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推薦】國小數學教案合集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國小數學教案合集九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

2、初步掌握計算11減幾的思維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正確口算11減幾。

3、養成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11減幾的'思維過程

教學難點: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正確口算11減幾。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投影儀、課件。

學生準備: 11根小棒(10根1捆)。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師:同學們,老師問你一個問題,喜歡看少兒頻道嗎?

生:喜歡。

師:喜歡那聰明、活潑又可愛熊大熊二嗎?

生:喜歡。

師:那老師告訴你們喲,今天熊大熊二就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給你們帶來了兩張精美的卡片,想不想看?

生:想。

師:第一張卡片來了,你能從11倒著數到0嗎?那你們數一下。

生:11,10,9,8,7,6,5,4,3,2,1,0

師:真不錯。那我們再看一下第二張卡片是什麼?

9+( )=11

8+( )=11

7+( )=11

6+( )=11

師:熊大熊二不但給我們帶來了精美的卡片,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獎品,被鎖在一個11減幾的屋子裡(板書課題:11減幾),要開啟小屋必須闖過幾個難關,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二、文具迷宮(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教學例1

1、15-2=

師:老師要從這15根小棒中拿掉2根,你會列算式嗎?

生:15-2

師:怎麼從15根小棒中拿掉2根?請生上臺來展示。

2、11-2=

師:下面,如果老師要從這一捆零一根小棒中拿掉2根,和剛才有什 麼不同呢?

師:也就是說零的一根小棒能不能直接就拿出2根呢?

生:不能。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零的一根不夠拿出2根小棒?我們該怎麼辦呢? 現在小朋友自己用小棒代替鉛筆來從11根小棒拿走了2根,還剩多少根?

a、生獨立擺一擺。

B、生上臺展示拿法。

C、課件展示,教師板書。

師:其他的小朋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師:同學們,你們看一下,一共用了幾種方法來算11-2的?

3、試一試11-9=

你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11-9等於幾嗎?

三、合作交流

教學例3

師: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11-8並在小組內說一說。

A、小組交流。

B、請生彙報。

師: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算。

四、應用拓展

(一)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第2題。

生獨立做

請生展示

2、點蠟燭。

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再抽生口答,個別題叫學生說演算法。

(二)應用拓展

1、買東西

2、猜密碼

五、總結思考

1、分發獎品。

2、這節課你收穫了些什麼?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學習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23、24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什麼是質數和合數,掌握了判斷質數、合數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內的質數,記住了20以內的質數。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時暢所欲言。

學習重點:

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學習難點:

用恰當的方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會給自然數分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穫。

2.質疑探討。

3.試試身手:第23頁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利用課本24頁的表格,用恰當的方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2.展示、交流:你們是怎樣找出100以內質數的?

3.小組討論:(1)有沒有最大的質數或合數?(2)根據因數的個數,可把非零自然數分成哪幾類?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記20以內的質數。

5.獨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2)是不是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數都是偶數?(4)是不是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6.組內交流。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比,理解了比並能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又為學生後面學習比的應用打下基礎。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商不變的性質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已經熟練的掌握,知識的遷移學生應該很好理解。

三、學習目標(以學生為主語)

1、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並使學生認識事物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絡的。

教學重難點:掌握化簡比的方法,會把一個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四、教學活動(此環節可以是課堂實錄)

1.匯入

問題:淘氣和笑笑各自調製了一杯蜂密水,請問哪杯水更甜?

過程:互相討論,發表看法,如何比較。(學生髮言老師板書)

小結:比較的結果一樣甜,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2.新授

①引入 “最簡單整數比”的概念。

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後項是互質數,像6∶5就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②你還能舉一些最簡單的整數比的例子嗎?如果我們能把比都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就容易計算了!

③出示問題嘗試並討論:

12:8 0.7:0.8 2/5:1/4

1.能不能把整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分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小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如何化?

④交流

1.化簡整數比的方法是什麼?(先化成分數,再約分成最簡分數,最後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2.怎樣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轉化成除法,再用最簡分數表示結果,最後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化成整數比,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⑤介紹比的基本性質

3.練習

1、P51頁化簡下面各比。(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2、練習:做書上練一練的第1、2題。

五、教師反思

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如此密切的聯絡,利用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這樣的教學對學生掌握知識來說比較順利,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細節的指導,還要相信學生能根據以前的知識找到適合的化簡方法,充分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整理和複習第1題及第25頁練習六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系統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複習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並提問:

[1、想一想20以內退位減法一共有幾道題?

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麼規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36道題?]

二、探索規律,彙報交流

學生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麼規律?

(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

(2)每一豎行的被減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引導學生得出: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

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麼規律?

(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

[(2)每一橫行的減數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三、掌握演算法

[想一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四、歸納整理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現什麼有規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的排列一下嗎?]

五、口算練習

[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所有試題。

[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

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要求每分鐘完成8-10題。]

5、完成練習六第1題,奪紅旗比賽,培養學生計算能力。

[6、完成練習六第2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運用退位減法表中的規律,掌握得數相等的兩個減法算式的特點。]

六、總結並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

教學重點:

1、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教學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學法:

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較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先讓學生找出4和6的因數,詢問學生是怎樣找的?並複習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由此,進入新課。

1、師:同學們,12和18,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在集合圈內。

2、師:仔細觀察它們的因數,你有什麼發現?學生會說,發現有相同的因數:1、2、3、6

師:那麼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麼?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出示集合圖形。

3、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麼特徵?填的什麼數?

生彙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師:在這些公因數裡面,哪個數?生:6。

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裡面是的,那麼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公因數

4、師:讓學生有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叫公因數,和公因數。在總結的基礎上課件出示公因數的概念,並給時間讓學生記憶。

5、師: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找到12和18的公因數的?由此總結出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並板書出來。同時指出在找公因數時要注意什麼。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公因數的方法。並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較好的達到了教學要求: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突出了教學重點: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二、嘗試練習,合作探究

在做書45頁“練一練”中的1、2兩題

(1)利用倍數關係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三45頁,獨立完成第1小題。

8的因數有:1、2、4、8。

16的因數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數有:1、2、4、8。

8和16的公因數是:8

老師在做這道題目是可以直接寫出最後的答案8?老師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呢?師引導學生觀察:8和16之間是什麼關係?與它們的公因數有什麼關係?

生彙報:16是18倍數,所以8和16的公因數是8。之後再及時出一些這方面的題練習,找4和8、9和3,28和7的公因數。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然後師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小結;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麼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公因數。

(2)利用互質數關係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獨立完成第二題。

生彙報5的因數有:1、5。

7的因數有:1、7

5和7的公因數是:1

師同上一樣引導學生獨立觀察5和7之間是什麼關係?與他們的公因數有什麼關係?

分小組討論彙報。

生:5和7是質數,所以5和7的公因數是1。

練習:找2和3,11和19,3和7的公因數。並及時的進行總結:兩個質數的公因數是1.

教材的練習到此結束,我又補充了找8和9的公因數?再練習,總結出:相鄰的兩個自然數(0除外)它們的公因數是1.

由於學生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互質關?我在此進行了一個小補充:像這樣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麼他們的公因數只有1。這一安排,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整理找公因數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方法找公因數?

生:列舉法,用倍數關係找,用互質數關係找

師:我們在做題時要觀察給出的數字的特徵,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們的公因數。

(教師在講解找公因數時,不僅要告訴學生具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單獨的內容聯絡起來,給出學生統一的解題步驟,這樣學生才有章可循。)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也準備用時15分鐘。

三、以智力陷阱的形式鞏固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

完成書第46頁的3、4、5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在巡視的過程中對於後進生要特別的指導點撥。

鞏固練習準備用時8分鐘。

四、全課小結

用2分種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五、作業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基本練習、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都以課件的形式呈現。較好的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了鞏固和提高。

板書設計:

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本課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找公因數

分別找因數

公因數

公因數

倍數關係→較小數

互質數、相鄰數→1

各位評委老師,我僅從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這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千變萬化的生成效果,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相結合。

說課的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案示例一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係,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協調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

7+( )=11 7+( )=13

7+( )=15 7+(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1圖.

(2)啟發學生說明圖意.

使學生明確:從12個圓片中,去掉7個,還剩幾個?

(3)啟發學生回憶:十幾減9、十幾減8是怎樣計算的?

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十幾減9、十幾減8都是想加算減的.

(4)例1應該怎樣想?

分組交流,並填書;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明確:像十幾減9、十幾減8那樣,,可先想7加幾得十幾.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讀算式: 12-7=5.

2.【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組交流.

(2)指導學生獨立填寫.

(3)訂正時,讀算式11-7=4, 15-7=8.

3.【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獨立填寫.

(2)訂正時,讀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課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的口算.

隨堂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組一組地出示,做減法時說一說都是怎樣想的.

2.“做一做”第2題.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學生無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佈置作業

1.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書設計

教案示例二

課題: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2.使學生知道簡單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步驟.理解“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3.通過比較例4和例5兩種應用題的異同點,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求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難點

根據數量關係靈活地選擇解答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1.口算:

14-8= 15-9= 12-7=15-7=

7+5= 13-8= 7+8= 11-8=

13-7= 17-9= 16-7= 12-9=

2.

3.

(1) (2)

二、教學例4.

由複習題3(1)引出例4.可以設計情境:草地上跑來7只白兔,又跑來5只黑兔.

(1)引導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繼續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出示例4.

(2)正確讀題.

(3)指名找出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教師在原題上畫批.

(4)根據條件和問題出示兔圖.結合圖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隻

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並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出結果.請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5)列式計算 7+5=12(只).

(6)口答:一共有12只兔.

集體訂正後師問:這道題為什麼用加法解答?(求一共養多少隻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解答)

2.教學例5.【繼續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由複習題3(2)引出例5.

(1)學生讀題.

(2)指名敘述題意,說出已知條件的問題.

同時教師出示:

(3)比較例4和例5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教師引導學生把兩幅圖聯絡起來說明:白兔的只數加上黑兔的只數一共是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

提問:求黑兔有幾隻,用什麼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聯絡減法的含義:從一個數裡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算式為12-7=5(只).

3.比較.

師:這兩道應用題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結果:

相同的地方是:學校養7只白兔.

不同的地方是:兩個已知條件中的一個不同,問題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

師:什麼時候用加法解答?什麼時候用減法解答?(求兩數和,用加法.已知和與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三、全課小結.

請同學們彙報這節課你又學會了什麼知識?

隨堂練習

1.小明家有7條白金魚,8條紅金魚,一共有多少條金魚?

2.小明家有白金魚和紅金魚一共15條.白金魚有7條,紅金魚有幾條?

學生獨立完成,然後訂正,請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佈置作業

練習三10、1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遊戲:找朋友

遊戲目的

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複習20以內的減法.

遊戲準備

教師製作如下的數字卡和算式卡:

遊戲過程

1.教師發下數字卡和算式卡.

2.遊戲過程舉例:拿著 的同學說:“我的朋友在哪裡?”,拿著 卡片的同學就回答:“你的朋友在這裡”,並立刻走到拿 的同學身邊.其它的同學一起讀:10減3等於7,對對對,請上位.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培養學生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反比例的意義和正確判斷成反比例的量。

教具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口答正比例的意義。

2、 怎樣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

3、 寫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係,並判斷在什麼條件下,其中哪兩種量成正比例?

(1) 已知每小時加工零件數和加工時間,求加工零件總數。

(2) 已知每本書的價錢和購買的本數,求應付的錢。

(3) 已知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求總產量。

二、引新

在上面的數量部系式中,如果加工零件總數一定,每小時加工零件和加工時間是什麼關係?如果應付的總錢數一定,每本書的價錢和本數是什麼關係?如果總產量一定,每公畝產量和公畝數是什麼關係?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反比例的意義(板書)

三、 新授

1、 教學例4。

(1)出示例4。

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資料,然後回答下面的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嗎?為什麼?

B、加工的時間是否隨著每小時加工的個數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

C、表中兩個相的數的比值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

D、這個積表示什麼?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式。

學生口答,師板書

小結:

2、教學例5

用600頁紙裝訂成同樣的練習本,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有什麼關係?請你先填寫下表。

每本的.頁數 15 20 25 30 40 60

裝訂的本數 40

(1) 先填表,然後觀察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表中有哪兩種量?

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頁數變化而變化的?

表中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乘積各是多少?

你從中發現什麼規律?寫出它們的數量關係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每本頁數裝訂的本數=紙的總頁數(一定)

(2) 小結:

從上表可以看出: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也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裝訂的本數是隨著本頁數的變化的。每本的頁數擴大,裝訂的本數反而縮小;每本的頁數縮小,裝訂的本數反而擴大。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每本的頁數和裝訂的本數的積總是一定的。

(3) 歸納反比例的意義及關係式。

(1)請你比較一下上面的例4、例5,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

(2)判斷成反比例量的方法: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否面反比例的量要具備的條件:

a兩種相關聯的量。

b一種量變化,另一種也隨著變化。

C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3)例4中,加工的時間隨著每小時加工數量的變化,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的積(零件總數)是一定的,我們就說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加工的時間是成反比例的量。想一想:在例5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為什麼?(指名幾個學生口述,教師幫助糾正)

(4) 概括關係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R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係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R(一定)

3.教學例6。

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下?

指名口述,師講評。

(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兩6種相關聯的量,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已知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也就是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天數的積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

四、小結

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關鍵是看兩種相關聯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是否一定,積一定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討論:想一想:播種總公頃數一定,已經播種的公頃數和剩下的公頃數是不是成反比例?為什麼?

五、鞏固練習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練後講評。

六、課內外作業

完成練習三的第4――7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在實際情境中正確找出等量關係。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3、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教學重、難點:

找出數量間的等量關係,並根據數量關係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看花卉展覽嗎?

生:喜歡!

(課件出示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

師:這是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從199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濃縮

了雲南花卉產業發展史。正如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會長施天駿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通過花展可以看出雲花正在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和花卉展覽有關的數學問題,好嗎?

板書:解決問題(二)

二、走進新課

1、圖示資訊,尋找等量關係

(課件出示例2主題圖和文字部分)。

師:你看到了哪些數學資訊?要解決什麼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用紅色閃動條件和問題: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還多20萬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問:題目中是怎樣說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間的關係的?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

學生獨立畫線段圖。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畫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線段圖:

師:仔細觀察線段圖,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係?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

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草本花卉的盆數;

草本花卉的盆數-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數×20=草本花卉的盆數-20。

2、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等量關係式,看看哪個數量是已知的,哪個數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數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數是未知的。

問:能根據上面的第一個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數嗎?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試著設未知數,並根據第一個等量關係列出方程解答。

學生試做後,指名板演。

解:設木本花卉有x萬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師:這道題做正確了嗎?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

20×6+20=120+20=140

師:通過檢驗,我們發現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數相等,符合題意,說明我們的

解答正確,可以寫上答語了。

(板書答語)

師:剛才我們根據草本花卉的盆數第一個等量關係列出了方程,你還能根據另外的兩個等量關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數嗎?請試一試。

學生試做後,指名彙報,板書: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師:我們用不同的方程解決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問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個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個方程好一些,因為這個方程的.等量關係容易找。

三、完成練習,鞏固深化

1、教科書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1)小題。

先讓學生讀題,並想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再獨立解答。交流時讓學生說自己是怎樣

找等量關係的,又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驟是怎樣的,是怎樣檢驗的。

2、做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突出要根據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來列方程。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2)小題和第3題。

五、總結學法,談談收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是怎樣得到這些收穫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比例的判斷。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景影片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根據下面各題,先口答列式及得數,後說數量關係式。

1、 一列火車2 小時行駛25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 一種布,買3米共要27元,平均每米布多少元?

3、 某印刷廠5天生產2.5萬本練習冊,平均每天生產多少萬本練習冊?

師據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數量=單價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二、引新

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如上面這些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係,單價、數量和總價的關係,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的關係等。現在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些數量關係中的一些特徵。如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有什麼關係?或者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之間有什麼關係?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正比例的意義。(板書)

三、新授

1、 教學例1。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1) 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資料。

(2) 邊觀察邊思考下面問題:

(1) 表中有哪幾種量?這兩促量有沒有關係?

(2) 這兩種量是怎樣設化的?(路程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頁變化。時間擴大,路程也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

(3) 引導學生分析這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有什麼規律?

(1)從表內找出幾組相對應的兩個數,求出比值,再比較比值的大小。指名口答,師板書:

90/1=90 360/4=90 540/6=90

(2)從下面的比式中,你能不能找出變化規律?這個90實際上就是這列火車的什麼?(速度)

(3)師: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式子表示

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4) 小結。

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的。

2、 教學例2

(1)出示例2,在布店的櫃檯上,有像下面一張寫著某種花布的米數和總價的表。

數量(米) 1 2 34 5 6 7

總價(元)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2)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的資料。

(3) 回答下面風個問題:

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有關係嗎?為什麼?

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它們的變化有什麼規律?

相對應的總價和米數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較這些比值的大小,相等嗎?這個比值實際上就是花布的什麼?

(4) 小結。

花布的米和總價也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總價是隨著米數的變化而變化的`。米數擴大,總價也隨著擴大;米數縮小,總價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總價和米數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3、 概括正比例的意義及關係式。

(1) 比較上面的例1和例2,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2) 判斷成正比例量的方法:是什麼?

(3) 師:例1中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比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保持一定。年以,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大家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麼?

(4) 概括關係式:

Y/X=K(一定)

4、 教學例3。

出示例3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上面的判斷成正比例量的方法說說?指名口述、師幫助糾正。關係式是:總重量/袋數=每袋麵粉重量(一定)

5、 小結。

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鍵是看這兩種相關聯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比值一定,那麼這兩種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四、鞏固練習

第13頁做一做

五、 總結。

1、 什麼叫成正比例的量?

2、 怎樣判斷兩種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六、 作業: 完成練習六第1-3題。

TAG標籤:國小 數學教案 九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