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2021年國小課堂教學總結(通用6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回顧過去的教學,我們的收穫和感動是彌足珍貴的,該總結這段時間的得與失,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奠定基礎了。但是教學總結要寫什麼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國小課堂教學總結(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1年國小課堂教學總結(通用6篇)

  國小課堂教學總結1

20xx年11月5日至7日,xx區教育發展中心在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舉辦了“國小特級教師課堂教學特色展示周”活動。這是一個關於有效教學研究的“盛會”,當前在廣州地區頗有影響的語文、數學、英語特級教師、名師“作課”我區,我區一千多名教師有幸觀摩了特級教師、名師精彩的教學藝術,領略了特級教師、名師獨特的個人魅力。

回顧本次活動,依然有許多感動。那生動的課堂,那精彩的講座,令參與活動的老師們受益良多。

一、活動成功舉辦的積極意義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對促進我區國小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促進我區教師專業化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特級教師、名師的“本土化”特點,為我區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本次邀請的特級教師、名師都是廣東省、廣州市的特級教師和名師。如:數學特級教師樑曉穎老師畢業於廣州市師範學校數學專業,英語名師徐蘇燕老師畢業於廣東省外語師範學校,他們是從一線教師成長起來的、“土生土長”的廣東特級教師、名師。英語特級教師魯宗幹老師在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擔任教研員三十餘年,對廣州地區的英語教學非常熟悉,是廣州市英語教學的權威。語文特級教師王建輝老師從外地調入廣州也有十餘年了。這些優秀的教師都是在廣州這片土地上勤奮耕耘、刻苦鑽研而成長起來的特級教師、名師。

平時,我區的老師也不乏外出學習的機會,也能夠在一些活動中觀摩到全國其他省市的特級教師作課。而本次活動中,我們觀摩的是廣東省特級教師、名師的課,具有“本土化”的特點,因而也更親切、更接近教師實際、更具有學習模仿性。他們的教學成就以及成長之路,給我區教師以啟發和思考,為我區教師專業化發展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2.精彩的課例展示,為有效教學研究提供了課堂教學的範例。

語文特級教師王建輝老師給大家上了一節生動的作文指導課“我們的校園故事”。王老師的“頭腦風暴”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積極的互動思維中,獲得並拓寬了寫作的素材;王老師那看似隨意、實則自然巧妙的點撥,讓學生漸漸領悟到寫作的要求與技巧。數學特級教師樑曉穎在四年級“數學廣角”的課堂教學中,巧妙地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猜想與驗證中,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中,體現了學“有用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英語名師徐蘇燕老師執教了五年級英語“Talking about therules”,她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整合,將英語學習置於文化背景下的學習,將閱讀理解、口語訓練、寫作學習融為一體,教學容量充實而適當;“全英化”的課堂教學語言為學生營造了英語學習的環境,學生的學習熱情、英語學習潛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縱觀這些課例,教師都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整合,對教學策略進行了有效選擇,都關注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都體現了教師在教學點撥、引導上的高超藝術。課堂不是熱熱鬧鬧的課堂,而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真正的紮實有效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為有效教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課堂教學範例。

3.專題講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聽課教師提供了一次有效的教研、科研培訓。

在本次“國小特級教師課堂教學特色展示周”活動中,不但展示的是特級教師和名師的課堂,還進行了特級教師的個人研究專題的講座。王建輝老師作了題為“主題式習作教學的研究與探索”的專題講座,她深入淺出地展示和闡明瞭國小生習作過程中言語生成的七大策略,從兒童書面語言的規律入手,探尋習作教學的有效途徑。樑曉穎老師作了“適應國小生數學學習特點的教學策略”的專題講座。她分析了國小生學習數學的特點:直觀形象是國小生數學思考的重要支撐;年齡、知識和經驗對孩子儲存加工資訊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著重要影響;思考的樂趣是孩子喜愛數學的重要原因。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國小階段數學老師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習慣;鼓勵學生敢於探索;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魯宗幹老師則作了“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專題講座,他結合徐蘇燕老師的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闡述了他對當前國小英語教學的看法,提出了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與方法。魯老師還特別針對當前英語教學中的語音教學和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教學建議,並在現場示範、指導英語朗讀,簡單的方法卻有著驚喜的收穫。

這些專題講座都體現了特級教師們的研究成果,也對他們的課堂教學特色、風格作了很好的詮釋。同時,對現場聽講的教師來說,是一次極有效的關於如何開展教研和科研的培訓。

二、活動成功舉辦的原因

本次活動能夠圓滿、成功地舉辦,原因主要有三點:

1.領導高度重視。

在舉辦本次活動前後,區教育局各位領導都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關心與指導。區教育局和教育發展中心的有關領導還出席了活動的開幕式並觀摩了語文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在開幕式上,區教育局李明漢副局長說,舉辦本次活動,目的是為廣大教師提供觀摩與學習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追求“有特色、有風格、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學校大力支援。

本次活動能夠成功舉辦,也得力於學校的大力支援。首先,是承辦學校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的大力支援。當我們提出將本次活動在北大附中舉辦的意向時,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的雷校長當即表示歡迎,並將學校的其他工作做了調整,以支援本次活動。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學校給與了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援。此外,同福中路第一國小也熱情地給予了支援,提供了學生來上課。全區各學校也大力支援教師參與活動,有的學校統籌調課,讓語文、數學、英語三個科組教師全體參加相關的活動。

3.教師熱情參與。

我區廣大教師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在三天的活動中,無論是在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的學術報告廳還是多媒體電教室,都是座無虛席。語文、數學、英語三場活動,全區一千多名教師參加了活動。

本次“國小特級教師課堂教學特色展示周”活動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廣泛歡迎和好評。老師們說,在“家門口”就能觀摩到特級教師的精彩教學,很難得,很有收穫!

  國小課堂教學總結2

我們生活的環境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各種新鮮的事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被學生所瞭解和接受。幾乎沒有學生認為學習騎自行車會很無聊或者很困難,也不會有學生捧著一個ipad聽你一遍遍介紹它如何使用,相反,如果有人問他:“你是怎麼學會騎自行車的?”或者有人問他:“這款遊戲玩你玩的真棒,能介紹一下如何才能過關嗎?”他會濤濤不絕,頗有成就感的向別人介紹他的成功經驗。但是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狀況依然存在,這種乏味的學習方式已經讓很多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導致學生“學不進去、當然,也講不出來”。

我市正在中國小課堂教學中推行“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學講方式”強調以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滿足來維持學生學習的持久動力;以學生“學進去”的成就感和“教別人”的表現欲,滿足學生認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推行“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目的是為了改善課堂教學生態,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主動、有趣、活潑,使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義。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學方式的改革成功與否關鍵因素是教師。但不同年齡、不同學科、不同經歷的教師面對教學改革常抱有不同的態度。在這次改革中,有的教師已經出發,有的教師剛剛邁出一小步,有的教師還固守在原處。面對改革和變化,不同的態度不僅決定改革的速度,也決定了改革的效果。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生活和學習中有太多的變化,正如一位大師所說“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果我們能夠儘快調整自己適應變化,學會變化,我們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開展“學講”行動,教師應有以下改變:

一、理念上的改變。

樹立四個理念,迴歸教育規律。

一是樹立“天賦”潛能的理念,教學要十分注重激發學生業已具備的好奇心,挖掘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是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教學過程要提供學生自主感知、領悟、實踐的學習機會。

三是樹立機會公平的理念,給不同學習速度、思維優勢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四是樹立教學民主的理念,尊重和理解學生,發展師生教學相長關係。

二、教師角色的改變。

課堂上過於冗長的講授者,這往往就是教師的角色定位。在這一角色的改變上,我認為教師應該嘗試向教練和主持人的角色去轉變。

教練員未必比運動員跑得快,教練的專業在於協助運動員做得更好,並且讓運動員能夠向比自己跑得慢的人學習。運動員需要的是教練員教的方法和指導,而不是教練員抱著他向前跑。教師更應該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而非知識本身。羅傑斯甚至說“只要是可以“教”的東西,都是無關緊要的。還有,一場晚會,我們希望欣賞到的是歌手的表演還是主持的串詞?兩個小時的晚會主持人若是說了一個半小時不是很奇怪嗎?教師在課堂上是否也可以表現的機會留給學生呢?我想他們才是課堂的主角,我們在課堂上成為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就可以了。

三、備課方式的改變。

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是很輕鬆的,欣賞學生精彩的發言心情也是愉悅的,但課堂上的輕鬆、高效是課前課後認真的備課,辛勤的指導換來的。有的老師說,我不備課照樣可以把課上的很好,我想他打算把積攢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知識在課堂上陳述給學生,這樣做當然無需備課。但是,您瞭解學生的需要嗎?哪些是學生可以自學而無需您講的,哪些是需要創設情境、加以引導的,哪些是學生理解困難需要講解的,又有哪些學生跟不上了集體的步伐,是需要及時幫助的。在濤濤不絕的講授中這些是不是都被忽略了呢?備課要有效,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如何引導學生自學才最有效。

(2)備課要確定好學生自學的範圍、內容、方式、時間、要求。

(3)學生自學可能遇到哪些疑難問題。

(4)如何引導學會的同學“講出來”,如何使沒學會的同學“聽得懂”。

改革的浪潮已經襲來,您是否還固守在原地呢?卡奈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不要為打碎的玻璃杯而傷心,對過去的嚮往那隻會是“白頭宮女話玄宗”的無奈和一廂情願的神往。過去的成績只屬於過去,曾經的輝煌也只是曾經。徐州市“學講”行動已經展開,參與進去讓我們從“改變”開始,在探索中前進。

  國小課堂教學總結3

7月中旬,根據運教研函字[20xx]42號檔案精神,我們河津市教育局組織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年回顧——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特點

1、組織嚴密,層層選拔。

4月份,我們接到運城教研室關於組織首屆國小語文、數學課堂教學大賽的檔案後,立即以“河教研”的檔案形式轉發給我市各單位,要求自下而上按上級檔案精神組織大賽。各單位制定了實施方案,並於4月—5月進行了校級初賽,5月中、下旬,每個單位選拔出2名教師準備參加市級複賽,共34名選手。

7月中旬,我們下發了補充通知,在河津第四國小舉辦市級大賽。大賽分低、中、高三段,各確定一個課題,同講一節課。(低段一年級下冊《回收廢品》;中段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高段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並對每名選手編號,面對評委講課,當堂亮分,力求公正、公平賽出真水平。

最後,在34名講課教師中選拔出一等獎3名(其中2名並列),二等獎3名,三等獎8名(其中3名並列)。

2、選手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34名選手風格各異,34節課精彩異呈,人人亮特點,節節顯特色。比如趙雲霞老師的《回收廢品》以情境串為主線進行教學;任水平老師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郭美玉老師神情怡然的教態與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等等。

此外,34節課也有共同的特點:首先,參賽選手都能運用新課程理念來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比如三維目標的結合、教師角色的轉化、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進、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等等。最為突出的是:在《回收廢品》這節中,老師們都採用了“創設情境——圖中收集資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用已學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教學模式,體現出了培養學生蒐集資訊,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的課程改革目標。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節中,老師們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同時,讓學生採取“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什麼是周長》一節中,老師們大都以故事情境引課,激發學生的學習、思考興趣,能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解“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其次,所有參賽選手能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將承載多種教育功能的教學情境用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列印圖片,有繪畫圖片,有自制教具,創意性強,很好地解決了僅靠教師描述情境、學生幹聽的低效教學的問題。

無論我們推薦的選手在運城的比賽結果如何,我們內心都很欣慰,我們教師的整體素質上了一個臺階。這得益於近幾年的新教材培訓與課堂觀察研討活動,尤其是近兩年來,在我們局領導一班人及教研室米文革主任帶領下組織進行的“聯片教研”,當然更離不開我們基層學校與一線教師的研究學習。如果說培訓觀摩是“綠葉陪襯紅花”,以點帶面的話,那麼聯片教研就為“遍地是紅花”,人人都能受益。

二、不足之處

1、教材處理不恰當。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節,主要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以及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有些老師設計的練習題過多過難。再比如《回收廢品》主要解決的是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重點是探索理解解決方法,有些老師卻歸成型別題: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用減法;其次教材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前後順序,應是通過擺小棒等實際操作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之後再列式計算,有些教師是先列式再通過擺來計算結果。

2、概念講解不透徹。比如《什麼是周長》一節中,周長的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怎麼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絡起來,如學生熟知的通俗的說法“一圈”,而不是讓學生硬記封閉圖形有周長與不封閉圖形無周長。還有“邊線”的意思的理解,這些都將有助於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3、學生探索活動的操作作品不能充分展示交流。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在轉化過程中,如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學生的方法很多也都不同,而多數老師們只選擇了一種來展示。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學習,認真鑽研與教材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充分挖掘教材思維內涵,正確處理教材內容,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注意細節處的教學。比如高段《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中,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中,沿平行四邊形的高將平行四邊形剪開後通過平移的方法拼成一個長方形,老師們的演示幾乎都是挪開的,不是平移的。再比如《什麼是周長》的教學中,老師演示沿邊線摸一圈時,一隻手拿圖形,另一隻手摸,摸著摸著就斷開了。為什麼?拿圖形的手擋住了。有什麼好辦法呢?可讓拿圖形的手放在確定的起點處就可避免尷尬。

3、絕不能出現知識錯誤。比如,《什麼是周長》的教學中,有位老師板書:“物體表面或一週的長度叫做圖形的周長”。雖然老師疏忽了,可給學生留下了模糊甚至是錯誤的印象。

如果當中有合理的成分能讓大家吸收,並讓它成為促進教學實踐的因素,那就是我的最大期待。

應該說,這次活動有收穫,也有遺憾。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完美的課堂,但是我們不能放棄追求完美。因為這種追求代表著一種態度,那就是努力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的態度,是努力促進我們自己專業成長的態度,所以我們沒理由不堅持!

總之,提高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希望我們的數學教師能以此次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為契機,在課程改革實驗中大膽探索,摸索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國小課堂教學總結4

我認為,國小數學教學需要講究結尾的藝術,這是由兒童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的,也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兒童好動易變、有意注意時間短,所以一節課的最後幾分鐘往往是孩子們最疲勞、注意力最分散、學習效果最差的時候。這時候,若是一成不變的作業、預習等內容,學生常常無心去聽,有的甚至極為厭煩。下課了,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學生悄悄地向同學打聽作業內容。如此等等,都是因為課堂結尾太單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們如果能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結尾,不僅能鞏固新知識、調節疲勞、保持學習興趣,還能進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慾望,活躍思維,在愉快的氣氛中把課堂教學推向新的高潮,不斷鞏固和提高教學效果。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試著採用以下幾種結尾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總結預習式。

這種結尾方式是絕大多數教育者採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每節課結束時,為了讓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準確簡練的語言,對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提綱挈領的說明,並對教學重、難點和關鍵問題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這樣可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在幫助學生思維、加深理解、鞏固新知的同時,還能為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基礎和動力。如在學習梯形的認識以後,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總結和幫助預習:

1.什麼樣的圖形叫梯形?

2.什麼是梯形的底邊(上底、下底)、腰和高?

3.梯形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4.我們能夠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不能計算出梯形的面積呢?如果能,又應該怎樣計算呢?

這樣設計,既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學重點,又鞏固了新知識、強化了記憶。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預習,進入到下一節課梯形的面積新課之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作好了過渡和鋪墊。

二、延伸拓展式。

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讓學生熟練掌握已學過內容的基礎上,把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啟發學生把問題想深想透,更多地領會和接觸新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其舉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結尾:

教師邊出示用紙板做成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邊總結和提問:

我們通過學習和證明,已經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那麼這些圖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

當學生面有難色時,教師可進一步啟發學生:

計算和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們採用了拼圖法;對於這些圖形我們能不能採用類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圖法,把它們分解成幾個三角形,再計算它們的內角和呢?

這時學生猛然醒悟,很快順次把這些圖形分成2個、3個、4個三角形,從而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2,四邊形內角和是1803五邊形內角和是1804。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設問:

照這樣看,七邊形、八邊形、九邊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呢?

這樣,既鞏固了學生已學過的三角形的知識,又拓寬了思路,擴大了認知的領域,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還為今後進一步深入學習多邊形的知識埋下了伏筆。

三、趣味遊戲式。

這種方式是根據兒童喜歡做遊戲的心理特點,把遊戲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通過遊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濃厚的興趣得以保持,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結束新課。如在教學約數和倍數時,可以設計找朋友,離教室這樣的結尾:

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卡片說:你們可以為我出示的這些數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號是卡片上數的倍數,你就找到了朋友並可以離開教室了。在離開以前,你要走上講臺,為你的座位號再找出兩個朋友並大聲說出來,才能走出教室。這兩個朋友,一個是它的約數、一個是它的倍數。學生頓時倍添興趣。

  國小課堂教學總結5

20XX年,我校以縣教育局有關精神為指標,在縣教研室的指導下,以“二五五”課堂教學模式和“六推六讓”教學策略為指導,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主動探究,大膽實踐,改進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課堂授課形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尤其是四個實驗班的學生基本上度達到了“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全體教師也樹立了新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營造了濃厚的課堂教學改革氛圍,有效地推進了素質教育發展,確保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一、健全各種制度,更新教育理念

為確保課堂教學改革順利推進,我們成立了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書記校長親自抓,教研主任任副組長,負責具體落實,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在實施過程中,我校結合教學管理規範和新課程標準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和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有備課制度、上課制度、教研製度、聽講評制度、作業批改制度、考試製度、業務學習制度等,使全體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弊端,更新教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遵循三個宗旨,一是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二元”目標(學會、會學);二是遵循“五”字授課方式(導、學、賽、評、練),體現“五點”教學原則(精彩設疑的問題課堂激情奔放的情感課堂;教與學相對應的實效課堂;傾聽為中心的靜思課堂;展示課題方向的研究課堂);三是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要求教師運用新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大膽改革傳統教學的弊病,構建新型人文化的課堂

1、以新理念為主導,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傳統的“師道尊嚴”、“唯師是從”的思想觀念,極大地壓抑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我們要求教師樹立新的育人觀,要對學生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給學生創造寬鬆的環境,消除學生心理壓力,充分體現尊重信任和嚴格要求相結合,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

2、轉變師生的教與學的方式,養成學生自主探究習慣。我校在開學後即組織教師學習區教體局和中心學校關於課堂教學改革的有關方案、檔案,結合學習杜郎口的經驗,倡導實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每班成立了“學習合作小組”,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疑難問題,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擁有充分的學習、思考空間,讓學生“兵教兵、兵強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學重點是研究學生如何“會學”和“學會”,避免了從前的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課堂上暢所欲言、思維活躍、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大膽展示。自學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強。趙建國、常守恩、趙海濤等老師的互助合作小組,搬掉講臺走下課堂,與學生親密融洽的關係,使師生關係發生了鉅變,課堂回答問題再也不是冷冷清清的情景了。如六年級語文教師唐應海結合學習杜郎口教學經驗,在講解《最後一頭戰象》時,首先設疑,佈置重點思考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預習課文,自主閱讀和思考,然後分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在第二課時展示課上,他讓學生自由發言,“這頭戰象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和神情你有何感想”“這頭戰象在江畔有哪些感人的行為”“對戰象自掘墳墓你有哪些話要說”等,這些問題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討論爭論熱烈,深刻體會到戰象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小組長把代表意見在全班交流,教師以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合作,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以新技術為利器,提高課堂效率。我們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遠端教育資源,通過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積極引導教師尋找電化教育與教材的結合點,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達到了引人入勝的境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每位教師落實“三本”

即教案本、典型題解題本、學生易錯試題本,學校定期對此進行檢查評比。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以加強集體備課為抓手,探討課堂改革的方法。

學校在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後,分年級進行集體備課,研究如何把教案變為學案,如何在教案中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備課討論記錄、詳案、簡案、反思等方面逐一進行要求,使教師的教案更加實用,更加科學與規範,使課堂教學改革有一個更有力的文字依託。

五、教學改革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諧校園文化氛圍已經形成。

我校推行的教學改革,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了師生的整體素質,教師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律能力得以培養和增強,校園文明氛圍得以形成,學校真正成為了師生的樂園。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再接再厲,不斷推進教育改革,為培養具有創新性人才不懈努力。

  國小課堂教學總結6

5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教育名家xx省國小精品課堂教學研討,聆聽了我們語文老師的楷模——全國青年教師羅老師的《伯牙絕弦》,真是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羅老師用他那絕妙的引導,渾厚的朗讀讓學生充分理解了什麼是“知音”,更讓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語文課堂的魅力。

聽了羅老師的這一課,就一個字“絕”!一絕在用音樂引領全文,營造舒適的課堂氛圍。二絕是羅老師的課堂掌控力,可謂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三絕他真正把課堂還給了每一個孩子,特別是每一位同學的朗讀更是名師一點,高人一等!最絕的是在他的文字處理。

課堂上30分鐘內解決完朗讀、誦讀、解文等主要任務,可謂高效了,真正做到了短文長教!一節課下來,緊緊圍繞“知音”而教,四個環節中,從識知音——明知音——祭知音——懷知音,一氣呵成,步步推進,不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讓我敬佩羅老師對語文核心價值地關注。

課後聽了羅老師說了自己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自己磨課的過程,在不停讚歎他的課堂是那麼完美的時候,我同樣深信他們臺上的三分鐘同樣蘊含著心血和汗水,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以後努力的方向:

1、認真備課,充分理解教材,多去搜集一些課外的知識給學生補充營養。

2、多看書,多積累,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3、課堂教學多讓學生朗讀,而且是換著花樣去朗讀,培養他們的語感;

4、教師要練好自己的基本功(朗讀、書寫以及咬文嚼字的能力。)

5、在課堂教學中多注重寫的能力的培養。

TAG標籤:課堂教學 通用 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