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經典少兒讀物優秀讀後感心得作文

兒童多接近經典名著,培養文學情操,以最經濟的時間收取最大的效益。少兒文學讀後感更是層出不窮。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經典少兒讀物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經典少兒讀物優秀讀後感心得作文


西遊記

  兒童故事讀後感篇1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鬥,不放過一個妖魔,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他有時愛撒個謊;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他的毛病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於善良,誠心向佛,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表面,不瞭解人的本質。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

  兒童故事讀後感篇2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集體裡,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傑;管理專家王親雲……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集體裡,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傑;管理專家王親雲……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兒童故事讀後感篇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上了讀書,並且喜歡上了讀中華經典類的書,因為它們經典,簡練,有哲理。學校發了許多古詩文誦讀讓我們背,剛開始我覺得有些枯燥,但後來,慢慢的,我懂得了古詩文的意思,並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

我很喜歡陸游寫的《冬夜讀書示子聿》這首詩——“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其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給我的啟發最大,因為它告訴我們:書上學到的東西是不夠的,做什麼事情都要親自實踐才能有真正的收穫。是啊,不管學什麼,我們都應該有一種探究的精神,要能應用到實際中去,不要只會紙上談兵。就拿我學鋼琴來說吧,以前聽說“學琴容易練琴難”,那時候還不太理解,可是自己學琴後才真正理解了。學琴的時候是很容易的,在課上老師給你講一下難點,講一下音色如何控制,聽起來是很簡單的,但就是這簡單的一節課的內容要在一週內練好卻不是很容易的,又累又枯燥,這時候就覺得琴聲不太好聽了。可是堅持再堅持,當我把老師的要求全部消化在曲子當中後,琴聲就會變得優美動聽了,這時候就感覺往日的辛苦是值得的了……其實不只是學琴是這樣,如學別的舞蹈美術之類的也是一樣啊,沒有付出是不會有好成績的,所以凡事都“要躬行”才可以。

還有許多文章讓我難忘,比如從《學奕》中,我知道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我們學過一篇古文《楊氏之子》,這篇文章只用短短的幾句話就能體現出這個小孩的聰明,讓我不得不感嘆中華經典的語言竟是這樣的巧妙!

中國近代作家冰心說過,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我們如果從小都看一些經典的書的話,我相信,世界上將不再有不道德的人,也不會有因一時衝動而犯下錯誤的人,而是將會有更多的人才。有一個和諧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才會更舒服,地球也將會變得更美好!

  兒童故事讀後感篇4

寒假裡,我很開心地讀了冰心奶奶的《兒童文學全集》。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厚厚的一本書,讀起來卻沒有一丁點兒疲倦,讀著讀著,就感覺冰心奶奶像一位老朋友一樣,在我耳邊輕輕地講述著一段段感人的話語,語調柔和,溫馨優美,始終貫穿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小朋友的喜愛。

我最喜歡的文章是《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和《小桔燈》。《再寄小讀者》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深深打動了我的心:“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它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它的前身。它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它曲折地過了懸巖削壁,衝倒了層沙積土,快樂勇敢地流走。有時候它遇到巉巖前阻,它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迴旋著,前波後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它衝倒了這危崖,它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寫得多麼壯觀,我相信每個人看到後都會感受到生命的強大,生命的百折不回!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小桔燈》裡的小姑娘,雖然不知道爸爸的去向,雖然要照顧病重的媽媽,雖然生活異常艱辛,但是她對生活卻一直保持樂觀的情緒,堅強的面對生活,相信美好生活一定會到來。

春節拜年時,舅爺爺送給我一個又大又紅的桔子,我試著把它做成了小桔燈。望著點燃的小桔燈,我彷彿看到了小姑娘那鎮定、樂觀、勇敢的臉龐,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兒童故事讀後感篇5

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愛好,重視親子共讀時的感情交流,是幼兒成長與感性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

我個人認為親子共讀不應該只是侷限於讀故事、兒歌,還應該包括在“讀”的過程中動手、動腦的互動遊戲,而這些都需要父母有心、孩子用心,從而使孩子的腦、四肢都能夠得到鍛鍊。

說到讀故事,我大多數時間能夠做到帶有感情、生動的去讀,而不是像念課文一樣,此時我會發現,仔仔聽故事的興趣也會隨之高漲。而且每次講故事之前,我都會告訴他,“要認真聽,聽完了我會有小問題提問你”,這樣,仔仔在聽故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了。在每一個故事講完之後,媽媽都會首先把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思想告訴仔仔,然後提問,讓他來判斷。現在,仔仔基本上養成了一個習慣,故事聽完之後會主動讓媽媽提問,有時媽媽忘記了,他還會自己提一些小問題,自己回答呢。

記憶最深的就是講“寒號鳥”的故事,當講到寒號鳥因為不築巢夜晚凍得發抖的時候,我把故事裡的原話——“哆嗦嗦哆嗦嗦,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唸的也是聲音發抖,身體也做成蜷縮狀,剛開始的時候,仔仔對媽媽的聲音和動作感到好笑、好玩兒,隨著聽這個故事的次數的增加,孩子對“寒冷”與“哆嗦”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知道打哆嗦是因為冷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通過這個故事,自己明白了“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能拖到明天”。這才是父母選“寒號鳥”故事書的初衷的最好答案。

可能男孩子對童話故事的興趣都不高的原因吧,仔仔從小就喜歡聽一些生活故事,對“醜小鴨”、“白雪公主”這些經典的童話總是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媽媽要求了好幾次,他才答應聽的。那天,媽媽把語速放慢、放輕,用比較低沉的聲音講著小女孩的故事,當我講到“小女孩看見她的奶奶,張開雙臂大聲呼喊‘奶奶,不要離開我’”的時候,仔仔一頭扎進我的懷裡,傷心的哭了起來。這時候,我並沒有因為仔仔的流淚停止講故事,而是繼續。等到故事結束的時候,仔仔還趴在我的身上抹著眼淚。我問仔仔為什麼哭了,仔仔不說話,他把我抱的更緊。我知道是因為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流淚的,是因為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才會將媽媽摟的緊緊,是因為孩子用心聽了這個故事才會有這樣的舉動,這也是隻有親子共讀才會產生這樣的共鳴。

作為親子共讀的一部分,在父母的幫助下動腦、動手做一些“功課”也給仔仔帶來了很大的樂趣,家裡買的“左腦開發”、“全腦開發”系列書籍是仔仔的最愛,興趣高漲的時候,一本書兩次就能全部被他做完呢。

親子共讀是一項需要父母和孩子堅持用心去做的長期“工程”,我相信,通過兩人用心的去讀和交流,不僅能增加孩子的知識和閱讀能力,還能使親子感情交流得到深入。


TAG標籤:少兒讀物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