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必備】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難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的應用;第二章:數列;重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前n項的和;難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與應用;第三章:不等式;重點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基本不等式;難點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及應用;

必修2第一章:空間幾何體;重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和直觀圖及表面積與體積;難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重點與難點都是直線與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第三章:直線與方程;重點是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及直線方程;難點是如何選擇恰當的直線方程求解題目;第四章:圓與方程;重點是圓的方程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難點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慧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較去年而言,今年的學生的素質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與基本學習方法比較紮實,大部分的學生對學習都有很大的興趣,學習紀律比較自覺。

三、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對任意三角形邊長和角度關係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餘弦定理,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和與測量及幾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項,瞭解數列的概念和幾種簡單的表示方法,瞭解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式;理解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概念,探索並掌握2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公式,能用有關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3.理解不等式(組)對於刻畫不等關係的意義和價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區域,並嘗試解決簡單的二元線性規劃問題。

4.幾何學研究現實世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與位置的學科。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辨論證、度量計算是認識和探索幾何圖形及其性質的方法。先從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觀察入手,認識空間圖形及其直觀圖的畫法;再以長方體為載體,直觀認識和理解空間中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並利用數學語言表述有關平行、垂直的性質與判定,對某些結論進行論證。另外瞭解一些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在解析幾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建立直線和圓的代數方程,運用代數方法研究它們的幾何性質及其相互關係,瞭解空間直角座標系。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積極做好集體備課工作,達到內容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例題統一、習題統一、資料統一;上好每一節課,及時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觀察與指導;課後進行有效的輔導;進行有效的課堂反思。

五、教學進度

周次 課、章、節 教學內容 備註

1 1.1,1.2 解三角形

2 1.2 解三角形

3 2.1,2.2 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等差數列

4 2.3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5 2.4,2.5 等比數列及前n項和

6 2.5 考試

7 3.1,3.2 不等關係與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8 3.3,3.4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線性規劃問題,基本不等式

9 考試,複習

10 期會考

11 1.1,1.2 空間幾何體的結構,三檢視,直觀圖

12 1.3 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3 2.1,2.2 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係,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4 2.3 直線、平面的判定及其性質

15 3.1,3.2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直線方程

16 3.3 直線的交點座標與距離公式

17 4.1,4.2 圓的方程,直線、圓的位置關係

18 4.3 空間直角座標系

19 複習

20 考試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指數函式的概念、性質及其簡單應用。教學重點是指數函式的影象與性質。

I這是指數函式在本章的位置。

指數函式是學生在學習了函式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後,學習的第一個新的初等函式。它是一種新的函式模型,也是應用研究函式的一般方法研究函式的一次實踐。指數函式的學習,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深化對函式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研究對數函式、冪函式、三角函式等初等函式打下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學生體驗數學思想與方法應用的過程。

指數函式模型在貸款利率的計算以及考古中年代的測算等方面有著廣泛地應用,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有著緊密的聯絡,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還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Ⅱ.教學目標設定

1。學生能從具體例項中概括指數函式典型特徵,並用數學符號表示,建構指數函式的概念。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指數函式的圖象特徵與性質,能夠利用指數函式的性質比較兩個冪的大小。

3。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經歷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研究過程,體驗研究函式的一般方法。

4。在探究活動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發展思維,養成良好思維習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Ⅲ.學生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學生為南京師大附中實驗班學生。

1。學生已有認知基礎

學生已經學習了函式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對函式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完成了指數取值範圍的擴充,具備了進行指數運算的能力。學生已有研究一次函式、二次函式等初等函式的直接經驗。學生數學基礎與思維能力較好,初步養成了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學習習慣。

2。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認知基礎

學生需要對研究的目標、方法和途徑有初步的認識,需要具備較好的歸納、猜想和推理能力。

3。難點及突破策略

難點:1。 對研究函式的一般方法的認識。

2。 自主選擇底數不當導致歸納所得結論片面。

突破策略:

1。教師引導學生先明確研究的內容與方法,從總體上認識研究的目標與手段。

2。組織彙報交流活動,展現思維過程,相互評價,相互啟發,促進反思。

3。對猜想進行適當地證明或說明,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結合。

Ⅳ.教學策略設計

根據學生已有學習基礎,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節課的教學,採用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引領學生經歷研究函式及其性質的過程,認識研究的目標與策略,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落實在三個環節:

(1)建構指數函式概念時,學生自主舉例,歸納特徵,並用符號表示,討論底數的取值範圍,完善概念。

(2)探究指數函式圖象特徵與性質時,學生自選底數,開展自主研究,並通過彙報交流相互提升。

(3)性質應用階段,學生自主舉例說明指數函式性質的應用。

研究函式的性質,可以從形和數兩個方面展開。從圖形直觀和數量關係兩個方面,經歷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藉助具體的指數函式的圖象,觀察特徵,發現函式性質,進而猜想、歸納一般指數函式的圖象特徵與性質,並適時應用函式解析式輔以必要的說明和證明。

Ⅴ.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建構概念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函式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大家都知道函式可以刻畫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你能用函式的觀點分析下面的例子嗎?

師:大家知道細胞分裂的規律嗎?(出示情境問題)

[情境問題1]某細胞分裂時,由一個分裂成2個,2個分裂成4個,4個分裂成8個,……如果細胞分裂x次,相應的細胞個數為y,如何描述這兩個變數的關係?

[情境問題2]某種放射性物質不斷變化為其他物質,每經過一年,這種物質剩餘的質量是原來的84%。如果經過x年,該物質剩餘的質量為y,如何描述這兩個變數的關係?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找到兩個變數之間的函式關係,並得到解析式y=2x和y=0。84x。

師:這樣的函式你見過嗎?是一次函式嗎?二次函式?這樣的函式有什麼特點?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問題1類似的函式,你能再舉出一些例子嗎?這些函式有什麼共同特點?能否寫成一般形式?

[設計意圖]通過列舉生活中指數函式的具體例子,感受指數函式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引導學生從具體例項中概括典型特徵,初步形成指數函式的概念,並用數學符號表示。初步得到y=ax這個形式後,引導學生關注底數的取值範圍,完成概念建構。指數範圍擴充到實數後,關注x∈R時,y=ax是否始終有意義,因此規定a>0。a≠1並不是必須的,常函式在高等數學裡是基本函式,也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指數函式與對數函式能構成反函式,規定a≠1。此處不需對此解釋,只要補充說“1的任何次方總是1,所以通常還規定a≠1”。

[師生活動]學生舉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共同特點是自變數在指數位置,從而初步建立函式模型y=ax。

[教學預設]學生能舉出具體的例子——y=3x,y=0。5x…。如出現y=(-2)x最好,更便於引發對a的討論,但一般不會出現。進而提出這類函式一般形式y=ax。

Ⅵ.教後反思回顧

一、對於指數函式概念的認識

指數函式是一種函式模型,其基本特徵是自變數在指數位置。底數取值範圍有規定,使得這一模型形式簡單又不失本質。不必糾結於“y=22x是否為指數函式”,把重點放在概念的合理性的理解以及體會模型思想。

二、對於培養學生思維習慣的考慮

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實際上,選擇底數a的資料的大小和數量,需要對指數函式的性質有預判;從列表到作圖的過程中,都可以感受到指數函式單調性等性質;觀察並歸納性質,既需要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模式,也應養成有序進行觀察和歸納的良好的思維習慣。對所歸納的指數函式的性質,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或教學要求進行證明或合理的說明。學生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也初步體驗了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關於設計定位的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不同的學情下,教師應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如果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問題的提出可以分層次進行。另外,注意通過“你是怎麼想的?”“你同意他的意見嗎?為什麼”等問話形式,促使學生暴露思維過程。

高一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具體例項瞭解冪函式的圖象和性質,並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能夠類比研究一般函式、指數函式、對數函式的過程與方法,來研究冪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冪函式的變化規律及蘊含其中的對稱性.

教學重點:

重點從五個具體冪函式中認識冪函式的一些性質.

難點畫五個具體冪函式的圖象並由圖象概括其性質,體會圖象的變化規律.

教學程式與環節設計:

材料一:冪函式定義及其圖象.

一般地,形如 的函式稱為冪函式,其中 為常數.

冪函式的定義來自於實踐,它同指數函式、對數函式一樣,也是基本初等函式,同樣也是一種形式定義的函式,引導學生注意辨析.

下面我們舉例學習這類函式的一些性質.

作出下列函式的圖象:利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嘗試作出五個具體冪函式的圖象,觀察所圖象,體會冪函式的變化規律.

定義域

值域

奇偶性

單調性

定點

師:引導學生應用畫函式的性質畫圖象,如:定義域、奇偶性.

師生共同分析,強調畫圖象易犯的錯誤.

材料二:冪函式性質歸納.

(1)所有的冪函式在(0,+)都有定義,並且圖象都過點(1,1);

(2) 時,冪函式的圖象通過原點,並且在區間 上是增函式.特別地,當 時,冪函式的圖象下凸;當 時,冪函式的圖象上凸;

(3) 時,冪函式的圖象在區間 上是減函式.在第一象限內,當 從右邊趨向原點時,圖象在 軸右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當 趨於 時,圖象在 軸上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

例1、求下列函式的定義域;

例2、比較下列兩個代數值的大小:

[例3]討論函式 的定義域、奇偶性,作出它的圖象,並根據圖象說明函式的單調性.

練習

1.利用冪函式的性質,比較下列各題中兩個冪的值的大小:

2.作出函式 的圖象,根據圖象討論這個函式有哪些性質,並給出證明.

3.作出函式 和函式 的圖象,求這兩個函式的定義域和單調區間.

4.用圖象法解方程:

1.如圖所示,曲線是冪函式 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已知 分別取 四個值,則相應圖象依次為:.

2.在同一座標系內,作出下列函式的圖象,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TAG標籤:計劃 數學 教學 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