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高中範文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閱。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高中範文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一)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二)

三國演義是一部既極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演義小說。當我初次翻閱這本書時,裡面曲折的情節,血性的人物,豐富的內容,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動亂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特點。如果說紅樓夢是柔情似水,那麼三國必是剛柔並濟的。

“兩耳垂肩”,不僅說明劉備的外貌與眾不同,更是暗示他日後必有所作為。我想兩耳垂肩之人也是個有福之人,說明劉備不會這麼輕易地被人害死。當我讀到他被蔡瑁追殺到檀溪邊時,也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戲劇性的一面出現了,的盧馬居然縱身一躍,神奇般地不僅保護了劉備,更是讓劉備遇到了貴人。這是天意啊。正如司馬懿父子眼看就要被大火燒死,老天偏偏下了一場大雨,讓他乘機逃脫掉了。可見他命不該絕。此時暗示著蜀漢終將逃不了滅亡的命運。而此時的曹睿對於司馬徽來說,殺了他等於捏死一隻螞蟻。所以後來曹睿聽了讒言,對司馬徽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更促使了司馬徽篡奪他的皇位。一開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的曹丕逼獻帝退位,也給他做了“榜樣”。每一個有雄心的人,都想日後能有所作為,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匍匐在他的腳下。每一個有才能的人,都希望得到君主的重用。就連龐統這樣一個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也如此。如果他不是這樣急切,有怎會疏忽敵人的埋伏,我想作為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說,他不可能不知道地處險境最易受到襲擊。正如諸葛亮所說,不瞭解天文地理的是庸才。而他絕不是個庸才,他只是一心想向別人證明自己。如果他還活著,蜀漢的結局恐怕要改寫了。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這麼的傳奇,三國中最具有神奇色彩的要屬諸葛亮了。“飄飄然有神仙之貌”的他第一次用兵就令關羽等人十分佩服,這也暗示諸葛亮最擅長用火攻。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兵等。他能在自己進中原之前布好八陣圖,日後困住陸遜。要不是黃彥昌指點陸遜,恐怕他到死都在琢磨怎麼出去呢。一個八陣圖相當於十萬精兵,諸葛亮估計是神仙轉世了,可是天妒英才啊。依我看龐統沒有他那麼曠然,司馬懿沒有他那麼用兵如神,周瑜就更別說了。每一個想急於成功的人,往往更會有破綻。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怎麼測不出蜀漢的結局呢?他一死,蜀漢必將滅亡,那劉禪就是一個擺設,成天就知吃喝玩樂,被黃皓哄得團團轉,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也難怪劉備最後會叫諸葛亮取代他了。而諸葛亮擔心老是這麼拖下去,不能完成國家大業。他嘔心瀝血,以至於積勞成疾。又因急於統一蜀漢,也促使他病逝。諸葛亮如果真篡奪了皇位,那他先前的功績估計全部被抹得一乾二淨了,因為人言是可怕的,足以毀了人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來形容他再也不為過了。

三國裡面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關於用兵的描寫,裡面的出其不意,掌握敵人的一動一態,兵法的虛虛實實,再隨著謎團逐漸被揭開,我就像身臨其境般,享受著裡面的樂趣。那些計策又是如此的巧妙,使敵人不攻自破。這更是一場心理的較量,諸葛亮的空城計著實讓我佩服,臨危不亂,從容不迫,這是我們現代人處事時應當學習的地方。

  三國演義讀後感1000字(三)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然而,群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說,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為何偏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的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自古英雄,有膽略還需有情義。曹操在這一點上更值得稱道,當初劉備在曹營,曹操已知劉備野心,若誅之,也無後來蜀魏之爭,可是曹操並未加害於他,直至劉備逃走;曹操安撫關羽,對其厚待有加,與劉備之對關羽,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後來關羽念舊日情分,放其一條生路。曹操不失為一條有情有義的漢子,雖說後來他也做了不少錯事,但那是形勢所迫,非彼亡便我死,何有顧他人之理?既有亂世爭雄,便不免犧牲,歷史上的事糾纏不清,也不可以怪罪於一人之上。至於後來曹操見到關羽頭顱嚇出病來,則更可以證明其非冷血之人,若是真冷酷無人性,區區一個關羽,又能奈其如何?

那再看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