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關於自閉歷程電影的觀後感

《自閉歷程》是美國拍攝的一部關於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成長的影片。影片主要講述1951到1988年間被診斷為患有自閉症的坦普·葛蘭汀的學習成長曆程。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自閉歷程電影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關於自閉歷程電影的觀後感

  自閉歷程觀後感篇一

自閉歷程是一部勵志電影,它講了一個從小患有自閉症的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最後憑藉其他人的幫助和自己在影象方面的天才思維而獲得成功。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很深。俗話說,上帝給你關上一道門,必會給你開上一扇窗。女主人公Temple雖然從小患有自閉症,但她是一個天才,有驚人的視覺思維,同時,她有一個愛她的媽媽一直不放棄的幫她,不厭其煩地教她講話,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放棄。為了讓Temple學到知識和學會與人相處,就算有多麼不放心,也還是讓她上寄宿學校,也使她在那裡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卡洛克博士。母愛真的很偉大,它讓我們明白付出與收穫並不一定成正比。父母的付出從來都不求回報,他們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我們能健康成長。這讓我想起我的父母,他們辛苦工作,賺錢給我們讀書,省吃儉用,但從不會讓我們吃不飽穿不暖,有好吃的也只會留給我們,而自己就吃我們剩下的,他們也許是世界上唯一會無怨無悔的為我們付出的人了,我們無以為報,只能儘自己所能好好孝順他們。

電影中對Temple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卡洛克教授了,他對她說過一句話,把未知的世界想象成一扇門,開啟它,就能看到嶄新的世界。正是這句話,讓Temple迎接勇於迎接一個個挑戰,迎接屬於她的嶄新世界。這句話對我們也同樣受益匪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門”擋住我們前進的路,我們可以選擇開啟也可以選擇繞開,但開啟我們就能看到一片新天地,而繞開我們就會一直停滯不前,這些門就是一個個挑戰,只有勇於面對,我們才能看到未來的曙光。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很多,也讓我們想了很多,不管是情感方面,還是對人生的思考,對社會現象的深思,都能讓我們獲益匪淺。另外,社會各界應該更加對自閉兒童的關注,對自閉兒童父母的給予理解與支援,自閉兒童也可以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自閉歷程觀後感篇二

開啟一扇扇門,衝破一道道枷鎖。

最近,我們觀看了一部名為《自閉歷程》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請來大牌影星,沒有華麗的特效,甚至在電影上映前沒有進行大肆宣傳。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反思,也給我帶來了啟示。

影片講述了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自閉症患者坦布林,她對於擁抱極度敏感,同時社交能力極弱。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欺負與各種歧視,而唯一關心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與卡洛克博士了。但即使坦布林遇到了這些種種的麻煩,卻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她努力去開啟一扇扇門,並最終憑藉她卓越的洞察能力所發明的'一個屠宰場設施設計取得成功。而她卻依然嘗試更上一步,她發表過上百篇論文,併到各地區演說,嘗試去幫助更多的自閉症患者。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個人都對精神疾病一無所知,坦布林能發展到這種程度確實令人驚訝。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跟坦布林有著多大的區別?我們不也是擁有自己的理想併為之奮鬥,在中途中有無數個嘲笑並打擊我們的人,而我們大多數最終都選擇了放棄。其實我們跟坦布林沒有差別,只不過她一直堅貞不移地走著路並沒有因受到別人影響而放棄自己。

但是真的要說到坦布林為什麼會成功,那麼這就僅僅只是原因之一。坦布林是十分幸運的,因為那些幫助她的人都是真心去幫助她的。而她自己的心態也十分重要,她並沒有把那些挫折看做是挫折,而是把它看做是開啟一扇門之前的歷練。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能將她面前的門一扇一扇地開啟。

開啟一扇扇門,衝破一道道枷鎖,唯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自閉歷程觀後感篇三

《自閉歷程》是美國拍攝的一部關於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成長的影片。影片主要講述19X1到19X8年間被診斷為患有自閉症的坦普·葛蘭汀的學習成長曆程。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生記錄,本片追憶坦普從兒童時期和青年時期的成長曆程。儘管她患有自閉症,但卻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對理想的執著,還有老師、親人、朋友的幫助,她成功的獲得了伊利諾大學的畜牧科學博士學位,成為現今世界少數的牲畜處理設計與建築專家之一。

如果問這個世界上,誰擁有最純真的笑臉,最純淨的心靈,答案無一例外,是孩子。是的,只有孩子才具備天使的一切潛質,才能讓成人的世界透過溫暖,不管他是黑面板還是黃面板,不管他是聰明還是愚笨,不管他的身體是否有缺陷,他都是應該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存在。然而在《自閉歷程》這部影片中,坦普四歲了還不會說話,受到刺激時還會尖叫。她抗拒進行肢體觸碰,擁抱,這個對常人來說隨意自如的行為,她都不能做。在應該得到擁抱和撫摸的年紀得不到滿足,也因此她的世界越來越封閉。坦普無法識別表情和複雜的語義,牲畜的叫聲,電扇轉動、切菜的聲響,在她的耳中都如雷鳴般突兀,讓她不知所措,挫折感與狂躁感籠罩著她。她習慣的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由於對外界的毫無交流和溝通,讓她不瞭解其他人,缺乏社交能力。

我最喜歡該影片裡的一個小片段,就是在科學老師的“遺體”告別會上,坦普追悼後,準備離開前,坦普輕輕的給了她母親一個擁抱,在母親還沒來得及反應後她就離開了,母親哭了。如果說《自閉歷程》是一個拯救生命、喚醒靈魂的故事,那麼一切的救贖應該首先感謝這個人——坦普的母親,第一次指導自己女兒的不同,被醫生告知是自閉兒,到醫生懷疑身為母親的她沒有盡到照顧者的責任,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心和關懷。那時候的她悲傷無助,痛苦無奈。儘管她在苦苦的掙扎,希望醫生的判斷是錯誤的,但身為母親的她又能馬上的做出了理性的選擇,放棄所有的工作,照顧坦普,教坦普說話,耐心的等候坦普能成為正常的小孩。然而,她每一次身體的靠近,都只能使坦普退縮,抗拒。每一次的嘗試都讓這個母親傷心欲絕,即使她知道這不是坦普的本意。可就是自閉症,讓這個普通平凡的母親覺得此生和女兒的擁抱都是一種奢望。因此,當坦普主動擁向了母親——把那個只和機器偎依,拒絕包括母親在內的所有人觸控的身體擁抱了母親。也許這個擁抱對我們來說只是感動的,但是對母親來說,這個擁抱讓她等得太久了,在她還沒有做好準備,還來不及品味這其中的幸福時,她看到的只是坦普離去的背影。儘管鏡頭裡母親的臉上似乎還有一點不自然,那僅僅只是一瞬間,隨後我們看到母親淚水潸然,眼睛裡透露的是巨大的滿足與幸福。而在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宣言》中強調兒童的父母在其成長中首先負有責任。也就是說,這類特殊兒童的父母的堅持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期待的教育才能有奇蹟發生。“期待”其實不是盲目的等待,是在行動程序中的期待,是含有積極心理暗示的期待,母親與其他人的不離不棄並尋找幫助她的辦法這才是出現奇蹟的關鍵。

我們總是在感慨母愛多麼多麼的偉大,強調母愛如此如此的無私,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母親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流了多少血,多少淚,母親失去了什麼,而我們看到了多少,又為她做了多少。

  自閉歷程觀後感篇四

看了電影《自閉歷程》,有很多感想。

裡面特別打動我的是,葛蘭汀完全心無雜念,只關注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雖然在別人眼裡是個怪人,但卻最終成功。上帝會關照心地純潔的人。

葛蘭汀從小患有自閉症,無法和其他孩子一樣學習。她進了特殊學校,在這裡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環境。她的科學老師告訴她一句話:“你只是與眾不同,而不是比別人差。”還告訴她一句話:“你開啟一道門,就是一個新的世界。”當她看見心愛的馬死去,震驚不已,還是這個她深為敬愛的科學老師告訴她:“你見到過的,都在你的腦子裡,所以不要讓它以這樣的形象(死亡)活著。”她領悟到了生命的另一種存在方式。後來,當科學老師突然去世,她趕去參加葬禮,面對這位影響了她一生的老師,她將自己的心愛之物(一個牛形飾物)從貼身的衣服裡摘下放到老師身上,然後就離開了,沒有哭泣,沒有悲傷。媽媽讓她留下參加完葬禮,她說:“不,他已經在我心中。”

最讓我感動的還有片尾,當她在自閉症講座上說出自己的故事,受到患者家長們的熱烈歡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問她,你是怎麼治好這個病的。她說:“不,我沒有治好這個病。我只是與眾不同……”這時的她,已經準備攻讀博士學位了,在特定的領域已經取得傲人的成績,但她卻坦然承認,自己仍然是個自閉症患者,並沒有治好,現在仍然是個病人。

這正是力量所在!她是如此坦然地接納自己,與“自閉”坦然相處。這種坦然還表現在她對那個“機器”的態度上。那個讓人鑽進去,只露出一個頭,對身體進行擠壓的機器,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如此怪異,不可接受,但對她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她來說,這就是擁抱,可以讓她放鬆。“有了這機器,我會是一個不同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並且頑強地堅持這種需要,盡一切努力去爭取別人的理解,始終將機器保留在身邊,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安慰自己,給自己力量。不管別人覺得多麼怪異,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堅持這種需要,這也是她身上最可貴的東西。

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那都是自己的個性,是自己的獨特之處,是自己這個人的組成部分。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這就是最好的。連自閉症這樣令人絕望的情況都能找到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何況我們這些健康的人。

TAG標籤:電影 自閉 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