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示爽》原文賞析

《示爽》作品介紹

《示爽》原文賞析

《示爽》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1卷。

《示爽》原文

示爽

作者:唐·韓愈

宣城去京國,裡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座中悉親故,誰肯舍汝眠。念汝將一身,西來曾幾年。

名科掩眾俊,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

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妍。汝來江南近,里閭故依然。

昔日同戲兒,看汝立路邊。人生但如此,其實亦可憐。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連。強顏班行內,何實非罪愆。

才短難自力,懼終莫洗湔。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示爽》註釋

①爽:疑為韓愈侄孫韓湘的小名。湘字北渚,中長慶三年(823)進士,同年冬,赴任江南西道府僚佐,韓愈作此詩送別。參見《韓昌黎詩系年集》卷一二。

②宣城:今安徽宣城,唐屬江南西道。據《元和郡縣誌》,宣城離長安三千五百徐裡。

③然:今“燃”字。

④西來:指來京都

長安。宣城在長安東南,韓氏一家曾寓居於此。

⑤名科:指進士科。唐朝設多種科目取士,以進士為最貴重。見《新唐書·選舉志上》。

⑥州考:唐制,吏部考功郎掌內外文武官吏考課。凡應考的官吏,具錄當年功過行能,由本司或本州長官對眾宣讀,議其優劣,評定考第(凡分九等),然後送尚書省,作為黜陟的.依據。居吏前:即考課最優。

⑦來:回,返。

⑧班行:朝列。

⑨洗湔:洗刷。比喻改過自新。

《示爽》賞析

這一個部分有二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四句,寫因侄兒要宣城去而家人為他設宴餞行。

“宣城去京國,裡數逾三千” ,是寫宣城離京城遙遠,預示侄兒這一次是遠行。“三千” ,只是個概數,意途很遠。古人離別多設宴餞行,“凡送人多託酒以將念” (楊載《詩法家數》)“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具體交待設宴的原因與情形。考慮你要和我們分別了,所以家人脫下正裝,繫上圍裙,親自下廚,設宴為你餞行。盤筵,猶宴席。“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 ,在家宴上飲酒﹑話別,天黑了,還不忍散去。席間人們坐著又站起來,站起來又坐下去,心中躁動不安,戀戀不捨。就這樣,飲灑﹑話別夜通宵達旦,夜不能寐。“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而且感到冬夜太短了,一夜到天亮,家裡的蠟燭還點著。詩句中洋溢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與牽掛之情。人們為什麼通宵達旦,夜不去眠呢,原因是“座中悉親故”,在座的一個個都是你的親朋故舊,所以“誰肯舍汝眠” 哩。最後兩句,寫人們為什麼不眠的原因。

宴會在當時人們的食生活進而在全部生活中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例如,貞元年間,猜疑心甚重的唐德宗一方面不許臣下私自交往,另方面又三番五次地下詔賜宴,企圖以恩從己出的形式籠絡和控制群臣,從而造成了貞元年間官員宴會甚多。韓愈對宴會非常講究。《醉贈張祕書》詩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他參加宴會的喜悅。韓愈還把“燕席謝不詣” ,即不能去參加宴會當做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所以《示爽》這首詩韓愈從家宴寫起,可見侄兒的遠行在韓愈心目中的位置和份量。

《示爽》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示爽》繁體對照

卷341_2示爽韓愈

宣城去京國,裡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座中悉親故,誰肯舍汝眠。念汝將壹身,西來曾幾年。

名科掩眾俊,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

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研。汝來江南近,裡閭故依然。

昔日同戲兒,看汝立路邊。人生但如此,其實亦可憐。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連。強顏班行內,何實非罪愆。

才短難自力,懼終莫洗前。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TAG標籤:示爽 賞析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