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通用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通用6篇)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1

按照部、局、院讀書活動安排,我選擇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從上班以後少有時間認真看書,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好的方法可以補回來缺乏的閱讀時間,我上下班在車上時間較長,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只要車上光線好、有地方可以站著或作者讀書,我就會讀一會。雖然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才閱讀完這本書,也沒有仔細的閱讀,缺乏連貫性,但我還是從這本書中受益不少,瞭解了閱讀的幾個層次和方法,尤其是我覺得學到了一些關於主題閱讀的方法,對做研究很有幫助。我想就書中的一些知識和收穫與大家分享。

一、 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本書從書名可以看出是一本工具書,他有“如何”兩字,明白告訴你這是講閱讀的方法的書,再看目錄和簡單的摘要,你會看到這本書老少、高低都可以找到感興趣的地方,因為只要是喜歡讀書的人,總會喜歡一種讀物,這裡講述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很多地方我與作者有同感,比如閱讀詩歌最好的是大聲朗讀,我在給女兒朗讀古詩的時候就覺得重新感悟了一遍詩意和畫境,通過我的描繪,女兒很容易記住了一首詩。閱讀戲劇要有角色的想象,也就是入戲。閱讀故事最好是一口氣讀完,保證故事情節的完整和你對故事中情感的強烈共鳴,才會因這個故事而受益,我喜歡讀童話故事,在讀每一個故事中體味人間的真善美,讓我記住一個個寓言,在繁瑣的生活中比照,淨化自己的靈魂。本書講解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的不同方法和步驟,如檢視閱讀的有系統地略讀或粗讀,怎樣做摘要、筆記,培養閱讀的習慣;分析閱讀中編寫大綱的方法和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主題閱讀的步驟等,還有例子可以驗證你在這本書學到的方法掌握的怎麼樣。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好好讀讀本書,學會本書的一些方法,指導學生們閱讀,這將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很有幫助,對學生作研究也很有幫助。

二、 本書講到主題閱讀,我覺得對做研究工作的人很適用。研究工作就是要針對某個問題,研究為什麼?怎麼解決?在眾多資料中進行相關主題或同一主題的大量資料查閱,通過實驗、推理去驗證或得出自己的結論。這裡介紹了主題閱讀的步驟,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一是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觀察研究範圍。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書目(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建議和書中索引);遊覽書目上的所有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二是進行主題閱讀。閱讀你收集到的與你的主題相關的書。分五個步驟,找到相關的章節;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釐清問題;界定主次議題;分析討論。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和看法。

三、 從達爾文的故事中感悟“閱讀與心智一起成長”。 每一個成功的學者都離不開大量的有益的閱讀,達爾文利用科學閱讀與實驗成就了他的“物種起源”,讓他葬在牛頓的旁邊。你對同一問題閱讀量越大,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深刻,你對待某個事物的觀點會越接近於事物的本質;你對不同主題的閱讀量增大,你的知識面會變廣,你的思想會變得開闊,不鑽牛角尖,學會辯證地看問題和思考。你讀的不同的故事越多,你對人間的喜樂悲傷、離情別緒看的就越開,可能你會多愁善感,但不會因為某個打擊一蹶不振,你不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因為你有逆境中不妥協、順境中不驕傲的榜樣。我們的人生困惑會因為閱讀到相同經歷的故事而得到啟迪。我們的心情會因為閱讀美好的文學作品而變得愉快。我們的信念會因為閱讀一類主題的書籍而堅定。無論現在有多少工具可以代替閱讀書籍,如電視、電腦、網路、 報紙等,但是我覺得閱讀書籍(包括電子書籍)仍然是一個人收穫最多的一種古老的行為。所以請你無論多麼繁忙,抽空閱讀一點書吧,無論什麼,你總會有收穫的。

四、 養成閱讀目錄的習慣。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甚至沒有過多的時間對自己喜歡的一本書作仔細的閱讀,然而無論是工作的進步或心智的提高都需要我們不斷地補充知識。這就要學會閱讀目錄。如看小說的章回,就知道故事的大概。從一本書的目錄中我們瞭解一本書在講什麼,對我們有何用,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對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閱讀,略過不重要、不感興趣或無關的章節,讓我們感到閱讀的輕鬆、愉快,即節約了時間,又收穫了知識。從目錄裡我們可以進行主題閱讀中確定與你研究主題相關的書目。我們同樣還可從報紙的標題中搜索與我們業務相關的報道,汲取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們改進工作。

總之看看這本書,用書中的方法來試驗一下,體會作者的方法對你有沒有幫助?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呢。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2

《如何閱讀一本書》首次在1940年出版,是莫提默·J·艾德勒的大作,此書屬於外國著作,本身文化之間的差異和語言習慣的不同就會加大閱讀的難度。再加之翻譯中客觀存在的誤差和翻譯者本人的遣詞習慣,讓我讀起來更是難上加難,但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可以說是收穫頗豐。

閱讀的目的有很多:學生時代,是為了考試而讀;而閒暇時看的言情小說,則是為了娛樂而讀。現在,拋開娛樂和考試,則是為了增強理解力而讀。不同於考試和娛樂,為了增強理解力而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僅需要勤做筆記、寫讀後感,還需要運用此書中的技巧來閱讀。

這本書風行70年不衰,可見其在閱讀上為讀者帶來的影響與價值。全書從閱讀的層次、閱讀層次的說明、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閱讀的最終目標四個方向作為基本的骨幹,將閱讀中所必須面對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說明、檢討與建議。

首先,讀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之間是有關聯的,較高階閱讀層次包含了較低階閱讀層次的特性。所謂基礎閱讀是關注每個詞句的含義。這點並不難理解。檢視閱讀則是通過限時地、有目的地快速閱讀找出書中談及的重點、主題的分類、基本組織框架。接著是分析閱讀,即帶著問題全盤閱讀、完整閱讀,該階段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目的在於儘量消化書中的系統性知識概念、論題等。最後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又稱比較閱讀,意思是通過閱讀多本相關主題的書籍,從比較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解。

這四種層次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我沒想到它們是被歸為層次,而非方法。基礎閱讀幾乎每本書都在做著。而分析閱讀和檢視閱讀則多用在做閱讀理解時。主題閱讀則會用於寫讀後感或比較時。但作者的意思明顯不是這樣的。除了基礎閱讀,其他幾種我都是在課業需要或有目的的進行,並不是自發地以這些方式閱讀。換句話說,我讀書大多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追隨喜愛的作家,並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對於閱讀,我們應當懷著虔誠的心態,去體味,去感受。

而對於閱讀的態度,則是主動。讀書是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一本新書彷彿是一個陌生人,他飽含學識卻不願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地去拿起一本書,才開啟了你與作者的交流之門。

無論是基礎閱讀還是主題閱讀,都強調了一個最基本的要素—————主動閱讀。閱讀是一個特別強調主動性的活動,完全被動是讀不了的,那麼專注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專注力並不代表理解力,於是思考就是主動閱讀的第二個要素。如果單單是為了閱讀而閱讀,那麼一定是雙眼停滯,頭腦昏睡,即使沒有被動到如此,如果閱讀僅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是站在整體框架之上,帶著一邊思考和一邊提出問題去閱讀,或者說,由於僅僅對書中鍾情的表達和語言很感興趣,卻沒有耐心去了解整本書的框架結構、邏輯和內容等實質性的東西,那麼,便是單純的玩味文字,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理所當然地,這本書給予你的回報也就侷限於擺弄文字上,對於個人在這方面的提升是沒有多大幫助的。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許多觀點在我看來非常受用,當然,由於時代的侷限性,這本書關於閱讀的看法也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的一些分類,觀點仍具科學性。同時,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但我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實用於閱讀紙質書籍,對於電子書、網路資訊的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儘管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也許是為了放鬆或打發時間,但我們也應當以嚴肅的心態去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人生歷練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記得有人說過,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翻開書本,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汲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力,我們的理解力。真誠地閱讀一本好書,對於作者,對於我們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我也承認自己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工作外時間沒有好好利用起來,應該在以後多閱讀,多涉獵各方面知識,儲備知識,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有所用處。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麼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簡單的,隨隨便便的。你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沒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一種哲學。同樣的,這本書給我的幫助更加的大,因為我還沒有閱讀多少書的時候,就能夠碰上它。相信這本書所教導我的,能夠在我人生短短的幾十年中,給我打下好的基礎,讓我能夠從此以後有科學和系統的閱讀,不斷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識儲備,及人生的境界。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3

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就是《增廣賢文》了。我如果日後有什麼成就的話,那是上天的造化,是我讀透讀好了《增廣賢文》;反之要是成之不足,敗之有餘,那是因為我沒認真學好《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是我人生的啟蒙老師。

真善美,乃人之最高境界。短短的一萬字,盡訴了人間千姿百態。“世間好語書說盡” “觀今宜鑑古,無故不成今”。我小時非常驚奇,竟然什麼都被《增廣賢文》說到了,我驚訝母親教訓我們孩子的口頭禪中,原來大部分可以在這裡找到;老師上的思想教育課程,精彩的話語字句,查了一下,就是這裡面的某一句,或者和這句意思一樣,只不過改了一兩個字的句子;名家詩詞,最為精華部分原來在這裡可以見到;我遇到疑惑,我受到打擊,我被人家欺負,我唯有向《增廣賢文》來找答案,找到能夠解脫的理由,找到讓我心安句子。我就這樣心裡話都向書去說了。

《增廣賢文》讓我長了一顆善良的心。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有不報,日子未到”“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平日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做人要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做正人君子,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這些思想看似有點迷信和懦弱。實際上,讓人活得寬心和舒心的唯一辦法,讓人不做噩夢的保證,就是有一顆善良的心,不幹壞事。很多人說我很老實,太過懦弱,會易被家人欺騙的。就是這樣,人家騙我比較容易,但我更多的是用我的誠懇去換回別人的尊重和敬佩。我覺得這是我人格中最值得我驕傲的地方。我不必弄虛作假去取得他人的附和,我以內在的東西去感化身邊的人。

《增廣賢文》教我學會了敢於批判。

《增廣賢文》有相當的內容滲有宿命的思想,如果不用辯證的眼光去讀,是萬萬不可。我小的時候,以為書上的一切都毋庸置疑。因此看了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萬事不由人計較,一身都是命安排 ”等等句子,我覺得人生真是“世事明如鏡,前程暗似漆”,生活充滿了悲觀的色彩。長大了,我才知道,一切盡在自己的手中,沒有什麼是註定的。就算有定數,也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好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在想衝破困難的鬥爭中,不斷的挑戰自己,相信自己和家人幸福會過上的生活。我小時兩手兩腳都嚴重扭傷過,身體健康總是受到各種各樣的困擾。這裡手剛好,那邊腳又傷,四處看醫生,敷藥,刻苦藥。母親說這是註定要闖的難,過了,以後就順順利利了。如今回首,正是那些種種的磨難練就我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有朋友說我人未老心老。我就是比一般人要考慮問題更多,想的事情更實際。

我相信有很多事情我們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並不是註定就某個樣子。國中我鼓起勇氣向校長寫了兩封信,高中我也向校長寫了信,提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和有關學校建設的意見。甚至我看不慣某村的書記欺人太甚,寫了一封罵到他狗血噴頭的匿名信。當然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校長採納了我的大部分建議還表揚了我呢,那書記悄悄的收斂了他的放肆。

科學態度去讀《增廣賢文》,收穫更多。

長大後,我以更加全面,科學的角度去讀《增廣賢文》,她還教會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簡單的一句話,教會了我要靠自己,相信自己,要獨立,獨立思考,獨立行動,獨立承受。我很不喜歡求人,害怕求人。覺得求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特別是看到家人或者一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向別人求助時的淒涼,以及被求者高傲的不屑一顧,我心都軟了。慢慢地我告訴我自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貧居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這些說得是人情冷的一面,同時也提示人們,更加應該珍惜有緣人,珍惜情誼,要真誠待人。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忍一時之氣,免得白日之憂”“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這些告訴我們要節制自己的慾望,不過分苛刻別人,,經常檢點,反省自己,保持正氣。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惜取年少時,莫等白了頭才空餘恨。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是最浪費不起的東西了。我看過我們學校很多師兄師姐的求職簡歷都寫了一句話“年輕是我最大的資本”。讀書成才要趁早,樹人生的根基要趁早。我一般不會隨便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當然也不喜歡人家無端浪費我的光陰……

這樣一本書,值得我去讀一輩子。小時家裡給我的什麼課外書都沒有,就是除了我偶然在衣櫃裡發現的這本《增廣賢文》。父母都不知道,我是偷偷的拿來讀的,讀了十遍百遍,到今天還想讀,以後還要讀。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4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每個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串聯,就變成了心中的書。莊華濤的《學生是一本書》中記載了他和學生在一起的活生生的故事。記錄故事就是回味故事,回味故事就是生長故事。因為記錄,故事才會生長得更好。記錄,是人對故事關心的一種表現。你關心了故事,故事就會成為冬日裡的暖寶寶。

可以說,《學生是一本書》是莊老師二十幾年工作積累下的故事集,書中記錄了一個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這期間,莊老師做過家訪、開過班會、個別交流等等,通過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幫助自己的學生,讓自己的“瑣碎教育”帶給學生更多的溫暖、自信、陽光、信任……就像他說的:“雖然這種瑣碎教育缺少了系統性和普適性,但也是有一定價值與意義,因為這些故事中蘊含了我對教育最基本的認識。”

我也不禁思緒連篇:其實,學生何嘗不也是一本書?當學生進入你的班級,意味著你成了他的人生引路人,使其長知識、明道理、育情感,最終健康成長、和諧發展。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痕跡深遠。就像莊老師書中寫的,他做過家訪、開過班會、個別交流等等,通過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幫助自己的學生,讓自己的“瑣碎教育”帶給學生更多的溫暖、自信、陽光、信任……,顯然,教師教育水平優劣、責任意識強弱都將嚴重影響學生這本“書”質量高低。高明的教師,其學生相對聰慧;負責的教師,其學生相對謹慎;大氣的教師,其學生相對豪放;大愛的教師,其學生相對靈媚……是呀,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獨特生命體,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關係在教師身上,教師的擔子不輕呀!

莊老師說過“學生是我們教育生命的‘貴人’,需要我們以感恩之心去將他們永遠牢記心頭。每一個學生都是值得教師潛心閱讀的一本書,讀好這本書,教師不僅能清楚地看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後的靈魂。”或許我無法翻閱每一本書,但至少我會把手裡的這本書讀完。莊老師還說:“在每一個教師的背後,都會有一些陪伴他走過職業懵懂期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教師生命中的‘貴人’。”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確實是教師生命中的“貴人”,學生在學校中不斷成長,事實上,教師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尤其是那些或者個性張揚、或者調皮搗蛋、或者孤單古怪的學生,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與他們相處,去真心感受他們的想法,陪伴他們快樂成長。在所有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拔氣門芯的“好學生”》,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首先在想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會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不是很好處理,如果言重了會傷害學生的自尊,但是如果對於這樣的事情置之不理、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可能又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可能我會先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但是像思怡這樣的好學生,她應該有自己的思想覺悟,在瞭解情況的過程中,她就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莊老師的處理方法,我確實很佩服,非常恰當,既沒有在學生面前批評思怡,也沒有大篇幅的講道理,而是心平氣和地與思怡單獨聊天,給思怡以足夠的信任,讓思怡能夠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並將這件事作為與思怡間的祕密。通過具體情況的瞭解,莊老師適當地引導思怡認識自己的行為,讓她能理解同學與媽媽,舒緩她的心理壓力。莊老師真的是一個耐心、溫和、有智慧的教師。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我們教師的工作中真的是很普遍的,但是我們很少會把這樣的事記錄下來,並輔以反思,所以這樣的事情可能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並沒有留下一些什麼。尤其是教育的時間越長,越來越難有這樣的耐心,學生間的很多事情可能也都習以為常、不足為奇了。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說明這樣的經驗已經在我們的心裡了。莊老師是一個耐心細緻的教師,她善於發現工作的每一件事,並且以生動的形式再現故事。

九和國小几年時間下來,時間讓我跟孩子們逐漸瞭解彼此,每個孩子們都具有未完成性,他們正在書寫著自己的點點滴滴,而我就是這點點滴滴的.其中一個讀者。

書都是有內容的,每一本書的內容是不一樣的,這內容是需要人去讀,但是真正去讀孩子這本書的人恐怕不多。家長們忙於自己的工作往往會忽略孩子們的成長;教師因為孩子多的問題,全面關注每個孩子肯定是紙上談兵,只能做到盡力而為。所有的讀“書”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原意堅持,那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世界是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書也一樣。有的可能每一篇、每一章都精彩,使你願意讀下去;有的可能開頭平淡無奇,但精彩卻在後面;還有的可能在中間會有大的轉折,原來平淡無奇的也許會突然精彩紛呈,扣人心絃。這些書都需要人去讀,學生這本書是活的書、生動的書,真正以平等的心與孩子交流才能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天真可愛。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5

讀書,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也是一件複雜的事,該如何讀書,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找到了些許答案!

在這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在強調這樣一個觀點:“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的閱讀,通過在閱讀中投入心思去不斷的思考,這樣的閱讀才會收效越大。閱讀的目標,是為了獲得資訊,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書中有這麼一段,說真正的閱讀,是“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為止”。這是讀書最基本的目標,也是最終的目標。只有更清楚的理解,才可以讓自己獲得“全新的或更高層次的啟發”,收穫我們自己想要的。“閱讀就是學習”,不但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還要用來進行自我發現。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還要懂得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說。閱讀不是在聽作者唱獨角戲,我們更需要把它當作一種與作者的對話,通過對話,更多的挖掘作者的思路與思想,從而獲取一種閱讀之外的東西。

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是依次漸進的,但又是建立在前一種層次的基礎上的。通過基礎閱讀,獲取一本書的內容;通過檢視閱讀,獲取一本書的架構和主題;通過分析閱讀,更深層次的咀嚼和消化一本書;通過主題閱讀,對同一主題的數本書進行整體的分析與研究。

檢視閱讀,是系統的進行略讀,粗淺的明白書中所表達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閱讀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應該依照讀物的性質和複雜程度,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儘可能的避免在閱讀中出現停留或倒退。通過檢視閱讀,我們需要從基本架構上讀出作者的整體思路,但不要企圖瞭解作者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字句的深層次含義。“粗淺的閱讀。是閱讀者想要了解全書內容的第一個必要步驟”。

在閱讀的過程中,作為讀者我們要學會向提問,在這本書的第五章中,作者列距了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無論我們讀什麼書,這幾個問題都是有意義的。同樣在這一部分,作者也給了我們教了幾種閱讀時做筆記的方法,以及三種做筆記的形式,這些都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的閱讀中。

分析閱讀,是閱讀的第三階段,也是閱讀單獨一本書的最高階段。在這個階段的閱讀中,首先要對我們所閱讀的書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和分類。只有明白了這本書的分類,才可以幫助我們較好的完成下面的閱讀。在這一階段中,我們不僅要滿足知道作者在講什麼,還要能夠將作者所表達的內容清楚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我們要能夠對整本書進行拆解,擬出這本書的大綱,並能夠用自己的內容對大綱進行適當的充實。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就能夠很好的掌握作者的思路,明白作者的條理。這個過程是艱難而複雜的,但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能夠更好的更透徹的理解這本書。在這一部分,作者講到了一本書的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通過對這一關係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在成為一個“好讀者”的同時,也為我們能夠成為一名“好作者”打下一個基礎。

在分析閱讀的講解部分,作者總共列舉了他對於分析閱讀理解的十五條規則,這些規則在全書的第十一章有一個小的彙總,並對這十五條規則的聯絡進行了講解。這十五條規則之間,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全書。但如何更好的把這十五條融入我們的常規閱讀中,這還需要我們慢慢的在後續的閱讀中去理解、去體會。

在第十二章輔助閱讀部分,作者總結了他對於幾種外在輔助閱讀的認識和理解。在他看來,我們的閱讀,應該儘可能的保證獨立閱讀,排除他人的評論對我們的理解造成影響。儘可能的少利用導讀和摘要,或者在完成獨立閱讀之後再進行對輔助材料的閱讀。

第三篇中,作者列舉了多種型別圖書的閱讀方法,包括對實用型圖書、想象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以及社會科學等的閱讀方法的總結和概括。通過作者清晰的描述,我們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閱讀,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質量。

在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談到了自己對閱讀的理解和認識。在他看來,我們需要不斷的閱讀,但不是任何書或文章都要讀,我們要讀那些能夠提升我們閱讀能力的書,“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通過這樣的閱讀,才能夠增進閱讀的技巧,從而提高自己。

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結:“一本好書能叫你瞭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假期讀一本好書讀後感6

一書共分為四篇,講述了閱讀的層次、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以及閱讀的最終目標等內容。其中閱讀的層次分為四個部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每一層次的閱讀都有歷史根基的解答。

在所有閱讀之前,閱讀的目標最重要。書中提到,在閱讀的時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閱讀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儘可能地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而這番努力是會有回饋的。許多人儘管可以區分出閱讀的獲益與取樂之不同,其中一方是理解力的增進,另一方則是娛樂或只是滿足一點點好奇心,最後仍然無法完成閱讀目標。作者給出了沒有讀好一本書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目標不夠明確,自身不是一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也就無法將精神集中到他們所做的事情上,自然就讀不好一本書,長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對讀書的興趣,感受不到讀書的樂趣。一個愛好閱讀的人必然是對其目標有著十分清晰的認識。

有了清晰的目標就會做到主動閱讀,在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主動閱讀。主動閱讀即為能提出問題來。任何時候能提問,能大膽提問的人都不容忽視,且不論提問水平的高低,至少說明兩點:

一、有足夠的勇氣來質疑業已存在或既定的理論描述或實踐內容。

二、有足夠的想象力來作出與主題相關或聯想的思考,這兩點都說明了他是在認真閱讀且積極思考的。

書中說,任何學習都不應該沒有活力,就像任何閱讀都不應該死氣沉沉,閱讀時越是帶著自己應有的積極、主動態度,以及儘量讓自己閱讀得更加有活力,才能夠更有所得,閱讀的效果才會更顯著,道理的確如此。當一個人由於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後,就會主動去讀一本書,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就會不斷提問。明確的目標作者也已提到,單純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並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只有我們將讀書目標鎖定在“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時,自身的理解力才會真正得到提升。

在確定了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選擇好一本書來進行閱讀。選擇好一本書至關重要,如書中所說,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你該自己去找出對你有特殊價值的書來,這樣的書能教你很多關於閱讀與生命的事情。這樣的書你會想一讀再讀。這也是會幫助你不斷成長的書。

以讀歷史書為例,有人說,讀史有心機,讀史就是要讀出智慧、韜略和心機(此處心機一詞是褒義)。如何選擇歷史書很重要,由於當今電視普及,受各種古裝劇影響,太多人不瞭解真實的歷史,歷史知識匱乏。若真想讀點正兒八經的歷史,最簡單的辦法應該請教學歷史的老師或同學,多請教幾個,若都選擇同一本書,毫無疑問,那本就是經典了。

他們至少比我們外行要懂行情,因為隔行如隔山嘛。同時也可以看偉人名人在看的是哪本?比如毛澤東同志對《資治通鑑》情有獨鍾,愛不釋手,那麼毋庸置疑,該部書肯定是經典,值得閱讀。檢視閱讀在這裡發揮著重要作用,即對於早已熟練基礎閱讀的我們而言,檢視閱讀是我們在挑選書籍時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

分析閱讀是全書的重點,能不能讀好書,把書讀進去,分析閱讀成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有八個規則:(1)分類;(2)簡述整本書的內容;(3)分級理出重要目錄;(4)找到中心問題(內容或思想);(5)找到關鍵詞並確定其含義;(6)找到關鍵句子並確定句中主旨;(7)找出或構架出作者的論述;(8)找出作者的答案。通過八個步驟即完成了我們的分析閱讀部分,但顯然這是不夠的。

進入分析閱讀的階段就意味著所閱讀的書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至少是必要的才會去閱讀。在分析閱讀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時刻保持質疑,要有懷疑精神。作者說得對嗎?是全部對還是一部分對,如果一個人完全贊同一本書的觀點,他極有可能就沒有讀進去,沒有思考,或者是這個方面的知識瞭解得太少,讓他不得不誠服於作者,那他讀下來不會有大的啟發,至少說明他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欠缺,無法做進一步閱讀或思考。分析閱讀要能懷疑,敢懷疑,勇於挑戰作者的觀點。

世上的書千千萬萬,只怕一生的時間無法窮盡。以時間為約束條件,以同一主題為切入點,進行第四個層次的閱讀,即主題閱讀,主題閱讀是建立在一定閱讀量的基礎上才能做到。也就是說,我們閱讀了許多的書,但又理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時,如何做到系統的、辯證的去分析,最終學以致用便是主題閱讀的目的,無論作者是什麼樣的觀點,相同或相悖,我們應該形成自己的主線,不斷用自己的判斷力和價值觀來轉化為自身的知識。這一層次閱讀已上升到理論聯絡實踐的關鍵階段。

蘇軾曾說:“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毛澤東同志也曾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有了學問,好比現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閱讀成就你我,閱讀點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