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論語八佾優秀讀書心得讀後感悟

《八佾》是儒家典籍《論語》的第三篇。本篇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論語八佾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

論語八佾優秀讀書心得讀後感悟

  論語八佾讀後感(一)

《論語》八佾篇,通篇都與禮儀相關,讀起來似乎與現在相隔甚遠,且以現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頑固,而難以變通。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禮儀的重要性。雖然隨著時間之變遷很多禮儀已經被忘卻所產生的內涵,而變成形式,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切需要禮儀進行規矩,社會才會秩序井然。創新固然好,所有社會的進步都是需要不斷地創新進行完成的。似乎看來禮儀也就是形式,與創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可是創新能被社會所認可必須是符合常規,符合道德,也不能違背禮儀之內涵。

需要說明一下,孔子所指的禮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禮,它的意義是非常廣泛的,它超越了現在法律所涵蓋的範圍,它規範了人與人之間的準則,如父子之間,君臣之間,朋友之間,長幼之間等,同時也規範了國家運作的種種制度。

本篇中林放問禮之本,孔子的回答是“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可以看到,孔子所說的禮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瑣的儀式,禮的外表則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產物。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正朔是天子頒佈的,昭示著天下還有國君,告朔是諸侯履行的,昭示著天下還有親人,這是禮制最重要的部分。雖然現在只剩下餼羊,只有形式了,但是形式還是能夠去昭示禮儀的內涵,讓人們想起此種禮儀的內涵,對世人還是有啟示作用的。故而,形式的存在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為形式而去進行敷衍,應該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內涵。這種只存在形式的禮,也是符合人的真性情,有利於社會的規範。

因而在學習中,在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要反思我們所學所做的內涵,要在形式中新增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內涵。

  論語八佾讀後感(二)

當第一次開啟《論語心讀--八佾第三》時,大概知道這章的主要內容是講禮節,但不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和更多的意思,當靜下心來讀時,“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意思是:從孔子的憤慨中我們可以分明感受到孔子對社會秩序的堅守,對基本禮儀的維護,都社會穩定的渴望,原來這才是八佾第三的主要內容。

接著往下讀時,仁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範疇,是儒家思路體制的基石。禮、樂都是形式,仁心才是根本。從教育視域看,仁是內心,是靈魂,是本質,是個人修養的.目標,也是教育的追求目標。

教師沒有博大胸懷,沒有慈愛之心,沒有對後生的敬畏之心,沒有都生命的終極關懷,那麼,如何去建立一種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規範呢?有如何能夠科學運用音樂等藝術載體,去涵養學生的性情,養護學生的靈魂。

中國當代教育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求同。教育的核心價值追求,應當是都個體生命特質的尊重,是對差異的尊重。學校要有特色,校長要有思路,教師要有風格,學生要有個性。可惜現實教育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就用分數這把尺子,衡量學生的發展狀況,音樂美術被邊緣化,體育勞動被邊緣化,沒有會考任務和大學聯考壓力的所有學科都被漠視和忽視。十二年後,成就了一大批會讀教科書卻不會創造的“標準件”。這些“標準件”,因為錯過了相應發展的關鍵期,優勢潛能埋沒了,創造才能扼殺了,德行養成耽誤了,做合格公民尚不可期,還能指望擔當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嗎?

從這三段話中,直指教學的目標與方法以及存在的問題。

當讀到誰知我心這章節時,寫到孔子培養的學生十有八九完成了從“平民”到“士”的超越,也有不少從“士”到“大夫”的發展,其教育實踐無可辯駁的證明,孔子的學說是有利於大眾的學說,是思想啟蒙的學說,是普羅大眾爭取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的學說。這就是原生態儒學及其精神始終難為統治者真正接受,難為帝王真正接受的根本原因,也是孔子之道不行與當時,卻永遠不過時的原因:儒學是為民之學。漢代開始統治者接受的不是原生態儒學,不是真儒學。當讀到這時,我在想:為什麼不被帝王真正接受?既然君王心懷天下,心懷的人民,為什麼不接受真儒學?為什麼漢代之後統治者接受的已不是原生態儒學,不是真儒學?

再往下讀時,很多的疑問慢慢解開,既然儒學不僅是為民之學,也是為臣之學,最終可以為君王贏得清明和天下太平。難道是愚蠢的君王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不願意或不屑於接受原生態儒學。一旦帝王學習並貫徹原生態儒學的精神,那麼他必開創一個盛世王朝,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事實。

孔子的教育實踐改變平民的命運,創造平民的上升通道,這是對原有等級制度的挑戰;難道這樣最終由漢代開始統治者接受的不是原生態儒學,不是真儒學。

儒家道德、儒家倫理、儒家君子人格、儒家內聖外王之道,從來都不是針對普通百姓,而是針對天子以及庶人。漢代以來,經過陰陽家董仲舒等精心包裝的假儒學,是讀原生態儒學的徹底背叛,把儒學從為民之學變成為帝王之學,從此,儒學以被異化的角色進入體制,作為歷代的統治工具,數千年來,認識次真相的人並不多。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義”,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二者有著質的區別。

  論語八佾讀後感(三)

歷時半年才讀完《論語》的八佾第三篇,可謂拖延的時間之長,當然也沒閒著,其中公事緾身、家事的牽掛,也忙得不亦樂乎。但還算是偷閒堅持把它讀完了,這也就對自己有點欣慰。回過頭來對這“八佾第三”小結一下心學習心得,以便日後回憶學習收穫。

“八佾”亦作“八溢”。亦作“八羽”。古代天子用的一種樂舞。佾,舞列,縱橫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因共有八行八列而稱作“八佾”。按照禮法規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這種制度的樂舞。

在儒家典籍《論語》中,《八佾》是其中的第三篇共有26章。主要記述了孔子關於“禮”的一些觀點。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孔子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在封建社會中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

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釋名》曰:“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標準。故《論語》曰:“不學禮,無以立。”《禮器》曰:“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在《論語》中“禮”的含義有三層:(一)禮制,指全社會的等級制度和倫理秩序。(二)禮儀,指具體的禮節儀式。(三)禮貌,指個人在待人接物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修養(如恭敬、和順、謙讓)。而通過對“八佾第三”學習後,對“禮”的理解如下:

一、“禮”能表現人之身分及人格,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做事不應“告朔餼羊(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我們可以從每一個人的衣冠禮儀就是看出他(她)的道德修養 ,同時從他(她)對待 “寬容”“恭敬”“祭哀”這三個方面的態度中能否做到寬以待人,尊重別人、與下面的人真誠相待以及對神事——精神主體的態度中看他(她)的品德。我們也可從“禮之用,和為貴” 的角度,引申仿造一下可以說“樂之用,和為貴”,看他(她)所喜愛的音樂,而看出他(她)的表現道德品質及對“和”與“中”的哲學思想。

二、以禮待人,他人必定以禮答之

人在萬物之上不可無禮,否則將與禽獸何異﹖也是得不到別人的尊敬,做到態度謙虛儀容端莊,行為有規律,對尊長有禮貌,待下輩慈悲博愛。所以修道必注重禮節,自重自愛自己﹑敬重別人愛人,如此品格高尚不虧禮之道也。所以要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對待已經過去了的事的原則,另外是特別要處理好自己與上級、下級的關係,以禮待人,他人必定以禮答之

三、做一個自信自知又能知人知天之人

我們讀書(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要使受教育者做一個自信自知又能知人知天之人。這要我們勤奮學習,在要做到“治學須謹慎 ” 使自己能修練求實好學謙虛的美德。在學習中應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繪事後素( 原意: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繪畫。比喻有良好的質地,才能進行錦上添花的加工。)”,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四、做人處世要有“度”(分寸)

首先自己要“處世要謹守本分,明辨是非”,“做人處世還應“行為”與“本性”一致”。同時,做人處世應掌握“度(分寸)”,具體處世的“度”的有(供參考):

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段文字:“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這對人在處世方面如何掌握“度”頗有啟示。

另外處世要“豁達”、遵守正當的道理辦事。如遇有競爭,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爭,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如象射箭的場合,射得中目標與否,是十分明顯的結果,更不能故意射不中目標,反而失去射箭競爭的本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要特別重視比賽的禮制,來降低競爭的血腥氣氛,務求在和諧中比出高低。雖然有勝負,也不要傷了和氣。

總之,禮者天理之節序,人事之儀則也。我們要求做到:“尊重”在各種型別的人際交往活動中,以相互尊重為前提,要尊重對方,不損害對方利益;“遵守”同時又要保持自尊;遵守社會公德,遵時守信,真誠友善,謙虛隨和;“適度”。現代禮儀強調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一定要把握適度性,不同場合、不同物件,應始終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自律”交流雙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應當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禮儀規範要求。

TAG標籤:論語 讀書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