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供大家參閱。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
  道德經讀後感(一)

老子的哲學被稱為“智者的低語”、“滋潤心靈的甘泉”。人們看事物多是從正面看,而老子卻是從反面看。其中“以柔克剛”,就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也是世上競爭者取勝之道。

自古以來,一般的教誨都是:人應當表現堅強,不表現柔弱;應當表現聰明,不表現愚魯。而老子的觀點則反其道而行之:可表現柔弱,不表現堅強,可表現愚魯,不表現聰明,無為、無我、無慾、居下、清虛、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一種驕敵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極高計謀。自己示弱,可以俠敵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剛”者,鋒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為“柔”者所敗!大柔非柔,到剛無剛!

在身體上,牙齒最硬,可謂“剛”,而舌頭則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紀大了,牙齒都脫落,而舌頭完好,這是為什麼?大樹比小草剛強的多,但時,當颱風來的時候,大樹經常連根拔起,而小草卻安然無恙;風無形無體,卻能夠拔屋倒樹;水可方可圓,可謂至“柔”,卻能夠懷山襄陵。這不是說明了剛強的未必是強,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強嗎?

《素問經》上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既是立身之本,也是處世之良方。天文地理,各有專著論述。在為人處世這方面,道家可謂擊中要害。所以司馬遷寫《史記》時,談論了諸子思想的造旨,並歷數了儒法墨等諸家長短,卻惟獨對老子的道家思想褒而不貶。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揭示了為人處事中極奧祕的觀點。一句“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出了世上競爭者取勝的訣竅。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對萬事生長曆程看得何等深刻,概括得何等精闢,讓人感到它們的任何註釋都是多餘累。

或許你以為只要自身端正,名正言順,就可以以正壓邪,什麼事都好辦,其實不然。在嚴酷的現實中,卻容易處處碰壁,事事不順。這時你不妨看看《老子》。它並不要求人們消極遁世,它貌似出世的書,談的卻盡是入世的道理。只不過儒家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迴達到目的,老子則認為“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些話說得多麼深刻!老子真是個天下競爭之術化為藝術的智者。

有時,你採用採用儒家直接、法家強權的方式,與人爭強勝鬥勝。結果呢?也許表面上你勝利,痛快淋漓地將對方休落甚至痛打了一頓,可事實上,這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埋下了更大隱患,無形中給自己留下更多障礙。它們對事業的損害,將大大超過那一時的風光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強對強的手法有時行不通;而迂迴的、間接的、柔弱的方式也能達到目的,戰勝強者,而且不至於留下隱患,何樂而不為呢?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方無隅,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都是深奧而又檢樸的道理。為人處事,或與人競爭中,只圖一時快意的以強壓強,都是一種有隅之方,有聲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實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這樣的,它能做到全無形跡之嫌,全無斧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萬事萬物,歸根結底,莫不是以至柔克到剛。能克剛之柔,難道不是更剛嗎?大柔排柔,至剛無剛。

其實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儒法並不是截然相對立的,入世出世,而且應該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如此,才能既做出壯烈奮進的事業,又可保持寧靜謙退的心靜。拿得起,放得下,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老子說:“善用人者,為之下。”這可是對領導用人之術的至理名言,可古今會意者又有多少?曹操深知此之重。,赤著腳去迎許攸,得以火燒烏巢,大破袁軍;劉備也知此理,三顧茅廬去請村夫諸葛亮,得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共產黨人也明此理,將軍與士兵同食同宿,終克天下。相反,如果領導者只知用嚴刑酷法來維護自己神聖的尊嚴,既使讓臣民敢怒不敢言,道路以目,他的部下會給他賣命?他的天下會長久?

中國有古訓:得人心者得天下。試問,不以懷柔來安撫人民,又怎可得人心?田氏小鬥進米而大斗出而施惠於民,結果歸之如流,終以田氏代齊。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拿破崙等好戰者不明此理,自恃武力強大,窮兵黷武,最後“世界主人”末做成,反例被囚於孤島。悲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語言是無法表達一切道理的。瞭解“道”的人無法很明白地向不瞭解的人語明白,就像明眼人無法向瞎子解釋什麼是顏色(這句話個人不是很看好——轉者注)。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所以,理想的'人格是:挫銳、解紛、同塵、無為、無我、無慾、居下、清虛、自然、含斂光輝。

  道德經讀後感(二)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執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裡,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道德經讀後感(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餘言,分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為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能力相匹配。說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麼也不想說了,因為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恆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侷限於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為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願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麼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說“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蘊藏著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說: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擇,因為可以選擇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擇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後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後,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擇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道德經》中幾次說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乃生命之源,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水滴石穿”的智慧讓我們明白何為“柔弱勝剛強”。水本無形,但把水放到什麼容器,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水的無形是至形,李小龍截拳道中的“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限勝有限”正好與此殊途同歸。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勝者強”蘊含了無盡的深意。《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而事實卻是:太多的人螳臂當車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斷的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讀書之中充滿了樂趣,而讀《道德經》這本充滿哲理的書更是樂趣無窮。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等身之書,可抵百萬雄師”,而我覺得,讀書要有選擇性,同時要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知識的主體是人,因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後我想說的是:讀書是一種交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TAG標籤:道德經 讀後感 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