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教案範文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教案範文1

教學內容

課本第4—5頁中的例3及相應的“算一算”,“課堂活動”中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的情境,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z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購物情境,掌握混合運算與生活的聯絡。

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準備

例3的教學情境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前題診測

1、提問:不含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麼?

2、計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運算順序,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在此基礎上進行全班反饋、矯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例3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意。

問:從圖上你能知道了什麼?

(2)引導解決問題。

①先讓學生用分步式獨立解決“兒童衣服多少元一件”這個問題,組織全班交流,說說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②讓學生試著用一個算式解決問題,組織討論“213-78÷3”這個算式是否符合解決此題的順序,進而探討出用小括號“()”來幫忙。

③引導歸納出: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式題計算時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2、練習。

讓學生完成課本第4頁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學生口答運算順序,然後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後進行全班反饋矯正。

三、鞏固深化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提問: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請舉例說明。

五、作業佈置

練習一第7頁第4題。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教案範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1—3頁中的例1、例2及相應的“說一說”、“算一算”、“想一想”。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的問題情境,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習興趣,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

3、能正確計算有關(不含括號)的兩步式題,掌握脫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重點:

掌握兩步(不含括號)混合運算的順序。

難點:

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例1、例2情境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1、出示掛圖,引導觀察,問:你們瞭解到了哪些資訊?

2、生彙報,談話匯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出示例1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1)理解圖示內容。

問: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些資訊?問題是什麼?

(2)引導解決問題。

①先讓學生獨立解決。

②讓學生試著用一個算式解決問題,並說說每一步的含義,從而探討運算順序,強調書寫格式。

③練習:99×11-900585÷9+15

2、教學例2.

出示例2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1)理解圖示內容。

問: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些資訊?問題是什麼?

(2)引導解決問題。

①先讓學生獨立解決。

②讓學生試著用一個算式解決“應找回多少元”這個問題,並說說每一步的含義,從而引導探討運算順序。

③練習:52+12×4110-11÷79

3對比、發現

引導對比所練習題,發現有何相通之處?

從而引導歸納出(不含括號)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先乘除、後加減。

4指導完成第3頁“想一想”中的題。

三、鞏固應用。

1、練習一第7頁第3題:數學醫院。

⑴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找找錯在哪?

⑵正確計算。

2、解決問題。

練習一第7頁第2題

四、全課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五、作業佈置。

練習一第7頁第1題。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教案範文3

教學內容:

二期教材四年級第一學期課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是對常用的面積單位進行一個梳理,一方面進一步藉助學生的低階面積單位的表象累積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學生熟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關係,能夠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選用適當的面積單位,豐富面積單位的量感。

2、藉助問題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與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進一步豐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常用的面積單位的梳理過程,自主建構面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歸納能力。

(三)情感與態度

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知數學的價值。

重點難點:

1、豐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階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學校大嗎?我們泗涇鎮大嗎?那麼松江區呢?這些區域用我們新學的面積單位km2 來表示,是多少呢?請看大螢幕:(出示)

我們美麗的校園佔地面積約0.03平方千米。

我們家園——泗涇鎮佔地面積約24.2平方千米。

我們的松江區總面積約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麼資訊?有什麼感受?你覺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麼樣的區域?(對比,交流)

小結:平方千米常用來表示面積大的區域。

[從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展開,通過“區域大”但表示的“數字小”這一強烈對比,豐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積單位

我們還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誰能從大到小說出來呢?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讓我們用手勢來比劃一下它們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勢來表示嗎?(不能)為什麼?(1km2太大)

板書

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過記憶性口答與形象的手勢感知,雙重複習所學面積單位,再現常用面積單位的表象。]

3、感知練習

同學們對面積單位的量感不錯,就讓我們開啟課本P23頁,完成第三題,比比看,誰填的有快又準

在下面( )中填入適當的面積單位(課本23頁)。

一張郵票的面積約9( )

一張乒乓球檯面約410( )

一間教室的面積約63( )

一張軟盤的面積約1( )

一個排球場佔地約162( )

上海野生動物園佔地約2( )

[ 在前面面積單位的充分感知鋪墊下,通過填寫適當的單位,促使學生將熟悉實物的某個面或某塊區域與面積單位建立起聯絡,既診斷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啟用他們已有單位面積的量感。]

二、探究階段

1、情景設疑:通過剛才的單位填寫,同學們對面積單位的都很熟悉了,接著讓我們來解決前面學習中留下的問題:(出示)如果1 m2可以擠下17人,那麼1 km2能不能擠得下整個上海的人?(上海總人口為16737700人)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什麼?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 km2等於多少m2 , 即km2與m2之間的進率,就可以求出1 km2可以擠多少人,最終把問題解決。

2、合作探究:我們知道1 km2就是邊長為1 km 的正方形的面積,(出示邊長為1 km 的正方形圖形)。

那麼km2與m2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你們能從1 km2的定義來找出它們之間的進率嗎?請小組合作完成。

(1)組內嘗試解決 ,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解法:(板書)

1km × 1km = 1 km2

1000m× 1000m = 1000000

m2 1km2=1000000m2

(3)再次交流:通過在1km2定義的關係式中把km轉換成m,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它們之間的關係。現在讓我們同桌之間再把這個過程互相交流一下。

3、問題解決:知道了1km2=1000000m2,那麼1 km2能不能擠得下整個上海的人呢?誰來說說看?指名交流。這個結果讓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4、完善面積單位進率:現在我們已經把所學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找到了,請同學們把P22的面積單位的關係填寫完整。(媒體演示課本23頁單位面積的累積過程)

1 km2=( )m2 1 m2=( )dm2 1 dm2=( )cm2

[通過問題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主動去探究km2和m2的進率。為了使學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啟發學生從定義去推理,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深處,從而讓學生在合作的嘗試計算中直觀獲得1 km2=1000000m2 。其實學生以前在學習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間的進率時已經經歷了這樣一個推理過程,在這裡學生運用以往的經驗解決今天所學的新問題,體現了知識的遷移。通過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間關係的探究,對學生進一步理解單位面積的含義和進率的由來,促進學生表象記憶的形成都有好處,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和解決問題的興趣,為以下單位換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運用階段

1、分層練習:(說出思考過程)

(1)25 m2=( )dm 23 km2=( )m2

(2)3400 dm2=( )m2 9000000 m2=( )km2 580cm2=( )dm2

(3)70000000 ㎡ -7k㎡=( ) k㎡

[ 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積累了一些重量、長度、面積單位換算的經驗,並且會用小數表示單位之間的轉換。這裡先安排兩組“從高到低”與“從低到高”的單位轉換練習,就想讓學生通過嘗試找到換算的一般方法:高階單位化成低階單位時乘進率,低階單位聚成高階單位時除以進率。從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歸納提升,建構單位換算的基本策略。接著出示帶有不同單位的計算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藉助學生思考過程的表達,便於檢測學生對方法的理解,發展他們的演繹思維。]

2、拓展練習(同桌討論)

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錯的請改正。

(1)一個鉛筆盒表面的寬度約5 c㎡

(2)教室的面積約30d㎡

(3) 一個粉筆盒的表面約0.75 c㎡

(4)上海市的總面積約6341000000k ㎡

[ 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往往對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容易混淆,並且在選用面積單位時不善於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判斷糾錯練習,一方面強化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的區別,另一方面想從“數”與“量”兩個維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資料或計量單位),既鞏固了單位面積的大小觀念,又滲透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的思想,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3、生活應用:(小組合作)

出示:為了擴大我國的綠化面積,人們要在長3km,寬2km的一塊長方形的高原上植樹,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樹, 運來60萬棵樹苗夠嗎?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算出什麼?需要注意什麼?寫出你們的解題過程。交流探討並板書解題過程。

[通過問題解決,再現本節課的重點新知“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轉化”,同時讓學生通過層層問題的分析,理清問題解決的思路,拓展思維,感受數學在生活問題解決中的應用價值。]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整理了“從平方釐米到平方千米”(板書)的面積單位,誰來談談這節課中你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