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學校的挑戰》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的挑戰》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的挑戰》讀後感

本書展示了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在現代教學改革中的變化和發展。我們習以為常的課堂形式似乎漸漸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而作為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自己,更為關注和有感於"建立學習共同體實現挑戰性學習"的意義,決心努力增強自身素養,通過實踐反思迅速跟上課改步伐。

在此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和感受,書中通過一所所學校的挑戰就是鮮明的例證,詮釋並寄託我們對學校未來的希望。看完這本書,有一種井底之蛙出井觀天的感覺,特別是看到日本的教育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並在本世紀初就已有了一定的成效,心裡著實有些感到危機。一個多世紀前,就是因為明治維新,日本強大了,而使中華民族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浩劫。也正是這種危機感使我有了詳細地看完這本書的動力,甚至看了第二遍。

教育是關係到民族興衰的大事業,我們每個人都該重視。在十九世紀就是因為人家的教育和科技強於我們,才有八國聯軍進北京,列強瓜分中國的悲哀。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要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感。我們要帶著謙虛的`態度,“師夷長技以制夷”。書的序言中就提到,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日本以往的教學方法是也是以教師傳導為主,對於一些學習的弱勢群體照顧的相對較少,因此許多學校退學,厭學的現象十分嚴重,教學效率低下。

但是隨著教育革命的悄悄打響,學校逐漸轉變了教育方式,開始更加關注學生的傾聽情況,以及教師的培養。這些改革彷彿就在我們的身邊,讓我感覺是如此的親切,這些改革又感染著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身教育改革的潮流。閱讀此書,不僅使我們碰撞出改革的火花,也給我們指明瞭改革的方向。

學校的改革不僅解放了學生而且解放了教師。不僅學生實現了“合作”,教師也在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改革不再是流於形式,而是從學校內部真正的“寧靜的革命”,而且是“永遠的革命。“合作學習”既不是以往課堂裡廣泛普及的“集體學習”,也不是“分組學習”。學習,並不是從同一性中產生的。學習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異之中。合作學習的課堂將從相互傾聽走向和諧的交響。而在佐藤學的書中這三個關鍵詞又反覆地出現著:傾聽——串聯——反芻。

在濱野的課堂上完整地接納每一個兒童的想法,構成了“傾聽”這一行為的中心。“傾聽正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在觀摩了西岡老師四年級的《一朵花》一課之後,藤田老師深深地震撼了:無論教師還是兒童,都能夠自然地、逐一地、細膩地表達並體味在以往的日常教學中積累起來的知識,能夠側耳傾聽並贊同同學的話語,能夠琢磨自己生成的話語,能夠表達自己閱讀的感悟,能夠把同學之間的見解連結起來。

“串聯”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材與兒童串聯起來,把一個兒童和其他兒童串聯起來,把一種知識同別種知識串聯起來,把昨天學到的知識同今日學習的知識串聯起來,這種活動能否構成“串聯”活動。把課堂串聯成一個整體,在傾聽的基礎上把每個孩子發表的每一句話都串聯起來這就構成了一堂完整的課堂。他們在課堂上串聯著,彼此交流著、碰撞著。就是在這傾聽的基礎上串聯起了合作探究的學習共同體。我想“反芻”大概就是學生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吧。是以別人的語言為媒介生髮出來的。

這種真正的“傾聽——串聯——反芻”是以“聽了某某同學的意見後我想到……”的方式來展開的。每個發言都是通過與他人的對話形成的。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走向學生話語的和諧交響。讓我們的課堂在合作學習、合作探究中,側耳“傾聽”每一個兒童的聲音,專注於“串聯”與“反芻”。再有,家庭教育對教學改革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其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價值取向對其學習效率的左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佐藤學先生說,學校的改革需要堅持至少十年才能見效。我想說,我國的教學改革不僅需要延長時間,需要“持久戰”,而且需要擴大範圍,需要發動群眾,“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得益於本書的啟示,我更加深刻地感到,教師責任的實現要求圍繞教師自身的挑戰精神形成一個專業成長的"同心圓":內層為個體教師的課堂研究,中層為同事間的課例研究,外層是學校中以及學校間的校本教研製度。

十幾年來,佐藤學教授投身於課堂改革之中,使他的教育哲學在實踐的沃土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學習的挑戰》記載了一個個奇蹟的發生。在佐藤學先生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那樣精彩的課堂、如畫的風景,激勵自己實踐奮進、追尋求索!

TAG標籤:挑戰 讀後感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