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七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總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重點】

一、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二、學習寫讀書摘要。

三、瞭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裡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彷彿會告訴我們氣候的資訊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麼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麼?

3.對照註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麼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髮表意見後教師歸納]

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並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後簡要討論。]各小題後括號內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後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麼是物候,並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物件。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麼這樣安排?

[討論後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並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並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後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後,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資訊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後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後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後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麼?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後教師範讀一遍,然後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麼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後歸納。]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①學習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②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裡話。

③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課前準備

讓幾個學生排練一個小品:一學生在校園裡亂扔紙屑,另兩個學生據理勸導。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創設情景,引入話題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例如:別人有事找父母親,父母親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裡隨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呢?

①剛才幾位同學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後有什麼話想說?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揭示“以誠待人”的交際主題)

②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討論交流

①個人準備後,在小組內交流。

先由一名學生舉一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後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餘學生輪流發言。

②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準備在班上交流。

③班級交流: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並隨機規範其語言。

●提建議

在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成幾條明確簡要的建議,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後做歸納整理,再在條文前加上幾句關於以誠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議書。課後抄錄並張貼在教室裡。

第二、三課時 習作 我的發現

●學習“我的發現”

①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

②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裡想的事,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啟發思路

①閱讀習作提示。讓學生明確:寫的是自己想說的心裡話,要真實,不說假話。

②思考表達的內容。先要想好,最想對誰說自己的心裡話,再考慮要說的話,可以是歡心的事,也可以是煩惱的事、難受的事……

③學生醞釀交流、師生個別談話;

根據習作要求,學生自行醞釀,指名個別交流,啟發學生的習作思路。教師隨機與個別學生輕聲交談。

④學生動筆。

⑤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趣味語文

●詞語盤點

①學生自讀。

②同桌互查。

③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④記記寫寫。

●日積月累

①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③逐句自讀。

③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④教師釋疑。

⑤熟讀、背誦。

●趣味語文

①聯絡本單《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自讀。

③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

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兒童和平條約》教學設計

洛江實小 劉惠卿

教學內容:

《兒童和平條約》帶有很濃厚的兒童情趣,語言流暢,文筆活潑。課文作為一種特殊文體——條約,第一次出現在北師大版國小語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項條款,都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同時,它又是一種兒童條約,表達了全世界兒童的一種美好願望——希望人類攜手努力,共創世界和平。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4個字,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隨文學習本課的`關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激發學生從小熱愛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勵同學們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

1、識記8個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給”;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兒童們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

教學難點:

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勵學生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出示一份班級公約。

2、揭示課題:兒童和平條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鼓勵學生讀題質疑,部分解疑。

兒童和平條約不用強制別人執行,它表達的是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過渡:兒童和平條約裡都寫了什麼內容?帶著我們的好奇心一起走進課文吧!

2、根據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自己認為難懂的詞句做上記號,聯絡實際想一想。

3、同桌互幫互學,交流自學情況。

4、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三、入情入境,細讀感悟

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條約,細細品味兒童維護和平的那份決心吧!

(一)讀第一句話,指名彙報: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麼?

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二)播放課件,渲染戰爭場面

(1)理解 “無家可歸”什麼是“無家可歸”? (沒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無家可歸?指導理解:是啊,那些可憐的孩子不僅無家可歸,還沒有飯吃,面臨飢餓,生病了不能去看,面臨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三)過渡:只要我們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1)閉眼聽讀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2)交流彙報

(3)指導讀句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教師適時板書:珍愛)

(四)過渡:和平給我們帶來了幸福而舒適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珍愛和平。為了和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1)自由讀七、八句。思考: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2)為了現在的和平,為了永久的和平我們能怎樣做呢?為了大家的和平,我們又該如何做呢?齊讀最後一句話。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過渡: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創造和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1、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兒童,你打算怎樣做?

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

2、朗誦詩歌《放飛和平》。

五、作業佈置:

1、給父母讀《兒童和平條約》,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畫一畫。

板書設計: 兒童和平條約

嚮往

珍愛 和平

創造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讀本課2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多音字“轉、漂、好”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悟其中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情境圖)一個小男孩望天

說一說:小男孩在幹什麼?(學生各抒己見)

你們的想法太好了,那麼小男孩到底在幹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使學生懷著期待的心情開啟課本。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讀通課文。

2、認讀詞語卡片。

3、小組合作認字,並獎勵小星。

4、老師檢查認字情況。(可開火車讀)

認識三個多音字。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課文(可分段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讀後給予評價。

2、老師這裡有幾個問題,用你們聰明的小腦袋瓜兒幫老師想一想好嗎?

(1)小查理仰著頭,是怎樣站著的?

一動不動(板書)

(2)看到小查理一動不動的仰著頭,別人是怎樣做的?(在文中找一找,把找到的句子讀給組內的同學聽,看看你們找的準不準)

班內交流:胖太太……(帶著自己的情感態度讀)

街上的人……

(3)那麼小查理到底在幹什麼呢?(讀讀最後一段,要讀出你自己的感情來呀)

誰能帶著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給大家讀一讀這篇課文。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在充分的個性朗讀中,體驗文中的感情,領悟其中的道理,感受出文中人們的可笑與無知。

四、拓展延伸、回讀課文。

老師發現有很多同學讀完這篇課文都笑了?你為什麼會笑呀?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你的同學聽吧。

(課下記在你的小本本上,這是你的收穫呀!)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瞭解生字的字型、字音、字意。

2、注意字的結構,重點區分“買——賣”,強調“止”的筆順。

獨立描紅寫字。

在同學的配合和老師的幫助下學會生字,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六、課外積累。

學生回家蒐集有哲理的幽默故事。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材:蘇教版第二冊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瞭解水在他們中不同的狀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三、教學時間: 第一教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小朋友,這陣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麼雨嗎?你觀察過這些雨都落到哪兒去了?

2、雨點落到這些地方在幹什麼呢?有個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思考寫了一首《雨點》的詩歌,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板書課題:雨點

3、出示“雨點”圖,師述:看,小雨點多可愛呀!誰能把課題讀好?指名讀課題再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聽,小雨點落下來了。播放下雨的聲音。

2、讓我們來看一看雨點落下來的情景,配樂,老師範讀課文。

3、詩歌寫得多有趣啊,你們想讀一讀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多讀幾遍,遇到我們課後要學的生字詞把它圈出來。

4、檢查自學:

(1)、抽讀詞語:

a、指名拼讀:落進、睡覺、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躍、(小卡片)

b、指名領讀:(不帶拼音)誰願意來當小老師?

(2)、生字讀好了,課文誰願意來試試?指名讀課文,學生再評,再指名讀。

(三)理解課文:

1、過渡:課文能讀通了,怎樣才能讀好呢?我們再深入地學習,把課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會讀得更好。

2、輕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雨點落進了那些地方?用“……”標出,在那裡幹什麼?用“△△△”標出。同桌可以討論討論。

3、交流:

(1)、雨點落進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師出示圖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學生說話要完整。(圖片隨意擺放)

b、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和_____裡。

c、看看這幾幅畫可以怎麼排列?

學生上來排列,並說說你為什麼這樣排?(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等)

d、師小結:書上作者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因為雨點落進池塘裡,池塘裡的水要流進小溪裡,小溪裡的水要流進江河裡,最後所有的水都要流進海洋裡。

e、誰能讀出他們不同的氣勢來?指名讀再齊讀: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幹什麼呢?

a、生答師出示雨點各種姿態的圖片與相應的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b、想一想,課文該怎麼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c、指名讀,並說說你為什麼這樣讀?

d、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也就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演出來?找個好朋友一起練一練。

e、指名上臺表演朗誦課文。

f、配樂朗誦課文:叫幾對好朋友上臺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四)擴充套件訓練:

1、快速看課文,這首詩歌共有4句話,每句在寫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這樣的句試也說一舉句詩嗎?“雨點落進______。”

3、這陣子綿綿的春雨給世界萬物帶來了春的生機,老師讓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許多收穫。請你用“春雨落在(什麼地方),(什麼)(怎麼樣)。”再來說說。

4、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學著書上的寫詩方法,寫一首《春雨》的小詩。

(五)、板書:

雨點(圖片)

↙ ↓ ↓ ↘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課件聲像匯入課堂

1、課前課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頂鶴的圖片,並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上課問好後,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首歌,是否知道為救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而犧牲在黃海灘塗的姑娘徐秀娟。

2、教師講述:這是一位愛鳥的姑娘,她17歲那年隨父親在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當臨時工,僅用三天時間就識別了所有鶴的生年、編號,把不同年月、不同種類、不同脾性的鶴兒分類圍圈起來。1986年,她剛從東北林業大學深造結束,就接到鹽城自然保護區的聘請,到這裡開展越冬地鶴類馴養繁殖與研究工作。僅僅一年之後,這位來自東北的姑娘失蹤了,她為了救護失蹤的丹頂鶴黎明沉入河底,永遠地失蹤了……但是,她對丹頂鶴的關愛,對鳥類的熱愛以及無私的自我犧牲精神卻永留人們心田,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悽婉地訴說著一位化鶴歸來的美麗精靈……

3、匯入課文:就是這位徐秀娟,在鹽城工作期間,創作了一篇優美的散文《灰椋鳥》,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徐秀娟對鳥類的熱愛盡在其間。

二、設疑對話初讀課文

1、解題感知灰椋鳥的樣子: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會說話的鳥兒?八哥,就屬於椋鳥的一種,椋,古書中所講的一種木質堅硬的樹,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我們鹽城呢,多的是灰椋鳥,大家知道,為什麼叫灰椋鳥呢?你從哪兒知道的?給大家讀一讀,大家集體讀,(課件展示)這就是灰椋鳥的……(樣子)

2、感受灰椋鳥的愛叫:這種椋鳥會不會說話?但它也有一個跟嘴巴有關的突出的特點,大家知道不?能不能把它愛叫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讀一讀?(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同學們集體讀一讀。

3、設疑提示文章重點:現在老師有一個疑問,想請大家給老師解決一下,既然灰椋鳥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麼寫頭?如果一下還有困難,不妨……(作讀書狀)這時候採用默讀的方式比較好,靜思默想其義自現。(歸林壯觀,入林熱鬧)那些內容描寫了壯觀和熱鬧的場面?(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和圖片,引導觀察和集體朗讀,注意相機為橢、棲、喧進行正音、辨形)

4、提問:現在,能不能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注意要簡潔。思考一下再回答。

三、理清明暗兩條線索

1、分段:讀到這個份上,大家知道課文可以分為幾段?每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2、尋找心理線:作者喜愛灰椋鳥嗎?是啊,老師多問了,不喜歡會寫嗎?那麼,課文中有沒有明顯的詞語寫出了作者對灰椋鳥感情的變化?(有什麼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然,情不自禁地歡呼)

四、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默寫本課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你最喜歡哪些寫鳥的句子?先抄下來,再說說你為什麼喜歡這些句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和後果。

3、學習快速地默讀課文,學會用文中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認讀生字,理解內容。並適當地展開合理的想象,說一說,教育學生熱愛、保護自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感情,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保護森林,植樹造林。

  二、重難點:

瞭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和後果,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課時劃分:

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用文中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瞭解森林王國過去優美的環境,以及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新詞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新課

1、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森林王國會是什麼樣子呢?(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自由發言)

2、師:曾經有一個森林王國,它原本和你們想象的一樣美麗,可是後來,它卻在地球上失蹤了。(板書課題:失蹤的森林王國)

3、導讀:森林王國為什麼會失蹤呢?請同學們一起走進課文《失蹤的森林王國》

  二、學習生字,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自讀課文。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交流讀音和書寫要點。

2)想一想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小組內說一說

3)按照老國王在位時和新國王上臺後把課文分成兩部分。

2、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卡片,指名認讀,其他評論。

字音:混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音為hun

字形:饒的右上角沒有點;廈字裡面有兩橫

區別燥躁

3、齊讀生字新詞

4、反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很久以前,森林王國的國王下令不準亂砍樹木,森林王國美麗富饒。可當新國王上臺後,砍樹建新王國,結果自然災害不斷,森林王國很快就消失了。)

5、指名反饋:按照老國王在位時和新國王上臺後把課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12自然段)

  三、瞭解森林王國富庶繁榮的景象

1、指名讀課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森林王國過去是什麼樣子的呢?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說一說,讀了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對森林王國過去的瞭解。

4、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森林的繁榮景象,以及百姓安居樂業的愉快生活。

5、指導朗讀

6、自讀課文二、三自然段,討論:森林王國一開始為什麼能夠呈現出和諧統一的富饒景象?

7、出示文中相關的文字,學生讀一讀。

森林是我們的保護神。任何人不得亂砍樹木。

(讓學生通過討論,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森林之間的富饒以及原因。)

  四、總結:

同學們,森林王國過去景象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因為老國王禁止人們亂砍樹木。新國王上任後,森林王國變成什麼樣子呢?為什麼會發生變化?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課文。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把生字新詞抄一抄。

2、選一選,做一做

1)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國的森林和荒漠

2)查資料,瞭解我們本地森林覆蓋率和近年來植樹造林的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瞭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後果。

2、總結全文,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激發學生保護森林,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了解我國的森林和荒漠;收集到的由毀壞森林造成不良後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個森林王國在失蹤前是什麼樣子的呢?

2、回顧課文第一部分,生齊讀。

3、匯入:那麼它為什麼會失蹤,它的失蹤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

  二、繼續學習課文,瞭解原因及後果

1、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森林王國為什麼會失蹤?)

因為新國王下令把樹木全部砍掉

2、新國王為什麼要把樹砍掉呢?

3、讓學生說說現代化城市的景象,體會城市的繁華,瞭解新國王建立新王國的美好願望。

4、師:其實建立新的王國,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並沒有不好,新國王他錯在什麼地方呢?(沒有保護森林)

5、師:是啊,森林王國的保護神森林不見了,一切正如舊國王所說的:不能更改特別法令,否則各種妖魔鬼怪都會來危害我們。

6、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812自然段,思考下面問題:

1)砍伐森林,造成了哪些嚴重後果?

2)舊國王為什麼說森林是森林王國的保護神?

7、分小組朗讀課文,討論

反饋問題1):師用課件出示森林消失後帶來的嚴重後果,讓學生體會森林的作用,樹立保護森林的意識。

反饋問題2):舊國王為什麼說森林是森林王國的保護神?(瞭解森林的作用)

8、師:假設新國王採納了大臣們的建議,在保護森林的前提下,建造新國王,此時的王國會呈現出一番怎樣的景象?

(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己見)

  三、拓展延伸

1、師小結:人類毀滅了森林,建立了新城市,但是失去了森林的保護,城市終因各種自然的攻擊而消失了,多麼可惜啊!

2、學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我國森林資源覆蓋的面積及荒漠程序

森林是人類的保護神,它可以防沙塵,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正因為這樣,我們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保護森林,並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

3、此時此刻,同學們你們想說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四、佈置作業

把《失蹤的森林王國》這個故事說給自己的父母聽。

失蹤的森林王國

砍光樹木

美麗富饒>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