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5篇

  篇一:《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

一個月,完成了<喚醒內在的智慧> 這本書,很喜歡讀書會的形式,不僅因為有美食,重要的是可以吸收到不一樣的角度對這本書的理解。每個人觀察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但我們的意識又是一個整體。所以越來越喜歡團體的活動。或許是因為現在的職業,沒有了特定的組織,所以更需要參加不同的社團。

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5篇

很歡喜,因為讀書會,認識了一群很開朗的主婦們。還因為書友,又認識了跳排舞蹈的太太們。我的業餘生活也豐富了起來,不然沒課只能呆在家裡看書,因為我的老朋友們都在上班。

回到《喚醒內在的智慧》這本書,讓我最深的感受是,要學會擁抱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還有就是要有耐性的智慧,懂得什麼時候該安靜,什麼時候需要爆發。一切要順其自然,順勢而為,也明白了老子的無為而為。

又一本身心靈的書,聯絡起最近同修的大方等如來藏經,意義都是一樣的。人生來都是智慧善良的,只不過因為社會的浸染,我們純淨的心靈被深深寶裹起來。每個人都有一顆慈悲心,只是像寶藏一樣,深深埋在土裡,需要我們不斷挖掘開發。經書也好,佛法也好,身心靈的書籍也好,都是幫助我們開發自己潛能的一把鑰匙。

如果沒有接觸過身心靈的朋友,很建議看這本書。

  篇二:《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

昨日午後在江邊散步,注視著水中輕輕擺動的水草,覺得心緒也平靜下來了,突然想到書中的平衡法則,能像水草這樣與環境輕輕相和,不就是平衡嗎?讓自己融入環境,開放輕鬆的態度進入各種人群圈子,接受這個不完美和自己不一樣的世界,欣賞這個世界中種種,讓自己的言行適切合宜,透過內在的平衡,找到內心的清明和寧靜。 (平衡法則)

以前我在不熟悉的環境會不自覺緊張,現在知道是我不平衡的表現,現在的我不會這樣拘謹了,也不去揣測別人的想法,我認為既然我進入這個環境,我也是其中的一個當事人,這個環境的氣氛和能量場會因為我的加入而有所變動,輕鬆快樂還是抗拒緊張決定權都在於我,永遠記得我在任何時候都有選擇的力量,我有不忍受的自由,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我不再對即將來臨的事情產生擔憂。我現在能熱情的參與其中,不去想未發生的任何可能帶來焦慮的事情。作為當事人,我在其中的一份責任感告訴我,這段時間如果不愉快,我是要負責的。所以我只能堅定的相信現在就是好時光,此時此刻我在這裡是有原因的,沒發現的話就放大我的好奇心,或者靜下心來去聽,真像愛麗絲進入兔子洞一樣覺得是樂趣。首先是使自己融入環境,有景融境,有人融情,其次是要把自己的正面能量傳出去,因為我信任在我的心智無法觸及之處,神依著更高的意念行事,這種感知到的慈愛和神祕智慧,讓我有這樣的信心去相信好的在後面。

  篇三: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

以下是書中摘錄的一些片段:

除非你體認到你有說“不”的力量,否則你不可能真正的說“好”。

當下教導為我們,你今天所做的非常重要,因為你是在用生命的一天交換。

你選擇看的`方向,決定了你所看到的事物,而你所選擇往哪個方向看,決定於你希望看到什麼。舉例來說,如果你相信“不能信任人”,就會透過這片希望的濾鏡觀看這個世界,然後發現許多支援這個想法的證據。你的信念影響你的選擇、你走的方向,甚至你遇到的朋友、對手和命運。

我們人類,就像核桃殼:如果硬是要再不對的時間開啟,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一旦成熟,你只要在正確的地方輕輕一拍,很容易就敲開了。

臣服是謙遜的行為,是認知到生命的神祕與深不可測。

我們以獨立,有著各自不同命運的個體身份,出現在地球上。但就象每一顆分離的雨水都是海洋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也是意識海洋——神的身體的一部分。在我們同屬一個家族的最高真理中,找到愛和內在的寧靜。

當你開始透過一體的眼睛去看朋友、敵人、所愛的人和陌生人,所有的為難、困境和衝突都化解了,所有的傷口都癒合了,所有的矛盾都因為這基本的真理而解開。

當我們聽到或讀到一些話時,由於我們還不具備一定的修行,往往對那些話毫不在意,甚至覺得那些話都是無稽之談,可笑透頂,因而那些話在當時根本不能觸動我們,以至絲毫不能給我們任何啟示。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當你經歷了許多,思考過許多,再次聽到或讀到那些話時,你會象平地起驚雷一樣,為之一振,如同在你心靈的深處,射進一道美麗的陽光,驅散那多年的烏雲,為你開啟一個嶄新的世界。

正如書中提到的那個核桃殼一樣,當我們的思想尚未成熟的時候,被青澀的皮包裹著,如果硬要砸開,裡面其實什麼也沒有,而且會濺一身汙漬,而被砸的核桃也很痛苦。瓜熟蒂落,你甚至不需要輕輕一拍,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果實。

有些話,你可以和別人說,但不能指望別人懂。動靜有時,萬物合一。

  篇四: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

好久沒有靜下心來讀書了,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很喜歡,封皮很精美,藍色給人很舒心的感覺。

剛開始看到目錄和作者簡介時,心裡有一點牴觸,因為對身心靈還沒有概念;尤其是看到王季慶老師的推薦序——《智慧的明燈》,更有一種不知內裡的無所適從感;但是因為張德芬老師親筆推薦,又不忍釋手。

帶著疑惑開始進入正文,小說的模式很自然,文筆也很樸實,慢慢的被吸引了。然而,真正觸及心靈的是作者在全書中娓娓道來的十二個法則,每一個法則都以故事的形式串連,行雲流水中不乏真知灼見,沁人心脾,絲毫覺察不到光陰流轉。

其中的選擇、現在、慈悲、信心、誠實、合一法則讓人難以忘懷。

米爾曼先生這樣描述選擇法則:“你不需做任何事,只要認知到——每一個行動或不行動,都有其影響和結果,而你願意接受這些結果,這個意願便給了你力量和自由去選擇你是誰、你在哪裡、你要做什麼。”一切選擇都掌握在我們手中,只要你願意。

而講到現在法則時,他用一隻貓詳細闡述道:“不論什麼時候,你的問題和煩惱都和過去或未來有關;你等於是在現在這一刻延續了你的問題,你給了它們注意力和能量,讓它們在你腦里居住。”其實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像一隻貓那樣——永遠專注於現在,當下這個時刻。

在慈悲這一章,米爾曼先生用簡單的故事徹底觸動了我的心靈:“就如你能從白鷺學習平衡,向貓學習現在法則,你也可以跟地球學習慈悲法則。我們人類蹂躪、踐踏她的面板,我們砍伐、燃燒她的樹林,我們剝削她豐富的寶藏,只顧自己的利益,卻從未想過要得到她的同意或向她表達感謝。”“如果地球能原諒你的錯誤,你為什麼不能寬恕自己,並給予他人同樣的悲憫?”寬恕不僅是對自己,對別人更要寬容。

聽過很多關於信心的說法,但是看到這本書時,突然發現原來自然界最美的信心是這樣的不可思議:“在自然界中,花是最細緻與柔弱的生命形態之一。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暫而脆弱的。一個大意的腳步、一個乾燥的冬天、一次傾盆大雨,都對盛開的花朵有決定性的生死影響。然而,每天早上,它依然美麗的綻放。”一朵花尚且如此,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失去自己的信心呢?

而在誠實法則裡,作者引導我們對自己誠實:“直到我們能接受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我們所希望或偽裝的假象,我們才算真正地對自我誠實。”這句話一直回想在腦海,我對自己誠實了嗎?

在最後一章裡,米爾曼先生講述了人類最神祕也是最為終極的合一法則:“當你透過一體的眼睛去看朋友、敵人、所愛的人和陌生人,所有的為難、困境和衝突都化解了,所有的傷口都治癒了,所有的矛盾都因這基本的真理而解開。”看到這裡,眼前呈現的是薩頂頂那首《萬物生》的畫面,是呀,萬物皆為一體,如同中國的太極,天地乾坤,本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真正意識到這點,所有的一切才能化解。

自從第一次看完,每當有困惑時,總還記著拿起來翻看一下,總會讓自己找回平和。在此分享給每一位有緣認識的朋友,希望能給你帶來一絲慰藉和溫暖。

  篇五:喚醒內在的智慧讀後感

《喚醒內在的智慧》我記的我看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時候,就看過這本書的推薦,應該是張德芬推薦的吧。買了好久的書,翻開的時候似乎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整體架構和敘事方式,當真是和《遇見未知的自己》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這本書總的感覺,在閱讀的時候會有很強的認同,很多東西的表達,雖說是似曾相識,但是,還是能引起強烈的認同感的。比如:

對於值得追求的目標,我們必須付出努力,願意為它冒險犧牲。面對困難時,你必須在恐懼和疑慮中堅持;你必須靠向你的內在資源,變成比以往更堅強的人。每個新挑戰都代表一個開始和啟蒙;你會遇到令人沮喪、喪失意志的情況但你會克服種種困難、挫折和令人滿門的事物,然後發現自己的潛力與本質。—P037

不要只是一再斟酌、猶豫或懷疑自己的想法;不要質疑你的方向,也不要依賴他人告訴你什麼該做或不該做。去追隨那些吸引你、激勵你、啟發你的方向——朝那些觸及心靈的事物。問你自己,什麼樣的目標值得你在時間的過程中承諾、付出努力和犧牲。—P038

世上能肯定的事的確沒幾件。但是,人們真的很少失敗——他們只是停止了嘗試。—P040

享受你生命中的每個季節。耐心地準備土壤、播種,然後耕耘,辛勞的付出會有豐收的成果。接受好運與不幸、順境與困厄,就如接受季節的轉換般自然。享受冬天冰雪的美麗和夏日的燠熱,因為很快地,每個季節,每一天,每一刻都將成為歷史,而一摸一樣的時刻不會再有。因此,與其在冬天的凜冽冷風中渴望夏天的溫暖,或者在悶熱的酷暑期盼涼爽的微風,何不盡情擁抱每個季節的禮物?讓自己與實踐的轉換和迴圈一致,駕馭變化如同船舶乘浪而行。—P107

勵志的東西有很多,但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一句:人們真的很少失敗——只是他們停止了嘗試。這好像老祖宗的那個“淺嘗輒止”我們努力過,面對失敗,會輕易放棄。然後心安理得的告訴自己,我努力,還是失敗了,那麼,就這樣吧。我們總會這樣的規勸自己,這樣的放過自己。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主旨是說:當你說盡力了的時候,問問你的心,你真的盡力了嗎?事實上:很多時候,盡力,是我們原諒自己的託詞。

《喚醒內在的智慧》梳理了12條行為法則分別是:尋找中庸之道【平衡法則】、取回我們的力量【選擇法則】、按部就班【過程法則】、活在當下【現在法則】、喚醒悲憫【慈悲法則】、信任你的心【信心法則】、擴充套件我們的實相【期望法則】、活出真實的自我【誠實法則】、實踐生命【行動法則】、隨自然之歌起舞【迴圈法則】、擁抱更高的神聖意志【臣服法則】、記得我們與萬物的聯絡【合一法則】。仔細讀來,都是簡單而淺顯的道理,然而也是這樣的簡單和淺顯的道理,是生活中常常被我們忽略的真諦。

我們都活在這個圓融的世界裡,每天都在各種生活角色之中平衡著:工作、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我們喜歡的不喜歡的卻都是我們必須扮演的角色裡,我們我們演繹這生活,平衡著各種角色,也平衡著內心的自己和社會化的自我。我們選擇,然後踐行我們的選擇,不可能沒有遺憾和後悔,但是,我們必須帶著遺憾和後悔繼續前行,事實上沒有哪一種選擇是標準答案,我們只是在眾多的選擇中,找到一個我們相對更容易接受和認可的路,然後走下去,就想書中提到的:

我們無法控制所有的境遇;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面臨事物時的反應。重新取回選擇的力量,我們便找到了生存在世上的勇氣。—P021

選擇之後,就是按部就班的去完成,一步一步的走向我們的目標,不去看太遠的東西,不去擔憂過去,亦不忐忑未來,我們,只要做好每一個現在,享受每一個當下,滿懷慈憫之心,愛他人,愛自己,用我們的信心和期待,誠實的踐行我們的生命,我們應該能夠看到物質自身的規律,不疾不徐的靜觀更替,遵循著最本源的規則,臣服於這個世界,我們要將自己與世界合一。

仔細想想,這本《喚醒內在的智慧》以及當下西方的這些心理研究,其實在幾千年之前的孔孟之道中就有所體現,最古老的修身養性的書籍,應該是我們的《莊子》,最古老的勵志啟蒙書籍,應該是我們的《論語》每當這個時候,我都真心為歎服與我們的華夏文化,真心的,為祖國驕傲。

很多時候,讀通了華夏文化,便能讀透整個世界。

依然,感謝這次閱讀,每次一讀書,都有收穫,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TAG標籤:喚醒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