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2023國中一年級歷史下冊期會考試卷

各科知識的熟練運用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積累學習經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國中一年級歷史下冊期會考試卷,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23國中一年級歷史下冊期會考試卷

國中一年級歷史下冊期會考試卷 篇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如果我們要研究元謀人、北京人等原始人類生產、生活的的情況,最真實的史料來源是

A、神話傳說 B、史書記載 C、學者推斷 D、考古發掘

2、《韓非子》中記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大意是:“上古時候……民眾經常生病。聖人出現後,用鑽木取火的方法使民眾能吃到熟食,人們都非常高興,於是推舉他統治天下,稱他為‘燧人氏’”。)這段記載表明當時的人類

A、發明文字,記載歷史 B、懂得用火,燒烤食物

C、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D、風雨交加,環境惡劣

3、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民族,被尊奉 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黃帝和炎帝 B、黃帝和蚩尤 C、黃帝和堯 D、黃帝和舜

4、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發明醫藥,教人農耕,成為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的是

A、黃帝 B、炎帝 C、舜 D、禹

5、他不僅是傳說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的建立者,他是

A、堯 B、舜 C、禹 D、炎帝

6、約公元前2070年,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建立,它是

A、周朝 B、商朝 C、夏朝 D、秦朝

7、約公元前21世紀,我國古代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下列朝代更迭的正確順序是

A、夏、周、商 B、夏、商、周 C、商、夏、周 D、周、夏、商

8、河北省有《燕趙都市報》,山東省有《齊魯晚報》,山西省有《三晉都市報》,湖北省

有《楚天都市報》。這些報紙的得名都與當地古代建立的諸侯國有關,“燕”、“齊”、“魯”、“晉”、“楚”這些地名源於下列哪一制度

A、世襲制 B、分封制 C、禪讓制 D、郡縣制

9、《左傳》記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大意是:“將同姓子弟親屬封為地方諸侯國,作為保護周王室的屏障。”)說明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諸侯的兵力 B、鞏固周王室統治

C、保證國家的兵源 D、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10、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授民授疆土”,周王授予諸侯的主要是

A、土地和人口 B、土地和耕牛 C、人口和耕牛 D、封號和耕牛

1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孔子說:“管仲成為齊桓公的相,使齊國稱霸諸侯,使天下一切都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還能得到他的好處。”)這則材料反映的歷史事實是

A、晉文公稱霸 B、楚莊王稱霸 C、勾踐稱霸 D、齊桓公稱霸

12、戰國七雄中,最後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是

A、魏 B、韓 C、趙 D、秦

13、右圖《商鞅方升》是商鞅變法時監製的一升容積的標準銅量器,這是為了推行下列哪一項改革措施

A、統一度量衡      B、承認土地私有

C、興修水利     D、編制戶口,加強刑罰

14、婦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這個故事最早可能記載在

A、龜甲或獸骨上 B、竹簡或木牘上 C、絲帛或麻布上 D、宣紙上

15、我國《教育法》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就是強調實行“公平教育”,讓每一個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下列最能說明孔子是“公平教育”的`最早踐行者的是

A、主張“有教無類” B、主張“以禮治國” C、主張“為政以德” D、主張“仁政”

16、追求與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下列思想主張中體現了這一特點的是

A、知己 知彼,百戰不殆 B、爭權逐利,兵戎相見

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D、兼愛、非攻

17、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大意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A、時常複習已學過知識 B、虛心向他人學習

C、學習生活中各種知識 D、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

18、郭沫若曾指出:“由秦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依然感覺著春秋戰國在學術思想史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他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中出現了

A、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 B、諸侯爭霸的局面

C、百家爭鳴的局面 D、商業繁榮的局面

19、孟子說“地不改闢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大意是:“國土不必再擴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認真施行仁德政治,統一天下,沒有誰能夠阻擋的了。”)由此可見他繼承併發揚了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學說

A、韓非子 B、墨子 C、孔子 D、莊子

20、“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蘊含了“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的道理。這跟我國古代一位思想家 的主張不謀而合,這位思想家是

A、韓非子 B、墨子 C、老子 D、孫臏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30分)

21、連線搭配題:(每小題4分 ,連對一處得1分,共8分)

(1)春秋戰國時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相互辯駁,又相互影響,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 展。請將下列思想家與其主要思想主張連線起來。(4分)

墨子 法治,加強中央集權

孟子 兼愛、非攻

莊子 施仁政於民,民貴、君輕

韓非子 順其自然,無 為而治

(2)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華,其中一部分來源於歷史典故。請將下列成語與其相關典故連線起來。(4分)

問鼎中原 晉文公信守諾言

退避三舍 楚莊王詢問九鼎輕重

臥薪嚐膽 孔子發展學生潛能

因材施教 越王勾踐發奮圖強

22 、填表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古代歷史距今久遠,但豐富多樣的學習途徑卻讓我們穿越時空的距離,去親近這輝煌燦爛的文明。根據提示完成填表。

學史途徑 案例 認識

考察遺址 黃河流域的半坡遺址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遺址反映了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發展。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感知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並非枯燥無味的,它離我們並不遙遠。

研究文物 殷墟出土的龜甲、獸骨上刻有文字,叫(1)。它對研究(2)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閱讀文獻 《論語》是(3)學派創始人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們根據他的言論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書中體現了他的思想主要是“(4)”和“(5)”兩部分。

參觀建築 戰國時期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至今發揮重要作用。

23、材料解析題:(共12分)

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頒佈法令,……努力從事農業,耕種和紡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從事工商業或因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家屬罰作奴婢;貴族沒有軍功,不能享受世襲特權;……集中小鄉鎮為縣,設定縣令、縣丞管理,共三十一個縣。……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一國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農民歡迎的是哪一項措施?最受舊貴族反對的是哪一項措施?對後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響最深遠的是哪一項措施?(8分)

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極力否認道德教化對人的勸導意義,主張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過的最好辦法。另一方面又背離了罪刑相應的原則,主張輕罪重刑,甚至罪及無辜。他的這種重刑思想被其後的韓非繼承並發展,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刑法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商鞅刑法思想及變法實踐》

(2)結合材料二,說說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是諸子百家中哪一派別的思想?(2分)

材料三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秦孝公去世以後,舊貴族挑撥秦惠王以謀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聽到訊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準備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對他說:商鞅定下規矩,留住沒有憑據的人,店主要受“連坐”的處罰。商鞅不得 以,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後,慘遭車裂之刑而死。

(3)結合商鞅變 法的內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說說如果這個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實身份後,他會不會留住商鞅?簡單說明理由。(2分。注意:不說明理由,不得分。)

國中一年級歷史下冊期會考試卷 篇2

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機讀卡中。

1、2013年4月,江蘇揚州發現了隋煬帝楊廣的陵墓。下列歷史事件與他有關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設定進士科 ③下令開鑿大運河 ④開創“開元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2、唐太宗吸取“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閉口不說話),卒令不聞其過(過錯),遂至滅亡”的教訓,注重( )

A、虛心納諫 B、輕徭薄賦

C、科舉選才 D、微服私訪

3、王讜在《唐語林》中寫到“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武則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曾多次出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時期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從這些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中我們不能得到的啟示是( )

A、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是發展經濟的必要條件

B、統治者的勵精圖治是盛世局面出現的最根本原因

C、國內各 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D、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直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

5、下列人物和及其建立的政權對應關係正確的是( )

A、耶律阿保機;金 B、完顏阿骨打;遼

C、趙構;北宋 D、元昊;西夏

6、1005年,宋遼盟約:“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成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實哪一項與此盟約無關( )

A、遼軍攻宋發生澶州之戰 B、北宋應允給遼歲幣

C、以後遼宋之間保持長時間和平 局面 D、岳飛被殺

7、如果你想在兩宋 時期做大米生意,你會選擇到大米價格最廉價的水稻產區 去購買。此時,你應該選擇的最著名的水稻產區是:( )

A、蘇州、湖州 B、臨安 C、東京 D、重慶

8、你在這裡看到了北宋繁華的都市生活,以下生活場景符合實際的`是:( )

A、全國居民普遍用煤作為燃料

B、老百姓普遍穿著棉布做的衣服

C、內地人普遍席地而坐

D、這裡的市場很繁榮,晚上有夜市,早上有曉市。

9、如果你想看耍雜踢球,聽說書唱曲;我們來到的娛樂兼商業場所是( )

A、交子 B、瓦子

C、市舶司 D、會子

10、元軍在向南進攻的過程中,遭到了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重慶的合川釣魚城就因此而聞名於天下。以下這些人物中,被譽為“抗元英雄”的歷史人物是:( )

A、岳飛 B、鐵木真 C、趙構 D、文天祥

11、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在以下各個朝代中,實現了各民族大統一的有:( )

①隋朝 ②唐朝 ③宋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新航路開闢將世界連線為一個整體,“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由此開始”,推動這一壯舉的 中國古代科技發明是( )

A、印刷術 B、指南針

C、火藥 D、造紙術

13、在宋朝重文輕武的表現不包括( )

A、政事堂主官由文官擔任,地方官都是清一色的文官

B、主管全國軍務的樞密院主官也基本由文官擔任

C、遇有戰事,由文官擔任主 帥

D、宋朝科舉制日趨完善,武舉規模亦超過 前代

1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的“杭州”在當時的名稱是( )

A、東京 B、臨安 C、應天 D、建康

15、火藥廣泛應用於戰爭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二、判斷題(每點1分,共5分)

盛世名稱 出現朝代 當政皇帝 形成的重要原因

開皇之治 隋朝 隋文帝 實現統一,銳意改革,重視人才,發展農業。

貞觀之治 唐朝 唐太宗 政治安定,選用良吏,輕徭薄賦,簡法輕刑,重視教育。

開元盛世

唐朝 唐玄宗 政治穩定,貞觀之治奠定基礎,玄宗勤於政事,勵精圖治,經濟發展。

讀上表判斷。下列結論是從表中得出的劃 A,違背表中意思的劃 B,沒有涉及到的劃C、

16、隋朝出現了開皇之治的局面。( )

17、開元盛世,表明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

18、之所以出現貞觀之治是由於武則天選用良吏,輕徭薄賦,簡法輕刑,重視教育。( )

19、隋唐時期出現三次盛世局面。( )

20、封建盛世局面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治安定。( )

三、填圖題

本大題共2小題,第21題 2分,第22題3分,共5分。

21、在《遼、北宋形勢圖》中方框裡填出並立的兩個政權英文代號。

A 、遼 B、北宋

22、讀下列運河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大運河的四段中的A、C兩段名稱: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從走向上看,隋朝大運河有何重要特點?

四、材料解析題

本大題共2小題,第23題7分,第24題6分,共13分。

23、經濟重心的南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過程中值得我們借鑑的一些經驗和教訓。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廣人 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 ,亦無千 金之家。;西漢《史記》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江蘇)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陸游集》

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中圖一和圖二各反映了哪一行業的生產情況?(2分 )

(2)比較材料二、三,說明我國江南地區從西漢到南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

(3)材料三中國家財政收入依靠“東南財賦”,說明了什麼?(1分)

(4)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促使從材料二到材料三發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24、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一唐太宗

材料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 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一一杜甫《憶昔》

材料三 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選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親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蘇頲、盧懷 慎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故致治平。

(1)唐太宗所自詡的“英雄入吾彀中”是靠唐朝的哪一種制度保證的?該制度正式建立的標誌是什麼?(2分)

(2)從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資訊?(1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唐玄宗採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現了材料一中的局面?((2分)

(4)綜合三則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唐朝的時代特徵。(1分)

五、簡答題

本大題共2小題,第25題6分,第25題6分,共12分。

25、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統一 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前提和基礎。

(1)一舉滅亡陳朝,結束分裂,使南北重歸統一的皇帝是?結束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皇帝是?(2分)

(2)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唐朝通過哪種方式加強與西藏的聯絡?並舉例說明。(3分)

(3)西藏正式稱為我國的一個行政區,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是在元朝時期。當時,中央政府設定了什麼機構管理西藏的軍政事務?(1分)

26、文化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就是指對中華文化的地位、作用、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的自知之明,以及對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

(1)唐代文化有很強的輻射力,對周邊國家和地區影響巨大而深遠。唐代文化產生這種輻射力的前提是什麼?(2分)

(2)唐朝時,中印、中日文化交流的重大史實是什麼?(2分)

(3)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有許多發明創造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請舉例說明中國古代的成就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1分)

(4)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