,並將其變成一部鉅著,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呀!不用說找到、觀察這些昆蟲所用的精力,就連寫這本鉅著的時間都是一個常人無法想象的'。這樣看來,跟法布林相比,我們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太小了。更可貴的是,法布林擁有常人無法比擬的細緻的觀察能力,他能觀察到如此多的昆蟲,實在是難得呀!

我們要向法布林學習,像他一樣細心觀察,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人吧!

讀《昆蟲記》有感11

我這幾天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昆蟲記》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用盡畢生心血才完成的傑出作品。書裡給我們介紹了蟬、蟑螂、蠍子、蜘蛛、黃蜂、等幾十種昆蟲。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蠍子《白蠍自殺之謎》。有人說,蠍子遇到危險就會自殺。於是,作者就做了一個實驗。他用火燒紅的木炭,圍成一圈火牆,然後把一隻白蠍子放進火牆裡。熱浪烤在蠍子身上,它倒退著捲成鉤子,一會兒伸直,一會兒彎曲,動作快極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陣抽搐,接著,就一動不動了。法布林用鑷子把它夾到一塊涼沙土上,過了一個多小時,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蠍子竟然奇蹟般的活過來啦,和以前一樣變得生氣勃勃了!這個實驗證明,根本就沒有蠍子自殺的這種事情,那都是人們亂猜疑!

讀到這裡,我想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不會願意輕易迅結束自己的`生命,就連這小小的蟲子也不例外。當我們想故意去踩死地上的螞蟻、扯斷蟬的翅膀時,不要忘記那也是一條生命。生命是一種寶貴而美好的東西,上天給予我們每一個人生命,那我們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困難,珍惜生命,做一個堅強而又勇敢的人!

讀《昆蟲記》有感12

今天,我懷著極大的喜悅和欽佩讀了《昆蟲》。法布林是法國和世界聞名的著名昆蟲學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昆蟲學,並在昆蟲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欽佩和喜愛。

法布林對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充滿了純粹的愛。他從小就很窮,但他仍然努力學習生物。憑藉他的勤奮精神和非凡的.毅力,他在世界科學發展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法佈雷加斯通過努力和汗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人士背後的道路是如此艱難。有一次,法布林讀了一篇關於昆蟲的論文。他懷疑論文的結論,於是翻山越嶺去找這隻蟲子。經過無數次實驗,他終於得到了正確的答案。還有一次,為了收集更多的標本,法布林不厭其煩地多次登上海拔1912米的王鐸山,最後從收集到的標本中獲得靈感,寫了一本200多萬字的鉅著《昆蟲》。

我多麼渴望永遠像法布林一樣在知識的海洋中游泳,用我的成就造福世界。但是,和法佈雷加斯比起來,我是極其慚愧的。連跑短路都是斷斷續續的,一點毅力都沒有。有時候做數學題不小心,不經過大腦思考就不小心把公式寫了下來,然後沒檢查就搞定了。

《昆蟲》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讀《昆蟲記》有感13

當我輕輕地捧起《昆蟲記》這本書,細細地讀完下去時,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是多麼地神奇啊!作者亨利·法布林通過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特點以及生活習性,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當我讀到“螳螂”這一章時,我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看人不能看外表。“螳螂的體形不大……它的'雙手微微向上抬,眼神裡充滿了哀傷,好象在祈禱著什麼,所以稱它為‘祈禱的昆蟲’”讀到這,我一直在想:“螳螂真可憐,一定是被其它昆蟲欺負,又搶不到食物,才會這樣的,如果我見到螳螂,一定要好好幫助它。”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而事實並非如此,螳螂的鉗子上有許多小刺,幾乎沒有什麼昆蟲敢傷害它們,而且它們的眼神很恐怖,能讓其它昆蟲不戰自敗,它們甚至連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吃,如果它們當了媽媽,一生下孩子就會離開,連理都不理,多麼狠心呀!”天啊,它們連兄弟姐妹都吃,真是狠毒到了極點,我真是看錯了它。外表溫柔的它,內心卻如此狠毒,這就是對“看人不能看外表”最好的解釋。

在如今的社會上,許多人外表美麗,而卻是那種斤斤計較、對人不理不睬的人;而許多人雖然外表醜陋,但它們樂於助人,對人友好。所以說,外表的醜美並沒有關係,只要你內心美,一切都會更“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培養優良的品德,做一個表裡如一的好人!

讀《昆蟲記》有感14

我探索了一個新的世界。那裡是昆蟲的國家。在那裡,沒有世俗的喧囂,也沒有人類之間為了利益而明爭暗奪……

我願稱法布林為“瘋子科學家”。是啊,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並一版再版,先後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更是奇蹟中的奇蹟。法布林,他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維,美術家一般的眼光。又有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筆觸。在他眼中,蝗蟲卻成了益蟲,而辛勤的螞蟻卻成為了害蟲。這裡面的問號,深刻的人們的大腦裡。我尊重他的看法,儘管有很多人不這樣認為,但如果他們看了《昆蟲記》這本書,便找不出任何證據來反對法布林的這種看法。

老師推薦我們看這本書,但我對這本書的一連興趣都沒有。可當我開啟書的那一刻開始,便已經放不下它了,它有一種神奇的引力,一直吸引著我的眼睛。在這本書裡。我認識了喝樹汁的蟬,吃蝸牛的'螢火蟲,愛吃萵苣葉的小蟋蟀……我也知道是我誤會了蜜蜂,我不該用相同的眼光對待所有的昆蟲。蜜蜂早出晚歸的採蜜是為了我們,是讓我們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鋒利的刺並不是為了傷害人類,而是自衛……

我們曾感嘆昆蟲生命的渺小,卻忽略了他們生命的偉大。相比之下,我們人類常常感覺有勇氣和魄力從生活的苦難中自行解脫,這似乎是我們比動物高一級的標誌,但這一刻,我倒覺得我們變得非常渺小。

在有些人眼裡,只有人類才知道生命的狂歡後會怎麼去結束;只有人類才能預見自己的末日;只有人類對死才懷著崇拜之情,動物們無一能想到。但是人雖然懂得這些卻從未真正意識到芸芸眾生渴求生命的平等,當你看到被人圈養的動物時它們的哀嚎,可是對生命自由的渴望?它們的沉默,可是對家園的思念?我想這些或許都有可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它們。今天我從昆蟲身上看到了它們有著比人類更強烈、更直接、更偉大的本能!

讀《昆蟲記》有感15

自從我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就漸漸的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從小時候起,就要做一個愛觀察愛思考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細心、認真。一定不能馬馬虎虎的去做每一件事,這樣就會一錯再錯。

《昆蟲記》裡面全都都是講法布林觀察動物,或描寫昆蟲的特點、相貌以及住址,還有昆蟲的.繁殖情況。更寫了作者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我也養過一種可愛的小昆蟲——蟋蟀。自從爸爸把它送給我的時候我就非常開心,有時拿小草逗它。它那小鬍鬚左右搖擺,真是好玩。它住在一個小玻璃瓶裡,下面鋪滿了青草。你看多漂亮呀!

小蟋蟀,你給我打來了快樂,給我們全家帶來了歡笑聲。無論我有多麼的傷心,你都能安慰我,讓我開心起來。真是謝謝你了,小蟋蟀。

TAG標籤:有感 昆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