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精華】國小數學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國小數學教案集合五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方法,發展空間觀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直觀依賴性,而圖形的外顯性屬性特徵比較容易感知,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控、測量、類比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並建立1釐米3、1分米3、1米3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積累經驗,有助於以後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三個體積單位結合起來進行對比,並列舉生活中的例項,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認識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新知教學中,採用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首先引導學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舉例子,認識並學習1釐米3。然後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認識1釐米3的方法在小組內自主活動,認識1分米3,最後認識1米3。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嘗試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1釐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一個骰子、一粒花生、三根米尺、量杯、紙杯、酒瓶、飲料瓶

學生準備 若干個1釐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收集的幾種瓶子、針筒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體積單位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複習舊知。

師:我們以前學過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有哪些?

(生回答,師板書)

長度單位:釐米、分米、米

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將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放在講臺上。

師:請按體積的大小將它們排列起來。

(生彙報)

2.引入新課。

師:物體有大有小,如果要測量它們的體積,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像計量長度有長度單位,計量面積有面積單位,計量體積就需要有體積單位。(板書:課題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複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然後引出體積單位,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區別,同時讓學生明確統一體積單位的重要性。

⊙操作感知,獲取新知

1.認識體積單位。

(1)認識1釐米3。

①出示稜長為1釐米的正方體,讓學生動手量一量稜長,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釐米3。

②得出結論:稜長為1釐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釐米3(cm3)。

③摸一摸: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下1釐米3的大小。

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個1釐米3的正方體。

看一看:小組內拼一拼2釐米3、4釐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

④舉例:找找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釐米3?

(反饋:一個骰子、一粒花生等物體的體積接近1釐米3)

(2)認識1分米3。

師: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量一量、舉例子等方法認識了1釐米3,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認識1分米3呢?

①出示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分米3。

②用硬紙板做一個1分米3的正方體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

③舉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分米3?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P55、56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瞭解到什麼資訊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該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彙報,師板書:32÷6

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彙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師問:得到的5是什麼意思?2又是什麼意思?所以單位是什麼?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麼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飲料櫃,問:你瞭解到什麼資訊?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餘數除法、沒有餘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彙報)

四、練習

練習的第3題

出示四月份的日曆。從日曆上你發

現了什麼?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

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麼資訊?

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既然有4個星期,那麼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麼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及解題方法.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3.男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 ),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5.女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

(二)口答應用題

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麼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合理嗎?

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麼,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麼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一)把複習題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師提問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麼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麼?(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第一級運算和第二級運算的概念。

2.進一步認識括號的作用,並認識中括號。

3.掌握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知道四則混合運算中商是迴圈小數或小數位數較多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5.初步掌握判斷能簡算的四則混合運算,並正確簡算。

6.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根據算式的資料特點,選擇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複習鋪墊

(1)設問:我們學過哪些計算?(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這四種運算,統稱為四則運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個算式裡,如果只有( )或者只有( ),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②在一個算式裡,如果有( ),又有( ),要先做( )後做( )。

(3)在一個算式裡,如果有括號,要先算( )。

2.新課展開。

一,教學例1。

(1)板書例1:3.7-2.5+4.6 3.6×6÷9

然後設問:

①這些算式裡有哪些運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用“第一級運算”代替“加、減法”,用“第二級運算”代替“乘、除法”,運算順序怎樣敘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①的`敘述。

④再概括一點講,這句話可以怎樣敘述?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①的敘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完成例1的計算。

二,教學例2。

(1)板書例2:35.6-5×1.73,6.75+2.52÷1.2,然後設問:

①算式裡含有幾級運算?

②運算順序怎樣?

根據學生回答,改變複習填空②的敘述,出示教材結語。

(2)學生把沒有做完的繼續做完。(一學生板演,其餘做在書上。)

(3)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三,教學例3。

(1)板書:3.6÷1.2+0.5×5,然後設問:

①這道式題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要求用“和、差、積、商”回答)

②如果要先算1.2+0.5怎麼辦?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要先算(1.2+0.5)×5怎麼辦?運算順序怎樣?

學生回答第③問時,啟發並告訴學生:要用中括號。

④如果要先算1.2+0.5×5怎麼辦,運算順序怎樣?

邊設問邊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2)讓學生計算以上4題。由4名學生板演,其餘的做在練習本上。做好後反饋矯正。

提醒學生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過程中,遇到除法的商小數位數較多或多個迴圈小數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用約等於),再進行計算。

(3)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練習。

這樣設計,主要是精心設計了一級設問,培養學生根據運算順序的需要使用括號的能力。精心設計的板書,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絡。

3.鞏固練習

(1)填空。(出示,學生口答)

①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統稱為( )。

②加法和減法叫做第( )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級運算。

③一個算式裡,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 )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 )級運算,後做第( )級運算;如果有兩種括號,要先算( )括號裡面的,再算( )括號裡面的。

(2)完成練習十第4題。

(3)書面作業。練習第十第1、2題。

4.全課小結。 (略)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會進行計算,學會檢查,並提高準確率。

教學重點

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

1、哪種要便宜。

出示書本上的兩幅圖,讓學生看懂圖意。

第一幅圖: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為標準,那麼小瓶的要達到大瓶的數量,需要乘4,所以價錢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標準,那麼大瓶裝的買500克,只需要除以4,價錢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斷哪種油便宜。先讓學生思考,再討論。

二、計算。

讓學生把這些題做在2號本上,教師批改後,再針對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讓學生練習。

三、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和圖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麼樣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讓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沒有空位。

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張圓桌,2張方桌;4張圓桌,7張方桌。

四、遞等式計算。

也要求學生做在2號本上,獨立完成。

五、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小明星期天想幫媽媽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時間

用洗衣機洗衣服30分,掃地5分

擦傢俱20分,晾衣服5分

怎麼樣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師引導學生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先後做掃地、擦傢俱兩件事,共用25分,最後晾衣服5分,最後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