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當前位置 /首頁/範文/校園/列表

如何提升高一新生物理學習能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三要從高一抓起。

如何提升高一新生物理學習能力

國中生進入高中學習物理,一開始都充滿好奇,但容易受挫。因為,高中物理課程相對於國中物理課程深度與廣度都增加很多,不僅是在知識上提升水平,而且在思想方法、思維深度、閱讀習慣、表達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只有瞭解高一新生各方面的實際能力,把握他們在物理學習中形成的習慣,關注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物理認知能力與知識水平的提升。在這方面本人積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經驗,整理為以下內容,與大家共同探討。多年來,本人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銜接的:

  一.瞭解高一新生的接受能力,降低對新概念、新方法認知的難度

高一物理開始就要學習向量,但是學生對向量一詞卻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在認識上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學生在國中物理中已經初步學習過“力”的相關知識,知道可以用有向線段來描述“力”,尤其是有向線段中的“箭頭”是用來表示“力”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這些知識的儲備,在我們引導他們學習“位移”這一概念時非常有用。

要避免直接去告訴學生什麼是向量而引起他們在接受新概念是產生的“突然”感,從心理上去引導他們意識到向量這類物理量並不是完全陌生的知識,他們已經接觸過,不過是以前沒有專門提出來而已。另外,在對速度的定義方法——比值定義法的學習理解時,可以將他們在國中所學習的幾個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物理量提出來,如:導體的電阻 與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作比較,功率的定義式 與電流做功大小的因素 ,這些回憶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認識速度的定義式 的定義方法。通過將他們以前所學習的知識與方法與現在的知識與方法聯絡起來,可以有效地引導他們積極地學習,而不是產生陌生感與恐懼感。

  二.瞭解高一新生的數學能力,課堂板書要符合他們的思維

從高三輪迴到高一,我們往往會高估新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在解答問題時,有些必要的板書會在不經意間被我們省略,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停滯。

曾經一位學生告訴我,當老師在講解力的合成與分解,寫出表示式 時,他們會在課堂上思考這個式子是如何得到的,而老師寫成 時,他們則會覺得很好理解,因為這更符合他們的思維習慣。因此,從高三輪迴到高一的教師,一定要重新認識我們的學生,不能將我們的教學行為習慣停留在高三的複習課的層面上,而忽視了我們的新生的實際情況。

  三.瞭解高一新生實驗能力,逐步培養他們獨立的動手操作能力

我們的高一新生來自於城鄉各個學校,各個學校的物理教師對實驗的認識、各個學校實驗器材的配備、實驗課的開課情況都不盡相同。現在這些學生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個班級學習,他們的實驗能力可能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在第一堂實驗課前,我們物理教師要做有心人,要初步瞭解他們曾經的實驗課的開課情況,以便在分組實驗課前,將他們進行合理的分組搭配。

我的做法是,每一屆新生,我都做個問卷調查,主要詢問他們在學習國中物理過程中做過那些實驗、用過哪些實驗器材、對實驗和器材的認識等。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一個分組實驗是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個實驗一方面是課程內容學習的需要,另一方面,我認為是初步地讓學生了解高中物理實驗,培養他們動手的能力。這個測速實驗裝置在後續學習中還會多次重複,不僅說明這個實驗的重要性,而且也是為了反覆地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另外,學生們在國中物理實驗課程中極少涉及作圖象問題,相對而言,他們更加熟悉列表格。而作圖象是高中物理實驗資料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逐步培養學生的作圖象能力,也是極其必要的。而高中物理的 圖象本身就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學習認識其他物理圖象的一個基礎。因此,在剛開始的測速實驗學習過程中,要從列表格過渡到引導學生建立 圖象,逐步地消除他們在作圖過程中的不妥甚至是錯誤之處。

  四.重視高一新生答題書寫能力,逐步形成規範的解答格式

國中生在寫解答題時,往往會寫出:已知、求解、答等完整的環節。但一部分學生在升高中後,似乎是不知該如何去規範地書寫解答題了。他們往往非常省略地書寫,而且格式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求一個物體的速度時,會寫成: /s,有的沒有表示式,有的沒有被求解的物理量如 /s,有的甚至沒有單位。因此,教師在高中物理課程開始的階段,一定要在黑板上對他們的錯誤或不妥之處進行糾正,如請學生上黑板去板演。不能聽之任之,而久而久之後,再也改不了。

  五.瞭解高一新生空間思維能力,逐步引導他們畫示意圖

高一新生,在解答有關運動與力的問題時,往往是直接書寫答案,而不是從理解題意,將題意轉化成示意圖,進而進行解答。一方面是由於他們的習慣,一方面是由於他們空間思維展開能力有限。而習慣又制約他們的思維展開。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合理的引導,教會他們合理地畫示意圖,鍛鍊他們空間思維。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上,並把物理過程圖景化,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良好的習慣。

  六.瞭解高一新生的建模能力,逐步培養並加強學生知識、方法遷移能力

高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物件,對研究物件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範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範圍及條件。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實現知識的遷移。

  七.瞭解高一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培養優良的學習習慣

國中生由於學習的內容與能力的限制,其自主的學習能力不會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培養高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才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從而更好地掌握它。

其次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覆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利用電腦動畫再現物理情景。

同時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或是什麼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絡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絡後再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後,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絡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體系。

高中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待於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的合作,更是要我們教師的逐步引導。我本人又將要輪迴到高一年級進行物理教學工作,將不遺餘力地做好學生能力的引導、提升的工作。

新課程既強調關注教材,更強調學情。由於我時刻關注高國中物理知識的銜接,不斷提升高一新生的物理能力,為學生三年的物理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TAG標籤:高一 學習 物理 能力 #