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高中化學元素週期表知識點

要想學好高中化學,元素週期表是必須牢記背熟的,化學學習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元素週期表上的,你掌握好元素週期表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重要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化學元素週期表知識點

  高中化學元素週期表知識

1. 元素週期表的結構

(1)週期

週期

短週期

長週期

對應行數

1

2

3

4

5

6

7

所含元素種數

2

8

8

18

18

32

32(排滿時)

每週期0族元素原子序數

2

10

18

36

54

86

118

2.幾種關係

(1)電子層數=週期數

(2)最外層電子數=主族序數=最高正化合價(除F、O)

(3)質子數=原子序數

(4)∣最高正價∣+∣最低負價∣=8(對非金屬元素而言,但對H不適用)

注意:O無最高正價,F無正價

3.元素週期表中之最

原子半徑最小的原子:H

單質質量最輕的元素:H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H

最不活潑的元素:He

最輕的金屬單質:Li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含H質量分數最高的氣態氫化物:CH4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其次是Si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Al,其次是Fe

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F

金屬性最強的元素:Cs(不考慮Fr)

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金屬單質:Cs(不考慮Fr)

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非金屬單質:F2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酸:HClO4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鹼性最強的鹼:CsOH(不考慮FrOH)

所含元素種類最多的族:ⅢB

常溫下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是Br2,金屬單質是Hg

4.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

同位素

核素

概念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種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

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數和一定數目的中子數的一種原子

物件

巨集觀概念,對同類原子而言;既有遊離態,又有化合態

微觀概念,對某種元素的原子而言,因為有同位素,所以原子種類多於元素種類

微觀概念,指元素的具體的某種原子

特徵

以單質或化合物形式存在,性質通過形成單質或化合物來體現

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因為質量數不同,物理性質不同。天然存在的各種同位素所佔的原子百分比一般不變

具有真實的質量,不同核素的質量不相同

決定因素

質子數

質子數和中子數

質子數和中子數

5.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1.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裡,電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層排布的,其主要規律是:

核外電子總是儘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然後由裡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

2.原子核外各電子層最多容納2n2個電子。

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能超過2個電子)。

4.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能超過18個(K層為次外層時不能超過2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能超過32個。

注意:以上規律既相互聯絡,又互相制約,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如M層為最外層的時候,最多為8個,而不是18個。

  高一化學基礎知識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電解質。)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酸、鹼、鹽和水都是電解質(特殊:鹽酸(混合物)電解質溶液)。

(3)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能導電的物質:電解質溶液、熔融的鹼和鹽、金屬單質和石墨。

電解質需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才能導電。固態電解質(如:NaCl晶體)不導電,液態酸(如:液態HCl)不導電。

2、溶液能夠導電的原因: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

3、電離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個數守恆,電荷數守恆。如:Al2(SO4)3=2Al3++3SO42-

二、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沉澱、生成氣體、水。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寫、拆、刪、查)

①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強電解質(易容的鹽、強酸、強鹼)寫成離子形式。

常見易溶的強電解質有:

三大強酸(H2SO4、HCl、HNO3),四大強鹼[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鹽,這些物質拆成離子形式,其他物質一律保留化學式。

③刪:刪除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價態不變和存在形式不變的離子)。

④查:檢查書寫離子方程式等式兩邊是否原子個數守恆、電荷數守恆。

3、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看幾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應事實(能不能發生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對不對)。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個數守恆,電荷數守恆)。

④看“=”“ ”“↑”“↓”是否應用恰當。

4、離子共存問題

(1)由於發生複分解反應(生成沉澱或氣體或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澱: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氣體:CO32-、HCO3-等易揮發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離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無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離子:Cu2+、Fe3+、Fe2+、MnO4-(常見這四種有色離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隱含離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H+,鹼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OH-。

③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學考點知識

一、同系物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物質。

同系物的判斷要點: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組成元素種類必須相同

3、結構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連線方式,相同的官能團類別和數目。結構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無支鏈,後者有支鏈仍為同系物。

4、在分子組成上必須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但通式相同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鹵代烴,且組成相差一個CH2原子團,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之間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異構體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的現象叫做同分異構現象。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互稱同分異構體。

1、同分異構體的種類:

⑴ 碳鏈異構:指碳原子之間連線成不同的鏈狀或環狀結構而造成的異構。如C5H12有三種同分異構體,即正戊烷、異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異構:指官能團或取代基在在碳鏈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異構。如1—丁烯與2—丁烯、1—丙醇與2—丙醇、鄰二甲苯與間二甲苯及對二甲苯。

⑶ 異類異構:指官能團不同而造成的異構,也叫官能團異構。如1—丁炔與1,3—丁二烯、丙烯與環丙烷、乙醇與甲醚、丙醛與丙酮、乙酸與甲酸甲酯、葡萄糖與果糖、蔗糖與麥芽糖等。

⑷ 其他異構方式:如順反異構、對映異構(也叫做映象異構或手性異構)等,在中學階段的資訊題中屢有涉及。

各類有機物異構體情況:

2、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

⑴ 烷烴(只可能存在碳鏈異構)的書寫規律:主鏈由長到短,支鏈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邊,排布由對到鄰到間。

⑵ 具有官能團的化合物如烯烴、炔烴、醇、酮等,它們具有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異類異構,書寫按順序考慮。一般情況是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異類異構。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環上的相對位置具有鄰、間、對三種。

3、判斷同分異構體的常見方法:

⑴ 記憶法:

① 碳原子數目1~5的烷烴異構體數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無異構體,丁烷有兩種異構體,戊烷有三種異構體。

② 碳原子數目1~4的一價烷基:甲基一種(—CH3),乙基一種(—CH2CH3),丙基兩種(—CH2CH2CH3、—CH(CH3)2),丁基四種(—CH2CH2CH2CH3、 、—CH2CH(CH3)2、—C(CH3)3)

③ 一價苯基一種、二價苯基三種(鄰、間、對三種)。

⑵ 基團連線法:將有機物看成由基團連線而成,由基團的異構數目可推斷有機物的異構體數目。

如:丁基有四種,丁醇(看作丁基與羥基連線而成)也有四種,戊醛、戊酸(分別看作丁基跟醛基、羧基連線而成)也分別有四種。

⑶ 等同轉換法:將有機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團進行等同轉換。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個H原子,若有一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種結構,那麼五氯乙烷有多少種?假設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轉換為H原子,而H原子轉換為Cl原子,其情況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種結構。同樣,二氯乙烷有兩種結構,四氯乙烷也有兩種結構。

⑷ 等效氫法:等效氫指在有機物分子中處於相同位置的氫原子。等效氫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產物都屬於同一物質。其判斷方法有:

① 同一碳原子上連線的氫原子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