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學習教案

【教學目標】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學習教案

1、體會人物個性化的描寫,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培養學生比較思維的能力,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感受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難點: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表現主題的。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激發興趣1、老師講故事:《咬過的漢堡包》:一個雨天的早晨,一位年輕婦女與一個五六歲的男孩走進一家快餐店。他們坐下點餐時,又進來一個人,背微駝,穿一件破爛的上衣。他緩慢地走向一張狼藉的桌子,慢慢地檢查每個盒子,尋找殘羹剩飯。當他拿起一塊法式炸土豆條放到嘴邊時,男孩對母親竊竊私語道:“媽,那人吃別人的東西!”“他餓了,又沒有錢。”母親低聲回答。“我們能給他買一隻漢堡包嗎?”“我想他只吃別人不要的東西。”當女服務員遞給母子倆兩袋外賣食品時,男孩(老師停頓,請學生續講故事)突然從他的袋裡拿出一隻漢堡包,咬了一口,然後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桌上。那人很驚訝,感激地看著男孩轉身離去。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莫泊桑的兩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騎馬》。

3、請學生閱讀《書海領航》,簡介莫泊桑。1、學生聽故事,用簡潔的語言來續講故事。

2、學生簡單談聽後的感受。

3、學生閱讀《書海領航》,對資訊進行適當地篩選,簡介莫泊桑。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形成多向的資訊交流,為新知的學習構築合適的背景和準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閱讀《書海領航》,簡介莫泊桑,意在培養學生收集、篩選、組織資訊的能力;為後面學習莫泊桑的小說作鋪墊。

初讀小說

整體感知1、請學生自由速讀小說《我的叔叔于勒》,要求:藉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2、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老師隨機板書)

3、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讀後的感受。1、學生自由速讀《我的叔叔于勒》,圈出生字新詞,並藉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概述小說情節的各部分內容。

3、學生評價並修正。

4、交流各自讀後的感受。梳理小說的情節,交流初讀後的感受,有助於學生整體感知,更深入地探究文字。

學習起步階段儘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讀小說

拓展品讀1、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是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的一大特色,我們運用了比較的方法,體會了對比手法塑造人物、表現主題的作用。我們接著再讀一篇莫泊桑的小說《騎馬》。

2、請學生品讀小說《騎馬》,找出小說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3、從埃克托爾騎馬前後的表現,你能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從他的身上,你能知道當時怎樣的社會現狀?(小組合作探究,派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讀完這篇小說後,你能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悟嗎?1、學生品讀小說《騎馬》。

2、圈劃出小說中運用了對比手法的句段。

3、交流討論。

4、運用比較的方法,小組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及小說主題。

5、小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6、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個人的感悟。溫故而知新。引導學生聯絡已感受到的對比手法在小說中的作用,品讀《騎馬》。

通過品讀,讓學生自己在認識規律的基礎上,在讀讀、議議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將知識、規律轉化成自己的技能。

課後作業

再讀小說

比較品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小說內容:

1、小說中的人物是怎麼評價于勒的(包括怎麼稱呼他,怎麼說他的)?(根據學生的交流討論,老師適當板書)

2、請學生把找出的評價進行分類(標準是哪些話是在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說的,並說說是什麼情況,他們對於勒又採取了什麼態度。)

要求:請按時間順序說。

3、歸類以後,你們有什麼發現?

(老師隨機點撥)

4、請學生再作第二次分類(標準:找出的這些評價分別是誰說的。)

5、歸類以後,你們又有什麼發現?1、學生帶著問題再讀小說,圈劃出相關資訊。

2、交流討論

3、學生按照時間順序,為找出的評價分類。

4、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見解。

5、學生進行第二次分類。

6、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讓學生找出小說中的人物對於勒的評價,並運用不同的標準對這些評價進行分類,在分類及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感受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瞭解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表現主題的。

學生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產生的感悟,必然會各有不同,帶有濃重的個性化的傾向,設定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自主發現與交流。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與信心,分享能提高學習的成效。

學習反饋

1、詞語積累

2、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任選一個情節,為《我的叔叔于勒》續寫一個片段,力求通過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方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

A、于勒沒有窮困潦倒,而是衣錦還鄉,我們在棧橋邊等到了他……

B、在船上,我們全家沒能避開于勒……

C、菲力普夫婦在遊輪上巧遇發了大財的于勒……

3、(學有餘力的學生選作):

運用對比手法寫人,在文學作品中很普遍。無論是同一人物的言行對比,還是不同人物的間的對比都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作品主題的有效手法之一。同學們如果在平時作文中也能有意識地運用這一技巧,將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請以“他(她)變了”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學生按照要求,自主選擇,完成作業。作業的多元化設計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潛能。

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逐步掌握語言運用的方法和規律,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積累,向課外延伸,把小說的語言情境與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聯絡起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增強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