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他鄉風雨》讀後感12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他鄉風雨》讀後感12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他鄉風雨》讀後感1200字

《他鄉風雨》讀後感1200字 1

《他鄉風雨》是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我曾經讀過許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品味,暑假時我又從新細細品味這本書。

《他鄉風雨》主要講了:新中國為成立以前,李志誠和七千中華壯士為了維持家裡的生活,遠赴加拿大築鐵路。每天早晨天還沒亮就要起來,吃一點稀粥就去工作。他們站在懸崖峭壁上築鐵路,不時有同伴墜崖身亡。勞累了一天,他們躺在凹凸不平的地上築起帳篷。飢餓,寒冷,讓他們無法入睡。那時正是反—華時期,中華築路大軍經常受到毒打,燒帳篷的傷害。後來,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們翻身作主了。李志誠回到老家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去了。

中國人十分有骨氣,就像梅花一樣。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就是因為這些不肯屈服的中國人新中國才會成立,就是因為這些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新中國才會走到今天。

現在的中國是輝煌的,是令世界矚目的,是令人驕傲。08年我們舉辦了奧運會,殘奧會,09年我們成功的進行了太空出艙並且迎來了祖國60歲的生日,10年我們舉辦了世博會。

現在的中國在飛速地前進,飛速地改變。但是我們頂天立地,堅強不屈的精神從未改變。做一個有毅力的,頂天立地的,堅強不屈的人吧!

魯迅的小說集子有三本——《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故事新編》我還沒有仔細品讀過,今天先來談談自己閱讀《吶喊》和《彷徨》之後的一點感想。

從這兩本集子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魯迅思想的變化發展。先說《吶喊》。誰來“吶喊”?我。為什麼要“吶喊”?我們不妨看看魯迅那個著名的“鐵屋子”譬喻——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這個雖然悲觀沉鬱的描述卻暗含了一個資訊,也可以說是一種自信:我是清醒的個體,我是站在啟蒙的立場上的,所以我要吶喊,即便聲音微弱、個人前途暗淡也在所不惜。以《阿Q正傳》為例,這篇小說固然帶著作者強烈的自省色彩,但毫無疑問的,作者的精神是高於阿Q的,是在無情自剖基礎上的俯瞰。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語境後面便包含著一種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這一自信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表現得很鮮明:“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儘管經歷了種種寂寞困苦,儘管有上述那段近乎絕望的“鐵屋子”譬喻,內心深處的這一自信並沒有改變。

但魯迅的這一信念的紮根之處與普通作家是不一樣的,正體現了他的豐厚與深刻。魯迅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中間物”,只是進化鏈中的一個過渡。他“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一點光明出去,自己則甘願滅亡。這一孤獨者的本質,這一自我犧牲的精神力量,非但不會導致頹廢消極,反而能激起一股悲壯的、自覺的贖罪感——替所有人去贖罪,而這一贖罪感蘊含著主體的自信與優越。

就拿《藥》來說,通過解讀我們發現,除了夏瑜,小說中的人物都具有“吃人者”和“被吃者”的雙重身份,而革命者夏瑜則是單一身份——人血饅頭——“被吃者”。這一身份本身就帶有一種強烈的殉道意味,精神境界和直麵人生的勇氣遠遠高於其他人。或者還可以這樣說,像狂人那樣,夏瑜以前也是“吃人者”。如果說狂人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後,終於“痊癒”,自省的道路走了一半,那麼後面的一半就由夏瑜用他的鮮血來完成了。

然而到了《彷徨》那裡,這種自信忽然遭受了強烈質疑。誰在彷徨?我。作者逐漸進入到對主體內在的燭照和自省,於是主體的立場發生了鬆動;啟蒙者已不能確定麻木的群眾究竟有沒有可能被喚醒,甚至開始懷疑其實啟蒙物件不是不能清醒,而是他們不願意清醒,管自生活賺錢麻木,倒是啟蒙者多事,妄想改變些什麼。

我覺得到《彷徨》這裡,魯迅的思想經歷了一次轉變。這個轉變是深刻而持久的,絕非如教科書上說的是偶爾的精神苦悶。《祝福》中“我”面對祥林嫂詢問地獄有無表現地手足無措,這令人看到了魯迅逝世前不久所作的《我要騙人》的某種源頭。在那篇文章裡魯迅寫道:“倘使我那八十歲的老母親,問我天國是否真有,我大約是會毫不躊躇,答道真有的罷。”這中間的痛苦、矛盾,我想局外人是很難真切體會的。

從《吶喊》到《彷徨》的變化當然不是一蹴而就、忽然發生斷裂的。

《一件小事》曾被王朔嘲笑為只有國小生的水平,這不過證明了他的無知而已。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篇小說當然沒有特別之處,其中的高大的背影的確也被國小生用濫了。但是,在那個時代 寫出這一作品是不容易的。胡適、沈尹默、舍我乃至後來的郁達夫都寫過人力車伕,但是他們的角度都是同情憐惜,也就是說高於人力車伕。唯獨魯迅,是用一顆真心,真誠體會出了自身的渺校這一知識分子的自省,是難能可貴的。

再拿《藥》來說,小說結局讓兩位母親相遇。兩位母親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她們的相遇突出了雙重悲劇。夏瑜為了千千萬萬的華小栓而死,華小栓的母親卻希冀用他的.血來換回兒子的生命。夏瑜的母親則念念不忘兒子是被“冤枉的”,可見在她的意識中革命者的確是該殺的,但瑜兒並非革命者。母愛在這裡體現的不是終極的關懷與壯美,而是深深地、寒徹骨髓的悲哀——連母親都無法理解革命者,這是多麼深廣的哀痛啊!革命者又是多麼的孤獨啊!

革命者的孤獨走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孤獨者》中的冷峻與絕望。主人公簡直就是魯迅的自況,而小說中不斷出現的“我”,彷彿時時要阻礙著主人公,則可以理解為魯迅對自己的矛盾心態。小說以葬禮始、又以葬禮終是大有深意的。舊時代的帷幕落下了,舊時代的陰影卻依舊籠罩,新時代的帷幕便在這籠罩中一道殉了葬。

王暉說過,魯迅的小說在深刻地批判了國民性的同時,“又把否定的鋒芒指向知識者自身。”我想,這便是魯迅令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吧。

《他鄉風雨》讀後感1200字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相信身在他鄉乃至身處異國的朋友最能體會到詩仙李白所寫的這一首詩的含義,身在他鄉,身處異國,遠不如在家鄉的感覺舒坦。相反,身在別處,人生地不熟,不但會遇到許多風風雨雨,還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變化或一個小小的轉折點。

暑假期間,空餘的時間很多,正是學習語文的好時機,於是我把重點放在了閱讀與寫作上,隨之我就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冰心獎”系列的圖書——《他鄉風雨》。

初讀《他鄉風雨》,我的眼前浮現出了李志誠等人的生活場景——他們的一生是極為坎坷的,極為曲折的,有時候工作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做,而給的工錢卻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生活;有時候往前邁一步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目的地卻與此相隔甚遠;有時候一天只能吃一頓飯,而且吃不飽,還要硬撐著去做苦工,撐不住的時候就想想他們僅四個字的信念:我不要死!然後繼續勞作。讀到盡頭,我不禁潸然淚下,心想:他們怎麼這麼命苦!

再讀《他鄉風雨》,我被他們堅韌不拔的性格所感動了!看,初到築路工地,他們雖然嘴上說很累,有時還埋怨薪水發的少,但是,他們的骨子裡卻有著一種氣概,一股中國人獨有的氣概,一股如同寒梅傲雪般的唐人特有的氣概!他們現在紮根於世界的最東方,位於加拿大,它們猶如一枝枝紅梅,毅然挺立在這冷酷的環境裡,好似北國的臘月一般,摧殘著他們的人生。但是,英雄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用實力證明,中國的人民是最為吃苦耐勞的,不像白人那樣慵懶。讀到這裡,我真想讓他們跨越時空,讓我把他們從書中拯救出來,到現在的社會享受一下生活,享受天倫之樂。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唉!太可惜了!

在作者的筆下,李志誠描寫得尤為突出。出洋時,他已有了家室;不久後,又喜得貴子。這一切,在其他人的眼中,正是他們所追求的目標。他為人友善,在張志信和黃瑞城這兩位同伴病重期間,他幫忙照顧著病人,為他們煮粥,行走時還攙扶著他們,對他們一直非常關注。到了晚年,他年過花甲,對子孫們都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曾訪問過陳永富、鄭鴻祥、林福田三位友人。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刻畫的李志誠這個人物從來不說苦,但卻飽經風霜,吃得了苦中苦,做得了苦中苦中的人上人。作者就是運用了這樣的一個道理把李志誠這個剛毅不屈的形象躍然紙上,使此人在各方面都比別人更勝一籌。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水,遍灑了犧牲的血雨。”是啊,冰心老人說的'很對,只有當時的奮鬥,才有現時的成功。花兒如此,人,亦是如此,書中的李志誠等人,更是如此!做人,就要做有成就的人,也可以做人中人,但萬不可以做人下人。這,也正是李志誠的家人在他年幼時所告誡他的,我們也要聽取李志誠家人的一番教導,力爭做一名人上人,從而在李志誠身上汲取到中國人堅忍不拔、如同寒梅傲雪般的精神。或許,正是五十多年以前李志誠家人的這一句平常的贈言,才讓李志誠在加拿大走到了今天。

現在居住於加拿大卑詩省的華人啊,也許你還不知道,位於你們身邊的那條足有120餘年歷史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正是我們中國人修築的。在那裡,留下了我們的血,與淚,滴下了我們的汗水,也埋下了無數親人深深的痛楚,也傾注了數以萬計的同胞們的青春年華。這裡的鐵軌,是用中國人的鮮血與汗水以及淚滴鑄造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