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集合10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集合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在這漫長的寒假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我要做的事情除了練習,還是練習。枯燥的練習帶來的疲倦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常常讓我灰心,但一想到再堅持一會就能挺過這一關,我所愛的人就能因我的進步而喜悅,我就又來了精神。”這是海倫在學說話時的感受。她摸著別人的喉結和口型的變化來模仿學說話。一句“除了練習還是練習”說出來容易,可做起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堅持到底?海倫這段話還告訴我們,愛是動力,愛是學習、工作、奮發和生活的原動力。心中有愛的人什麼困難都難不到他們。想到再堅持一會就能夠讓我所愛的人也是最愛我的人高興,最枯燥無味的事情一下子就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了。任何事情,不管有多渺小,只要有愛作背景,都將是最偉大的事業。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絡,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著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峰!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海倫·凱勒用她艱難卻幸福快樂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她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和她相比,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從今天起,我們該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們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馬克·吐溫說過一句話:“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是啊!她——海倫·凱勒,一個在世界上度過了88年,卻有87年在無光、無聲、無語中度過生活的弱女子。很難想像,這麼一位集聾、啞、盲一身的人,竟然是畢業於哈佛大學的。

海倫出生在美國南部,她的出生對於她的父母來說是一種喜悅。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在海倫十九個月大時,在一個春天裡的二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烏雲飄在海倫頭上。醫生說海倫活不長了,但她幸運的活了下來,只是她永遠失去了光明、聲音、聽力,她的世界永遠沉浸在一片黑暗、寂靜中。從此,海倫開始極度消沉,變得貪玩。直到八歲那年,海倫的父母為她找了一位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最後在莎莉文小姐以及家人的幫助下,海倫先後進入賴特·赫馬森聾人學校以及劍橋女子學校學習,並考入哈佛大學,開始嘗試寫作。

也許,海倫是身體上的弱者,但她的精神絕對是一個強者!看,像海倫一樣身體極度不自由的人,還能樂觀堅強,向命運挑戰,而我們這些健全人,又有什麼理由去講命運的不公?

我不敢說自己沒有怨天尤人過,記得在十歲那年,我和小夥伴在草地上玩遊戲,我玩得一蹦一跳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我被石頭絆了一下,把腳扭了。從此,我便每天哭喪著臉,心裡不停的埋怨:“老天真不公,為什麼是我?好痛哦!”媽媽每次見我這副模樣,總會來安慰我。

現在想起來,真不應該!以後我不會再輕易流淚,多嘗試吃苦,做一個有用的人!

還記得海倫說過一段長而讓人感動的話:“失去視覺的我應該要給那些所有看得見的人一個忠告,珍惜你的眼睛吧,假如你明天也會遭受失去視覺的災難怎麼辦?對於其他器官也是一樣的,好好聆聽那些美妙的音樂吧,好好欣賞鳥兒的歌唱吧,就當你明天將要失去聽覺一樣;認真觸控那些你能摸到的東西吧,就當你明天將要失去觸覺一樣;去聞聞所有花的香味吧,去嚐嚐你能吃到的食物滋味吧,就當你明天再也聞不到也嘗不到了一樣。每個人能接觸世界的功能是大自然賦予的,你必須充分利用所有的感官,才能獲得幸福!”

當我讀到這段話時,我心裡不禁一動,是啊!海倫說得沒錯: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也許你覺得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別人最想得到並擁有的東西。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其它小的我們不說,單單來說生命,這些年,有多少自殺的人哪!他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隨意把它們“拋棄”了,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呀!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每一樣東西,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世上沒有後悔藥賣呀!因此,我也控制自己,少看電視,保護眼睛。

自從讀了這本書以後,在我的心目中,海倫·凱勒就像一位偉大的英雄,在時時刻刻提醒我、鼓舞我、激勵我、啟發我,讓我樂觀、堅強並且開心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大大小小、不同尋常的事,樂觀地接受身邊的新鮮、陳舊的事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一個聾啞盲人,嚮往著光明,雖然三天的時間很短,但對於一個對光明極度嚮往的人來說已經是很滿足的了。

海倫·凱勒——這個偉大的女性,一次高燒後,她失去了光明,她聽不見,看不著,連說話也很困難。正如一隻失去翅膀的蜜蜂,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但堅強的海倫在死亡的懸崖邊回過了頭,最終,他在沙利文的幫助下,一舉成名。

他站在了世界最明亮的地方。

作為一名身體健康的人,我實在佩服海倫·凱勒。一位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海倫·凱勒做到了,而一位正常人不能做到的,海倫·凱勒也能做到,我不禁被他那種頑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一名從小就既聾又啞又盲的人,能夠憑著他的觸覺,憑著他的堅持不懈,寫出了多本令人震撼的書,而她的個人傳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人們感受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海倫是多麼熱愛著豐富多彩的世界!她從不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多麼的自卑,而是更加頑強努力,在艱難中獲的力量與堅強的性格,而且獲得了人類的證明與佩服和巨大的成就!這些都讓我折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使我流下了淚水,我從海倫·凱勒身上更得到了一種力量!這是怎樣一種的力量啊!頑強、富有毅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艱難中進去,我不知怎樣用語言去描述,但我知道這是一個人為實現一個別人眼中不可能達成的目標的力量。就像馬克·吐溫說的那樣:“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已從一個嬌縱的姑娘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人,而這本書正講述了19世紀這個偉大的故事。

書中海倫有這樣的一段話,“失眠的我可以給那些看得見的人們一個提示——對那些能夠充分利用天賦視覺的人們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你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的芳香,品嚐沒一口價要把,猶如你明天再也不能嗅聞品嚐。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通過自然給予你的幾種接觸手段,為世界向你顯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細節而自豪吧!不過,在所有的感官中,我相信,視覺一定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

她是多麼的嚮往光明,然而命運卻帶給了她一片黑暗的世界;他卻又是這麼的讓人嚮往,因為他的精神已經超越了一切。讀著海倫的自傳,聯想到了自己,我身體健康,各種感官器官良好,作為一名正常人,我卻有時應為自身的惰性,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只是一昧的追求舒服,實在感到自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實在是本好書,它能振奮人心,它讓我越發覺得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要懂得滿足,它給人以感動,能鼓舞人心。希望大家都能走進海倫的世界,感受那一份沒有光明的世界,體味或許我沒一身都不會感受到的生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八月應是赤日炎炎,驕陽似火的月份。可這幾天雨水卻有點耐不住寂寞過於頻繁了些,才剛剛升起的一縷光影,轉身就被烏雲包裹。我窩在窗旁的沙發裡,沉浸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世界裡,偶爾抬頭看看玻璃上拍打著的小雨,繼而又轉回書中。閉上眼睛傾聽她的人生歷程,和她一起高興,同她一起悲傷。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心境本來也被這潮溼感染著、陰暗著,可是我卻透過海倫的頑強,在她那無光、無聲、無語孤獨的歲月裡,看到了那些鼓勵我們勇敢、努力去生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瞬間。讓我在這充滿光明的意境中沉澱了一份心性,讓我更好的去感悟命,感悟生活。

海倫。凱勒被馬克·吐溫稱為十九世紀的兩大奇人之一。她出生在美國一個溫暖的家庭,一長串一長串的爬藤薔薇倒掛在陽臺上,散發著芳香。她有愛她的父母,從出生就是個聰明伶俐倍受寵愛的嬰兒。然而這一切卻在她19個月的時候戈然而止,因為一場大病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說話的能力。她不是沒有憤怒過、粗暴過、無禮過,然而有位充滿正能量的老師莎莉文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讀書。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給她帶來光明和希望。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成為了一名知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的作家和教育家。一生一共撰寫了《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14部著作。

在看這本書的初期,我產生過很大的疑惑,海倫對周圍事物的描寫是那麼的細膩、那麼的靈動,根本不象是一個生活在無聲、無語、黑暗世界的人所寫。她寫到在旅途中結交新朋友,去騎馬、划船,去月夜泛舟,去採摘鮮花、捕昆蟲,這些都是多麼鮮明、活潑、生動的文字。然而隨著文章的深入我才知道她其實並不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她的心去領略美景,用心去感受世界,用心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

海倫教會了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綻放出無限的光芒,使我們懂得了時間的珍貴。做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接觸各種病人。有些病人身患癌症,所剩時間星星點點。他們有的暴躁憤怒、有的鬱鬱寡歡,但是最後都會在為數不多的時間裡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填滿所有的遺憾。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再多給一點時間。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把每一個今天當成最後一天去珍惜,那我們的生活會不會變的更多姿多彩?古羅馬詩人霍勒斯曾寫到:“這個人很快樂,也只有他能快樂,因為他把今天稱之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能感到幸福,能夠說‘不管明天怎麼糟,我在今天已經努力過了’。也許有人會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最近也流行著一句很潮的話,”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聾人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盲人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在失去後才知道去珍惜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倘若有人問我:“你覺得二十世紀的人間奇蹟是什麼?”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是一位聾、盲、啞三重殘疾的女作家。也許你會驚訝,一個不能領略親熱的語言,不能體會大自然的美好,不能表達對萬物的愛意的一無是處的人,為何能成為一個不朽的奇蹟。我可以告訴你,正是她的書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帶來了我尋找已久的答案。

1880年6月27日,人間誕生了這個奇蹟,當一個咿呀學語的小天使正在傾聽、感受、欣賞這個他她未知的世界時,天使很快就折斷了她的翅膀。光明與聲音在她擁有的19個月後,無情地離她而去。從此她的世界裡僅剩的只有黑暗與寂寞。人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時光,在海倫·凱勒的眼中,卻是黑暗的。

1887年3月3日,當海倫·凱勒正在為自己一片黑暗的前途而苦惱時。她生命的轉折點——莎莉文老師,為她前方的道路點了一盞明燈。從那之後,莎莉文老師成為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之後,海倫·凱勒的一言一行,都有莎莉文老師的陪伴與呵護。直至1936年10月1日,安妮·莎莉文老師與世長辭。她將畢生的心血獻給了海倫·凱勒。她幫助海倫·凱勒脫離黑暗的枷鎖,追尋心靈的獨立和自由。而這期間,竟長達49年!當人們稱讚海倫·凱勒為“20世紀不朽的奇蹟”時,沒有人會忘記是誰的心血把一顆幼小的種子澆灌為世界上最神奇的的花朵。

海倫·凱勒曾在書中說道:“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把每天都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去過。”然而事實是,日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延伸開來時,我們那些友善熱情的品質便隨之消失殆盡。只要我們還處在身體健康、精神活潑的狀態,我們就會樂觀的認為,死亡是很遙遠的事,自己來日方長。

我們有良好的視覺,卻馬馬虎虎的看著景色;我們有敏銳的耳朵,卻三心二意的聽著一切。直到有一天,我們變得看不見也聽不見,這時我們才懂得痛恨自己從未珍惜自己所擁有過的一切。

世界上的千姿百態,在我們看來都是那麼理所當然。我們僅僅把我們所擁有的,當成了便於我們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豐富生活的手段。

如果失明的厄運真的降臨到你的頭上,而你卻只有三天光明,你一定會將來之不易的目光投向這美麗的大自然,將美麗的事物儲存到自己的記憶中,在今後漫長的黑夜中欣賞。

人們啊,你只需簡單的假設一番,便從此比以往更加珍惜自己的眼睛。你會發現自己所看到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多麼珍貴。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你將真正看到,一個美的世界正在你眼前展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的字裡行間,無不洋溢著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戒世人應珍惜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看人的面孔、狗的眼睛,看自然景觀……海倫·凱勒想看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只不過是南柯一夢。

三天光明,對於常人來說只是人生長河中的短暫一瞬。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三天光明,對於那些碌碌無為的人,無非是在燈紅酒綠的舞廳中度過,或是漫無目的地遊玩著,他們追求的是醉生夢死的生活。而目前青少年學生中也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擁有舒適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條件。但他們不是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而是吃不得半點苦,把學習當成一大苦差,整天東遊西逛,無心向學。對於學習,他們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不是以積極的態度去勤奮學習,努力拼搏,而是哀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責怨上天沒有賦予他們聰穎的天資、超人的智慧,讓他們能一舉成名天下知。現在的社會是高科技發展的社會,是人才濟濟的社會,沒有知識的人是不可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的。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她還能用自己殘疾的身軀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聞名於世的書。而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明亮的眼睛,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去創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呢?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用自己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向世人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斷前進,在逆境中獲得新生。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正是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她作為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著超越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像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求知的'渴望和對人類的真摯友愛。她也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去渴求他人的憐憫。他們會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書的內容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找到了自信、堅強與樂觀。真的,一部好書能讓我們受益終生,它不但讓我們增長知識,還能使我們看透人生,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很高興能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交上朋友!

讓海倫·凱勒的精神成為我們學習的動力;讓我們揮起手中的筆,給明天添上自己的一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希望風帆光明,是她的嚮往,聲音,是她的奢望;如此簡單的要求,卻沒有一個人能幫她實現,這就是不幸的 —— 海倫凱勒,在她出生第十九個月的時候,無情的病魔奪去了她的雙眼,緊接著,她又失去了聽覺,這跌入夢魔的天使,她是多麼嚮往光明和聲音啊!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這寂靜的黑暗不但沒有使海倫堅定信念,反而使她更加憤怒、苦惱,這樣的壞脾氣,使她的朋友們也都一一離開了她。在她六歲零九個月大的時候,她曾無數次在心底吶喊:“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殊不知,愛的光明就要照在她身上。

1887年3月3日,柏金斯學校的安妮踠覃螃老師來到了她身旁,她的生命就此發生了改變,…… “給我三天光明:把第一天奉獻給自己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用第二天去觀看人類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去體會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是她生來的第一個願望,也是她一直到成名後的願望,更是她最希望得到的。為了這樣微不足道的奢望,她儘量剋制自己的脾氣,在黑暗中尋找快樂、尋找希望。老師的到來,對她的人生有著神聖、重大的意義,為了把握機會,從此,她不斷親近大自然、在遊戲中學習,後來,她立志上哈佛,通過她的反覆練習、不屈不撓、不懈努力,衝破層層阻礙,邁入了她那光輝的青春!在漫長的光陰裡,她立下了第二個誓言:為那些和她一樣的人貢獻出一份微薄之力,這就是她的理想:感恩一切,為他人點亮前方的路。但她此生有埋怨過任何的人和事嗎?有抱怨過任何說她壞話的人嗎?沒有!

也許,你會說這不算什麼,那麼,她曾提出過任何無禮、放肆的要求嗎?她曾強求他人為自己的進步高興嗎?也沒有!她的願望是多麼簡單,但都沒有人幫她實現。她的理想是多麼偉大,可最後,她還是通過自己的信念,完成了一切。而我們有些人呢?未免也太過分了,不單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目標,整天懶懶散散,無所事事,還經常心不靜,興奮得不知輕重。而有些人僅僅是有著這一次我語文要考上80分這樣簡單的目標,卻還不能實現。

再看看更多孩子的普遍現象:剛僥倖獲得了一點點的成就,就異常興奮,要求這要求那,強求家長滿足自己那無禮的願望:買玩具、吃好吃的、逛商場買新衣服、看電影等等,這樣的願望,都還有善良的家長去實現,而他們自己的願望往往只是買這買那、吃著吃那,根本沒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追求,再看看海倫的願望:從出生到成名都只嚮往光明與聲音,這微小的願望,上天卻沒有實現,但海倫並不氣餒,並不埋怨;而我們呢?沒有人家刻苦,沒有人家努力,自己拿蠻橫無理的願望還能實現。在平時,往往我們做的就是埋怨、小孩子氣、自私、刁蠻,看看海倫凱勒,這樣的行為對嗎?同學們,不要只把追求停留在那些物質上,讓我們揚起希望的風帆,在理想的大海里盡情遨遊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星期二做數學作業,我要趕電影,所以我刷刷刷飛快趕完了。第二天,作業發下來的時候,作業得到了一個A。A一般都是有一個或者兩個錯誤的。可是我的作業卻沒有一處錯的地方,老師的批字還是五個大大的紅色的字:“書寫不規範!” ?。這是最近第五次了。我很不開心,老師幹嘛對我這麼苛刻呢。直到我看到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海倫·凱勒,她在十九個月大時,一場大病使她失去了視覺和聽覺,使她跌入了無聲無光的幽閉世界。六歲時,充滿愛心的莎莉文老師來到她的世界,從此海倫凱勒的生活,發生了奇蹟般的變化,最後,凱倫凱勒成為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盲聾女作家和教育家,激勵了無數的讀者。莎莉文老師是怎樣做到的呢?

在安妮-莎莉文老師還沒有來到海倫凱勒的世界前,因為她的不幸,每個人都同情她,呵護她,讓著她,五年來盲目的憐憫和寵愛助長了海倫任性的壞脾氣,讓她生氣起來像個小暴君。吃飯時,海倫吃飯有個壞習慣,總是喜歡吃完了自己盤子的菜又去拿別人盤子裡的菜。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安妮老師和他相處了一兩天之後就知道了,原來他被別人寵愛的太厲害了,莎莉文老師就從糾正海倫吃飯開始,她嚴格要求海倫一定按照正常人的規矩吃飯,在經過了無數次和海倫的拉鋸,在差點被海倫的父親解僱後,慢慢的,老師才教會海倫管理好自己。

一次,老師教她分別“杯”和“水”兩個單詞,因為她分不清。海倫在喝水時,在她沒有光明和聲音的世界裡,杯子和水是在一起的,所以她認為“杯”也是“水”, ?“水”也是“杯”。 老師於是避開這個問題,帶她去水井邊散步,把海倫的手置於噴水口下,便有一股清涼的水從海倫的手上流過,一直流到她的心裡,老師又在她的另一隻手心上拼寫WATER的單詞。海倫在書中回憶說:“ ?我恍然大悟,感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腦中激盪,一下子感覺到了文字的奧祕。水,是誰喚醒了我的靈魂,給了我希望和光明”。

海倫問老師什麼是愛,海倫喜歡聞花香,她問老師:“愛是花的香味嗎?老師說不是。海倫又想了想,她覺得太陽溫暖地照耀著她,她又問老師愛是不是太陽? 老師告訴她:“愛是無形的,但你能用心感受到它帶來的甜蜜。”海倫凱勒立刻就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平日裡似有無數無形的線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她不是花朵,不是太陽,卻能給心靈的帶來芬芳和陽光,這就是愛。

讀到這裡,我恍然大悟:“ ?跟海倫的老師一樣,海倫的老師用象陽光般的愛,手把手地教她一個單詞:水。我的老師何嘗不是用他紅色的中性筆,一次次地教我二個字:認真。莎莉文老師的用苦良心使得海倫成打開了文字的奧祕和心靈的大門,成為一代偉人和傳奇。我也能從我的老師一次次的“書寫不規範”批語中學會認真,認真書寫,認真作業,認真做人。”

看著作業本上老師紅色的批改字跡,我象是看到了給海倫心裡帶去溫暖的那束陽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去新華書店買到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一回到家我就認真仔細地閱讀起來,我被海倫那種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堅定執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她用自我的實際行動創造了一段傳奇。

這本書是海倫.凱勒(1880——1968)的自傳。講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海倫十九個月時,一場大病使她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從此便永遠生活在黑暗無聲的世界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期望表達自我的思想感情,被無力表達的痛苦不停地折磨著,最終她只能靠發脾氣來排洩積累已久的孤獨感和恐懼感。因而她變得古怪、粗暴、無禮、任性、不愛與人親近。

莎莉文教師的到來,使情景發生了轉變。莎莉文教師用愛去感化她,並教她認字、閱讀。教師因材施教,讓海倫逐漸意識到每個字的意思。海倫茅塞頓開之後,學習慾望便一發不可收拾。海倫開始迫不及待地學習,像一塊海棉似的不斷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望,使她在常人難以想像的單調與枯燥中,學會了英、德、法、拉丁、希臘五種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名著和一些哲學書籍,吸取那些偉人的思想。她把學習比做攀山,跌倒了再爬上去。得到一點提高,就有了一份歡樂,漸漸看到更廣闊美麗的世界。

海倫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是我們常人難以想像的,雖然她也會焦燥、憤懣,但她總能及時調節自我的心態和情緒,自信滿滿地繼續往前走。她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梅特克林夫人以往說過:“海倫.凱勒是一個讓我們自豪與羞愧的名字,她也應當得到永世流傳,對我們的生命給予必要的提醒。”的確,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一切苦難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遠難以遺忘的生命之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出了盲聾者對光明的無限渴望。哪怕僅有三天,她也必須會加信珍惜,在短短三天中做出許多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過了三天就看不到這個世界了,那會發生什麼?我應當怎樣支配它,利用它,看書?做作業?找朋友?玩耍?學本領……天哪!我真得不敢想,並有一種慚愧的心態。我每一天都擁有溫暖的陽光,看到美麗的世界,有那麼多的教師、親人,朋友的關心陪伴,和海倫的生活比起來,我是多麼幸福啊!可我們還是不能很好的擁有每一天,有時還浪費時間,抱怨學習的繁忙,比起海倫那不簡單的人生,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們應當向海倫學習,不埋怨,不放棄,珍惜每一秒,才對得起明亮的眼睛和一切完美的東西。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今年寒假,在媽媽的建議下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認識了本書的作者,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是一個創造奇蹟的人,一個震撼世界的人,一個敢於向命運挑戰的人,一個成功的人,她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可又有誰知道她成功的背後經歷了多少艱難與坎坷,揮灑了多少汗水與淚水,付出了多少辛勞與心血啊!

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帶給人類光明的使者,是一個集盲、聾、啞於一身的殘疾人。她學習時靠手指的觸覺把握老師喉嚨的顫動、嘴的開合和她的面部表情,但這時往往會得到錯誤的資訊,但她從不氣餒連續幾個小時練習發不準的音,直到練好為止。失敗和疲勞也常常把她打到,但她一想到她的進步會讓家人露出笑容,她變一咬牙堅持了下來。正是這種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使她學會了脣讀,也正是這種敢於向命運挑戰的勇氣成就了她的成功。

海倫的堅強勇敢、自立自強、追求獨立、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春節前夕我練習舞蹈的一件事。我從小喜歡舞蹈,在老師眼裡我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孩子,無論舞姿、表現力還是身體的協調能力都非常好,老師特意為我編排了一支難度稍大和技巧稍多的獨舞。除了一個扳旁腿的動作,其餘的動作完成的都非常出色。每次跳到這個動作時,腿剛扳過頭頂,身體就歪了,每到此時,我就害怕,更擔心在舞臺上真正演出時摔倒出醜,為此,我曾經向老師提出放棄這個動作,改一個簡單的。可老師卻鼓勵我說:你能行的,你只需要每天多練習這個動作十分鐘,離演出還有五十多天時間,相信到演出那一天,你一定會成功的。在老師的鼓勵、幫助與支援下,我每天多練十分鐘,其實十天以後我已經很熟練的完成了這個起初對我來說是個“攔路虎”的動作。結果那天的演出非常成功,我慶幸那一天老師沒有答應我的要求,我也慶幸我沒有放棄。此件事情不正驗證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那句老話嗎?是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只會降臨在那些勤奮、努力者的身上,絕不會在碌碌無為、虛度年華的人面前徘徊。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哪一行的狀元不是經過辛勤付出才獲得呢?農民伯伯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不也是經歷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勞作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沒有平時的勤學苦練,哪來的勝利? 解一道難題,不也是必須要經過“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艱難過程,才能峰迴路轉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嗎?這些不都說明只要付出足夠的汗水和努力,擁有不屈的性格、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恆的耐心才能收穫成功嗎?

“腳踏實地山讓路,持之以恆海可移”堅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只要你願意。

TAG標籤:讀後感 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