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1

《海的盡頭是草原》是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

因為自然災害嚴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被送到內蒙古。這些“國家的孩子”被當地滿足條件的牧民們收養,從電影描述的三個小孩杜思珩、馬正元、黃寶哥等可以看出來,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善待。

電影的主線是小女孩杜思珩。為了讓她有口飯吃,不至於被餓死,她被媽媽送到了福利院,分別的時候,媽媽給了她一條小毛巾,上面繡著她的名字,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她一直記著媽媽對她說的會來接她的話。所以,她走到哪兒都帶著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著內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媽媽來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們不同,她一直認為內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哪怕她最後選擇了薩仁娜做自己的額吉,哪怕薩仁娜額吉全家都對她很好,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吃,奶茶、奶豆腐,他們給她搭建專屬的廁所,在草原上給她找遺失的小毛巾,教她學騎馬,一點一點的治癒她。

但這個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讓人覺得不識好歹。直到那個夜晚,伊德爾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賬外,教她識別北極星,送她指南針,讓她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能準確的辨認出南方,她問他,怎麼才能回到上海,她說害怕自己長大,這樣媽媽就認不出她。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潸然淚下。血緣關係是這麼重要的,是一個人出生時便刻在基因裡的烙印,就像內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

然而,血緣關係又沒有那麼重要。

在女孩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缺乏父愛,伊德爾教她騎馬,告訴她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一點點的填補她父愛的缺失。

她第一次開啟自己的心房,應該是騎著馬,在滿天風沙中去找伊德爾的時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爾抱在懷裡的時候,她說,爸爸不要離開我。伊德爾承諾她,永遠不會拋棄她。自此,她喊伊德爾爸爸。

隨著她長大,她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可能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執著,為什麼媽媽捨棄的是她。她只是想問個明白,這是她的心結。所以,她計劃著和馬天元私自離開。

在離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給她的遺言是照顧好父母。為了不觸景傷情,伊德爾和薩仁娜決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著馬車後面。伊德爾對她說,他會遵守承諾,永遠不會拋棄她。以後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後,父母都會原諒和包容。

其實,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為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會諒解的。更何況,還是為了守護養女,親生兒子死去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在養父母心裡,她真的如同親生的女兒。

從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為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著,她成了那木汗。她守護著善良的養父養母,守護著這片用無私的愛接納她的大草原。

接著我們說,黃寶哥,這也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裡走,說自己要騎馬。聲音引起了當地老師的注意,老師知道他腿受傷後,主動給他做了柺杖,呵護他。老師問,願不願成為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點了頭,於是他們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馬正元是多年後,長大重逢的。但從長大後的情景來推測,他也被家人照顧的很好。比如,第一個發現他們要離開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關懷的,不會那麼快就得到資訊的。再者,當那木汗為了救他們而死去,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時候,也是一種保護和愛。

從這三個孩子的身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血緣關係為根基的親情固然是重要的,但因為緣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彌足珍貴的。

在領養孩子的時候,牧民們說,他們是相信緣分的。有時候,一眼就註定了一生的緣分。所以他們會認為,孩子來到自己身邊,就是神明賜予他們的禮物。

在電影裡多次隱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殘酷,有突然颳起的沙塵暴,有虎視眈眈的狼群,有讓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奪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爾說,“大自然對我們很殘酷啊”。也許正因為這樣,牧民們更相信天意、命運、神明,他們對不懂的東西都存著敬畏之心,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守著為人善良的本分。

我們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緊密,可為什麼心靈的距離越來越疏遠,感情的牽絆越來越淡漠,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最後,以過了百年之歲的薩仁娜說的那句話作為結尾,這也是整部影片裡最能觸動我的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成人。

從這位內蒙古額吉的身上,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除了愛和善良,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東西。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2

首先拋開命題作業和時代大背景,我一直問自己就針對一個劇情片來說,它是一個合格的作品嗎,算,但是實在是稱不上優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原因,爾冬升港片時代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溫情煽情則都是套路感滿滿。而且我覺得一個電影切入的視角也決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視角是陳寶國扮演的杜思瀚,作為一個扯線頭的人,由他的尋親線扯出了整個故事當年的模樣,但是他作為親情線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親歷人,於是他還得聽第三者講述,這就導致這個故事太過擰巴,親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觀者視角。紀實?卻又處處體現著主觀的情感表達。所以視角主體轉變成小杜思珩或者薩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陳寶國作為尋情線,最後出現一下即可,當然,你如果說是為了之後的反轉和煽情做的鋪墊,那當我沒說。

然後整個故事的設定,這個不得不說的時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個人都是歷史的推動者,每個人也都是時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時代會肆意碾壓過每個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詩感(當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爾導並沒有想過),光有美好是不夠的,真善美每個人都愛看,真善美的背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很多電影都喜歡放大個案,然後說這就是全部,但是這真的是全部嗎,對那些默默付出,無處發聲的人,公平嗎?當然這是命題作業,不多評價。

最後是人物的設定,是太過上帝視角下的產物,雖然看起來電影裡每個人都淳樸友善,但是幾個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擰巴!比如薩仁娜的為國養女的情愫,那木汗對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還有阿雲嘎和那木汗說要悉心照顧妹妹讓她忘記傷痛走出困境,然後扭頭送她一個指南針,以及最後杜思珩的出走,作為一個十幾歲父母又很開明的孩子,只是為了執念想搞清心裡的疑問,還要回來的,沒有道理一聲不吭揹著所有人出走啊!讓那木汗的犧牲就很套路和難受。

最後時代的創傷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是創傷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體現的又是不一樣的,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下的人們都沒有選擇,但是如何繼續活下去,怎樣活下去,我們有的選,但是導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3

這個故事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也恰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5週年,蒙漢一家親的主題。是很合適與應景的。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難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幫助,撐過了艱難的年代,走向瞭如此幸福的當下。這段苦難中的每一份善意與愛都值得被記住,並感激。

淺淺的寫一下電影的時代背景:

20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恰逢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因為東西方世界的碰撞,我們可以說內憂外患。電影裡從一個小家母女與兄妹分離故事,以小家反應出當時大時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難,也反映出來了,內蒙人民的淳樸與善良,自己因為邊界的緣故,本身也充滿了危機,但是當決定收留這群孩子開始,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電影中,都是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這三句話在現在的我們看來,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是國家對於民族未來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間對於彼此的深愛。

說回電影,個人淺談一下,不是專業的,只是想把看完電影自己內心的感受好好寫出來。

一、敘事手法:

電影的是分了三條時間線來敘述。一條是,陳寶國老師飾演的哥哥尋找妹妹的現代線。另一條是回憶線,哥哥回憶母親把妹妹送走的過程,以及一條並行線,妹妹在被送入內蒙過程中在孤兒院與額吉一家相處長大的過程。

三條線都是交替出現,這是非常考驗導演功力的。我看完,腦海裡只有一個想法,爾冬升導演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導演,成片劇情連貫性與敘事手法埋線佈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與自然,不讓人突兀與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設定了一個小反轉,這個反轉也把電影最後迎來了一個小高潮,並且很好的點了電影的主題。讓觀眾陷入演員帶入的情緒裡,久久難以平靜而又震撼與感動這份無私裡。

二、電影主題:愛與無私

這個主題,其實從知道電影開拍以後,有過擔心,想著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觀眾無法產生共鳴。但是當故事畫卷完全展現在我面前,我卻只能說一句,我能欽佩於當時他們無私,並且震撼於他們的選擇

說一個個人認為的隱線。愛與無私,不只是當時無私收養上海孤兒的內蒙人民。更在於那個年代,無數為了祖國建設奮鬥無私隱姓埋名多年的無數科學家與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親,一直是掩在這個電影大故事裡,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從她母親收到父親寄來的東西,確實轉交給別人,以及母親對話裡,他為之奮鬥的事業,家人的不知曉與無法知道在哪裡,是否也是隱示著,這位父親也是為了大愛,只能舍小家為大家,即使心懷愧疚,也要為之奮鬥。當然這條線是我個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記錄下來。

三、角色理解

只寫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幾位角色:

1、哥哥。陳寶國老師飾演的雙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線一直是他的視角,也從他的口中知道,母親已然重病,卻還是對60年前的女兒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卻因為對妹妹的掛念,為了不失去記憶,不想做手術。當最後被告知妹妹已逝(為了推進劇情),母親病逝,自己要離開時,把東西送給導遊。我想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與決然感,讓人悵然。而當後面見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與妹妹對視那一段,我還是被陳寶國老師的演技折服。真的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2、額吉。這個角色,是杜思珩改變的開始,也是真心接受與愛著這個孩子。雖然也是有著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後面,獨子逝去後,為了自己的承諾還是養大並照顧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話,大愛無疆重信守諾。對於杜思珩親生母親的那句,雖然未能相見,但是感謝你生下她讓我們都撫育過她。

3、伊德爾。這個角色其實出現的並不多。但是確實這個電影裡一份溫暖的存在。他代表著更無私,額吉帶著小私心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覺得該遵從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談,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將自己的愛與溫柔展露給這個略顯侷促的孩子。而當後面他要隨軍出發的時候,去沙暴裡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開始把他的當作杜思珩真正的父親。而當後面因為那木汗的過世,最後的那段回憶中,也很好的將一個父親的憤怒與矛盾以至於到後面因為責任與愛,選擇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蒼白,但是電影裡通過演員的演繹,將這個人物一開始出現的溫暖與父愛如山,到後面獨子去世自己的內心矛盾與憤怒演繹的有層次而令人動容。也是將這段電影尾聲的高潮部分,演繹的令人久久難以平靜。

四、寫在最後:

電影整體的運鏡與色調,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喜歡的。對於蒼茫草原與遍地牛羊的內蒙多了一絲憧憬。希望有機緣可以去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這電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觀賞國產片裡面,完整講完一個故事,並沒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這個感覺,用溫暖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也許我們不會再在這個時代經歷這些事,但是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歷史,也不該忘記湮沒在歷史長河裡,平凡但帶著溫度溫暖著歷史的每一位。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

看電影之前,預期到了,草原的景色一定美的驚人,卻沒想到,草原上的少年,騎在馬上的樣子竟也帥的這樣驚人。

預期到了,電影一定有很多淚點,但沒料到,幾乎整個電影都讓我沉浸在淡淡的難過與感動中。

預期到了,杜思珩一定不會就那樣被淹沒在流沙中,卻沒有想到哥哥那木汗的結局,成了我的意難平。

太喜歡這個幾乎不講話,卻總是帶著淡淡的微笑,溫柔的眼神,默默守護著思珩的哥哥了。

01

思珩剛剛從上海被送到內蒙古的時候,身體一直不好,高燒不退,是那木汗帶著衛生員去衛生院拿藥,薩仁娜對衛生員說,那木汗說不好話,但是他什麼都懂。

那木汗小的時候,發燒燒壞了嗓子,他會講話,但是發音不標準,聲音不好聽,便也不愛講,可是他很勇敢,去衛生院的路上,因為擔心流沙,馬兒怕了,衛生員也怕了,但那木汗不怕,他輕輕拍著馬兒,用很難聽的嗓音說,有我在,別怕。

思珩被薩仁娜領養之後,薩仁娜教思珩在草原上方便,思珩不願意,那木汗就給思珩做了一個廁所,三面用籬笆擋著,中間在草地上挖了一個小土坑,又有愛又好笑。

思珩一個人跑出去,被群狼圍追,是那木汗騎著馬帶著朋友們把狼趕跑,看著他騎馬而來,就讓人覺得,這個憨憨的少年,給出的守護,是那樣的溫柔又強大。

思珩丟了親媽媽給她的小毛巾,那木汗便和朋友們一起滿草原的找,那是思珩第一次對他說:“謝謝哥哥。”那木汗高興的滿眼是光。

02

後來妹妹長大了,在朋友的婚禮上,有個小子一直盯著妹妹看,那木汗奶凶奶凶的擋在了那小子前面。小子往左看他就往左擋,往右看他往右擋,實在擋不住,就拉著好朋友一起擋。

但是依然沒有擋住妹妹想離開的心。

那個一直盯著妹妹看的男孩子,是妹妹小時候的玩伴,馬正元,他們一起從上海被送來內蒙古,她發燒的時候,一直是馬正元形影不離的陪著她。

他們有10年沒見,思珩說要馬正元陪她一起扒火車回上海,她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當初媽媽把她而不是哥哥送去了孤兒院,難道因為她是女孩嗎?她想回去找到媽媽問個明白。

於是她和馬正元偷偷的查路線,偷偷的攢糧食,在某一天,兩個人騎著馬“私奔”了。

那木汗帶著朋友們去追思珩,薩仁娜說,如果思珩真的想回上海,那就送她回去。可是那木汗找到思珩的時候,她和馬正元都已經半截身子陷在流沙裡了。

那木汗慌了,他拿著木棍去救,但流沙的力量太大,思珩抓不住木棍,整個人還是被流沙吞沒了,那一刻那木汗痛苦的喊聲,簡直是撕心裂肺了。

03

看到妹妹被流沙吞沒,那木汗不再顧忌自己的安危,他親身踏入流沙去救妹妹,可是妹妹和馬正元被救出來後,流沙卻沒有放過他。

這個溫柔美好的少年啊,就那樣和大地融為一體了。

思珩跪在薩仁娜面前哭著認錯,薩仁娜只是仰天痛哭,卻並沒有對思珩有任何責罵。

伊德爾放了那木汗最心愛的馬兒,一家人離開了和那木汗共同生活的地方。

伊德爾對思珩說,我說過,永遠不會拋棄你,以後你就叫那木汗吧,那木汗死在了流沙裡,你要替他活下去。

再後來思珩就在大草原上真正的紮了根,結婚生子,子又生孫,到幾十年後親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時候,她的曾孫都已經出生了。

她曾經因為被自己的親媽媽拋棄而耿耿於懷,想要問個究竟,終於在薩仁娜、伊德爾和那木汗的守護和深愛下,得以治癒,度過了幸福而完滿的一生。

04

電影裡有太多讓我感動的場景。

領養大會上,內蒙牧民為了能領養孩子,彼此之間據理力爭。他們帶著各種玩具和吃的,使勁渾身解數,哄孩子們開心,希望孩子能願意成為他們的家人。那個因為自己長得太粗狂,導致沒有孩子願意被他收養,甚至想強行讓思珩跟他叫爸爸的蒙古族大叔,真是可愛極了。

伊德爾在部隊帶回來雞蛋,那木汗和薩仁娜第一次嚐到雞蛋時那個嫌棄的眼神呀,簡直把雞蛋當做了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

那木汗吃薩仁娜的醋,跟伊德爾告狀說,媽媽對思珩比對他還好,可是他自己對思珩的愛,卻一點也不輸給媽媽,甚至最後豁出了自己的命。

伊德爾補全了思珩一直缺失的父愛,他是全家唯一會講漢語跟思珩交流的,他教思珩騎馬,告訴思珩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

電影最後,一百歲的薩仁娜、思珩,帶著全家人,一起祭奠剛剛過世的思珩的親媽媽,薩仁娜感謝思珩的親媽媽給了她一個美麗的女兒,而我想,若是思珩的親媽媽知道,自己女兒是被這樣的一家人用一生來愛的,她也可以不帶遺憾的瞑目了。

05

以前不知道“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段歷史,因為這個電影,讓我對那段歷史,對當時所有為照顧這些孩子做出貢獻的人,心生敬畏。

爾導用一個普通家庭的尋親故事,把這段歷史呈現出來,又是這樣的細膩深情,這樣的溫柔動人,給觀眾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內蒙牧民的熱心溫情,看到了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以及其他所有內蒙牧民對孩子們的民間小愛,也看到了貫穿在歷史長河中的民族大愛。

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5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著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

《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為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

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巨集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為觀眾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裡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著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著迷的風土人情,喜歡內蒙文化的觀眾一定不要錯過

TAG標籤:草原 觀後感 範文 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