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

《流浪地球》觀後感1

春節假期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一部科幻電影,名字叫《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神乎其神,特別讓我震撼。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未來,太陽開始不斷膨脹,將會逐漸吞噬地球。人類為了生存下去,決定在地球上建一萬個推進器,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救援隊想盡辦法,解決了地球擺脫木星引力的問題,避免了地球爆炸的危險。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配合地面救援隊,犧牲自我,幫助救援隊完成目標的故事。最後,地球開始踏入漫長的流浪之路,人類終於獲得了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真好,是中國的驕傲,我真的感慨萬千!首先,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從我做起。我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每次都把自己的飯菜吃完,不浪費糧食。學習的時候,珍惜紙張和墨水。我和媽媽一起把不用的衣物和書籍整理好,送到小區回收站,媽媽告訴我這樣做,就能做到資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但能幫助別人,還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我還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有一次,爸爸開車向車外扔垃圾,我制止了他,還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表揚呢!再者,我要向電影裡面的航天員劉培強學習,我要像他一樣有愛心,從關心自己的家人做起。我現在能和弟弟友好相處,在媽媽做家務的時候,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在學校的時候,我都會認認真真聽講,並好好看護同學們的水杯,做一個負責任的國小生。這部電影還告訴了知識是可以拯救世界的,所以我今後繼續努力學習,只有學會了更多的知識,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並能在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想出辦法解決。

《流浪地球》觀後感2

大年七年級,我和媽媽、姐姐們去看了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它是由作家劉慈欣的小說改編而成的。

電影主要講述了:未來,太陽將因為急速老化而迅速膨脹,直至爆炸,到那時,太陽系將不復存在。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在全球製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停轉,並改變方向,前往4。2光年外的新家園。但因為如此,地球地表氣溫下降到了零下80多度,僅存的35億人生活在距地面5公里深的地下城裡。流浪經過木星時,由於木星引力激增,地木即將相撞。雖然救援隊最後修好了71%的推進發動機和100%的轉向發動機,但地球毀滅的情況已無法改變。在人類最絕望的時刻,中國救援隊想出了唯一一個辦法。

在看電影時,我好幾次淚流滿面,一刻都捨不得眨眼,就怕錯過每一幀精彩畫面。我震撼,震撼電影中出人意料的情節和壯觀的場面;我自豪,自豪國產科幻電影品質的重大突破;我感動,感動航天員劉培強的捨身取義、全世界人民救援時的萬眾一心和劉啟等人與家人的濃濃親情。

電影中有一些細節非常感人:劉培強在國際太空站的窗戶上根據木星的位置畫圈,計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時間,和親人分別十幾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於言表;班長在上課時說了一句關於希望的理解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韓朵朵在危急時刻的廣播希望是我們回家唯一的方向!希望,雖然稀少,但是它永遠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其實,每一個為地球能活下來而拼搏的人,都有自己牽掛的家人,但他們不得不為了任務和信念做出犧牲。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延續人類文明才要如此拼命地保護地球,他們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

看完影片,我心裡默默地希望人類能夠像電影中的那樣,遇到重大危險或災難時,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一致,戰勝困難!

《流浪地球》觀後感3

如果有一天,太陽即將熄滅,人類將何去何從啊?小時候,我們害怕黑暗,畏懼一切黑漆漆的東西。甚至連被鎖進一間不透光的小屋,都能成為年幼的孩童心中最恐怖的懲罰。

而當生於光亮,長於光亮,面朝光明的人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太陽——那是被人們視為地球的母親的太陽時,又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經歷多少艱辛,哪怕要用10億代人去完成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完成。那是人類文明的唯一出路,這時的人類,已經無路可逃。

可是,正當人們以為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時候,變故突生。死裡逃生的地球,即將毀滅。此時的人類,已經黔驢技窮,無能為力。

電影中的場景是這樣的,驚慌的人們如鬧哄哄的蜜蜂一樣,發瘋似的推擠爭吵、四散而逃,卻又不知往哪兒逃。到處都有人絕望地自殺,倖存的人們,有的聲嘶力竭地哭喊,有的目光迷離地仰面狂笑……支撐在他們心中的那根名叫“希望”的柱子——垮了。

可在,得知地球文明仍抱有一線希望時,勇敢的人們卻又是那麼盡力,那麼熱情地投入救援,彷彿剛才你見到的頹唐是假象。堅韌不屈的人類,又活過來了——僅僅因為那一絲渺茫的希望的火焰,又燃起來了。

在千萬年的劫難中,人類如同在浩瀚星河中緩緩爬行的螻蟻,一次次面臨被趕盡殺絕的境地,又一次次奇蹟般地絕處逢生。堅強,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唯一理由。

孩子們吶,困難來臨時,別再用眼淚來回答。“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讓我們帶著希望的火炬,用勇敢與智慧擁抱未來!

《流浪地球》觀後感4

今年寒假最熱映的一部電影一定是《流浪地球》,是由郭帆導演匠心製作,改編自劉慈欣大師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流浪地球》電影的上映,開始了國產科幻電影的崛起,甚至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它不僅僅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也隱含著對自然環境的一種擔憂。

當毀天滅地的災難降臨的時候,中國人團結一致、努力奮鬥,去應對困難、解決困難,想辦法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當最後的“死亡通牒”到來時,全世界所有人都已經喪失信心的時候,只有中國的士兵們還沒有放棄,仍繼續堅持,號召所有人,最後扭轉了看似已經無法挽回的局面。雖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但我相信,如果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中國的士兵一定也會這樣做的。

最令我感到的是影片的最後一幕,在生與死之間作決定時,吳京所扮演的劉培強終於毅然的選擇為拯救地球壯烈犧牲,失去了與相別十幾年的孩子見面的機會,讓地球上的所有人活了下來,可以感受到他為全人類的犧牲奉獻精神。

但我覺得在這部影片中,團隊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在剛開始當劉啟一隊被王剛徵用時,大家都不情願,甚至態度冷淡。但當一名隊員為了拯救劉啟的爺爺而犧牲掉自己的生命時,劉啟的心為之感動,當最後王剛犧牲之時,劉啟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他們從開始的矛盾重重到最後的惺惺相惜,是電影中對友情的重點描述。

在另一方面,電影也在提醒著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資源,因為一場火災、一次洪水都有可能導致一種生物的滅絕,最終也可能是人類的覆滅。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竭盡全力愛護地球,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並且我們要弘揚生態文化,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流浪地球》觀後感5

正月時,爸爸媽媽帶著我看了一部新春賀歲影片《流浪地球》,這是一部科幻片。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巨集偉計劃的程序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看完影片,引起了我的深思,假如太陽真的老化、膨脹?假如地球真的再也不適合居住,那我們迎來的又將是什麼?因為我們從來沒意識到這個世界將來會有怎樣的變化,很多時候都是隻關心我們自己。包括,在電視節目和各種新聞也看過類似一樣的報道:全球暖化,冰雪海洋慢慢在融化,動物也瀕臨滅絕,垃圾漂泘在海洋,那些塑料分子也在被人體慢慢吸收,工業汙染,亂砍樹木,採石開礦,這個世界的自然生存環境,正在被我們人類破壞。那些自然災害,其實是無形中警示人類,如果人類再不對環境重視,也許流浪地球影片中的生存環境,真的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也許,當我們失去了,才會真正明白最渴求的是什麼吧!

就如影片中劉啟的爺爺韓子昂所說“以前的世界,人們從來不會在乎這個地球將有什麼變化,都在乎一種叫錢的東西。

最後看到劉培強不顧個人生死,開著裝滿燃量的太空倉,一起發射向木星,瞬間地球被震開,脫離了木星引力,得到了安全。我落淚了,那一刻我決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保護地球的倡導者,為我們美麗的家園做貢獻。

《流浪地球》觀後感6

大年八年級,偷得浮生半日閒,看到流浪地球的影訊,細看導演編劇的名字,才知道是大劉的作品被搬上銀幕,就立馬去看了。

觀影之前,沒有看過流浪地球原著,看過三體。三體是在手機上看完的,看完之後還專門淘了一套精裝版的放在書架上顯擺。本來打算抽時間重新看一遍紙質的,然而我卻很久都沒有抽,似乎知道了結局之後,就很難起心動念重新看了。但是,如果有了電影一定會去看的。無他,把科幻的遐想變成既視感的誘惑力簡直就是降維打擊無力抵擋。

在流浪的地球上,人類再也沒有民族和膚色的偏見,大概只有在災難面前,人類才達到真正的平等。太陽的火海和地球的引力,對每一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當地球面臨末日審判的時候,沒有人是特殊的。在全人類的生死存亡之際,國界也已經被打破,護照應該成了一張廢紙。

地球,終於成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運共同體。

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是準備點燃木星時不知是誰說的:同歸於盡總比坐以待斃好。這是絕望中的最後一絲希望,是抗爭到底不服輸的怒吼。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失敗,就只能坐以待斃。

在讓地球、讓人類活下去的這個終極目標裡,執行任務的人不成功便成仁,萬一成功了,活下來的卻不是自己,甚至也不是自己的親人,而是別人。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人義無反顧地投身火海,還是會有人不放棄做最後的努力,還是會有人不放棄那微乎其微的希望。

在危機與生命、責任與親情的碰撞中,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犧牲。

他們是俯仰無愧於天地的英雄,悲天憫人而豪氣沖天的英雄,流芳百世的創世英雄!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當地球流浪到目的地之後,確實是換了日月新天的。

宇宙雖大到無法想象,但卻只有一個地球。時間雖長到幾乎永恆,一生一世不過百年。

生生不息,流浪不止;一息尚存,希望不滅。

一代又一代的.活下去,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也是生命最大的勝利。

《流浪地球》觀後感7

未雨綢繆,人類才有希望!

太陽日漸衰老,氫核融合逐漸停止,陽光的減少導致地球進入新的冰河時期。最終,隨著太陽的爆炸整個太陽系都將不復存在,人類被迫帶著地球去尋找一個新的類太陽系來獲得新生,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劇情。

顯然,帶著地球去流浪,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人類在這一災難到達之前,必須要完成各種準備工作:製造出能夠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實現太空遨遊的動力系統,找到足夠的能源,還得有抵抗宇宙強輻射,躲避隕石碰撞和大型天體引力陷阱等等各種“天方夜譚”式的技術和能力。

或許,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捕獲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註到太陽上去,來延長太陽的壽命,或賦予太陽新的生命。但這都需要我們人類孜孜不倦地去認識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資源來拯救我們的家園。

當然,你可能會說,那還不知道是多少萬年,甚至是千萬代以後的事情,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那,我們可能就大錯特錯了!人類只有未雨綢繆(mou),有備無患,才會有持續繁榮發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也只有一個太陽,她們都很脆弱。我們不只是需要從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丟垃圾,保護環境,熱愛和平,我們更需要仰望星空,學習研究科學技術,為地球的未來,為人類的未來,貢獻我們的智慧!

最後,我強烈推薦小朋友們去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不過,裡面提到了許多科學術語。比如,大天體引力、板塊位移、行星發動機等,還提到了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巨人。所以,我建議小朋友們,平時要多讀科學類的書,多學科學知識,不然可能連這部電影都看不懂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8

20xx年國產賀歲科幻片, 腦洞大開,特效也很棒,有點像看好萊塢大片的即視感! 以這部為開端,希望後續我國的科幻片越拍越好,給觀眾更多優秀的作品!

除了高中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它時間我都沒有關心過宇宙的問題,但看著這部影片時,震撼之餘更多是感慨,對於宇宙洪荒來說,我們人類真的很渺小!

對於一生來說,一分一秒也很短!但每一個卻都不容小覷、不可忽略,因為質變都是一系列量變日積月累的結果!

今天下午音樂課,老師帶我們看了一部今年很火的電影,名叫《流浪地球》。

電影中講述了許多年以後,太陽急速膨脹,地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拯救地球,人類要把地球推出銀河系,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系。在推動地球的過程中,地球被木星的吸引力吸過去,這時候突然所有的推動器因為引力的吸引幾乎全部出現了故障。為了不讓地球墜入木星,劉啟一行人和救援隊一起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把火石送達,重新點燃了發動機,拯救了地球。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是韓朵朵這一角色。她是劉啟的妹妹,一個有些不太懂事,又有些膽小的女孩子。隨著劇情的發展,她也越來越堅強。她不但幫助救援隊運送火石,而且還和救援隊一起把火石送進了蘇拉威西發動機,點燃了木星,讓地球迴歸正常執行的軌道。危機關頭,她雖然很是害怕,卻堅強地拿起對講機,呼籲人們相信希望,一起戰鬥,救回家園。電影的最後,她不再是一個天真不懂事的女孩,變得堅強懂事。

永遠沒有什麼可以擊退一個堅決強毅的希望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選擇了希望,不懈努力,就能成功。

《流浪地球》觀後感9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開始看時沒有頭緒,不過看完這部影片我就有了一些想法。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了作為領航員的劉培強去太空後有十七年一直沒回家,他的兒子劉啟對他非常不滿意,後來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帶他的妹妹跳出了地下城,在冰寒地凍得雪地裡闖蕩,正好這時地球受到了木星引力的干擾,他們兄妹兩加入了一支救援隊,繼續在雪地中闖蕩,此刻身在太空的劉培強一直沒有忘記兒子,給他留下了地下城的入口。在拯救地球過程中,劉啟的爺爺不幸喪命,這時他又看到了同隊的隊員,他們改變了新的計劃點燃木星。在他們努力工作中,劉培強為了幫助兒子來到了駕駛艙。這次劉啟的行動成功了,可是在距離還差3000米距離時劉培強趕到駕駛艙飛向了火星從而救下了地球。

這部影片告訴了我們要愛護地球,否則幾百年後我們可能也不得不實行流浪地球計劃了。影片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沒有什麼比的上人的思想。”影片最後部分,劉培強捨己為人,帶著太空站的30噸燃料點燃了木星。這舉動讓我非常感動。每個人都知道應該捨己為人可在真正的現實中確很少有人能做到。人們連捨去一些小的利益都十分困難更別提生命了。

捨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不能單單隻為了自己。我們要為大局做事,為大局著想不能只想著自己。在電影中也有許多親情,比如劉啟對父親極度的不滿,父親還是對他恩愛有加,最後終於和父親化解了誤會。

劉培強充分體現了捨己為人和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要用希望去戰勝困難。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這就是我的感受,你的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今天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電影中令人震撼的場景和催人淚下的劇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部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片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太陽即將毀滅,地球逐漸變得極寒,為了生存下去,人們不得不進入地球的內部生活。就算這樣,地球還是擺脫不了毀滅的厄運。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園,科學家們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裝了總共一萬座“行星推動器”,它們產生的動力能夠推動地球逐漸逃離太陽系,去尋找一個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系。而正當地球緩慢而平穩地離開時,木星卻要在很短的時間裡以極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主人公“劉啟”和科學家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所有行星推動器的能量轉換成熱能,再將熱能輸送到木星上,點燃木星表面的氫氣,推使地球反彈出去。可是,他們卻預算錯了。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劉啟的爸爸駕駛自己的飛行器點燃了剩餘的燃點,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卻犧牲了。

看完了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會被裡面的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給逗笑了,同時,也被電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給感動的哭了。就是在那樣一個高科技的時代,人類在浩大的宇宙中還是顯得那麼無能為力與渺小。而在災難面前,我們中國人卻沒有害怕,大家團結一心,發揮聰明才智,攜手共渡難關。每一個人的加入,就像江河匯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大氣又溫情。我想,不管是大人,還是像我這樣的小孩,看了這部電影后都會被它深深地感動。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一句話可能可以算得上是新年最火的一句話了。這句話是來自目前很火的電影《流浪地球》,我從合肥一回來就迫不及待地去電影院觀看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地球快要被太陽吞噬了,人類齊心協力,打算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帶著地球去宇宙尋找下一個適合的恆星。但是,在我們地球衝出太陽系的路程中,又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快要撞上了木星,這時電影裡的救援小分隊結合自己的知識想出了一個拯救人類的辦法:把木星點燃,讓木星爆炸的氣波把地球推開。最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終於成功了。

在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主角的父親劉培強,他是主角劉啟的爸爸。他有一種勇於獻身,捨己為人的精神,在地球的行星發動機由於距離問題無法把木星點燃時,他主動駕駛太空站飛向木星,把木星點燃了,而他自己也犧牲了。他犧牲了自己,換取了地球的希望。這部電影還有太多讓我震撼的地方,電影開始的時候說人類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也許是一次水災,一次大幹旱從而我們的地球變的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其實現在由於環境汙染,地球變暖,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的上升都是在暗示地球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已經創傷累累了,我們更要從自己做起注意環保,延緩和改善地球創傷。這雖是科幻片,與現實卻是息息相關。我還在影片裡感觸最多的是愛,在沒有希望點燃木星的時候,全球廣播讓大家都回家,最後的時間和家人團聚,那些掉頭回去參與救援的,也是本著對家人,對家園,對地球的大愛。最後也是劉培強犧牲自己,用他的大愛拯救了地球,用愛,找回希望,我們才能擁抱地球的溫暖!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最近,我看了一部讓我非常有感觸的電影,這部電影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就是大劉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為短篇而小看它,大劉雄渾的想象力在短篇裡一樣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電影8個故事,當中有關聯的有兩個,雖然它們因為篇幅和架構的原因,比不上三體的氣勢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處,很多時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後味反而更濃。

以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鄉村教師》為例,小說開篇非同尋常,你不會以為這是一個科幻小說,你肯定會以為這是一個現實小說,反映在窮鄉僻壤的地區的教育問題,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師,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這部電影明明確確的就是大劉署名,我真的懷疑我是不是拿錯了~~當然,從一半開始,風轉急下的劇情突然讓人瞭解了大劉這樣安排的用心,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絕不是什麼進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類的發展動力,人類傳承的制度雖然低效,但是卻是可敬的,如果沒有鄉村教師最後的堅持,也許文明都會自此消失,這種戲劇的安排,其實很有意思,讓緊張感保持到了最後一刻。同時,這部作品又是反映現實的,它不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劉關注的現實,大劉的作品不同於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別,就是大劉不是信馬由韁的想象亂飛,大劉的作品一定是以現實和人性為基礎的幻想,幻想可以滿天飛,但是沒有基礎的沉積,那樣的作品並不會打動人,也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共鳴。我想這正應了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大劉的科幻作品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部國產電影刷屏了,很多人讚譽它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起點,無論是特效還是劇情都堪稱一流。懷著好奇我走進電影院觀賞了這部影片。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xx年,講述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在流浪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4000多臺行星發動機熄火。雖然在全人類共同努力下發動機恢復了運作,但地球已經突破了洛希極限面臨解體,人類文明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滅頂之災。主人公劉啟提出了“點燃木星”的方案,在其父劉培強的犧牲下最終成功化解了危機。

平心而論,在劇作和製作方面與好萊塢一線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流浪地球》的價值在於:中國終於能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的主題,拍出有自己特色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裡對“英雄”這個形象的塑造十分有東方韻味:為保住火石墜下深淵的無名司機;為了救韓子昂喪命的隊員剛子;發現智慧機器人“莫斯”叛逃後協助劉培強,不幸犧牲的領航員馬卡洛夫;來自不同國家的救援隊不約而同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最後機會,只為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務……所有人都拼盡全力,生死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愈發清晰。

事實上,通過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這個構思本身就極具浪漫主義,和中華五千年的家國情懷密不可分。影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對聯合政府說出:“沒有人,一切都沒有意義。”真正意義上的人,是感性兼有理性,是複雜情感的集合,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溫度的,絕非太空站中儲存的DNA圖譜和電子檔案所能替代。因此,當劉培強知道希望渺茫時仍然選擇了犧牲太空站,去搏取那微小的拯救地球的可能,莫斯評價“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正是對整部電影最好的昇華。

“人類的勇氣和堅毅必將被鐫刻在星空之下。”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寒假期間,根據劉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在全國上映。我也放了假,和家人一起看了這部激動人心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將以極快的速度老化膨脹,地球將面臨不可避免的被吞噬的災難。為了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數萬個行星發動機和舵機,計劃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生活家園。地球和人類已經踏上了一段漫遊宇宙的旅程,預計將持續2500年。在完成這個巨集偉計劃的過程中,為了應對各種危機,無數人不斷前行,不斷上演著一系列史詩般的傳奇。九死一生的冒險精神和對人性的終極拷問也同時上演。

電影上映後,我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從電影中恢復過來。除了影片中驚豔的特效,最讓我震撼的是地球上所有人面對危機的表現,以及影片中展現的地球表面狀況。

在拯救地球的最後時刻,電影中吳京扮演的父親駕駛太空站到木星的氫層,引爆太空站在帶攜帶的30萬噸燃料;劇中,劉啟和他們的救援隊在大家撤離的過程中,倒車到轉向動力中心重啟動力;劇中,其他國家的救援高管回到基地協助救援。正是有了他們的堅持和團結,地球才能得救,人類才能自救,使地球逃離木星的吸引,迴歸正常軌道。

電影中特效製作的場景和3D效果給了我強大的視覺衝擊。現實生活中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影片中都被厚厚的冰雪包裹著。高層建築、火車站、街道、汽車都不再是過去的繁華。只有滿眼的冰雪世界,包括我們熟悉的央視大樓和東方明珠,只能看到冰雪外露出的一部分模糊身影。到處都是冰柱,冰牆,甚至冰山。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這麼多年過去了,如果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懺悔,繼續大肆破壞我們的地球家園,真的會成為電影裡的場景嗎?

有成千上萬顆行星,只有一個地球。保護不積極,人類在哭!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縱觀《流浪地球》全片沒有發現一個美國人。

疑似美國人是那個人工智慧慕斯,而且還是一個疑似反面的角色設定,當然“他”是在執行控制中心的指令,但依然不能擺脫設定的反面角色,最後的下場當然也不好。

以往的美國科幻大片,比如《獨立日》當然是美國以一國之力,帶上盟友,其他小夥伴吊打外星入侵者,用計算機病毒讓外星艦隊癱瘓,用核彈轟擊外星航母,最後取得勝利,現在來看硬傷無數,硬是把能跨越河系航行的文明拉到和地球一個水平,這個不提也罷。還有很多科幻片,外星科技起碼是能星際航行的文明,居然被熱武器或者人類的最大殺手鐗核彈命中,而美國人每次都無一例外的是主角,其他小夥伴能做做下手已經是給足面子,但這一次《流浪地球》裡沒有明顯的美國人。

有中國人,俄國人,泰國人,以色列人,日本,韓國等等,不細數了,這一次中國人是主角,不論是領航號太空站,還是杭州中心等名稱都讓人熟悉而親切,這一次靠的不是個人英雄式的裡外狂瀾,也不是傻傻的設定,更不是用白痴的外星文明設定來獲勝,而是靠全體的智慧和力量,這一次沒有美國人。

全片都是協商,協作,集體,叢集,共同體,人類到26世紀本就應該是一個共同體,聯合國應該升級或者已經消失,而由共同體聯合管理,人類的智慧第一次得到全面的釋放和整合,合力效果遠大於某個國家一家領導。也有幸才能讓人類度過這天地鉅變的浩劫,這一次沒有美國人。

這是一次開始,是第一次,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我相信,從此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幻片中出現沒有美國人的情況,世界是全世界的,少了美式的孤膽英雄還有東方市的集體主義,還會有很多有趣的組合和嘗試,這世界少了誰都會照常運轉,只是這一次美國人缺席了。

TAG標籤:觀後感 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