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馬丁伊登》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丁伊登》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馬丁伊登》讀後感

《馬丁伊登》讀後感1

為什麼我選擇讀這本書·通常我們在選擇書籍時,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目前需要某方面的知識,選擇對應的書籍。

我也是這樣。在選擇閱讀一本書之前,我會先去查閱這本書大致介紹了什麼內容,講了什麼樣的故事。如果內容和故事都足夠吸引我,我就會選擇買下來閱讀。

《馬丁·伊登》這本書的故事挺吸引我,它在豆瓣讀書上評分有8.8分。

是美國最著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傑克·倫敦的代表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自傳體小說之一。

這本書主要講述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青年水手馬丁·伊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上結實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羅絲,為了更加靠近羅絲,配得上羅絲,馬丁開始瘋狂讀書,發憤自學、開始了非常艱苦的創作生涯。

儘管在創作的路上處處碰壁,羅絲也不支援,可是馬丁依然不願放棄創作,沒有聽從羅絲的建議,去她父親的事務所工作。兩人因思想與階級的差異,引發了矛盾,羅絲離開了馬丁。

時來運轉,後來的馬丁成了當紅作家。昔日裡輕視他的人,離開他的羅絲都主動來找他。馬丁看透並厭惡這一切。在徹底的幻滅感中,馬丁·伊登在夜晚黑色的大海中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雖然結局讓人感到惋惜和傷感,但是馬丁·伊登傳達給讀者艱苦奮鬥、堅持走自己的路、自強不息的這種精神是值得讚賞和學習的。

我們大多數人,和馬丁·伊登一樣,不是什麼富二代官二代,只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但是普通人要想出人頭地,需要具備什麼要素和品質·今天我結合《馬丁·伊登》這本書的內容,寫一個小總結。

《馬丁伊登》讀後感2

有一種感覺,瘋狂,肆虐,如火如荼。

最近看馬丁伊登的時候,序言中寫著,作者傑克倫敦安排馬丁伊登最後以死亡來否定個人主義,可是,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在想,寫序言的這個人,為什麼一定以為作者這樣安排就一定是否定個人主義的呢?畢竟書中有那麼多讚美支援個人主義的,為什麼不能以為,馬丁伊登的死,是以個人主義者的身份來否定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呢?就好像一樣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遠離他一樣。他寧願選擇去死,也不要留在這個不贊同的世界裡。

其中,我看到馬丁伊登大言不慚說,那些編輯都是寫文章失敗的人,所以做了雜誌社的看門狗,他們的見解獨斷,不會寫文章的人卻偏偏要寫文章來批判少數真正回寫文章的人。書中多次提到,馬丁在心中質問,那些上流社會知識淵博的人們,他們接受得教育,他們的知道都藏哪兒去了?

看的時候,有種淡淡的無奈,同時又對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時代感到慶幸。

或者,慶幸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像馬丁伊登,典型的天才,他所理解,自以為很簡單很淺顯的道理和認知,說出來普通人都很難懂,甚至永遠都聽不懂。於是,這樣的天才往往會很孤獨,因為沒有人理解,所以才會憤怒。

其實,如果把它們的思想放到現在來看,我想我們大家都會是個人主義者,表面上說是社會主義者,但我們始終相信的都是強者必勝啊。

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隔閡,猶如今日富家人和窮人之間的隔閡。

都是不能互相體諒,互相理解的。

TAG標籤:讀後感 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