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文心》讀後感(精選22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心》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心》讀後感(精選22篇)

《文心》讀後感 篇1

朱自清先生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到:“本書寫了三分之二的時候,丏尊、聖陶做了兒女親家。他們倆決定將本書送給孩子們做禮物”。這讓我毫不猶豫買下了這本書,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共同的殷切勉勵用文字記錄下來,留給孩子,這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份答案、一份期許。是智慧的父輩對孩子們即將面對的未來的回答,讓我不禁想起古時候能決勝千里的軍師的錦囊,讓我充滿了好奇!

細讀序言,知道這錦囊原是可以惠及中學生家長的。夏丏尊、葉聖陶兩位先生用自己豐富的國學知識和多年的優秀從教經驗,用一個個故事詮釋和解答國學知識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困惑,尤其深刻而精妙地梳理了國中生應該怎麼讀?怎麼作?對我來說,正好實用!《文心》雖初版於1934年,其中的故事以當時的社會情況為背景,但兩位先生在書中討論的語文教學上的問題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現實意義。我初略翻看了一下,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通過玫叔的循循善誘,樂華和大文慢慢解開了心中對國中國文學習難度大幅提升的困擾,彷彿在迷茫中摸索到了進入國文學習世界的入口。

對於我們今天的國中生來說,這不也是首當其衝的問題嗎?很多孩子因為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現實意義無法提高學習熱情,因為找不到學習的竅門和方法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一份溫暖的禮物,一個精彩的錦囊,給了我閱讀的興趣和探索的企圖。不希望對孩子的指導僅僅停留在“口號式”的鼓動上,希望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能讓自己對學習語文的根本和要義有更深刻的感悟,畢竟,細細想來,也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慚愧!

《文心》讀後感 篇2

《樂府》篇在《文心雕龍》中序列第七,屬於文體論。全篇大致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樂府的含義、起源和教育作用;第二部分講樂府的產生及從漢到晉樂府詩的發展歷史;第三部分主要是闡述音樂和詩歌的關係,最後還說明詩人在《明詩》外另寫《樂府》的原因。

我讀《樂府》篇最大的收穫便是知道樂府的定義。因為在此之前,對於樂府的定義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樂府既可以指漢魏六朝的宮廷音樂機關,又可以指稱通過樂府歌唱而形成的詩體,還包括歷代文人對這種詩體的擬作等。讀完劉勰的《樂府》篇對於這一概念更加清晰一些,關於樂府是什麼,劉勰在《文心雕龍·樂府》說的很詳細,從作品本身的角度來說,劉勰在文章開頭就指出:“樂府者,聲依永,律和聲也。”意為樂府包含了吟詠、歌唱、演奏等方面,是音樂和文學的結合。

從《樂府》所在《文心雕龍》的篇次來看,它是屬於文體論部分,且在《明詩》與《詮賦》之間,很顯然劉勰認為樂府是介於詩、賦之間的很重要的文體。在論述樂府的起源之時,一方面他指出樂府來源於“鈞天九奏”、“葛天八闋”等三代之樂,以及塗山歌於“候人”、有娀謠乎“飛燕”,來自於等方之音,同時他還說“謳吟土風,詩官採言”,可見樂府的來源不僅是禮樂,還有樂官從民間採集而來。他還提出“樂本心術,故響浹肌髓”即音樂本來是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它能透入人的心靈深處。在第三部分他論述了音樂和詩歌的關係認為“詩為樂心,聲為樂體”,只有“詩聲供雅”才能符合禮制的需要。所以通過劉勰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文心雕龍》中提及的樂府是個圍繞宮廷祭祀禮儀而建立起來的關於音樂與文學的概念,所以劉勰關於樂府的定義是多角度的,既有本質的論述,也有政教作用的看法。

《文心》讀後感 篇3

《文心》作者葉聖陶和夏丏尊。葉聖陶是大家都熟知的作家和教育家,國中也有學過他的文章。但是夏丏尊我是今年世界讀書日參加活動,才瞭解到原來他也是很出色的教育家和作家,並且是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的恩師。就像TS說的,當你書讀的越多,才會發現自己瞭解的知識越少,才有更強烈的動力和慾望讀更多的書,學習更多的知識。

當然我也是讀這本書才知道葉聖陶和夏丏尊原來是兒女親家,葉聖陶的兒子和夏丏尊的女兒結為連理,而這本書恰是二位老人送給兒女的訂婚禮物。

文心意思為文之用心,指文章或文思。《文心》是以故事體裁寫的專講寫和讀的書,故事的取材於國中學生的生活。裡面有循循善誘又平易近人的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有博學多才的枚叔,有好學又活潑的學生樂華和大文,三個主角貫穿始末。

本書有三十二個小故事,可以說是”中學生的三十二堂國文課“,三十二節涵蓋了修辭、語法、詞彙、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故事呈現了三年中學程序,也展示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歷史氛圍。因此,今天的中學師生閱讀《文心》的收穫,或許不只是"關於國文的全部知識"了。

現在語文教學水平難以提高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沒有弄清楚教學的目的,二是採用的方法不對。《文心》主要討論的就是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作者認為,一個人無論學什麼,要學好,能終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學習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兒。

讀本書,學到了不僅僅以故事形式講述的切合實際的國文知識,而且我還強烈的感受到了樂華與枚叔深厚的父子親情,樂華與大文還有其他同學與人為善,互幫互助的同窗之情,王仰之先生對學生們愛護教導之情,學生們對先生的尊敬愛戴之情,還有30年代大家共同以文字抗敵的憤怒之心,團結之情。

《文心》讀後感 篇4

經過老師的提點,瞭解到一個文史知識:古人認為樂府是歌,而非詩,雖然今天我們將樂府視為古詩之一種,而且從這篇的舉例當中也可以對此進行佐證。通讀全篇我仍然對於“詩”與“歌”、“樂府”之間的界定有點模糊,從開篇第一句對“樂府”的定義:“樂府者,‘聲依永,律和聲’也。”似乎可以認為有“五聲”“十二律”的樂章就是“樂府”。放在我個人更通俗一點的理解,那就是有曲調配合,能演唱出來的就算“樂府”。如果照著這個概念去推論的話,可以聯想到今天的歌曲,但這種類比可能僅僅是流於形式上的對照,從實際內容上來比較,樂府的藝術水平比現今的歌曲要超出不少。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小小的疑問,《詩經》中的篇什不也是可以吟唱出來的麼,是不是因為缺少曲譜,所以是有所區別的?

全篇的行文佈局和上一篇《明詩》頗為接近,從樂府的發源到作者所處時期的樂府詩進行了梳理,為樂府的文學史、文學批評史提供了不錯的參考。

作者大部分僅對樂府詩的音樂形式進行剖析和論述,主要的論述物件是“樂體”,因為這是樂府詩有別於其他文體的最主要的特點。樂府詩的最高標準是歌辭與聲律的相配,歌辭“雅正容典”,聲律則要求“中和之響”,“和樂精妙,故表裡而相資矣。”能達到這樣的標準,就是集“形式美”與“內容雅”為一體,作者認為這樣表裡相稱的樂府詩才是好的。

自從古樂逐漸衰微,雅正的音樂難以恢復,作者在時間軸上從前往後的不斷梳理中發現了兩大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原因是秦始皇焚書導致經典的流失,統一演奏樂器、音調等當面的記錄也消亡,音樂聲律需要重新不斷地調整和摸索;第二大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淫俗的音樂容易傳播,人們也喜歡這種不斷變化的新鮮感,而雅正的音樂,則讓人聽了容易打瞌睡發呆。所以“正音乖俗,其難也如此。”

即便如此之難,作者仍然強調音樂的雅正作用和對此的不斷追求,因為九德之歌才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這才是樂府詩這種文學形式應該具有的積極意義。

《文心》讀後感 篇5

《知與情意》這個章節是說寫作內容的幾個組成部分,雖然以王老師指導學生們寫“抗戰宣傳文章”為例,顯然內容已經不合時宜,但方法依舊適用於現在國中生的寫作。先來看看這段非常重要的話吧。

“我們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學家分為知、情、意三種。知是知識,情是感情,意是意欲。對於一事物,明瞭它是什麼,與別的事物有什麼關係,這是知的作用。對於一事物,發生喜悅、憤怒或悲哀,這是情的作用。對於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樣處置,這是意的作用。文字是心的表現,也可有三種分別,就是知的文、情的文與意的文”。

細細想來,這段話對於寫作的內容和寫作的表達傾向說得多麼準確啊!國小時期作文的要求是以記事為主,那是訓練我們能把觀察到的事物情況和事情的發生描述清楚準確,偏重“知的文”的練習,進入國小高段訓練寫人記事,用文字去記敘我們熟悉的人、身邊的事,引發真情實感自然而然的流露,開始練習“情的文”,進入國中,我們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開始對於事物建立起獨立的價值判斷,所以“意的文”加入到我們的文章中。一篇好的作文,應該做到知和情意的有機融合,沒有“知”作為基礎,“情意”多少會是虛假的,成了盲目的東西。缺乏“情意”,文章就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閱讀的價值。時間在流轉,孩子們的作文也越寫越出色,可能遣詞造句更加清秀或華麗,可能結構安排更加新穎或合理,但始終離不開“知與情意”構成的內容,只是現在的孩子應該有更廣博的“知”、更充沛“情”和更高遠的“意”。

如果希望孩子能寫出一篇漂亮的文章,或者需要為孩子修改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考慮“知與情意”的達標應是最根本的吧!同理,如果一個國中生的文章都還不能基本體現能有機融合的“知與情意”,那麼我們卻讓她多用好詞佳句、巧思結構,這不成了漂亮的外衣包裹著的空虛靈魂嗎?要寫好作文,得先學會準確觀察,學習歷史,瞭解時事,並且投入自己的感情,提出自己的判斷,先就這個,做好積累吧!

《文心》讀後感 篇6

文:文馳;通過仔細的閱讀會發現,劉勰這篇文章的主要論述物件是《詩經》中的“正體”四言詩和發展歷程比較緩慢的五言詩,而沒有涉及楚辭(僅一筆帶過)、樂府、民謠等其他詩體。我們今天雖將樂府視為古詩之一種,但在古人的概念中,樂府是歌,非詩。

首先,作者繼承了“詩言志,歌詠言”的傳統對詩歌作用的定義。認為詩歌是抒發性情的通道,而《詩經》作為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規範了或者說劃定了思想感情的範圍,這個範圍的進入標準就是以“思無邪”作為參照,也就是無邪之思才是詩歌所要呈現或者應該表達的內容。“詩者,持也”,持在這裡有“端正,使之規範”的引申意義,那麼就並不是任由思想感情的隨意放縱,而是要扶正、端正人們的思想感情,這才是符合詩歌的含義的。但是今天我們從《詩經》三百零五篇作品看來,孔子對“無邪”的定義範圍甚寬,一切正常的真實的人類情感都是無邪的。

然後作者回顧了歷代的詩歌作品,並進行了個人的挑選和點評。這大段類似於詩歌文學史綱的概括和提煉雖然帶有明顯的個人的主觀選擇,但也為後人進行梳理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同時作者在不斷的例舉中反覆對“詩言志”和“思無邪”進行佐證,繁舉的大量事例中無不是圍繞著思想感情或者說人之七情與詩歌之間、內容與形式上要求對等的論述。

在最後的總結裡,劉勰對四言詩和五言詩進行了定調:“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則清麗居宗。”這是和劉勰本人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認為每種文體的形式基本固定,能使相對應的內容最完美的呈現出來。那麼什麼樣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形式去表達,這就要憑藉個人才能來根據想要表達的內容去選擇最合適的文體形式。即所謂“華實異用,唯才所安。”

《文心》讀後感 篇7

《小小的書櫃》這個章節是講怎樣給孩子選書的,書裡為孩子挑的書籍對於現在的孩子顯得過時了,今天就來梳理一下自己對於“為孩子選書”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資訊量爆炸的時代為孩子挑書彷彿成了一項異常艱鉅的任務。對於挑書這事我到認為不必那麼煩惱,現在的圖書出版業已經比較發達,城市裡的書店也各具特色,基本每一個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都能找到像樣的書店。無論站在任何一個書店的童書專區,選上一本適合孩子又讓孩子喜歡的童書是非常容易的,現在的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喜歡閱讀。

讓我們對挑書產生煩惱情緒的是父母內心對“閱讀”構建起的利益追求,我們希望孩子們今天買書,就要迅速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就能答對更多的閱讀題,就能寫出50分以上的優秀作文。平心而論,這事兒擱我們自己身上也困難有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話放在父母對孩子閱讀的希望上尤其合適。

為孩子選書不難,難的是“能否參與”,更重要的是“能否堅持參與”孩子的閱讀?僅僅是“共讀一本書”沒有意義,關鍵在於讀完之後的交流分享,在討論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如果父母也能動筆寫一寫,在共同練筆中分享見解的靈光。保持心態平和,堅持慢讀精分享,厚積薄發,著眼未來。

對於現在的國中生來說,學校教育已經過快過寬過廣,我反而覺得家庭應該擔負起“減速”的任務,落實好細節教育的職責。

《文心》讀後感 篇8

夏丐尊和葉聖陶是我們熟悉和信任的教育前輩,在《文心》一書中,借一班中學同學跟隨老師們一起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小故事,文字輕鬆活潑,非常生動。兩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學者將這些基本的文化常識與概念融入了同學們的課堂內外之中,答疑解惑,並引領大家一起體會文字之美,而我們完全可以和同學們一起成長。

這些國文知識,話題涉及常識與經驗(外部經驗、內部經驗)、漢字中的品詞(名動形數量代等)、造句、寫作文與生活、連詞起承轉合的規範、工具書的使用、該讀些什麼書,寫作文中的知、情、意(知是知識,情是感情,意是意欲),新體詩舊體詩與西洋詩、文字修辭中的毛病、類書、辭書、國學、寫字、戲劇、標點符號、語感、印象、俗語、語彙、寫景狀物、無字書、時令、語調、題材、推敲、筆記、積極與消極、辭格、結構、組織、鑑賞、風格等等。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將這些命題羅列出來,其實也是讓大家看看,這部《文心》之“心”:解決了什麼問題?就是讀寫中必然遇到的各種難題。知易行難,即便讀了多年書,也不能說自己文法語法全無錯漏。讀寫上的問題,特別是初入中學的同學們問題只會更多:如何聯絡實際?如何讓文字有思想,如何讓文字修飾、篇章組織、語調語序等更合理自然?如何讀書寫字?“書籍原用文字寫成,但不應只當文字來讀,讀書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內容意趣,否則只是文字的遊戲而已。”端正態度與目的,從文字之中汲取營養、領會美、傳承精神,這才是這堂課必修之路。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回頭看《文心》中這些基本概念,是否會有一些心靈上的觸動?如果覺得文無長勁,或者有些停滯,不妨歸零,與這些中學生一道再入門語言文化這門課,讓《文心》帶我們回到初心,清理各種偏見,回到最樸素最根本的文字之初。此書,將細緻指導我們如何用心看文、用心習文。萬事不過用心二字。

起名為“文心”,其實應和“作詩之心,詩人之心”的“詩心”一樣,只是“文心”用於讀書習字習文之中。詩心,感性而靈動,是抒發真實情感最本真的形式;文心同樣如此,文字是心的表現,有了此“心”,則可以於庸常苟且的生活中尋得一點詩意,在困頓磨難面前有顆堅強的心,在大自然與生命面前有顆感知之心;於宇宙與萬物中尋找到自我的存在與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寫於1934年,主角是1931年中學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文中穿插了一些當時社會抗日的情況——這也說明,當年的老師們並非純粹只傳授書本知識,而更注重學生們關心社會,關心實踐,對自我“心”與“意”的鍛鍊。——這些也非常值得我們當下的語文課堂們借鑑,教改這麼多年,文字廟堂還是實踐出真知,每一步都是新起點,每一步都是新探索。

《文心》讀後感 篇9

最近攜程親子園事件震驚了世人,本應扮演父母角色的幼師以虐待兒童為樂。緊接著又是湖南16歲少年殺師事件,一個成績還算優秀的少年把屠刀揮向了自己的老師。這些畸形的師生關係已經深深刺痛了國人的心理防線。

大學學習師範專業,本來理應稱為老師中的一員,但我歷來認為教育是人類社會中最為神聖的職業,自己水平不夠,不敢輕易嘗試。身邊有很多朋友如今工作在教育一線,他們每天面對的就是現代中國敏感又脆弱的師生關係,或者說是學校與家庭的關係。

一方面,現代中國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還殘留有以前野蠻教育的殘留,家長會說,老師,我家孩子要是犯錯你儘管教育,要打要罵都隨意,另一方面,老師們會預設,家長所謂“儘管教育”的話聽聽就好,家長會緊盯學校,一有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便會大鬧特鬧。當然,其中原因很是複雜,不過也可以看到現在學校中師生關係處理起來的複雜性。作為外人的我們,或許沒有資格單純責備任何一方,學生難管,老師難做,家長操心。

所以,在讀到《文心》的時候,我既感覺到心酸也頗覺欣慰。書中的教育、師生關係、家庭與學校間的關係原來可以這樣,這在今天看來是多麼難能可貴。

《文心》中的教育,目的很簡單:傳授知識。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要求也很單純:學習知識。就語文一科,如何遣詞造句、如何默讀朗誦、如何鑑賞評價、如何學習應用,都是師生交流的日常,而家庭教育中,書櫃中應該擺放哪些書才更有益於一箇中學生的學習,是家長與孩子認真探討的問題。當然,這可能是屬於民國那個時代特有的緩慢與文雅。但對今天的教育來說,不無借鑑作用。

我曾經跟一位中學語文教師討論過所謂教育的問題。

教師朋友認為,現代教育需要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一是社會層面:社會需要人才,人才需要生存和生活,在彼此的需要中,人才主動奉獻社會,社會被動培養人才;

二是學校層面:學校培養人才,一來是因為學校的自身性質,二來就是滿足國家社會的需要;

三是家庭層面:家庭育人,初衷是培育出一個擁有獨立精神的個體,一個有敬畏之心,行道德之事的獨立的人。

社會與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有用的人才,這在今天也依然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目標,並且,國家教育大綱裡頭一直是把培養社會主義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情懷可能一直只是最高宗旨。當然,這裡面有社會原因、有文化原因,更有歷史遺留原因。

中國的教育自古是沒有家庭社會之分的,古代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目標肯定是社會理想,代表者是孔子,自近代有了教育學,加上西方的教育觀念的進入,人的主體意識才在教育裡體現,就像文心裡師生,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體現出的是純粹地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生的領悟。但是現代社會,不管中西方,個體的教育很多時候適應不了社會的需求,所以現在才不斷有什麼家長不送孩子去學校自己在家教、什麼很小的小孩上大學是不是合適之類的新聞。

不管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育人最重要的是人格品性的培養,各種能力與技巧是其次。所以現代教育的目的,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追求的不應該僅僅是給社會提供有用的人才。

不過,人們可能會說,《文心》中描寫的是民國時候的教育情狀,甚至還是教育家寫給孩子看的教育模本,不可以之為參考。但是正因為現代國人對教育的期許更多了,所以才更加應該強調教育的本質——培育人格,強調師生關係的純粹——傳授知識。

書中老師們反覆強調:“讀書是為了養成各種身心能力,並非為了研究古籍”“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作文同吃飯、說話、做工一樣,是生活中缺少不來的事情”“讀書當先涉原書,再瞭解總論、概述”等等,這是在教授語文的知識,更是在傳授育人的信念。

社會為教育披上了功利的外衣,但是作為人的本能,教育能夠內化成哪些東西構成我們自己,才是我們應該要思考和追求的東西,這大概也是《文心》在今天,能夠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知識。

《文心》讀後感 篇10

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人們所重視,但是這方面的缺陷卻層出不窮,最開始讓我對教育方式產生興趣的是我看到了陳丹青的文章,其實對於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的我來說,我很贊成他之前寫過的那些文章。而這本《文心》則代表的是民國時代中國的教育方式,這本書的作者夏丏尊和葉聖陶可以說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兩位學者,葉聖陶的文章更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這本書除了文字,還有插畫,這些插畫也都是具有民國年代感的,這位畫家名叫吳浩然,通過這本書可以進一步去了解他。

說到教育,也就有了師徒與老師的區別,之前在看《圓桌派》的時候也講到相關的一些問題。教育甚至可以分為有償和無私的,但是有時候無私之中也帶有一絲防備,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學很重要,並且知識的來源一定要廣泛,如果侷限是不會學到全部知識的。民國的教育方式並不落後,甚至在有些方式優於現在,但是時代總是會促使很多東西的本質改變。本來教育就是為了讓受教育者的生活變得更好,但是現在的教育則大都忽略了這個定義,只是流於形式了。

書中的三十二篇文章,講的就是讓我們認識到學習的正確方式,學習並不僅僅看的是成績,而是做人,教育和學習也是同時進行的。那些高科技罪犯,不就是沒有接受到良好的品質教育,最終才會走向犯罪的道路。通過書中的插畫也能明確表現出這些道理,之所以一幅畫就能變現出來,正是因為問題並不大,只是解決起來比較複雜。現在也很少有老師回去講這方面的知識,花了十幾年的學費,最終卻什麼也沒學會,這些人如果早點能看到這本書,沒準就會重新對待自己所學的知識,

所謂文心,就是以一顆真摯的心讓世界變得更好,只有注重了對新生的教育,才能夠改變未來的社會,社會改變了生活也就會隨之改變,以這種方向將會得到順風的力量。這本書本身就是中國所特有的文學思想,也只有這些文學大家才會思考得這本深刻,這種思想值得所有人去學習。通過書中所講,能夠讓未來的教育行業少走彎路,也能讓人們認清當下所最需要的是什麼。

《文心》讀後感 篇11

《文心》是夏丏尊先生和葉聖陶先生共同創作的、為提高當時中學生國文水平的經典作品。作品雖是民國時期創作,但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不會過時,什麼時候讀起來都大有裨益。

說起夏丏尊先生,我並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葉聖陶先生,《爬山虎的腳》就不自覺地在腦海裡蹦了出來。經年累月,文章內容已不再清晰,但是高中時候我們學校有座小樓,樓裡面陳列著學校歷史,外牆上就鋪滿了爬山虎。所以一提起葉聖陶先生,腦海裡首先被關聯上的是小樓爬滿爬山虎的畫面。

兩位老先生都做過多年的中學教師,因此作品讀起來處處能體現出老師對於學生的那種獨特的關切之情。書的內容也是圍繞中學生的日常生活的,使學生讀起來倍感親切。即使是離開學校多年的我,也不禁回想起中學時代的一些趣事兒來。

本書佈置了中學生在校園裡的多個小場景,通過在不同場景裡的討論,將各種文學知識娓娓道來。讀起來,我既感嘆於書中各位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又欣喜於各科老師對於學生觀點的補充。感嘆是因為如今我已畢業多年,但思考分析能力似乎還是不足,無法切實服務於我的生活;欣喜是因為老師的話語如此簡單易懂又切中要害,讀起來有恍然大悟之感。

《文心》讀後感 篇12

洗漱完畢安靜地讀一會書,不知不覺竟陶醉其中。《文心》為夏丏尊和葉聖陶所做,一本講述國文寫作的書,原以為又是空洞無用理論,越看越發覺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種呆板的東西,為了拿高分,人們為它設定了各種條條框框。但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不一樣的理解,醍醐灌頂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它說“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專案,同吃飯,說話一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

從前上學的時候,每次寫作文都是一個令人苦惱的事情,以為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無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們通常把它當成一個定期任務,不得已而為之,也許是年齡小,觀察不仔細,也許是閱歷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諸多事情。總之對小孩子來說,很難就對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過是將看到的事情,心裡的感受表達出來罷了。這樣一想似乎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啦,哈哈。

最後一點感觸是,終於理解了老師曾說的文章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這句話的意思。詞語,句子包裝的無論多華麗,都是空洞無用的,對別人來說沒什麼感染力。只有將真實的感受,比如怎樣美麗,怎樣歡喜,怎樣悲傷描寫出來,才有真實的感受。

《文心》讀後感 篇13

《文心》一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書,一艘載著國文知識向現代行駛的小船;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沉到了時代的底部,卻總是會浮出水面,永不被埋沒。

《文心》之中的精華,是教育。朱自清說過,“它不單是中學教師的書,還是學生的書。”

有人說,這是一本教人作文遣詞的書。這種說法並不貼切。它有線索,有時間,有故事,它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時代小說,有著寫法、讀法、作法的輪流交織,既有發人深省的國文教學問題,也有令人學習的人物可貴的品質,將道理鑲嵌在現實情境中,踩合了時代的精粹。

《文心》中的許多道理,到現在還適用。“對待思想與學術與時代、思想的關聯時,有人視作珍寶,有人視為骸骨,但學習的應是自己的,獲得深入的探究成果才可視為真的‘自己的’東西。”王仰之先生的話總是幹練、有力、生動,有著自己的時代性。

同時,我們也應該借鑑樂華的朋友——大文。他與同學們總是好學上進,踴躍積極;志清、錦華等人物的形象也躍然紙上,生動,活潑。有一個地方挺有意思,慧修勸說他的爸爸接受“新體詩”。開始,爸爸認為“唯有這新體詩不是詩”,“只是幾句話語拼湊起來的韻腳不工整的東西罷了。”然而他與女兒談了一次新詩體後,竟使他破格接納了新體詩。這其實是一種時代性的交流與體會,讓他沉吟著想:有點意思。想今天,學生如以往般努力,可是按部就班地照葫蘆畫瓢,老師邊寫他邊記,連質疑一下也不敢。抒發的感情又遭到了“標準答案”的抨擊。夏、葉二老約摸是想表達這個吧。這是語文的魅力中另外的缺點。

我們隔著八十多年的門縫,透過《文心》窺探到時代的感慨。主人公——樂華與大文兩個人,也走了兩條不同的路。樂華的父親,周枚叔先生曾是語文教師,卻因教育體制的種種漏洞失業,致使樂華曲廠裡當工人。然而,樂華卻保持一顆國文的學習之心,晚上的燈光下,他幫同學看作文。

這本書的時代是有侷限的——可是,這更讓我們讀懂了歷史,讀出了那顆“文心”——對文學探索永遠不停止的心。

《文心》讀後感 篇14

讀《文心》,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兩位老先生對於場景描述的畫面感非常強,隨便舉個例子:

“陽光從窗外的柳條間射進來,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學的肩膀上印著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頰,穿著一件洗滌的很乾淨的舊綢長衫,斜受著外光站在講臺上。誰望著他就更親切地感到初秋的爽氣。”

讀完之後,一副圖立馬展現在眼前,類似這種“活”的場景描述還有很多。這看似簡單的幾句話,是作者經年累月對於生活無微不至地觀察而磨鍊出來的,並不是隨便可以寫成的。

另外,書中有很多觀點對我來說都是耳目一新的。

它強調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是生活中一個必須的專案。這彷彿和我們普遍的認知不同,尤其在當今社會,能提起筆來寫文章的,除了專業工作者恐怕就只有學生了。我以前對寫作的認知是,寫作能讓我靜下心來總結和思考,從這種角度來說,寫作對於我來說也是必須的。慚愧的是,我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任由好的思路在電光火石間轉瞬即逝,如今分析和思考能力變得一塌糊塗。

書中《題目與內容》這一節,指出應該先有內容後有題目。讀到這裡時我感觸頗深,也許我們被學生時代的作文課訓練習慣了,習慣於老師出一個題目,我們便去順應這個題目組織相應的內容。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處處留意、積累素材,對素材有所思考,才寫就一篇文章。但是學生時代為了練習,為了統一標準,只得給出題目讓大家統一去做。可是在訓練過程中,這種本末倒置的思想似乎有些根深蒂固,使得我們都是為了作文得高分而去寫作,忘記了寫作其實應該服務於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人生助力。

學生時代我對於作文有一種理解,那就是如果我寫的東西感動了自己就能感動別人。如果真的感動了自己,那就說明這些內容確實出自我的真實生活和真實感受吧。

在《詩》這一節中,作者提醒後來者不要成為時代錯誤者。陶淵明描述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場景固然是人人嚮往的美好田園生活,但我們生在當今鄉村沒落、都市發達的時代,就要在都市“塵網”中勇敢生活,把那份逃避現實生活的心思收起來吧。退一步講,即使在現代真的過上了陶淵明所描述的那種生活,可能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麼,需要不斷考問自己才能得到答案。一個時代的人肩頭有各自的時代使命,扛起肩頭那份責任繼續向前走吧。

至於讓很多人驚豔的《觸發》,我所領悟到的是老先生們教導我們要多多思考。事情遇到了、經歷了,學到了什麼?書讀過了,能否學著應用於生活,觸類旁通?再讀一遍時,是否能有新的感想?另外還要多做記錄,有時候我們腦海裡的火花是稍縱即逝的,如果不趕緊記錄下來,它們就會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從此和你再無關聯。凡是觸動心絃的,都值得好好對待。想到這裡,不禁反問:偉大的作品也是由一個個觸動人的靈感衍生的嗎?

作品中還處處透露著基礎而樸實的學問。學過之後要不斷練習、用心打磨才會出好作品、凡事總要抱著認真的態度、要有組織有條理。

本書看完,就像跟飽學的老師完成了一場促膝長談。但我明白這只是指引,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具體問題,我們最終要靠自己用學到的這些知識去解決這些難題。

《文心》讀後感 篇15

兩位老先生雖然沒有教過我,但是我感激他們留下這麼好的作品,指導著幾十年後像我這樣的後生的生活。欣慰的是,這部作品將來還有可能指導更多後代的人走過迷茫。有時候我們的天空被烏雲遮住了,這些經典的作品就是黑暗中的微微亮光,使我們總不至於徹底失望。

另外,關於這部作品,朱自清先生還寫了篇序。從這篇序文中,我明白了自己的當前狀態。

這種狀態叫苟且。

朱自清先生說:總想創作,最容易浮誇、失望;沒有忍耐而求近功,實在是苟且的心理。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今天我告訴自己,一件件去做,一件做成了再去做另一件。去真正經歷一下做成一件事要經歷的時間和步驟,去鍛鍊一下耐性。

《文心》讀後感 篇16

看到“忽然做了大人與古人”的標題,讓我立馬浮現出女兒半期考試後的家長會上,語文老師用溫柔的語氣嚴肅地說:儘快適應國中語文學習的節奏,我們需要讓孩子儘快成熟起來。當時就在想?成熟到什麼程度呢?原來答案在這兒,成為大人,或是古人!

同為十四歲的樂華和大文,一頭霧水地準備預習魯迅的《秋夜》,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腦中浮現出“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的文字。我立即衝著在書房做作業的女兒問了一句:“你們這學期語文書上有沒有魯迅的《秋夜》?”十二歲的女兒今年剛上七年級,我曾經和她提起過這篇文章。女兒在書房裡大聲回覆我:語文書上沒有“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老師讓我們本期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裡面也沒有這篇文章。言語間夾雜著慶幸,最後還補充了一句:幸虧沒有!

學習最忌諱存有僥倖,上週女兒還跟我說:“媽媽,我運氣真差,今天考試考了我馬上要自學到的一篇《世說新語》”。其實哪是運氣差,真的就是心存僥倖,身有懶意!家長們都知道,要學好語文,需要大量閱讀,可是讀什麼?怎麼讀?如果需要豐富寫作素材,當然是旁徵博引地泛讀,但如果是針對從容應對考試題目,就得對優秀作家的經典文段作精細的閱讀分析。而這項工作是孩子們不太願意做的,不僅因為學校的作業量已經不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文段不易讀懂,使孩子造成畏難情緒。我們往往更重視孩子在數學上的畏難情緒,而忽視了語文的學習其實也有畏難情緒。

文中的樂華和大文是用功的孩子,預習課文、生字查明,可仍有許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於是他們相互提問,“‘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一株也是棗樹’,你懂得嗎?為什麼要這麼說?”這是學習中的理想狀態,試想我們的孩子在平常作業中,自己怎麼可能有這樣的預習方式,大多是生字查明,能想的地方想一想,想不明白的擱置起來。不懂的問題堆積越來越多,但又不會像數學題那樣對錯分明地展示出來讓人著急,到了讓人著急的.時候,他便說“最難好學的是語文”了。所以語文預習至關重要,切忌敷衍,如能做得更充分,便能先聲奪人,增強學習信心。

“字是個個認識的,連結起來竟會看不明白”是語文學習中最尷尬的情況。書中借枚叔的口告訴我們,國中開始所學的文章大多是富含哲理的名人名篇,這些文章寫作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教學,而是講述作者自己的經驗和感受。進入國中伴隨語文學習難度的提升,總會有這樣不適應的時期,看來,我得鼓勵女兒放下包袱,慢慢來!就像枚叔鼓勵樂華和大文:古時候的小孩兒更不幸,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讀著四書五經,被逼著成為聖人賢人呢,你們還只是要做大人古人而已!

要做大人和古人,總用自己的經驗去觀察事物總是不夠的。同樣的景物,試著與作者對比想想自己看到同樣事物時的感受,比較一下其中的差異,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風格去感受作者的“內部經驗”,感受從文字裡去積累經驗、學習經驗的方法,從語文學習中找到樂趣。

枚叔最後說了一句話,值得教孩子們銘記:“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練習到水平線的程度,將來才不至於落伍”!

《文心》讀後感 篇17

詩詞背誦打卡基本進入正軌,雖然還沒到習慣養成的28天,但我相信自己能堅持下去。《文心》自然也是要看下去的,越往下面看,越覺得書中的內容並不能直接地作為語文考試提分的捷徑,但卻讓人發現語文學習,應該說中文學習更加準確一些,有著更多的魅力和可以探索的方法。

“書聲”這一篇章講了孩子們去看望王老師,遠遠聽到王老師的讀書聲,本以為老師在讀什麼新的篇目,沒想到老師讀的是曾經在課堂上給自己講過的課文,孩子們對老師的做法感到詫異,當看到老師在課文上認真標註的朗讀符號時更覺得不解,因為不明白已經學習過的文章還需要這樣認真反覆的朗讀嗎?

這讓我想起《朗讀者》這檔節目,我們為什麼要朗讀,我們從老師的講解中聽文字,從書本上看文字,但是隻有自己能夠將文字用自己的方式朗讀出來,才是對這些文字有了自己的理解,所謂自己的理解,就是當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和我們在讀文字觸發的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時,創造出的個人情感,通過誦讀,宣之於口,給聽者以觸發。舉個例子,媽媽們一定都給孩子講過故事,通常的情況是,我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買書選書上,準備充足的故事書資源,講故事之前用故事的名稱問孩子“講皇帝的新衣好嗎”“講海的女兒好嗎”“你是男孩兒,咱們還是別講白雪公主了,換一個”,然後看看手錶,說“時間不早了,我們就講這個醜小鴨吧,然後早點睡覺”……

今天讀到《文心》的這篇“書聲”,讓我反思,雖然不是每個媽媽都是老師,但如果要想高質量地給孩子講個故事,時間不該只花在選書和與孩子討論故事的選擇上,更應該在講故事前提前去熟悉故事的內容,揣摩故事表達的意思和字裡行間流露的情感,在講之前思考讀法。我們常說“聽故事”是孩子早期語文的啟蒙教育,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啟蒙教育,我想更重要的是“情感觸發”的啟蒙,只有能被文字打動,才能寫出打動人的文字。

好好去看看“書聲”這一篇章吧!文末提到:“讀法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我今天所說的不過大綱中的大綱罷了”,其實,在這篇小文裡所提到的重讀、高低、強弱、緩急已經包含了不少的學問。有心學習的人,不能只看理論的東西和作者的舉例,更應該抽出空來,自己拿出文章來實際操作誦讀一番。記得以前在家裡,曾和女兒、先生一起搞過誦讀會,可能還應該把這個活動堅持起來,文章不宜長,交流讀書的心得,看來不全在對文字的理解,還在於讀法的表達。

《文心》讀後感 篇18

“題目與內容”這一篇章講述了樂華和大文進入國中後第一次作文課的故事。“大家懷著‘試一試’的好奇心,預備著紙筆,等候王仰之先生出題目”,這讓我想起女兒在每一次作文課前的樣子,既緊張又興奮。

讀完這個故事,心中感觸很深,故事中的王老師是理想中的循循善誘的好老師,面對學生們在作文課時躍躍欲試的心態,他卻讓孩子們先放下筆,通過引導他們思考“怎樣的情形需要作文?”“沒有需要的時候教大家作文可笑嗎?”“作文原應該是先有內容的,作文課先有題目再寫內容的順序顛倒嗎?”“認真作文的態度只對作文有益嗎?”讓孩子們更從容、更有信心面對作文,發揮作文課最樸實的價值。

故事裡的王老師引導學生們思考這幾個問題後總結的答案,對今天國中生學習作文依然重要。

王老師贊同學生們“寫信便是寫作文”、“把自己的意見寫成文字讓大家知曉作文更加便捷”、“記錄經歷的事情”這些對為什麼寫作文的理解,但他希望學生們明白作文更高的價值:“有時我們心裡歡喜,有時我們心裡愁苦,就想提起筆來寫幾句;寫了之後,歡喜好像更歡喜了,愁苦卻似乎減淡了。”他讓學生們銘記:作文不是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專案;作文是應付實際需要的一件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

作文課並不一定都是有實際需要的時候,大多是課程表上的規定,但它並不可笑,因為只有通過平時嚴格地練習,養成認真作文的習慣,有實際需要作文的時候才能夠自由應付,這就是作文課的意義。

既然是應付實際需要的寫作,作文時通常是先有內容再有題目,但是作文課的時候卻是先有題目再寫內容,順序確實是顛倒了,但只要練習的人能夠明白作文不是遇見了題目,隨便花言巧語寫幾句,就算對付過去的事情;知道題目的大部分作用在於便於稱說,需得抓住重點篩選自己的生活經驗。“不懂這些,作文終於是玩意兒、文字把戲罷了。”

王先生要求學生們作文要認著地做,“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細看過,有一句話一個字覺得不妥當就得改,改到無可再改才罷手。這個習慣必須養成。做不論什麼事情能夠這樣認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深悟這句話中的道理,能夠讀懂:認著練習作文不僅是為了做好文,更是為了做好人!

《文心》讀後感 篇19

《文心》由夏丏尊、葉聖陶兩位老先生所著,這是一本專門談論“讀”和“寫”的書。讀書和寫作大概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文心》中提出的“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卻是大多數人忽視的。通過《文心》這部著作,我能夠學習很多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知識。

1、瞭解部分文字的意義和用法

本書作者之一夏丏尊先生,其名字中的丏做“遮蔽”解釋;又比如文中出現了“就近取譬”這個詞,可以解釋為:列舉身邊的例子;又比如文中出現了“奇崛”這一詞,本意形容草木奇特挺拔,用在文章裡便是誇讚文字新奇剛健的意思。而我們閱讀其他書籍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我們平時比較少見的詞語,我們可以將這些詞語記錄下來而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這同時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途徑之一,運用更加準確而少見的詞語,這需要我們教師督促學生積極地做讀書筆記。

2、知與情與意

在《知與情與意》這一節當中,作者借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之口道出了文章的三種分別,即“知的文、情的文與意的文”。所謂“知的文”指的是平時教授我們知識與技能的文章,比如我們學習接觸的教科書、優秀文章;“情的文”與“意的文”是指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寄予作者意願的文章,比如馬丁路德金那篇人皆盡知的演講稿《我有一個夢想》。

在我們寫文章時,應當注意情意與知識是彼此關聯的,情意若不經知識的駕馭,就會變成盲目的東西。這讓想起過去幾年暢銷的“心靈雞湯文”,“雞湯文”打著“讓心靈茁壯成長”的旗號,販賣給普通大眾“安貧樂道”、“努力一定會成功”之類的廉價價值觀。而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生不能全篇都停留在情感的抒發,要指導學生將情感與事實進行聯絡,做到情感有所出,而不是浮誇地抒發。

3、讀書原則及寫作態度

全書第五章有一句話這麼說:“課外讀書,原是好事。但亂讀是不但無益而且有害的……故讀書非力求經濟不可”。我們讀書不能盲目,得了解自己興趣和需求,分清楚這一階段閱讀剛需,預估讀某本書給自己帶來的認知改變,並平衡好讀書與生活的關係。這是我們讀書之前必做的功課,是挑選書籍、節約時間效率的首要之事。因此,我們需要對學生根據“中學生必讀書目”進行督促,同時積極地做好讀書筆記。

書中還表達了另外一個觀點:“作文”並非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作文”是生活中的點綴。我們寫作,原本就是為了記錄生活,是為了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是為了消解心中的愁苦。寫作應當同吃飯、說話那樣,是生活中缺少不了的事情。優秀的作文來自於生活,這樣情感的抒發不是盲目的,這一點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文心》讀後感 篇20

為期十天的《文心》閱讀結束了,在這本書裡面收穫了很多的幸福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需要掙脫閱讀寫作的束縛,用心品讀文章,踏實走上寫作之路。寫作不需要過於華麗的辭藻,表達真實內心和需求,融入情感,日積月累定能將文章寫得通透深意。

《文心》這本書以王仰之及他的學生們對於寫作的討論來論述作文精進的方式,避免了過往對於寫作的套路和固定認識,將乏味的文字故事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字裡行間也融入了作者對於寫作的喜愛與思考。本書裡樂華等對於寫作各抒己見,對寫作中字,詞,寫作思路,文章組織,讀書筆記,文章鑑賞等進行探討,全面而深刻。傳統的寫作方法講授多涉及文章結構,寫作手法,修辭,主要是套用式的講解,出現什麼樣的詞表達了什麼,凸顯了什麼,而並沒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的思路。

寫作便是生活本身,寫作的素材來源生活。生活是所有藝術的起源,生活的日常會帶起情緒和思考,缺乏寫作思路的原因或是觀察不夠細緻,或是情感共鳴不足,或是思考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我們要學會多去找找原因,多做總結反思,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下去剖析文章和寫作。

本書作者結合了寫作的時代性,在文中列舉了陶淵明的田園詩和工場詩,並進行了對比,不同的時代特徵必然引領著文體和寫作內容變革。文化必然根植於時代背景,就像一陣陣的網路用語的爆紅,一定是時代的變革的產物。在這一前提下可從大的框架去解剖文章的知情意,寫作的知識層次展現,情感帶入和表達,事物意欲安置傳達。這都是作者在寫作前需要考慮的要點。

這樣在寫作中將人的發展規律運用到寫作分析中,表達認知的層次遞進,也將寫作的意義發散開來,既能有血有肉自我的抒發,也能帶給人力量、啟發。當素材及思路已經具備了,我們還需要去組織。不明如何組織就如一盤散沙,各個部位是分列的,整體就會顯得擁擠,凌亂。組織文章,我們先需看清文章的型別分析,學會從寫法去剖析文章。

書中從寫法上文章將遊記類的文章的寫法進行歸類,分為記敘即風景的路程圖、印象描寫即風景的描寫刻畫。另外,將敘事文和小說進行區分。"敘事文的本質是事情,敘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說的本質卻是作者從人生中間看出來的意義,敘事只是手段。"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所有的線索和情節人物設定都服務於作者要揭示的主題和意義,每一個讀者對這個意義的體會有所區別。所以讀者只能通過想象,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過程,接近或達到或超越作者的境界。

每篇文章或每本書的作者也僅僅是丟擲一個引子,讓讀者能夠從中體悟到屬於自己的感受和意義。敘事多為記錄,將事件表達清楚。接下來,在新體詩和散文解析上,新體詩在精粹程度和詩的意境都比散文好,那麼新體詩也就更加簡潔和高階。文章這樣的細節解讀也非常的引人入勝,餘味十足。區分文章型別是為了把握寫作重點,細化自我寫作的注意事項。而文章的品評又從另外一個側面提升讀者的格局。

對於文章的鑑賞,文中從”見“、”視“、”觀“三個表看的程度詞的區分度去談鑑賞的看的層次,另外還從鑑賞的態度,鑑賞的共鳴,預備知識,想像輔助,壞作品的評議,和他人的賞評來討論鑑賞,文章的鑑賞能力既是寫作的水平的體現。當我們對某類文章具備很強的鑑賞能力,說明我們已經基本掌握寫作這類文章的要義,在這一型別的寫作中也會佔優勢。平時寫作訓練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觀他人作品之長,對於他人文章的寫作錯誤並進行規整,分類,避免重複犯錯。寫作輸出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如何將寫的過程做得完善,仍需要我們勤思多寫,寫讀書筆記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寫讀書筆記是讀書時思考的產物和判斷,去辨別文中內容是真是假?文中是存在哪些疑問的?如何與頭腦中過去經驗做連結……很多東西都需要沉澱。寫好讀書筆記是一門藝術,也是寫作的入門。

另外,寫作輸出可從內容、形式和方法這兩個方面去辨析。寫作如同說話,都是告知事件資訊,通過語言去影響其他人,這是內容的傳遞。具體的表達方式,如說話時你的動作,面部表情,語音語調等非語言形式一定是配合傳達內容,會隨著傳達內容的改變而變化。寫作也需要內容和形式的結合,動筆便是你的開始。

吐露內心,品評寫作,《文心》帶你飛向更高的寫作高峰,願你翻開這精彩的書頁,然後,開始書寫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也一定精彩。

《文心》讀後感 篇21

偶然看到有人推薦《文心》這本書,於是買來一觀。《文心》是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夏丏尊所著,成書於民國時期。

葉聖陶這位作者我們不陌生,國小學過他的課文《爬山虎的腳》。“語文”這個詞、這門課程的概念就是葉老提出來的,他曾經擔任過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是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夏丏尊也是同時期一位知名的文學家,兩人是兒女親家。這本書主要是關於國文(即現在的語文)知識、國文教育,包括如何讀書,如何寫文章,常見的問題、如何解決,一些文學常識等等,其中頗多妙解,對我時有啟發。

我曾經在三所大專院校任教,教授大學語文、文學作品導讀、中國古代文學等課程,語文教育於我而言不算陌生。

不過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彷彿進入了新天地,書中的教育方法讓我耳目一新,在讀書的同時也學到不少新知識。如果在當時看到這本書,想必會教得更好。

這本書有三十二節,包括方塊字、題目與內容、一封信、小小的書櫃、知與情意、日記、詩等等。它的體例很特別,採用的是講故事的方式來傳授語文知識,裡面既有故事情節,又有人物和對話。

書中虛構了周樂華、張大文、湯慧修、周錦華、周枚叔、王仰之等幾個主要人物,通過他們的對話,來表現學習語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給出解答,情景教學貫穿全書。

相比一般羅列式的枯燥乏味的教育著作顯得更有趣味,更容易接受,這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

這讓我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以更有趣味、更吸引人的方式傳遞給讀者。

寓教於樂是一種很高超的教學手段與寫作方法,把艱深複雜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有趣味是一門學問,越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事物越是能流傳廣泛,成為經典。這本書面向的是青年學生,兩位作者準確地抓住了受眾的特點,把枯燥的知識融進有趣的故事,讓讀者邊讀故事邊學知識,成為一種享受,可以說是獨具匠心。

書中涉及修辭、語法、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等各種語文知識,從書中內容可看出,兩位作者在語文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擁有紮實的理論修養,深厚的寫作功力。

書中的舉例作品都是作者寫成,信手而為卻水平不低,契合行文需要,兼且旁徵博引,體現出二人學識的淵博,讓人歎服。

《文心》讀後感 篇22

初讀20世紀國學大師顧隨的著作《中國古典文心》,就被他的才情和文筆而深深折服。這部著作總是能夠將學問與人生哲理融為一體,使得讀的人能夠在為人處世和修身養性方面得到很大的啟示。

顧隨大師在《中國古典文心》中對《論語》中的觀點不斷地進行提煉,認為我們在生活中要不斷踐行“身體力行,知行合一。”這告誡我們做人的時候一定要信守承諾,言行合一,絕不可表面說一套,背後做一套。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提點我們,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要懂得反思自己的不足,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

“人處世是隨波逐流,還是逆流而上,還是中流砥柱?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很多人並不明白生活和工作的意義,常常覺得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價值觀有諸多衝突之處,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圓滑世故。而顧隨大師在書中的一席話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終日忙碌的意義。在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中,通過閱讀《中國古典文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節奏變慢一些,也可以看作迷茫無助時的一絲清風。

“在求經驗時必須要親自參加,而在書案前寫作時也要及時撤出來,所以要隔離。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這一席話恰好和當下年輕人在基層工作的情況聯絡在一起。很多年輕人在下基層工作之初都有喊苦喊累的情況,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斷地逃避挫折。而如果想要獲得進步就一定要在實踐中、在犯錯中不斷地獲取經驗,從而獲得成長。

“事之起始也許困難,而必要以毅力和練習達到‘可樂’的地步,說到深處是要‘好之’和‘樂之’”。但凡成功之人,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有著樂觀的心態。那些能夠在工作中做出好成績的人,正因為他們能夠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難中品味到其中的樂趣。好是一時的,樂是永久的。在生活中,樂觀的心態是一個人能夠“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利”的利器。

歷史的腳步從來不會停止,文字以涓涓溪流記錄下過往的點點滴滴。顧隨大師在《中國古典文心》中旁徵博引,所道出的人生哲理即便時光變換,卻依然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