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化工專業分析化學

  化工專業分析化學

一、改革教學內容—理論和實驗並重

化工專業分析化學

以往的分析教學,而實驗教學只侷限於驗證性,這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從業能力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為此,我們嘗試從教學內容入手進行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教學講義上。依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編寫出符合現代中職教學要求的分析化學教學講義。教學講義的編寫以理論教學內容“必需、夠用”、深淺適度為原則,就打破了原有學科體系,解決了某些教學內容與其他專業課程重複的問題,達到了各專業所需要的內容要求。如,教學內容突出定量分析、儀器分析的知識。實驗教學內容改變過去實驗課只是為了驗證理論上的知識,去掉驗證性的實驗,大幅度增加應用方面的實驗。再如,定量分析實驗內容增多,定性分析實驗內容減少。改革後,理論知識大大減少,而實驗課有所加強,現如今,教師“包”得太多的現象普驗原理遍存在,從實,步驟,注意事項,結果處理都有教師深刻細緻地講述給學生,學生只要按照教師講述的步驟和方法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實驗。這樣的結果是: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養,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因該主動把“包”得過多的那部分交給學生自己處理。具體做法:在做某個實驗前,給出指定參考書和思考題,學生通過查,看,思考來完成,教師通過對預習結果的檢查和把關後,對實驗應注意的一些關鍵問題重點講述後,學生就可進行實驗,這樣,講課時間減少了,學生實驗時間增加了,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再如:緩衝溶液,標準溶液,指示劑等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己配製。在教學中,在基本操作和訓練的同時要經常穿插設計性實驗,使能力的分解培養和綜合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依次按基礎訓練,綜合實驗,研究試實驗推進教學程序。

二、改革教學方法——從單一到多樣

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就教學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學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必須因學生的基礎,因教學內容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首先,由於當代中職院校學生基礎薄弱,而自主學習的習慣尚未形成,因而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適應學生的需求。為此,我們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習方法傳授貫穿於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其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自學,學會查閱所需的分析化學知識,將所學的分析化學知識運用在專業上,解決一些問題,解釋一些現象。其次,我們將引進一體化教學,就是在課堂上除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外還要求學生邊學理論邊進行實驗操作,尤其是在儀器分析教學過程中,打破了過去一塊黑板、一張掛圖、一支粉筆的課堂教學形式,而是通過課堂上教師對儀器的現場操作來完成教學內容。第三,著眼於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我們在教學中注重採用啟發式、課上講重點、難點,隨時提出一些問題促使學生思考,或留一定量的課後思考題,下一節課由同學講解,鼓勵同學們展開討論。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討論情況瞭解他們對於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並且通過討論還可以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突出能力培養,與企業需求接軌

目前中職院校都很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在分析化學教學中尤其是儀器分析教學過程中這一點尤為突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要打破教材的束縛,這就要求老師每年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下工廠實習,瞭解一般的化工質檢部門如何常規檢驗,用的是什麼樣的儀器,教材中沒有涉及到的,教師回來做成多煤體課件讓同學瞭解學習,再就是我校也和多家企業進行業務合作,每年他們的質檢部門會派專人過來,根據他們目前實際的生產需求對學生進行相關操作上的培訓,在培訓的同時教師也有了學習的機會,可以進一步的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綜上所述分析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教會學生課本上的內容而且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用到工作中去,工作以後要再次用學過的內容進行創新。總之,經過幾輪的分析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充分證明:改革後的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更符合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更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TAG標籤:分析化學 化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